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吼」重32噸,屹立千年不倒,不料倒在專家自作聰明的保護上

2020-12-23 青華聊歷史

「中國人是最環保的民族,因為我們把所有的東西都藏在了地下。這句話出自於曾仕強老師的易經講堂,簡簡單單一句話,就把中國人在世界人的印象中給翻轉了過來。在過去,我們總是說中國人最不講衛生,因為我們只知道破壞而且不懂的規矩,但其實經過曾仕強老師的分析,我們中國人還真的是比較講究的。

因為,我們所有的建築都以木材結構為主,可以被燒毀,可以被侵蝕,不像西方人全都以石頭為主,最終只留下了一個個的斑駁。而且中國人把很多重要的東西都藏在了地底之下,這樣地面上乾乾淨淨,既留下了念想,也沒有造成汙染。

平心而論,曾仕強老師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並且說出了中國人的文化特點。但是,他卻也忽略了我們現代人的需求,如果曾經的一切為了環保而灰飛煙滅,那麼我們對於歷史的研究起步止步於此嗎?所以說,很多人雖然尊敬曾仕強老師,但還是比較更多的希望,中國人能留下比較堅固的古董,可以流傳到現在並且保存永久。

在這樣的迫切需求之下,中國也的確發現了很多了不起的古董,這些古董有的跨越維度兩三千年,也有的跨越維度達到了上古時期。而就是這些飽經滄桑的文物,為我們揭開了一扇又一扇的歷史窗戶。

但可惜的是,那些古代的文物,因為特殊的環境得以保存,不過到了現代社會,卻由於我們破壞了它原有的環境,結果很多的文物剛一問世,遭到了不可挽救的傷害。

例如當年的兵馬俑,又例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鎮海吼。這一文物有著32噸的重量,屹立千年而不倒,但可惜的是,卻因為現代人錯誤的保存方式,結果居然倒了下來。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一、文物的保存方式

曾仕強老師向我們闡述了一個道理,中國人製造的那些物品其實大多都比較講究一代人,例如像宮殿的木質結構,又例如像我們很多隱藏於地底的存在。這一切似乎是為了環保,同時也講究天人感應天人合一,一切回歸自然。

但不得不說,中國人的環保概念,並沒有讓我們的股東徹底銷聲匿跡,因為我們在環保的同時,在回歸自然的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的出路。例如我們現在看到的一個的古墓,由於密閉的環境,所以很多東西可以保存上千年,而且栩栩如生;又例如一些存在於地表的建築,結果因為戰亂被埋在了風沙之中,經過千年的醞釀,再一次問鼎人間。可以說中國人講究環保概念,強調回歸自然,但是我們又找到了保存古董文物的方式,那就是埋藏於地底,上面乾乾淨淨,下面就靜待未來路發現。

由此可見,古代文物的保存方式,大部分都是以墓葬的形式進行,或者以埋藏的方式保存。

當然了,中國人也有一些講究,雖然我們強調回歸自然,但也會想要留下一些永恆的痕跡。例如與天地相溝通的某些技術品,又例如為了表達我們對於某些想法的一些東西。當年秦始皇的「既壽永昌」的玉璽,還有佛教寺廟裡面的那些菩薩與靈獸。

因為這些東西寄託著中國人的某些意志和嚮往,因此需要讓他們屹立不倒,傳承千年,這樣也讓我們擁有著永遠的守護。我們今天要聊的這個鎮海吼,就是其中的一類。而它的所謂的保存方式,就是靠著古人過硬的科技。很多人通過這裡,印證了中國人擁有著很強的保存技術,完全可以與西方的石料結構相媲美,但我們沒有刻意這麼做。

二、鎮海吼的歷史

根據當事人考古發現,這個所謂的正好擁有著上千年的歷史,而且它的重量已經高達30多噸。以這樣的分量和歷史時間來看,古人對於鎮海吼的建造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居然能夠讓它歷時這麼久而沒有風化,其手段也算得上是巧奪天工。

