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入侵全球:在美國泛濫成災,在中國為什麼「活」不過童年?

2020-12-22 騰訊網

季真賜宅已無主,太白酒船空棹歸。

野色驚秋鴻雁下,水聲吹雨鯉魚飛。

「鯉魚」或「魚」在古人的詩詞中是一個常出現的元素,他們希冀「年年有餘」的願望使得對於魚也有一種理想的寄託。而且在中國還有「鯉魚躍龍門」之說,認為鯉魚能夠蛻變真龍,但也只是閒談而已,畢竟連龍都沒有,哪裡又會有一躍成龍之說。但這並代表鯉魚會喪失人們對於它理想的寄託,誰都是求個心理安穩。

但在其他國家,鯉魚卻成為了它們的噩夢。據《每日電訊報》報導:澳大利亞鯉魚泛濫成災,政府懸賞:澳大利亞政府擬將一條植入晶片的鯉魚在帕拉瑪塔河中放生,能夠釣上這條鯉魚的垂釣者可以獲得100萬澳元(466萬元人民幣)的獎勵。

而這條政令頒布之後,吸引了不少的垂釣者前來嘗試,但千萬不要認為,這是政府組織的一次娛樂活動。其實這是政府的無奈之舉,因為鯉魚泛濫,它們又沒有過多的方案去處理這個問題,只能將希望寄托在方式上,尤其是在眾多鯉魚群之中尋找一條,那需要釣出來的可就多了。要知道澳大利亞還沒有從兔子成災的噩夢中過去,又迎來了新的「噩夢」。

而在中國,鯉魚作為一種常見的淡水魚種,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但幾乎體積都很小,畢竟要作為盤中之餐,太大反而讓人畏懼,因為在國內的鯉魚基本個頭沒有什麼大的,一般很難有超過10斤的,甚至於很多連自己的「童年「都活不過,要知道鯉魚的壽命有40年左右,而大部分卻只養育了一年左右就成了下酒菜。但是在國外就不一樣了,幾十斤的大鯉魚常常出現,甚至有些還有上百斤的情況出現。那為何都是鯉魚,怎麼會有這樣大的差距。

鯉魚來自於何方?

對於中國人來說,鯉魚從來都不陌生,畢竟這是一種頗有歷史的飲食材料,且在國內多地均有分布。但是常常人們會有一個誤區,認為鯉魚只在中國分布,因為提起鯉魚,人們常常會冠以「中國「之前綴。

1、鯉魚的發源地

鯉魚屬於亞洲原產的溫帶性淡水魚,喜歡生活在平原上的湖泊或者水流緩慢的河川裡,當然中國的黃河之中也有不少鯉魚的存在。而鯉魚分布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全世界,而且鯉魚很早在中國和日本便被當作了觀賞魚和食用魚,而被歐洲等國引入後,也被當作食用魚而養殖。且其適應性強,耐寒、耐鹼、耐缺氧,能夠適應多種環境,繁衍能力也十分強。

2、鯉魚的形態特徵

鯉魚的鱗有十字紋理,所以名鯉。死後鱗不反白。有從頭至尾的脅鱗一道,不論魚的大小都有三十六鱗,每鱗上有小黑點。身體側扁而腹部圓,口呈馬蹄形,須2對。背鰭基部較長,背鰭和臀鰭均有一根粗壯帶鋸齒的硬棘。體側金黃色,尾鰭下葉橙紅色。初看鯉魚其實有的還十分漂亮,這也是它會被當作觀賞魚的原因。

但在人畜無害的外表下,它卻有著可怕的繁殖能力以及環境適應能力。

鯉魚的生活習性

鯉魚原生活於亞洲,但隨著國際化的開放以及世界聯繫的更加密切,鯉魚也開始走向世界。而鯉魚這類淡水魚種,也開始了自己的出遊歷史。

1、強大的適應能力

鯉魚屬於底棲雜食性魚類,葷素兼食。餌譜廣泛,吻骨發達,常拱泥攝食。鯉魚又是低等變溫動物,體溫隨水溫變化而變化,無須靠消耗能量以維持恆定體溫,所以需餌攝食總量並不大。同時鯉魚與多數淡水魚一樣屬於無胃魚種,且腸道細短,新陳代謝速度快,故攝食習性為少吃勤食。它能適應低溫或者缺氧的環境,甚至於還耐鹼性,因而有著強大的生存能力。

2、鯉魚的繁殖方式

在流水或靜水中均能產卵,產卵場所多在水草叢中,卵粘附於水草上發育。其卵在3-4天即可孵化,夏天是其快速的生長的時期,而冬天則會在深水區潛伏休養。

3、鯉魚壽命較長

一般情況下,沒有人為活動的幹預,鯉魚的壽命可以高達40年,而且目前人們發現的最大鯉魚,已經超過了200斤,確實讓人們很是震驚。

為何鯉魚在國外泛濫成災?

