「中國人是最環保的民族,因為我們把所有的東西都藏在了地下。」這句話出自於曾仕強老師的易經講堂,簡簡單單一句話,就把中國人在世界人的印象中給翻轉了過來。在過去,我們總是說中國人最不講衛生,因為我們只知道破壞而且不懂的規矩,但其實經過曾仕強老師的分析,我們中國人還真的是比較講究的。
因為,我們所有的建築都以木材結構為主,可以被燒毀,可以被侵蝕,不像西方人全都以石頭為主,最終只留下了一個個的斑駁。而且中國人把很多重要的東西都藏在了地底之下,這樣地面上乾乾淨淨,既留下了念想,也沒有造成汙染。
平心而論,曾仕強老師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並且說出了中國人的文化特點。但是,他卻也忽略了我們現代人的需求,如果曾經的一切為了環保而灰飛煙滅,那麼我們對於歷史的研究起步止步於此嗎?所以說,很多人雖然尊敬曾仕強老師,但還是比較更多的希望,中國人能留下比較堅固的古董,可以流傳到現在並且保存永久。
在這樣的迫切需求之下,中國也的確發現了很多了不起的古董,這些古董有的跨越維度兩三千年,也有的跨越維度達到了上古時期。而就是這些飽經滄桑的文物,為我們揭開了一扇又一扇的歷史窗戶。
但可惜的是,那些古代的文物,因為特殊的環境得以保存,不過到了現代社會,卻由於我們破壞了它原有的環境,結果很多的文物剛一問世,遭到了不可挽救的傷害。
例如當年的兵馬俑,又例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鎮海吼」。這一文物有著32噸的重量,屹立千年而不倒,但可惜的是,卻因為現代人錯誤的保存方式,結果居然給倒了下來。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一、文物的保存方式
曾仕強老師向我們闡述了一個道理,中國人製造的那些物品其實大多都比較講究一代人,例如像宮殿的木質結構,又例如像我們很多隱藏於地底的存在。這一切似乎是為了環保,同時也講究天人感應天人合一,一切回歸自然。
但不得不說,中國人的環保概念,並沒有讓我們的股東徹底銷聲匿跡,因為我們在環保的同時,在回歸自然的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的出路。例如我們現在看到的一個的古墓,由於密閉的環境,所以很多東西可以保存上千年,而且栩栩如生;又例如一些存在於地表的建築,結果因為戰亂被埋在了風沙之中,經過千年的醞釀,再一次問鼎人間。可以說中國人講究環保概念,強調回歸自然,但是我們又找到了保存古董文物的方式,那就是埋藏於地底,上面乾乾淨淨,下面就靜待未來路發現。
由此可見,古代文物的保存方式,大部分都是以墓葬的形式進行,或者以埋藏的方式保存。
當然了,中國人也有一些講究,雖然我們強調回歸自然,但也會想要留下一些永恆的痕跡。例如與天地相溝通的某些技術品,又例如為了表達我們對於某些想法的一些東西。當年秦始皇的「既壽永昌」的玉璽,還有佛教寺廟裡面的那些菩薩與靈獸。
因為這些東西寄託著中國人的某些意志和嚮往,因此需要讓他們屹立不倒,傳承千年,這樣也讓我們擁有著永遠的守護。我們今天要聊的這個鎮海吼,就是其中的一類。而它的所謂的保存方式,就是靠著古人過硬的科技。很多人通過這裡,印證了中國人擁有著很強的保存技術,完全可以與西方的石料結構相媲美,但我們沒有刻意這麼做。
二、鎮海吼的歷史
根據當事人考古發現,這個所謂的正好擁有著上千年的歷史,而且它的重量已經高達30多噸。以這樣的分量和歷史時間來看,古人對於鎮海吼的建造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居然能夠讓它歷時這麼久而沒有風化,其手段也算得上是巧奪天工。
實際上,「鎮海吼」位於河北省滄州市東南郊,又名「滄州鐵獅子」,是屬於開元寺的鎮寺神獸,整個獅子長6.264米,高5.47米,體寬2.981米,重大約有32噸。按照專家的描述,這隻異獸屍身朝向南方,而頭部朝向西南方,背上背負著一個巨盆。從做工來看非常的精細,而且威風凜凜,大有一種睥睨天下的感覺。
後來,專家經過研究發現,原來這個鐵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而大家也因此認為開元寺內供奉的是文殊菩薩。對於這個結果,很多人都是感慨萬千,看來古代人對於輪迴的概念還是比較重視的。因為,據說文殊菩薩的這隻獅子有開通上天與地府的能力,文殊菩薩騎著這隻獅子來到地府可以不受因果,而且還喜歡騎著獅子渡化地府的惡鬼。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另類的神話塑造,他們認為這隻獅子是通天教主的弟子,結果在當年的萬仙陣大戰中慘敗於文殊菩薩,所以才有了後來的獅子王。
除此以外,民間還有另類的傳說,據說當時海上出現了一條惡龍興風作浪,淹沒附近的老百姓與農田,結果從遙遠的西方出現了一隻獅子,他與惡龍大戰,最終把這條惡龍永遠的鎮壓在了海底,而這也就是鎮海吼的由來。
面對如此具有歷史底蘊和保存價值的文物,當地人又是怎麼保護的呢?
三、專家自作聰明的保護
面對如此珍貴的文物,當地立刻邀請了外國專家來解決文物保護的問題。由於當時的國際關係問題,所以請來的是蘇聯專家,而蘇聯專家雖然在科技方面有一套,但是對於文物考古方面也是一個半吊子,所以居然指揮當地的政府,來給這個石獅子蓋一層樓。
按照專家的說法就是,為了更好的避免風吹雨曬,這樣可以讓鎮海吼保存的更久遠一些。當地政府立刻聽從了專家的意見,結果萬萬沒有想到這麼做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
因為原本鎮海吼的設計結構就是通過內部的水分蒸發來保證這個文物的完整,結果蓋了一個樓亭,直接以半封閉的形式阻止了水分的蒸發,於是使得獅子內部結構開始開裂。
面對這尷尬的狀況,於是當地政府要請當地的專家進行自我保護,然而專家的做法也不是很正當,他們只知道對內部結構進行加固,結果破壞了原先的結構,最終導致鎮海吼倒在了保護人員的腳下。面對這可怕的破壞,當地政府是驚出了一身冷汗,也讓很多的歷史專家表示遺憾。
不過慶幸的是,在2006年的時候,最終我們靠著三維光譜分析的方式,對獅子的內部結構進行了再塑造,結果這個擁有千年歷史的古董,最終得以保存,而沒有進一步的破壞。所以我們現在去還能看到那個龐大的鎮海吼,它依舊在那裡矗立著,並且還會持續很多年。
小結
看完鎮海吼的歷史,可能很多人會感慨萬千。我們中華人民實在是太智慧了,在古老的年代裡,我們既有環保的講究,而且還有著保存的技術。
不過,我們還是要注意一個問題,文物固然重要,但是文物的保存更加重要。因為古人為了留下曾經的某種願望,所以他留下了古董,這並不是希望在我們的手中被破壞,而是希望我們曾經的意志能夠永遠的傳承。這些寧願放棄回歸自然的講究,都要傳承下去的意志,可不能在我們的手中被破壞。
當然了,這種意志不僅僅局限於對於神話的想像,同時也有我們對於環境的改造努力,還有面對自然始終不肯屈服的動力。
參考資料:《曾仕強詳解易經》《中國古代神話考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