實際上,「鎮海吼」位於河北省滄州市東南郊,又名「滄州鐵獅子」,是屬於開元寺的鎮寺神獸,整個獅子長6.264米,高5.47米,體寬2.981米,重大約有32噸。按照專家的描述,這隻異獸屍身朝向南方,而頭部朝向西南方,背上背負著一個巨盆。從做工來看非常的精細,而且威風凜凜,大有一種睥睨天下的感覺。

後來,專家經過研究發現,原來這個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而大家也因此認為開元寺內供奉的是文殊菩薩。對於這個結果,很多人都是感慨萬千,看來古代人對於輪迴的概念還是比較重視的。因為,據說文殊菩薩的這隻獅子有開通上天與地府的能力,文殊菩薩騎著這隻獅子來到地府可以不受因果,而且還喜歡騎著獅子渡化地府的惡鬼。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另類的神話塑造,他們認為這隻獅子是通天教主的弟子,結果在當年的萬仙陣大戰中慘敗於文殊菩薩,所以才有了後來的獅子王。

除此以外,民間還有另類的傳說,據說當時海上出現了一條惡龍興風作浪,淹沒附近的老百姓與農田,結果從遙遠的西方出現了一隻獅子,他與惡龍大戰,最終把這條惡龍永遠的鎮壓在了海底,而這也就是鎮海吼的由來。

面對如此具有歷史底蘊和保存價值的文物,當地人又是怎麼保護的呢?

三、專家自作聰明的保護

面對如此珍貴的文物,當地立刻邀請了外國專家來解決文物保護的問題。由於當時的國際關係問題,所以請來的是蘇聯專家,而蘇聯專家雖然在科技方面有一套,但是對於文物考古方面也是一個半吊子,所以居然指揮當地的政府,來給這個石獅子蓋一層樓。

按照專家的說法就是,為了更好的避免風吹雨曬,這樣可以讓鎮海吼保存的更久遠一些。當地政府立刻聽從了專家的意見,結果萬萬沒有想到這麼做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

因為原本鎮海吼的設計結構就是通過內部的水分蒸發來保證這個文物的完整,結果蓋了一個樓亭,直接以半封閉的形式阻止了水分的蒸發,於是使得獅子內部結構開始開裂。

面對這尷尬的狀況,於是當地政府要請當地的專家進行自我保護,然而專家的做法也不是很正當,他們只知道對內部結構進行加固,結果破壞了原先的結構,最終導致鎮海吼倒在了保護人員的腳下。面對這可怕的破壞,當地政府是驚出了一身冷汗,也讓很多的歷史專家表示遺憾。

不過慶幸的是,在2006年的時候,最終我們靠著三維光譜分析的方式,對獅子的內部結構進行了再塑造,結果這個擁有千年歷史的古董,最終得以保存,而沒有進一步的破壞。所以我們現在去還能看到那個龐大的鎮海吼,它依舊在那裡矗立著,並且還會持續很多年。

小結

看完鎮海吼的歷史,可能很多人會感慨萬千。我們中華人民實在是太智慧了,在古老的年代裡,我們既有環保的講究,而且還有著保存的技術。

不過,我們還是要注意一個問題,文物固然重要,但是文物的保存更加重要。因為古人為了留下曾經的某種願望,所以他留下了古董,這並不是希望在我們的手中被破壞,而是希望我們曾經的意志能夠永遠的傳承。這些寧願放棄回歸自然的講究,都要傳承下去的意志,可不能在我們的手中被破壞。

