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結束了。克羅埃西亞2-4輸給了強大的法蘭西,獲得亞軍。
在世界盃的賽場上有這樣一個定律:亞軍永遠是最悲情的角色。無論是10年的荷蘭還是14年的阿根廷,他們曾經離冠軍近在咫尺,最終卻只能為對手的勝利留下註腳,令人心碎。
但在今年世界盃功利足球的大背景下,克羅埃西亞決賽裡的瘋狂逼搶和進攻讓人只想起立為他們鼓掌,就像《權力的遊戲》裡詹姆白馬長槍孤身刺向巨龍的那一幕,連輸都要輸得如此硬核。
不信宿命,接受現實,保持渴望。比賽結束之後,克羅埃西亞的球員們沒有抱頭痛哭和轉身離去,反而聚在一起相互打氣,就像一隻紀律嚴明的部隊。
在克羅埃西亞語裡,克羅埃西亞(Hrvatska)有著「山岡之人」的含義,他們有著鋼鐵一般的意志和巨人般一往無前的動力。這支克羅埃西亞隊讓世界明白,他們的民族為何會如此命名。
本屆世界盃,三場淘汰賽,克羅埃西亞都曾面臨0-1落後的局面,但是他們實現了逆轉!
如此的血性和意志,奏響《克羅埃西亞狂想曲》的鋼琴家馬克西姆有過這樣的解釋:「我們的家鄉裡到處都是槍彈,但是你不能因此而停滯不前——你必須繼續戰鬥下去。」
這大概是對這支克羅埃西亞最好的詮釋,以及寄望:
歷經磨難卻心懷驕傲,一直向前!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足球,叫克羅埃西亞!
克羅埃西亞總統安慰莫德裡奇
於很多人而言,克羅埃西亞是一個陌生的國度。說起歐洲,他們腦海中冒出的,是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等。
克羅埃西亞的確是一個「小國」,它人口僅有420萬,相當於廣州的白雲區+番禺區;它的建國歷史也很短,它是1992從南斯拉夫獨立出來之後,才開始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存在於世界的。
很多人對克羅埃西亞的前身南斯拉夫並不陌生。南斯拉夫這個國家如今已從地圖上消失,但在20世紀卻也算是聲名遠播,雖算不上世界級大國,但卻能稱得上巴爾幹半島乃至近東的區域性強國。
不過,在20世界80年代蘇東劇變後,南斯拉夫土崩瓦解,分裂為南聯盟、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馬其頓和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南聯盟2003年重定新憲法改國名為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2006年6月3日黑山獨立,塞爾維亞失去出海口變成內陸國,2008年科索沃「獨立」。
克羅埃西亞是最早選擇從南斯拉夫獨立的,付出的代價就是從1991年到1995年的戰爭,克、塞兩族有超過2萬人死亡,50萬人流離失所。古典鋼琴大師馬克西姆-姆爾維察創作了世界名曲《克羅埃西亞狂想曲》,激昂高亢的旋律,訴說了飽受戰火洗禮後克羅埃西亞灰燼中的殘垣斷壁,夕陽倒映在血淚和塵埃之中的悲慘的畫面。
這些當年參與戰爭的士兵們,就是現在這批球員的父親和祖父輩。算上98年統一以前,目前克羅埃西亞全隊超過28歲的球員都經歷過戰爭!可能這在世界上都是絕無僅有的,看看昨天這批創造歷史的球員小時候過的是什麼日子。
一直到1991年建國前還有很多克羅埃西亞人被驅趕出自己的家園,被迫遷徙、流浪,途中生病、饑荒死了很多人。
賽場上的這批球員們這個時候很多基本只有2、3歲,像圖上的人們一樣跟著父母就這樣顛沛流離, 對於我們來說,這是無法想像的。
別懷疑,這就是球員們小時候成長的環境, 房子都被炮火打破,每天都有房屋倒塌,很多人被迫睡大街,冬天每天早上都有人凍死在路邊,這還是最好的地區,普通的地區的情況是這樣的……連睡大街都沒地方!
這些球員們小時候就生活在炮火的廢墟中,搬開一塊又一塊的磚頭去尋找食物和水,大家絕對想不到竟然是這樣,我們在查找資料的時候也驚呆了,這批球員的童年竟然是在地獄中度過的?
