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足的死輕於鴻毛

2020-08-27 更衣室8號

昨天晚上遼足發了個公告,正式宣告解散退出職業聯賽。所以遼足就這麼消失了嗎?不能冷凍一個種子等以後再發芽什麼的?

八爺不禁想到了另一個案例:

2012年,曾經9連冠的蘇格蘭豪門格拉斯哥流浪者因債務被迫破產,俱樂部重組,被罰入蘇格蘭的第四級別聯賽重新開始。結果只用了4年時間他們就重新殺回了蘇格蘭超級聯賽,起起伏伏更顯百年歷史滄桑。

不說要遼足複製格拉斯哥的奇蹟吧,但你先在業餘聯賽裡待著,蟄伏一段時間,再慢慢看唄,那也是沒死透。萬一以後青訓起來了,又遇到一個有錢的老闆,回到職業賽場也不是沒可能。那樣你曾經60多年的輝煌也就依然存在了,那些塵封的獎盃日後還會有用武之地的。

可能是想多了。八爺也覺得唏噓啊。八爺是遼足10連冠的時候開始看球的,遼足拿亞俱杯的時候,中國足球在亞洲還算一流強隊,當時的遼寧那就是現在的恆大。但講真了,不知為啥,這些除了張玉寧李金羽那撥遼小虎,八爺能記住的遼足故事幾乎全是負面的。

1998年飛利浦中國足協杯半決賽次回合,大連萬達在主場被當時還在甲B的遼寧隊淘汰出局。賽後王健林說中國足球太黑,宣布萬達退出。那場比賽大連隊三次在禁區內摔倒,裁判沒給點球,給王健林氣壞了。到底是不是黑哨,咱也不知道,遼寧體育局在朝中有人那是事實。不過話說回來,98年遼小虎已經初露崢嶸,衝A的同時還殺進足協杯決賽,只靠裁判肯定也走不到這麼遠,實力還是已經具備了。

然後就是高雷雷那一腳。被爆頭的李金羽賽後哭著說有你們這樣踢球的嗎?那語氣太委屈了。高雷雷踢了幾十年球,別的沒記住,感覺他的整個職業生涯就是遼小虎傷口上的那把鹽。丟冠後遼小虎一個個被賣掉,張玉寧、曲聖卿、李金羽、李鐵,只有肇俊哲留著。肇俊哲那個使命感和責任感,也是中國球員身上少有的。不過肇俊哲退役了還是進了山海關,瀋陽實在待不下去,無用武之地啊。

遼足這些年給人的感覺就是漂泊,窮困,潦倒。稍微好一點的人才都必然留不住。買的人都是別人不要的,按時發工資都很難。踢比賽靠的是一口氣,不是別的。然後動不動就有人說遼足踢假球,還記得足球報搞過一個頭版標題,光天化日乾坤朗朗,說遼足放水給天津保級。但是江湖資本終也有用盡的一天。2017年遼足降級了。球迷打出一個標語:當你一無所有,我將是你最後一件行李 。老感人老無奈,沒錢就悽涼。宏運老闆王寶軍出事,某種程度上跟權健老闆束昱輝出事差不多把,球隊的結局都是註定的。

其實八爺回想遼足這幾年的事,第一件想到的是郜林扔鞋子那一下。一個球迷肯定更不能代表一群人了,但這是理論上的。但實際上那個扔鞋子的球迷還真就代表了遼寧足球的某種狀況,窩火,無奈,煩躁,以一種很生動的方式。林林總總總總林林,俱往矣,事兒都過去了。遼足消失在歷史塵埃裡了。這也說明一個事實,遼寧現在不太需要足球。一個資深球迷總結挺到位的,他說遼足的死輕於鴻毛。

歷史告訴人興衰成敗都有周期。實德啊權健啊遼足泯沒了。由此可見亞泰、魯能、國安、泰達、建業、申花多不容易。還是希望有些事能堅持得久一點,有時候它是宿命的問題,但它也是個方法論的問題。這些死了的隊是怎麼死的,後面的隊總得搞清楚才好。