當然了,這種意志不僅僅局限於對於神話的想像,同時也有我們對於環境的改造努力,還有面對自然始終不肯屈服的動力。

參考資料:《曾仕強詳解易經》《中國古代神話考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鎮海吼」重32噸,歷經千年不倒,然而卻倒在了專家的保護下
    其中一些文物,雖然飽經風霜,但依然屹立千年不倒,但是卻倒在了專家自作聰明的保護之下。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位於湖北滄州的滄州鐵獅子,又稱「鎮海吼」。關於鎮海吼的來歷,在民間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鎮海吼時後周世宗柴榮在北伐契丹之時,為鎮滄州城而鑄造的;第二種說法的鎮海吼因為位於滄州開元寺前,在其腹內有經文且還背著蓮花寶座,所以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坐騎;根據名字推測,也有人說鎮海吼是當地人為了鎮海嘯而建造的一個異獸。鎮海吼身長為6.264米,寬為2.981米,通高為5.47米,重約32噸。
  • 「鎮海吼」有32噸重,屹立千年未倒,卻倒在專家自以為是的聰明上
    中華文明千年以來屹立不倒,長久的歷史傳承中,我們後代從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寶物中受益良多。不但從文物中了解到過去更多的歷史外,而且我們還能從中吸取經驗,發展未來。這裡保存著一尊完好的重達32噸的鐵獅子,鐵獅子也被稱為「鎮海吼」,在滄州屹立了千年未倒,卻倒在專家自以為是的聰明上,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個「鎮海吼」屬於國家級別的文物,千年還能保存完好實屬難得,讓人不得不感嘆古代製作的工藝高超。專家對這尊鐵獅子進行了嚴格考證,一致得出結論是這具鐵獅子是在後周時期鑄造而成,具體時間是公元593年,矗立於滄州東南郊區的開元寺門口。
  • 千年不倒的「鎮海吼」,重32噸,最後卻倒在專家的修復上!
    地動儀的悲慘結局在歷史上無獨有偶,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件古董同樣有著這樣的命運。千年不倒的「鎮海吼」,重32噸,最後卻倒在專家的修復上。 鎮海吼 在我國河北滄州地區,有一個著名的鐵獅子叫做鎮海吼,這個鎮海吼確實有一定來頭。
  • 滄州「鎮海吼」歷經1000年,仍屹立不倒,卻因專家的自作聰明被毀
    一直以來,保護文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歷史上,曾有專家自作聰明,打著保護文物的幌子發掘文物,結果導致文物被毀壞。大才子郭沫若就曾犯過兩次錯,著名的「司母戊鼎」事件和「明定陵」事件都是出自他之手。然而,類似郭沫若這樣的「考古專家」還有不少。滄州鐵獅子,又叫「鎮海吼」,於公元953年鑄造,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說它重達40噸,長一丈六尺,高一丈七尺,背上背了一個巨大的蓮花盆。獅子的頭頂和脖子上刻著「獅子王」幾個字,是河北三寶之一,也是華北四寶之一。至於「鎮海吼」的來歷,有人說是周世宗柴榮討伐契丹時,為了鎮守滄州城,罰罪人鑄造的。
  • 滄州鐵獅重32噸,歷時千年不倒,卻倒在專家自以為是的維護上
    這座鐵獅子,名曰「鎮海吼」可真是不同凡響,重約32噸,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見證了這一千多年的風雨變幻,朝代更迭。就是這座歷時千年不倒的鐵獅子,卻倒在了專家自以為是的維護上。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專家們究竟做了怎樣的維護?
  • 千年不倒的鎮海吼,專家自作聰明的保護措施,沒成想加速了破壞