鯉魚在中國雖然是大家常見的魚類,除了野生鯉魚之外,還有不少人工養殖鯉魚的情況,畢竟鯉魚也算是一道鮮美的食材,雖然不少地方因為它的土腥氣並不對它感興趣,但仍然有不少人喜愛這一道美食。但是這樣的情況在國外就不一樣了,不用說人工養殖,就是野外就夠他們難受了,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國外鯉魚成群的照片,甚至於還有大型鯉魚的出現。那為何在國內生活緊張的鯉魚,在國外卻泛濫成災了呢?

1、沒有天敵

鯉魚原生活於亞洲,在亞洲的生態體系中,它們必須面對一些生物的威脅,畢竟需要一個動態的平衡。但是到了國外之後,並沒有什麼物種對它們感興趣,更不用說什麼天敵了,而這給了它們一個很好的繁殖機會,快速的繁殖加上沒有天敵,最終使得它們在這裡肆意瘋狂生長。

2、充沛的食物

而鯉魚從亞洲走出,自然是因為能夠吃掉大量藻類。也就是說原本它們是有著重要使命的,但是卻忽略了它的天敵因素,因此當鯉魚們來到其他地方,不僅有著豐富的食物不說,環境還十分優越,簡直是它們生活的天堂。

3、無人捕撈

外國人對於鯉魚這類生物其實並沒有多大的興趣,它不僅刺多,甚至於還沒有其他食物有營養,自然不會吸引到這些外國人的胃口,而且關鍵他們也沒有傳承數千年的烹飪技術,對於鯉魚的吃法還沒有探究清楚,因此也就很少有人食用鯉魚了。

鯉魚的走出本是為了解決生態問題,但不成想卻引發更為嚴重的問題,這是他們沒有想到的。因此在面對外來物種時,我們需要極度謹慎,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反而會成為這些外來物種極好的生活環境。

為何在中國的鯉魚很難長大?

早在周代,鯉魚就是珍饈,周宣王就曾用鯉魚大宴諸侯。有這樣一個成語「炰鱉膾鯉」,就是指珍美的饌食。而在之後的發展過程中,鯉魚也一直是人們盤中之物,甚至於到了今天,野生鯉魚都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還有大量養殖基地的存在。

1、天敵眾多

在原有的生態體系中,鯉魚是有著眾多天敵的。其不僅僅在幼苗期時需要面對眾多天敵的吞食,而且還有眾多垂釣愛好者的威脅,因此對於其成長都是一個困境,而不用說讓它泛濫成災,畢竟能「活著「都是幸運,也就很少有國外那種」壯闊「的場景出現。

2、食物睏乏

鯉魚可以吃食藻類,也可以吃其他水中之物。但是國內的自然水域之中食物常常會十分匱乏,尤其是像黃河等等,鯉魚的生存狀況也頗為艱難,因為沒有充足的食物,鯉魚的生長速度自然就會變慢,進而也長不成國外那樣的大體型。

3、因為是食物材料,逃不過捕撈

鯉魚在中國是一道傳統的美食,對於處理它的土腥味問題,國人已經有十分成熟的經驗,因為也可以把它做得十分鮮美。這也就決定了它成為人類食物的命運,而這樣的條件下,它們自然是難以成長,自然時刻擔憂自己的生存問題。

美國的鯉魚泛濫成災

20世紀六十年代,美國急於找到一種比化學藥物更為安全的方式,用來控制泛濫的藻類等水生植物。於是,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局想到了「生物方法」。20世紀70年代,水產養殖者為防止浮遊植物泛濫,美國政府制定「專業魚才引進計劃」,才將亞洲鯉魚引入美國的魚塘裡。但不成想卻為自己引來了更大的麻煩。

20世紀80年代後,亞洲鯉魚逃離限定的水域,大量繁殖,給美國十多個州的河流、湖泊生態帶來毀滅性災難。美國農業部已花180多億美元,試圖攔截亞洲鯉魚進一步侵入五大湖區,但前景並不樂觀。美國人不愛吃淡水魚,甚至於也不知道如何處理鯉魚的土腥味,也讓它們註定不會成為美國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由於缺乏自然的天敵,這些生長迅速,繁殖能力強的「鯉魚」成了當地的水霸王。水生植物被亞洲鯉魚大量消耗,本土魚類賴以生存的食物無以為繼。水生植物減少, 本土魚類產卵環境被破壞,對於美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2014年1月18日,據外媒報導亞洲鯉魚入侵美國瘋狂繁殖,密西西比河水生物已崩潰,為防止它們從密西西比河進入五大湖,美政府決定斥資180億,用25年建堤攔住亞洲鯉魚。但專家擔心,恐怕堤壩沒竣工,五大湖區就已被攻佔。

