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以武拒統」、推動「臺獨」,臺當局近些年開始耗費巨資建造各種作戰艦艇。據《環球時報》12月16日報導,被臺軍稱為「航母殺手」的「塔江」號輕型護衛艦於12月15日正式下水,同時舉行下水儀式的還有臺軍自行研製的快速布雷艇。按照規劃,臺軍首批將建造3艘「塔江」號輕型護衛艦,後續還會陸續開工約10艘,它們將在2026年左右全部服役。
據悉,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15日上午抵達宜蘭蘇澳龍德造船廠,親自主持了「塔江」號護衛艦和快速布雷艇的下水儀式。在發表講話時,蔡英文吹噓,這兩型艦艇都具有高速機動性,其中「塔江」號經過性能精進後,具有更強大的打擊火力;「布雷艇上的自動布雷系統更是全球首創的技術」。她還特意強調:「我相信這兩等級艦艇的加入,將可配合戰場環境運用,讓戰術規劃更加的靈活,達成嚇阻、遲滯登島的作戰目的。」
據《海峽導報》16日報導,「塔江」號輕型護衛艦滿載船速30節、滿載排水量僅有685噸。但是臺軍卻吹噓,儘管該艦排水量不到700噸,卻密集地堆砌了包括「雄風-2」「雄風-3」反艦飛彈、76毫米主炮、「海劍-2」防空飛彈、「密集陣」近防系統和T-74排用機槍等多種武器。臺軍還宣稱,「塔江」號能利用隱形和快速性能迅速接近目標,讓「敵艦」措手不及,成為「航母殺手」。
不過蔡英文怕是沒想到,在臺當局「謀獨」動作愈發明顯的時候,大陸還未出手,美國人先給臺軍來了招狠的。美國《外交學者》網站評論稱,臺灣這種輕型護衛艦是盲目堆砌武器,如同在魚雷艇的船體裡硬塞進驅逐艦的火力,不但影響航海性能,而且受艦艇噸位限制,它無法安裝高性能的對空和對海搜索雷達,根本無從發揮飛彈性能。不僅如此,這種隱形快速戰艦自身收集戰場情報的能力薄弱,需要得到其他平臺的支持,而這種網絡化的戰區情報體系是當前臺軍無法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