    鎮海吼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滄州鐵獅子,位於河北省,距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關於鎮海吼的來歷有很多種說法,首先流傳最廣的便是當地居民為鎮海而造。在《滄縣誌》中記載,鎮海吼的頭頂和項上都寫著獅子王三個字,獅子最早記載在先秦文獻上,時稱,文殊菩薩的坐騎恰好就是猊。根據二十年前的測量數據來看,鎮海吼身長6米多,體寬近3米,高5米多,重約32噸,以一千年前的水平來看,能夠造出鎮海吼實屬不易。
  • 滄州鎮海鐵獅:重32噸千年不倒,卻在20年前被專家損毀,為何?
    保護是好事,但如果用錯了方法,只會「好心辦壞事」。重達32噸的滄州鐵獅子,自鑄造後屹立千年不倒,但在一次狂風暴雨中因被吹倒而損壞。在專家們的幾次大型維護、修復後,不但沒有起到保護的作用,反而加劇了它的損壞程度。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曾經屹立了千年的滄州鐵獅子,重達32噸,卻倒在了專家「保護」上
    有人說它是這位菩薩的坐騎,鐵獅子的背上還有一個很大的盆子,鐵獅子的頭部和頸部刻著"獅子王"三個字,它的背上還有一個蓮花形狀的座位;而有人說它是為了鎮壓海嘯而建造的,所以當地很多居民都叫它鎮海吼。,位於以前的開元寺前,獅子長大約6米,寬大概2米,高約5米,重大約32噸。
  • 五代十國的滄州鐵獅,重達32噸千年不倒,卻被所謂的專家損壞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書本上的知識在生活學習中也不是完全適用的,最重要的是根據知識來聯繫實際,切勿弄巧成拙。除此之外就是因為現在很多獨生子女被父母保護的太好了,出了事情根本不知道怎樣合理的進行自我保護,父母總是給予著孩子過大的保護傘,卻不知道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害」孩子啊。
  • 滄州鐵獅子重約32噸,歷經千年不倒,為何最後倒在專家的保護上?
    一、滄州鐵獅子:來頭及鑄造今天所說的這座河北巨獅曾歷經千年的風雨侵蝕,從千年前的人為戰亂到始料未及的天災,鬥轉星移中,這座昂首挺胸的巨獅始終屹立於天元寺前,完好無損、巋然不動。但是,它卻在專家的一系列保護猝然倒下,這一倒,便開始了不斷鏽蝕。
  • 滄州鐵獅抵禦洪水,屹立千年,卻遭專家「毒手」,被整倒了
    在河北滄州,也有這麼一座坐鎮在該城市的千年鐵工藝品——鎮海吼。這尊鐵鑄獅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經歷過千年滄桑歲月,依然屹立不倒,可最終卻遭到了專家的"毒手",千年雄獅"倒了"。一.開元寺廟的建造,文殊菩薩的坐騎經過專家的考證,這頭鐵獅子早在公元953年就被鑄造而成。
  • 矗立千年的國寶鎮海吼,沒倒在歲月中,卻倒在專家愚蠢的建議上
    這尊傳承千年的傑出佳作曾經很年輕,以一人之力抵住了歷史的洪流,但卻聽從了專家的建議,轉瞬即為風燭殘年柱上了「拐杖」。這座鐵獅子在歷史上有一個威武的名字——「鎮海吼」,高達5.4米,長6.2米,寬2.9米,重達30餘噸。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尊獅子並不是現存最大的,在唐宋時期,冶煉工藝飛速發展,重70噸的蒲津渡黃河鐵牛就是此時期出現。
  • 滄州「鎮海吼」:千年不壞的鐵獅子,卻倒在了專家三次保護之下
    但是也有一些文物因為我們的技術原因導致沒有保護好,今天就要給大家介紹這樣一件文物。這件東西就是滄州「鎮海吼」,當地人應該對這件東西並不陌生,「鎮海吼」其實就是當地的一個鐵獅子,在古代的時候當地人因為滄州臨海,有人覺得海上會有各種妖魔鬼怪,所以修建了這麼一個鐵獅子在滄州,並且將它命名為「鎮海吼」,就是為了鎮住海裡的妖魔鬼怪。
  • 滄州鐵獅子千年不倒,最終卻毀於現代專家的保護,網友:實在可惜
