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全年融資超600億!線上化讓教育更公平了嗎?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摘要:

行業全年融資超600億!線上化讓教育更公平了嗎?

本報記者 傅碧霄 北京報導

今年教育行業可謂是最熱投資賽道之...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傅碧霄 北京報導

今年教育行業可謂是最熱投資賽道之一。IT桔子數據顯示,截至12月18日,2020年我國教育行業共披露投資事件219起,投資總金額682.46億元,為近10年來最高。

在線教育備受資本青睞。天眼查《2020教育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今年10月,融資金額排名前十的企業中,9家均為在線教育機構。

網際網路讓地球變「平」了,在線教育何時能抹平教育資源的差距呢?

疫情加速教育線上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助理總幹事唐虔在12月11日-13日舉辦的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上表示,疫情封鎖造成經濟衰退,今年6月,世界銀行估計全世界有7000萬至1億人會重返貧困狀態,牛津大學最近一項研究表明,疫情會造成全球5億人重回到貧困線以下,讓全球減貧的步伐倒退10年。

唐虔指出,在教育方面,新冠疫情對弱勢群體的衝擊非常大。教科文組織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全球有2500萬學生今年無法返校學習,在最不發達國家只有12%的家庭接通了網際網路。

得益於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學生疫情期間網課普及率較高,而且,在疫情緩和之後,線上學習也成為一種學習的新常態,在線教育行業爆發式發展起來。

天眼查報告顯示,疫情嚴重的上半年,全國新增23.5萬家教育相關企業,尤其是到了3月,新增企業數量暴增。截至10月,2020年新增教育相關企業47.6萬家,註銷13.6萬家,淨增34.0萬家。在線教育企業新增8.2萬家,新增佔比在整個教育行業中達到17.3%。

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建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朱永新強調,信息化、數位化是教育新生態重要的硬體條件。他指出構建學校新形態、探索學習新方式非常必要。

「過去只要想到學習就是去學校,教育資源集中在一個被稱之為『學校』的地方,有學問的人在學校裡當老師,反映人類智慧和思想的書籍,也集中在學校的圖書館裡。而現代教育資源泛在化了,到處都可以學習,只要有手機、電腦就可以學習。未來學習的泛在化將會更加普及,未來將會是一種線上線下、校內校外共通的學習生態。」 朱永新這樣說道。

教育資源不均衡依然存在

基於網際網路的教育新生態讓人們看到了希望,但教育資源的分布不均也是無奈的現實。如在今年大熱的少兒編程領域,表現得十分明顯。

今年兩會上,網易CEO丁磊建議將少兒編程納入學業水平考試,提案當時就引發了很大爭議。日前,教育部針對《關於穩步推動編程教育納入我國基礎教學體系,著力培養數位化人才的提案》給出回復,教育部高度重視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已制定相關專門文件推動和規範編程教育發展,培養培訓能夠實施編程教育相關師資,將包括編程教育在內信息技術內容納入到中小學相關課程。

其實,早在2015年,教育部就發布了關於十三五期間全面深度推進教育信息化指導意見,第一次提出了把STEAM教育納入考核體系。

但信息化教育在落地推行中,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對於落後地區的學校來說,開展編程等課程並非易事。據了解,中國的少兒編程的普及率不足2%,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在課外班學的,學生在學校中學到的編程課十分有限。

不同地區的教育觀念差別也很大,三四五線城市中家長的教育經費投入更多偏向K12教育和素質教育,對於新興的少兒編程接受度不高。記者在業內了解到,在下沉市場中推廣少兒編程,主要是通過與學校合作的方式來打開市場。

少兒編程公司極客晨星創始人兼CEO展爽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一二線城市用戶對少兒編程的接受度很高,但目前直接去開拓下沉市場中的C端用戶並不是合適的階段。在這一市場中,展爽看好校企合作的方式,讓少兒編程課進入學校課堂,這樣課質量更有保障,同時也彌補了學校教育資源的不足。

以雙師課助力學校信息化教育

在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上,展爽發表演講介紹了極客晨星是如何利用AI等技術幫助學校進行編程課教學的。

「學一門技術,學一個應用,將來成為一名程式設計師,學編程的核心是開發孩子的智力,增強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展爽這樣說道。極客晨星在線課程針對4-6歲、小學一二年級、小學三至五年級、小學五年級至初中、信息學競賽階段分別設計了小蝌蚪、小牛蛙、小王子、小棟梁、培優系列課程。 在線下,極客晨星還有「全明星」系列產品,這是一套適合K12學校的學習體系,亦通過300多家線下合作校區輸出。

據展爽介紹,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少兒編程市場滲透率較高,但在三四五線的下沉市場中就比較低了。三四五線及以下地區,真正做到讓編程課近校園是很難的,因為一個學校能輔導編程的老師很少,如果所有學生都上編程課,就需要一個平臺化的管理。

而極客晨星這套校企合作的學習體系是以雙師課的形式,助力校園的編程教育。展爽表示:「對於一些地區的學校來說,增設編程課是有挑戰的,因為沒有相應的師訓體系和管理體系,而極客晨星可以給學校提供這種能力。」

