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鹿又輸球了,東部一號種子在季後賽的前兩輪首場比賽都是以失敗開局。這樣他們順手刷了一個數據,他們成為了歷史上第4支前兩輪系列賽G1均輸球的頭號種子球隊。吉米·巴特勒發揮神勇,全場20投13中,三分球2中2,罰球13中12,砍下季後賽生涯新高40分,外加4籃板2助攻2搶斷1封蓋。第三節獨取12分讓熱火隊實現反超,末節更是連中單打命中關鍵球,單節8投6中砍下15分讓雄鹿飲恨。
相比之下,雄鹿的核心字母哥阿德託昆博就顯得相形見絀了。儘管字母哥本場比賽12中6,50%的命中率砍下18分10籃板9助攻的準三雙數據,但罰球只有12罰僅僅命中4球,特別是在比賽最後關頭的2罰全失,外加運球失誤讓雄鹿喪失了迫近比分的機會。
季後賽是超級巨星的舞臺,這句話被無數次的驗證。而字母哥總是會在季後賽迷失。
字母哥外號希臘怪獸,身高2.11米而臂展有2.24米,爆發力和身體的協調性在大個子裡面出類拔萃。經常會看到他各種匪夷所思的進攻方式。字母哥的跟腱可以達到34.3釐米的可怕長度。這個長度足以讓他能夠進入到NBA的歷史級別,這也是為什麼字母哥能夠在快攻的過程當中快速地完成大三步扣籃。
在常規賽,字母哥依靠變態的身體天賦,足以予舍予求。畢竟常規賽大部分球隊在保證球隊戰績的情況下不會選擇硬拼,漫長的賽季更需要的是人員齊整,不受傷病的困擾。更是有球隊在常規賽中選擇划水甚至是輪休,把最好的狀態留在季後賽,衝擊總冠軍。
在NBA,身體素質固然有強弱之分,但差距並沒有那麼大。字母哥的最主要和有效的進攻手段是衝擊籃下,造成殺傷。或者突破分球,為外線的射手創造投籃機會和投籃空間。而常規賽鬆散的禁區防守到了季後賽必然會收緊。更多的身體的接觸和碰撞,一方面讓字母哥不再能輕易的突破進去,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體力的消耗。所以在季後賽身體對抗強度上來之後,字母哥的衝擊力減弱,雄鹿進攻體系的發動機被遏制,輸球也並不意外。
字母哥的天賦實在太好,衝擊禁區可以輕鬆碾壓對手。但是一到關鍵時刻,封鎖住禁區,也就被扼住咽喉。上個賽季的猛龍就是這麼幹的,面對倫納德和小加索爾組成的防守陣容,字母哥的籃下強打完全失靈了,一到比賽的關鍵時刻,他就沒法得分,只能看著隊友得分。
這就充分暴露了字母哥的技術短板——不會投籃。
在上賽季東決輸給猛龍之後,字母哥也意識到這一點。必須增強自己的中遠距離投籃,他也是這麼做的,休賽季更是讓科沃爾指導自己的投籃。而這個賽季,字母哥明顯有意識地增加了自己的外線投籃,從上賽季的2.8次三分球出手,增加到4.7次出手。命中率也從25.6提升到30.4%。
而到了季後賽,字母哥三分球出手更是增加到5.2次,並有著40%的命中率。但所有人都知道,字母哥的外線並不是他的常規武器。對手放他投三分並不影響比賽的大局,至少現在是這樣。
而投射能力的短板,對於球隊而言更是一大桎梏。沒有持球投射,意味著他擋拆基本沒啥威脅,對手直接繞防,或者用換防引他突破,再用夾擊迫使他分球。也意味著字母哥必須突到很深的位置才有足夠的進攻威脅,而這些威脅,換成庫裡杜蘭特倫納德哈登,在高位、甚至是三分線外,就能吸引夾擊協防,給隊友拉開足夠的空間。
另外投射能力的延伸就是罰球的穩定性,對於衝擊內線的球員,更多的時候可能要依靠罰球來得分。本賽季字母哥場均能獲得9.9次的罰球機會,但命中率只有61.9%,這顯然浪費了很多輕鬆得分的機會。而到了季後賽,裁判對於身體對抗的判罰尺度肯定和常規賽不一樣,本賽季字母哥季後賽場均8.7次罰球,但命中率只有55.5%。這在關鍵時刻,是非常致命的。
總結:字母哥陣地戰真正的定位是長人,是能運球的中鋒,處理球速度、出球水平、要位能力和無球嗅覺都是需要提高的點。熱火不是魔術,字母哥如果不及時並且迅速的找到破解之法,那麼這輪系列賽,兇多吉少。防守起家的巴特勒會想方設法的讓字母哥無法打出自己的節奏。同時,也需要雄鹿有更多的人站出來,分擔字母哥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