    引言 《聰明偈》:「不信恃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自古以來,自恃聰明的人往往都比那些行事謹慎小心的人要容易犯錯誤得多。正因為人類的過於自信,才會在歷史中留下那麼多難以彌補的錯誤,比如那一隻重達32噸千年不倒的鐵獅子,就正是因為人類的自負和盲目才遭到了如此嚴重的損壞。
  • 滄州鐵獅子屹立千年,卻為何倒在了專家的保護上?網友:還有很多
    河北滄州石獅子河北滄州被譽為「獅子城」,倒不是因為那裡的獅子很多很出名,而是因為一座後周時期建造的鐵獅子「鎮海吼」。這座重達32噸的巨物據說是當時的皇帝周世宗為了防禦契丹人而鑄造,而也有種說法是鐵獅子座落的開元寺,因香火旺盛文殊菩薩就騎著鐵獅子顯靈,後人為了紀念這個事件於是就鑄造了這座鐵獅子。這座鐵獅子建造於公元953年,迄今已有一千餘年之久,在其前一千年時間內,它風平浪靜,總是有些風雨,但也穩紮穩打。
  • 「中國第一」奇塔,無釘無鉚屹立千年不倒,和比薩斜塔齊名
    「中國第一」奇塔,無釘無鉚屹立千年不倒,和比薩斜塔齊名。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也是旅遊大省,平遙古城,雲岡石窟,壺口瀑布,喬家大庭院,五臺山都是國內旅遊的熱門景點,但是,另一個歷史建築因為知名度不高,所以不太有名,但是,背後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卻讓中國人感到驕傲,這是位於山西省朔州的應縣木塔。
  • 2000年前沒有鋼筋混凝土,長城為什麼能屹立千年不倒?
    ,起起伏伏歷經千年的風吹雨打萬裡長城依然屹立不倒被贊為世界奇蹟然而,長城作為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2000多年前修築後,延續至今,綿延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土地,總長度大約50000度公裡。
  • 山西懸空寺,屹立1500年不倒,與千年前「膨脹螺絲」有關
    山西懸空寺,屹立1500年不倒,與千年前「膨脹螺絲」有關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以來,便在中國的土地上落地生根,遍地開花。在中國幾乎每座城市都有寺廟的身影,像白馬寺、大悲寺、相國寺等等,尤為常見。在中國眾多寺廟當中,有一座寺廟,它坐落於山壁之上,懸空而建,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歷經風吹雨打,也經歷過地震,令人震驚的是它卻依然屹立千年不倒,令人匪夷所思,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座寺廟便是山西懸空寺,現已成為山西的旅遊名片,每年吸引的遊客數不勝數,來到懸空寺的遊客無不稱讚懸空寺建設精妙絕倫。
  • 河北滄州鐵獅子,屹立千年安然無恙,經專家保護,徹底玩壞
    河北滄州,武術之鄉,其歷史文化底蘊與北京、西安這些老牌歷史文化名城不相上下,在滄州,有這樣一個景點舉世聞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滄阿州鐵獅子「鎮海吼」,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滄州鐵獅子已經鐵獅子的由來滄州鐵獅子,中國史學界亦稱其為鎮海吼,鐵獅子被鑄造於公元953年,是一個名叫李雲的山東人所鑄造的,鐵獅子身長6米有餘,體寬近3米,從頭到腳高度為5米,總重量約為40噸,是古人採用一種特殊的「泥範明鑄法」而分層疊加所製成的
  • 中國最特殊鐵廟,重達一噸直立山頂巨石上,四周都是崖壁千年不倒
    中國最特殊鐵廟,重達一噸直立山頂巨石上,四周都是崖壁千年不倒,大家可能對道教很了解,畢竟在很多人心中一直有很高的地位, 其中很多人喜歡去南山,但隨著去的人越來越多,到處都很熱鬧,完全沒有以前的寧靜, 但是,今天說的是中國最特殊的鐵廟,重量在1噸山頂的巨石上,周圍在崖壁上一千年沒倒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