雙師課可以在線上提供名師授課,在線下的教室裡,線下老師只需要做簡單的輔導,維持課堂秩序,鞏固課後學習,並且做管理和監督。

課堂互動答題功能中加入了自主研發的AI人工智慧輔導,就是當學生做題遇到困難時,人工智慧可對其進行輔導,減輕了老師的負擔。

此外,極客晨星的輔助管理平臺還能為各種類型的學校,特別是公立學校老師增效減負。

目前,極客晨星的用戶在一二線城市較多,其中不乏富裕家庭的子女、國際學校的學生,但同時,在極客晨星平臺上學習的也有縣城裡的孩子。未來,展爽希望藉助技術的手段,讓更多農村的孩子也能體驗到少兒編程課。

今年在線教育的火爆可謂是行業的新起點,明年還將如何發展,值得關注。

相關焦點

  • 2020年教育行業融資報告:全年融資事件238起,融資金額超643億元
    項目區域:統計獲得融資的項目區域發現,以北上廣深杭五地最為活躍,北京遙遙領先;在線教育創業,還是要首選北京和上海;一些二三線城市也有融資,教育創業正遍地開花,區域從業者要把握住機會。項目輪次:全年融資仍以早期為主,B輪及以前融資數量佔本年融資總數的60%;相較往年,融資明顯向頭部企業傾斜,伴隨頭部企業拿到更多資本,招募更多人才,中小型企業更難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 融資結構分化 線上線下教育融合成主流
    信息時報訊(記者 徐珊珊)2020年,疫情倒逼公立學校、線下教培機構紛紛開拓網上業務,國內在線教育獨角獸公司加速融資,教育「線上化」趨勢明顯,這一定程度上重構了中國教育培訓市場,這種影響已經顯現並將持續發酵。
  • 教育企業線上線下冰火兩重天:在線教育頻獲融資 線下機構面臨關停
    這已經不是近期唯一的在線教育企業獲得融資。2月17日,IT職業在線教育培訓平臺51CTO宣布完成C輪2000萬元融資,本輪融資由高成資本主導。51CTO創始人兼CEO熊平表示,本輪融資一方面將用於加大線上培訓及內容體系的研發投入,另一方面,會進一步投入生態體系,為客戶的數位化轉型與技術人才升級提供支持。
  • 教育行業兩重天,線下如冰線上似火
    2020年中國教育行業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呈現線上線下兩極化發展態勢。其中K12在線教育行業在2020年融資額度超過500億元人民幣,與之相對的是線下教培機構屢屢傳出爆雷、資金鍊斷裂、企業破產、創始人跑路等負面消息。
  • 【GET2020】美團教育張文月:門店線上化是教育行業營銷3.0時代的趨勢
    分享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數位化浪潮下教育行業營銷趨勢洞察、教培機構如何借力美團"營"難而上以及發布美團教育成長計劃。張文月表示,數位化浪潮下,用戶通過線上平臺選店趨勢顯著,線下教培機構的營銷線上化存在巨大空間,但教培機構仍存在營銷線上化知識缺乏、獲客成本逐年走高等難點。
  • 12月教育行業融資報告:27家企業共融資149.7億元
    與10月情況相像,如此大的融資規模同樣是由於K12教育巨頭的「湧入」,只不過這次融資的主角從此前的猿輔導變成了作業幫。12月底,作業幫宣布完成超16億美元的E+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阿里巴巴、Tiger Global、紅杉中國、軟銀願景基金一期、方源資本等新老股東。K12教育的另一巨頭猿輔導也沒放慢腳步,同樣有融資發生,規模雖不及作業幫,但3億美元的金額也使其牢牢坐穩第二把交椅。
  • 猿輔導獲10億美元融資!在線教育融資紀錄被刷新!「科技公司+教育...
    每經記者:姚亞楠 每經編輯:肖芮冬今日,在線教育企業「猿輔導」宣布完成G輪10億美元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騰訊、博裕資本和IDG資本跟投。記者注意到,這一數額是教育行業迄今為止公布金額最大的單筆融資。
  • Keep完成巨額F輪融資,線上健身行業再迎東風
    距離8000萬美元E輪融資剛過去半年,這輪Keep投後估值已經翻倍達到20億美元。Keep上線於2015年,短短5年時間,已經擁有3億用戶。在「從0到1」持續進階過程中,Keep已從最初提供線上運動內容和記錄的健身工具,逐步成長為覆蓋用戶運動生活全生命周期的運動體驗品牌。健身是體育領域大眾消費升級的必然選擇。對於行業而言,Keep的巨額融資足夠振奮人心。
  • 猿輔導獲10億美元G輪融資,刷新教育行業最大融資記錄
    雷鋒網消息,3月31日,K12在線教育獨角獸猿輔導正式對外宣布完成G輪10億美元的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騰訊、博裕和IDG資本等跟投。這一輪 10 億美元的融資是教育行業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融資,融資完成後,猿輔導估值將達到78億美元,也將成為教育行業未上市公司中估值最高的在線教育品牌。
  • 2020教育行業:線上虛火線下爆雷、網際網路大廠搶市場