相關焦點

  • 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司馬遷聞訊後,給任安寫了一封書信,書信中表成了自己無論在多麼困難的情況下,仍然有著不屈的鬥志和著寫《史記》的決心,書信中寫道「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成為千古名言!中華文明,自古為公,為人民利益而犧牲是重於泰山,為一己私利而死便是輕於鴻毛。古訓如此,我們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中華兒女,理應為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才不至於死輕於鴻毛。
  • 生死15日,遼足銷聲匿跡?苟延殘喘?
    無法提供工資確認表的遼足多了半個月的喘息時間。但短短的喘息只是暫緩遼足的滅亡。15天後如果沒有奇蹟發生,解散是遼足唯一的選擇。曾經中國足球不可一世的霸主,在職業足球經歷過幾次起起浮浮後,終於敗給了不可一世的金元足球。遼足走到今天的地步,應該怪誰呢?
  • 輕於鴻毛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輕於鴻毛,鴻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還要輕。比喻非常微小或毫無價值。出自: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太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成語出處: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太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 澎湃:從十冠王到欠薪解散,遼足是中國足壇窮死的「貴族」
    文章指出,遼足近兩年欠薪、欠稅已成為公開的秘密。今年2月,多名球員遞上舉報信,終於成為壓垮遼足的最後一根稻草。經過漫長的對峙和扯皮,遼足的命運還是沒有任何改變。目前俱樂部還拖欠近億元的工資、獎金,以及超過4億元的稅款。不少球迷認為,宏運是遼足走到今天的罪魁禍首。但在接手遼足後,宏運集團確實沒有得到應有的甜頭。2006-2014賽季,宏運集團在8年期間為球隊投入了6個億,但俱樂部依然入不敷出,隨後只能以「賣人求生」。
  • 司馬遷為什麼要寫「人固有一死,或輕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知道司馬遷的人,一定會對他所說的「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念念不忘,司馬遷為什麼會寫這樣的話? 清朝書法家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對此進行過解讀,他認為,任安寫這封信時,已經被關進大牢,急切間想要尋人解救,又不好明說,只好請求司馬遷向武帝舉薦,可司馬遷身處帝都核心,知道任安即將於十日後處死,而且因為司馬遷本人也因為李陵的事正被武帝不喜,如果這個時候再去求情,很可能會讓武帝一怒之下宰了自己,死倒是沒什麼可怕的,可這樣一來,《史記》就沒辦法寫完了,所以,司馬遷才說出「人固有一死,
  • 遼足,也可以不再見!
    這是個悲情的事件,甚至可以說是中國足球的大事件,因為曾經十連冠的遼足終於撐不住了,因為培養了孫賢祿馬林李鐵李金羽肇俊哲張玉寧徐亮楊旭的遼足,終於在疫情之後倒下了,似乎疫情阻隔了遼足的生機,實則是遼足的生存環境一直在惡性循環,在這個十六家足球俱樂部集體退出的大事件面前,遼足,顯得尤為悲壯!
  • 遼足門將炮轟「新遼足」佔便宜還讓人誇仗義
    遼足這兩個字的分量到底有多重?追隨他多年的球迷,在遼足效力的球員,他們感同身受。近日來,瀋陽城市足球俱樂部不斷傳出整合將死的遼足資源,打造新遼足。身披遼足戰袍的球員,遼足的死忠,他們的身上,一直流淌著老遼足的血脈和精神,即便遼足死掉了,他們也會忠貞不二,因此,在「新遼足」一說出爐後,他們情緒甚為激動。
  • 司馬遷所說的重於泰山輕於鴻毛,跟我們的理解恰好完全相反
    人們經常這樣說:張三同志捨身救人,他的死真是重於泰山;隔壁老王坑蒙拐騙無惡不作,昨晚喝水的時候突然被嗆死了,他的死真是輕於鴻毛。這麼說沒問題吧?當然沒問題。偉大領袖教導過我們:「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 面對疫情,選擇輕於鴻毛還是重於泰山
    鞍山的小夥伴,面對疫情我們選擇輕於鴻毛還是重於泰山。政府對黨員幹部疫情防控期間,最嚴要求來了,我跟小夥伴們一起分享。不允許有以下行為:一、防控期間聚集賭博、飲酒。二、不服從管理,並在微信工作群發表不當言論。三、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四、疫情期間違規操辦婚喪喜宴。
