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希望科技園能出幾家世界著名的行業性的領軍企業。」
人物:張其力
身份:益進信息總經理
行業:軟體服務
31年間他先後9次創業,並迅速將其發展壯大,然後在合適的產品周期內,陸陸續續地為自己創立的8家公司找到了更好的發展平臺,他也因此有著一個響亮的名號——「賣企能手」,他就是蘇州科技園企業益進信息的總經理張其力。
2000年,張其力從矽谷回國創業,便結緣了蘇州國際科技園。說起落戶科技園緣由,他表示蘇州工業園區有著與其他地區不一樣的親商環境,小企業在園區創業也能夠得到園區領導的關心和重視。其中,作為園區的科技孵化載體,蘇州國際科技園有著非常好的軟硬體環境。
在蘇州國際科技園裡,張其力陸續創辦了捷迅軟體、新宇軟體、泰豪軟體,這些公司也無一例外地因為其產品具有無可比擬的獨特性而被收購,這些產品成為這些知名公司發展中的利器。
作為蘇州國際科技園的「創業老人」,張其力見證著科技園每一個成長,對於20年來科技園的發展,張其力直呼「變化太大」。「一開始科技園給我的感覺是以積極的態度服務客戶,現在不光是服務,他們對行業的了解,在方向的定位、產業生態的打造等方面,都有著長足的進步。此外,園內載體特色鮮明,像五期就類似於矽谷,特別適合軟體企業發展。」
對於科技園未來發展,張其力希望在未來的十年,科技園能培育打造出幾家世界著名的行業性的領軍企業。
「沒想到國內有這麼一個創業好地方。」
人物:劉聖
身份:旭創科技創始人
行業:光通信
「初到科技園創業十分驚訝,沒想到國內有這麼一個好地方,路口旁高高懸掛『留學生創業園』牌子,園內企業都在埋頭做自己的事情,創業氛圍十分濃厚。」談起科技園的初次印象,歸國創業12載的劉聖仍記憶猶新。
作為旭創科技創始人,劉聖在歸國創業前,曾先後在美國朗迅公司、Pine Photonics Communication 和矽谷的Opnext公司等國際一流的光通信公司從事研發和管理工作。
2008年,因為超前看到光通信在國內興起的勢頭,劉聖回國選擇在蘇州國際科技園創立了旭創科技,致力於打造立足於中國的業界高端光通信模塊(10G/40G/100G)設計製造公司。2017年旭創科技與中際裝備併購重組,正式步入資本市場,是蘇州國際科技園培育的第4家上市企業。
談起旭創科技在科技園內10餘年的創業歷程,劉聖直言「不容易」。他說,旭創科技在創立之初,就選擇與很多初創型公司不一樣的路子——做高端產品的研發,最終能跟國際的行業對手直接PK。
「因為做高端產品首先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需要招到最優秀的人才,也需要有幾年的時間獲得國際大客戶的認可。在前三年我們都比較困難,但第1年創業初期,科技園就介紹我們認識了蘇州創投公司,他們很快參與了我們的A輪融資。到了第3年,整個公司的財務報表也是虧損,在公司最艱難的階段,科技園再次撮合投資機構幫助我們完成B輪的融資。」劉聖話語間充滿了對蘇州國際科技園長期以來服務的感激。
「資源互享,共同發展。」
人物:袁方
身份:蘇大天宮總經理
行業:創業孵化
「蘇大天宮源自蘇州大學,獲得波司登戰略投資,從一家創業咖啡開啟眾創空間1.0,到打造金雞湖創業長廊品牌孵化器2.0,再到目前正在探索眾創空間3.0——科技園+專業孵化器。」採訪伊始,蘇大天宮總經理袁方熱情地向記者介紹了這幾年的發展情況。
2010年,在國家還未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前,蘇大天宮就誕生在蘇州國際科技園,率先開啟了眾創空間的雛形。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級眾創空間,蘇大天宮定位於孵化人工智慧(機器人、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生物大健康、新能源汽車三大新興產業。
截至目前,蘇大天宮累計孵化服務創業團隊和創業企業500多個,帶動社會資本聯合投資超10億元,入孵率達90%以上,成為蘇州工業園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
袁方表示,蘇大天宮發展離不開蘇州國際科技園,良好的區位優勢和優厚的項目資源。在他看來,蘇州國際科技園作為蘇州工業園區創新創業的重要窗口,吸引了全國各地創業者和考察團前來參觀交流,給蘇大天宮發展帶來了許多機遇。
作為科技園的項目孵化苗圃,蘇大天宮也為科技園提供許多優秀企業,基於各自的資源優勢,實現了共同發展。目前蘇大天宮主攻方向就是總部紮根在國際科技園內,將蘇大天宮的成熟模式走出去,布局了南京,滁州,銀川,上饒,香港等長三角和其他城市,做科技園+孵化器業務,同時加強科技服務+投資功能,形成「孵化+投資」特色模式。
作者 柯軒
《蘇州日報》2020年5月8日B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