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從這裡起航
見到鄧奎,是在他再創業的「工地」上。中等身材,藍色T恤、藏青色西褲、黑色皮鞋,顯得沉穩、幹練。談吐有層次、邏輯性強,時不時推一推鼻梁上的眼鏡框,鏡片後面是一雙閃著睿智的眼睛。
鄧奎再創業的「工地」其實是一棟位於上海市奉賢區「東方美谷」產業園內的一幢歐式大樓。這棟大樓是東方美谷時尚中心的所在地。
在樓外,鄧奎手拿圖紙,詢問負責樓外布置的工作人員相關工程進展情況,對綠化、標誌、指示牌等作了詳細安排。在樓內,負責「秀場」布置的一位「超模」正在向他匯報T臺、燈光、音響的設計方案;在各個樓層,鄧奎與安裝空調、燈具、柜子的工人溝通,在質量和工期上提出了要求。
站在5樓的功能大廳中央,鄧奎談到了這棟樓的「頂層設計」:從地下1層到地上4層,圍繞「啟夢、尋夢、追夢、築夢、圓夢」的主題進行布局,打造「夢想空間」。在這個時尚中心裡,有培訓、活動、交流、展示等區域。
談到建立時尚中心的初衷,鄧奎坦言:很多時尚中心、時尚元素都在上海市中心,如外灘、十里舖、新天地等,那是歷史的沉澱。上海奉賢,也有很深的文化沉澱,相傳2500年前,孔子弟子言偃到此講學,世人奉之賢,故將此地命名為「奉賢」。特別是眾多大健康產業聚居奉賢,這裡更需要打造東方美谷時尚中心這樣的文化產業。
採訪中,鄧奎的電話不斷,他告訴記者,正在與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服裝學院溝通,因為時尚中心涉及到時尚產業的布局,未來要與上海電影學院、謝晉藝術學院等上海的各大院校建立校企合作。
幾天後,東方美谷時尚中心、新絲路(上海)超模學院啟航慶典暨「東方美谷杯」2019世界小姐和中國國際少兒模特大賽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將在這裡拉開帷幕。這標誌著東方美谷時尚中心將作為奉賢城市名片的重要一環,帶動文創及高端服務產業轉型升級。
人生轉型在路上
鄧奎1998年高中畢業後進入軍校學習,之後有16年的從軍生涯。2014年2月從部隊轉業,進入金融行業,做過職業經理人、投資、產業;現在做與教育相關的文化創意產業,可謂人生轉型頻頻。如今,步入不惑之年的鄧奎談到人生轉型創業,顯得從容和淡定。
2017年,鄧奎到香港擔任一家金融公司的CEO,領導著一批專業化、國際化人才。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士,做「高大上」的金融行業,非常艱難。在香港這個國際化大都市工作,舉目無親,沒有國際化的背景,這樣的挑戰可想而知。在這個過程中,他曾多次想逃跑,最後,通過不斷學習戰勝了自我。
「千秋邈矣獨留我,百戰歸來再讀書」,曾國藩的名聯反覆出現在鄧奎嘴裡。他告訴記者:「經歷多了,再總結人生經歷時,再做這樣的創業平臺時,心態就會特別好,因為我感覺沒有什麼事是不可戰勝的,只有戰勝了自己,突破了自身瓶頸,步步向前,就一定能到達想要的終點,實現夢想。」
鄧奎說,當你可以預料到5年以後自己是怎樣的狀況,你就要開始思考人生。
2018年9月,他決定轉型發展文化產業。目前正在籌建的時尚中心,是想將職業經理人所積累的經驗與感悟,與實戰結合起來,從而得到人生的進一步升華。「有了這段經歷,既能激勵朋友,也能激勵後人。」
其實,鄧奎的內心還潛藏著「野心」,他的人生還將轉型。他的夢想是做一名老師,等拿到了博士學位,就會成為導師,成為企業的戰略諮詢顧問,為更多的企業服務,為更多的年輕人服務,用人生的經歷、經驗和對知識的體會、感悟,來影響、薰陶、幫助、支持更多的人。
回報家鄉桑梓情
鄧奎1998年高中畢業於鍾祥市一中,2001年大學畢業後在上海工作生活已經18年。他始終認為自己的根在荊門,是上海的「創一代」。
2016年8月,時任中國華信董事、上海華信集團(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的鄧奎,代表上海華信公益基金會向家鄉捐贈100萬元,用於抗洪救災。
談起家鄉,鄧奎掩飾不住濃濃桑梓情。他介紹,上海荊門商會每年都要舉辦荊門籍大學生來上海工作、求學的「第一課」。請復旦、交大、同濟的名教授講課,請荊門籍企業高管、研究所高知人士為大學生講授學習、創業心得,讓他們有家的歸宿感,覺得有希望、有寄託。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上海荊門商會可以幫他們解決。同時,荊門籍企業家開辦的所有企業,都為家鄉的大學生開放,提供實踐的平臺,創造成長的機會,從而讓他們覺得自己有組織、有根,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忘記家鄉對他們的支撐。
對於新夢想,鄧奎認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我們這一代,不僅自己要成功,而且要成為家鄉人在上海的模範和表率。不僅自己要在上海過得好,還要帶領一批家鄉人在上海過得好。先成就別人,才能成就自己。有更多的人才湧現,我們這些荊門籍的企業家才有更大的價值。」
採訪接近尾聲,不知不覺來到位於時尚中心左側的園區小遊園。小遊園面積較大,有舞臺、噴泉、雕塑、草坪、綠樹、人行步道等設施。也許早有「覬覦」,也許靈感乍現,鄧奎又為我們繪製了一幅藍圖:舞臺是現成的,只要加一些裝飾,重新綠化,布置燈光;噴泉烘託氣氛,隨時可以啟用;草坪要重新更換,重新規劃、設計;人行步道夠寬,可作為T臺,未來很多「秀」要在這裡走。室外婚禮、品牌發布、各類大型比賽,這裡是最理想的場地。功能搭配,形成互動,上海很難找到這樣的「天然秀場」。
與鄧奎交談,在商卻不言商,絲毫感覺不出他身上有「商人氣」。舉手投足之間,堅定果敢,抑揚頓挫間,那些充滿正能量的「心靈雞湯」,卻是在用「曾經滄海」給你講一則有關他人生際遇的充滿哲理的故事。 (「走南闖北荊門人」東線採訪組記者 黃旭升 彭文潔 吳蘭豔 吳芬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