  • 在官宣之前,媒體提前給遼足「宣判」挺無聊
    山重水複的遼足不過,在中國足協、遼寧足球俱樂部目前都沒有發布官方信息的情況下,一些媒體提前宣判遼足,這事兒感覺挺沒意思的。新浪體育記者袁野認為,「現在,好多媒體都迫不急待給遼足『宣判』了。現在一槍就給崩了,看上去是主持正義、按章辦事,其實也是簡單粗暴。」
  • 遼足十大國腳
    遼足十大國腳特約記者江河報導 遼足解散,但「十冠王」的榮光不會磨滅,而遼足為中國足球輸送的人才們更是不會被忘記以前國腳、現任國家隊主帥李鐵為代表,據不完全統計,遼足貢獻了72名國腳(僅統計在遼足時入選國家隊球員),名帥同樣數不勝數。本文也將盤點遼足的「十大國腳」(含「三王一郭」,其實一共13人)。一般的說法是,遼足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東北體訓班,但實際上應追溯到1951年成立的東北隊,賽後入選「中國足球選手」名單的,東北隊有11人,7個是大連的。
  • 「東北大帥」揮別遼足,李應發:精神會繼續傳承
    特約記者林曉華報導在遼足67年歷史中,「十冠王」無疑是球隊最輝煌時期,其中的領軍者,就是李應發,76歲的他,見證了遼足的起起伏伏。對於遼足解散,他的反應比較平靜,「宏運沒有按照足球規律去運作,解散在所難免,宏運沒了,遼寧足球還在,遼足精神還會繼續傳承。」
  • 養殖群眾的利益輕於鴻毛?
    在這位大教授認為,14億人的利益和662萬從事「野生動物」養殖群眾的利益相比,這些養殖群眾的利益輕於鴻毛!誰定義了「野生動物」養殖就給14億人帶來了威脅?哪一個養殖場給人帶來的威脅?連最基本的傳播動物的源頭在哪裡都還沒搞清楚,就信口雌黃。14億人的利益難道不包括「野生動物」養殖戶嗎?可能在這位大教授眼裡不僅養殖戶的利益「輕於鴻毛」,連中國人的利益都輕於鴻毛!
  • 宏運撤資,遼足危亡?
    鑑於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堪憂,宏運集團已經與遼寧省足協和體育局等有關部門進行了溝通,他們希望體育局和足協能夠找到企業來接手俱樂部,如果價錢合適,宏運願意出售俱樂部,從遼足撤資,而如果找不到合適的企業接手,宏運也無力繼續運營俱樂部,遼足將面臨更嚴峻的生存危機。
  • 《球報》:遼足落幕之前再攪一灘渾水
    這裡還可以再補充幾點:一是關於「新遼足」的說法,文章說「在去年12月的遼寧省足球工作會議上,遼寧省體育局局長宋凱、足球名宿李應發等人喊出了「新遼足」的口號。」這實際上完全是扭曲了事實。去年12月是召開的是「第五屆遼寧省足球運動協會第一次會員大會」,選舉出莊毅擔任遼寧省足協新一任主席並改選了執委會,這完全是行業協會的一次內部會議,到會人都是遼寧省範圍內足球運動的參與者。
  • 「新遼足」樹旗!遼寧瀋陽城市隊將延續遼足血脈傳承
    5月25日下午,「新遼足遼寧省體育局授予遼寧瀋陽城市足球俱樂部「新遼足」大旗。後者將延續遼足的血脈傳承,肩負起遼寧足球振興發展的歷史使命。同時,遼寧瀋陽城市足球俱樂部U13梯隊被省體育局授予「遼小虎」大旗。
  • 遼足不會解散!遼寧宏運信心十足!
    遼足好在獲得了中甲資格賽的機會,面對蘇州東吳,遼足憑藉客場進球優勢成功保級!遼足起死回生,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遼足保住了中甲資格,遼寧宏運也是暗喜,俱樂部決定再戰中甲聯賽,對於遼寧足球發展大力支持!遼寧宏運在最近的工作大會中表示,遼足下賽季的中甲聯賽的任務依然是保級,好死不如賴活著,遼足雖然舉步維艱,能賣的球員也所剩無幾,本賽季更是靠著年輕球員的頑強拼搏精神,保留了中甲席位!就連外援都要買最便宜的!
  • 遼足還堅持?
    遼足依舊是不可一世的勁旅,但一切都敗在「錢」字上。遼足沒錢,這不是什麼秘密,從中國職業化開始,遼足就不是什麼富裕人家。有錢能降級嗎?在遼小虎打回來之後,開啟了賣血之路。杜振宇、王棟、曹明、張寶峰、張笑非……可見當時遼足的青訓多麼強大,鄭智也是在青年隊被深圳買走的。但歷史終究是歷史,沒有錢對於職業化來說就是不可逾越的天塹。在職業聯賽,錢多有錢多的玩法,錢少有錢少的玩法,沒錢?對不起,別玩了。
  • 遼足退出中國足壇 新遼足能否繼承遼小虎精神?涅槃重生可期?
    遼足退出中國足壇已經成為了事實。這一支有著67年悠久歷史的俱樂部告別遼寧大地,確實讓很多的球迷們倍感惋惜和難過。5月25日,遼寧省體育局向目前在中甲聯賽參賽的遼寧瀋陽城市隊授予了「新遼足」的稱號。這一授予讓很多的老遼足球迷內心無法接受。
  • 遼足再見,再也不見!
    遼足解散,註銷,一點不意外,自從降到中甲,也鮮有人關注這支曾經的王者之師。遼足如願升入中甲,作為遼足的球迷在大連這座城市上大學是很彆扭的,買的票是大連主場,旁邊都是大連球迷,我們寢室幾人根本不敢吱聲,鬱悶的在人民體育場看了一場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