    停課不停學、在家上網課、高考延期、編程教育納入中考科目、在線教育頻頻融資……教育行業在2020年來說,無疑是所有人最為關注的焦點。今年開年的黑天鵝事件讓教育行業喜憂參半。線上教育機構有的頻頻融資,也有線下培訓機構關店、爆雷。更多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想藉助流量優勢入局教育,投資併購或者跨界發力。
  • ...行業融資報告:20家企業共融資71億人民幣,猿輔導斬獲10億美金融資
    2020年3月最大兩筆融資事件分別為猿輔導獲得的10億美元G輪融資和掌閱科技獲得的7億人民幣戰略融資。值得注意的是猿輔導此次融資也是教育行業近半年以來金額最大的一筆融資事件。2020年3月,教育行業總體融資金額接近2019年同期10倍,激增的數據背後,教育行業發生了什麼?(註:按照慣例未披露融資額的事件未統計金額。
  • 地球是平的,教育是公平的?
    疫情對教育信息化賽道的影響 疫情期間,中小學和各種教培機構停課停學,為了保證孩子們的學習,各個機構紛紛藉助在線教學內容平臺、教育管理平臺,把各類課程和教學方法往線上遷移。
  • 在線學英語、看繪本……上半年超百億融資湧入教育賽道
    今年來,在線教育平臺加速增長,從學齡前兒童,到中小學教育、職業教育等等,在線教育覆蓋面拉大。在線教育加速發展的同時,一輪又一輪頭部公司的融資此起彼伏。尤其對於在線教育行業,資本在行業的布局中按下了「加速鍵」。近日,記者從天眼查專業版數據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超百億融資湧入了教育賽道,其中在線教育尤為受資本市場青睞。
  • 11月教育行業融資報告:22家企業共融資62.97億元
    導語2020年11月教育行業發生了22起融資事件,共融資約62.97億元,其中金額最大的一筆融資為翼鷗教育獲得的2.65億美元C輪融資。2019年同期發生融資45起,同比減少51.11%,但融資金額增加兩倍有餘。與上月融資情況相比,同比減少26.67%,融資總金額僅約為上月的1/3。11月教育行業融資金額雖不如10月份亮眼,但已遠超近兩年其餘月份。
  • 線上教育叫好卻不賺錢,線下教育依舊受家長青睞
    大量新機構開始進入在線教育領域,試圖在這波「風口」謀到紅利。學而思、作業幫、猿輔導……幾乎每一家的網頁上,都會看到一些資本巨頭的身影。  據最新的公開報導顯示,10月12日,在線教育企業火花思維CEO在內部信中透露,公司已完成E2輪1億美元融資;此前,掌門教育和猿輔導也曾先後宣布分別獲得超4億美元、12億美元的融資。
  • 好未來融資48億,在線教育凜冬燒錢取暖
    行業融資大戲上演題拍拍想要戰勝作業幫和猿輔導也並不容易,畢竟後兩家也是2020年的融資大戶,彈藥充足。年關將至,地主家誰都不缺餘糧。12月28日,作業幫宣布完成E+輪融資,金額超16億美元融資,投資方有Tiger Global、軟銀願景基金一期、紅杉中國、方源資本、阿里巴巴。這已經是作業幫在2020年的第二次融資。
  • 在線教育2020:崩潰、理性與瘋狂|猿輔導|作業幫|在線教育|融資|...
    今年3月猿輔導融資10億美元,6月作業幫獲投7.5億美元,9月掌門教育融資超4億美元,10月猿輔導再次獲投22億美元......僅猿輔導、作業幫和掌門教育等三家頭部機構合計吸金超過4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4.3億元),佔到過去11個月在線教育行業融資總額的73.27%,而這還不包括好未來11月從二級市場募資的15億美元。此外,大量的資金也湧入在線數理思維賽道。
  • 猿輔導今年以32億美元融資奪魁 在線教育大筆融資背後 盈利仍存大考
    G2輪由DSTGlobal領投,中信產業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淡馬錫、摯信資本、德弘資本(DCP)、OceanLink、景林投資、丹合資本等基金參與了本輪融資。 這意味著,2020年,猿輔導完成三筆融資,年度融資總額達到32億美元,超200億元。猿輔導介紹,融資完成後,公司的估值達到155億美元,在全球教育科技獨角獸公司中排名首位。
  • 中國用戶規模最大的在線教育公司作業幫完成E+輪超16億美元融資
    北京時間12月28日,中國用戶規模最大的在線教育公司作業幫宣布完成E+輪超16億美元融資。此輪融資的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Tiger Global、軟銀願景基金一期、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方源資本等。泰合資本繼續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 偷偷告訴你,線上教育做的最好的都是傳統機構
    最近幾年活躍在舞臺上的,都是些網際網路教育機構。好像教育行業的未來已經和我們這些傳統機構沒關係了。不過有件事你可能忽略了,目前線上做的最好的網際網路教育機構都有很深的線下背景。無論是vipkid,還是尚德,達內,好未來雙師,都曾經做過或者還在做線下。從15年,網際網路+的概念提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