稱為地獄毫不過分,每天都在死人,路邊到處是屍體,這些克羅埃西亞的嚎啕大哭的婦女就是這批球員的媽媽和祖母們。而這些球員們當時是什麼樣子?都還是含著奶嘴的孩子,卻要送自己的爸爸上戰場,很多孩子這一送就再也沒有看到過爸爸。
孩子捨不得爸爸,甚至抓著爸爸的大腿,踩著爸爸的靴子不讓他走,爸爸更捨不得孩子,但是沒有辦法,強制徵兵,戰爭就是那麼的殘酷,這樣的生離死別就是這些球員童年每天都在發生的,這樣的痛苦對於我們來說是無法體會的,戰爭殘酷到什麼地步?你完全不會知道下圖原來是一所生機盎然的學校。
每個人都失去了家,每幢房子都是千瘡百孔
這是當時的制高點,也是戰爭必爭之地,武科瓦爾水塔,密密麻麻的炮彈孔,告訴我們這批球員的生存環境。
現在大家應該知道這批球員小時候是如何成長起來的,在那個年代,足球成為他們的精神支柱,沒有變形金剛,沒有各種益智玩具,有的只是一隻破破爛爛的足球。
那個年代,男人都出去打仗了,家裡務農就落到了女人頭上,一個年輕的女孩子開著拖拉機勇敢的承擔起一切,普通屠戶家的女兒,每天的工作就是拖拉機、除草、擠羊奶。
這個女生後來現在的克羅埃西亞頭號女球迷,也是克羅埃西亞歷史上首位女總統:科琳娜。
大家應該非常熟悉她,在球場上穿著球迷服和大家一樣揮手吶喊,誰都想不到她會是一個國家的總統。
她這次來看比賽是自費的,坐的是和普通人一樣的經濟艙
外貌年輕的她其實已經50歲了,她作為頭號球迷,甚至要求全體內閣穿著球衣支持克羅埃西亞隊。理由只有一個:克羅埃西亞國家太小,足球是最好的讓世界認識自己、承認自己的機會,我們經歷了太多的災難,需要全世界的認可。
這個時候才知道,為什麼昨晚她在雨中渾身溼透,不斷的安慰著每一個球員。
因為她知道,球員們為了國家拼了全力,也創造了克羅埃西亞的歷史,她對他們無比的感激!
克羅埃西亞的球員心中足球早就不是一項運動了,從小在戰爭中長大,足球已經成為了一種能夠獲取和平的手段,而和平對我們來說似乎不怎麼在意,但是對於這批戰火中長大的球員來說,沒有任何東西比和平更加重要,足球上多一份成就,國際社會就更認可,那麼未來的和平也就更加穩固。
她的內心和球員們是一樣的,她也哭了,雖然最後輸了比賽,但是克羅埃西亞已經用無比的頑強創造了歷史,她用力擁抱每一位球員。
淘汰賽中三場比賽連續奮鬥到加時賽,每場加時賽最後都逆轉,這份頑強的鬥志和拼搏的精神足以感動世人,他們已經成功了!
特別是金球獎得主10號莫德裡奇,按理說,一個球員世界盃拿到了金球獎,幾乎可以認為就是個人職業生涯的巔峰了,但是莫德裡奇的表情完全不笑的。
從接到獎盃到離開,一點都沒笑過,非但不笑,反而顯得非常的落寞,這哪裡是得獎的表情?
一直到離開都沒有笑過,感覺自己犯了大錯一樣。
一直到自己的女總統面前,硬漢忍不住掉眼淚了,科琳娜也哭了,抱著莫德裡奇為他擦眼淚和安慰,就像他的母親一樣。
戰爭帶來的傷痛還在,他們為了和平和統一付出了太多太多,莫德裡奇這一輩的球員祖父輩在戰場上為孩子打下了江山,現在輪到他們為父輩們在球場上奪取國家榮耀,雖然只差一步,但是他們做到了!
莫德裡奇的心裡完全沒有個人榮譽,他的心裡只有國家榮譽,這就是他即使拿到金球獎也沒有笑容的原因,縱觀整個克羅埃西亞的比賽,就是一場國家民族榮譽的戰爭,毫無疑問,他們為自己的國家贏得了這一切,這隻有經歷過慘痛戰爭的人才能理解,法國在為足球而足球,克羅埃西亞在為國家民族而足球。
願世界不再有戰爭
願和平持續永存
感謝克羅埃西亞!
本文來源:魔都囡,X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