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遼足發了個公告,正式宣告解散退出職業聯賽。所以遼足就這麼消失了嗎?不能冷凍一個種子等以後再發芽什麼的?
八爺不禁想到了另一個案例:
2012年,曾經9連冠的蘇格蘭豪門格拉斯哥流浪者因債務被迫破產,俱樂部重組,被罰入蘇格蘭的第四級別聯賽重新開始。結果只用了4年時間他們就重新殺回了蘇格蘭超級聯賽,起起伏伏更顯百年歷史滄桑。
不說要遼足複製格拉斯哥的奇蹟吧,但你先在業餘聯賽裡待著,蟄伏一段時間,再慢慢看唄,那也是沒死透。萬一以後青訓起來了,又遇到一個有錢的老闆,回到職業賽場也不是沒可能。那樣你曾經60多年的輝煌也就依然存在了,那些塵封的獎盃日後還會有用武之地的。
可能是想多了。八爺也覺得唏噓啊。八爺是遼足10連冠的時候開始看球的,遼足拿亞俱杯的時候,中國足球在亞洲還算一流強隊,當時的遼寧那就是現在的恆大。但講真了,不知為啥,這些除了張玉寧李金羽那撥遼小虎,八爺能記住的遼足故事幾乎全是負面的。
1998年飛利浦中國足協杯半決賽次回合,大連萬達在主場被當時還在甲B的遼寧隊淘汰出局。賽後王健林說中國足球太黑,宣布萬達退出。那場比賽大連隊三次在禁區內摔倒,裁判沒給點球,給王健林氣壞了。到底是不是黑哨,咱也不知道,遼寧體育局在朝中有人那是事實。不過話說回來,98年遼小虎已經初露崢嶸,衝A的同時還殺進足協杯決賽,只靠裁判肯定也走不到這麼遠,實力還是已經具備了。
然後就是高雷雷那一腳。被爆頭的李金羽賽後哭著說有你們這樣踢球的嗎?那語氣太委屈了。高雷雷踢了幾十年球,別的沒記住,感覺他的整個職業生涯就是遼小虎傷口上的那把鹽。丟冠後遼小虎一個個被賣掉,張玉寧、曲聖卿、李金羽、李鐵,只有肇俊哲留著。肇俊哲那個使命感和責任感,也是中國球員身上少有的。不過肇俊哲退役了還是進了山海關,瀋陽實在待不下去,無用武之地啊。
遼足這些年給人的感覺就是漂泊,窮困,潦倒。稍微好一點的人才都必然留不住。買的人都是別人不要的,按時發工資都很難。踢比賽靠的是一口氣,不是別的。然後動不動就有人說遼足踢假球,還記得足球報搞過一個頭版標題,光天化日乾坤朗朗,說遼足放水給天津保級。但是江湖資本終也有用盡的一天。2017年遼足降級了。球迷打出一個標語:當你一無所有,我將是你最後一件行李 。老感人老無奈,沒錢就悽涼。宏運老闆王寶軍出事,某種程度上跟權健老闆束昱輝出事差不多把,球隊的結局都是註定的。
其實八爺回想遼足這幾年的事,第一件想到的是郜林扔鞋子那一下。一個球迷肯定更不能代表一群人了,但這是理論上的。但實際上那個扔鞋子的球迷還真就代表了遼寧足球的某種狀況,窩火,無奈,煩躁,以一種很生動的方式。林林總總總總林林,俱往矣,事兒都過去了。遼足消失在歷史塵埃裡了。這也說明一個事實,遼寧現在不太需要足球。一個資深球迷總結挺到位的,他說遼足的死輕於鴻毛。
歷史告訴人興衰成敗都有周期。實德啊權健啊遼足泯沒了。由此可見亞泰、魯能、國安、泰達、建業、申花多不容易。還是希望有些事能堅持得久一點,有時候它是宿命的問題,但它也是個方法論的問題。這些死了的隊是怎麼死的,後面的隊總得搞清楚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