亞洲鯉魚已經成為美國農業十分困擾的一個問題,如何解決這些瘋狂的外來物種,是極為頭痛的。雖然說至今已經採取了不少的方式來緩解這一問題,但毫無疑問,這個問題還是依然十分嚴峻。

結語

生態問題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畢竟如果它真的泛濫成災,那需要付出的代價是極大的。現在常常會有一些人抱著所謂放生的心態去往湖泊裡放生生物,但是卻沒有考慮這些是否是本土物種,是否會對當地的環境造成破壞。現在影響雖小,但是誰也不能預測,多年之後的狀況會是如何。

相關焦點

  • 鯉魚入侵全球水域,在美國「長成豬」,在中國為什麼活不過幼年?
    參考資料: 1、亞洲鯉魚泛濫美國「懸賞」百萬美元求解 .大眾網.2017-02-08 2、「保衛五大湖」: 美國開始大規模毒殺亞洲鯉魚.人民網.2009年12月07日 3、亞洲鯉魚「入侵」美國 傳中國公司欲加工銷回國 .環球網.2013-06
  • 亞洲鯉入侵美國,為何泛濫成災胖成豬,在中國卻「活」不過童年
    原產地在亞洲的鯉魚類——亞洲鯉魚,是美國人對青魚、草魚、鱅魚、鰱魚、鯽魚、鯉魚等8種魚類的統稱。在我國這些魚類是人畜無害,深受廣大人民喜愛的美味佳餚。但它們在美國可就不同了,作為入侵物種,它們在美國膨脹了,泛濫成災,長到像豬一樣肥,美國人也不敢吃,並給美國人民帶來噩夢般的困擾。為什麼都是同一物種,差異卻是如此之大?
  • 亞洲鯉入侵到全球,在美國都長豬仔那麼大,在中國為啥活不過童年
    由於數量增多,一些鯉魚溜進了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在這裡,它們迅速泛濫成災。甚至在美國密西根州州長還出行《挑戰鯽魚計劃》,並且有人榮獲了70萬獎金!鯽魚引進中國的鯽魚清理生物垃圾,卻忽略了飲食習慣?所以國外每到泛濫成災的季節後,自己國家的媒體和政府就會出資,讓捕魚的人去獵殺泛濫成災的魚,記者們也會紛紛報導!鯽魚為什麼在中國沒這麼大的呢?
  • 鯉魚在美國泛濫成災,個個肥的像頭豬,「人魚大戰」美國大敗
    我們國內的鯉魚面對著漁業捕撈和生態的壓力,無論是湖泊、河流還是近海,較大的魚類都很難見到,可以說,它們很難活過「童年」。 和我們不一樣的是,鯉魚在美國的河道中泛濫成災,甚至佔到水中生物總量的90%。不僅如此,它們的體重則高達100斤,體長甚至超過1.5米,真就肥得像頭豬。
  • 美國的噩夢:在美國水域泛濫成災的中國「四大家魚」
    有網友調侃到,組建一個10萬人的「中國吃貨團」到美國吃鯉魚,用不了兩年,能把美國鯉魚吃成瀕危物種,這當然是一句玩笑話。還有人比較務實地問:為什麼不將鯉魚加工後便宜售賣到中國。其實已經有國外公司這麼做了,但鯉魚價值低,運費卻不低,從美國運過來的冷凍魚,到中國基本和活鯉魚一個價格,中國人吃淡水魚又有吃活魚的習慣,所以並不是特別受歡迎。
  • 鯉魚入侵全球水域,外國人手足無措,甚至發出466萬懸賞獎勵
    而在內陸城市,中國人餐桌上最常見的魚類莫過於鯽魚、鰱魚以及鯉魚三大類,這三種魚類生活在淡水中,非常常見,而且肉質鮮美,深受廣大中國人的喜愛。作為食材,鯉魚肥嫩鮮美,肉味純正,許多的經典菜餚都會用到鯉魚,能做成極其美味的佳餚,這是一種在亞洲地區特別受歡迎的魚類,但在歐美地區,亞洲鯉魚突然搖身一變成了入侵物種,泛濫成災,這是怎麼回事呢?
  • 鯉魚入侵全球,在美國「壯如豬」,為何在中國卻活不過幼年?
    鯉魚原產地是亞洲,其中我國和日本都非常喜愛這種魚類,因為鯉魚主要以水草為食,具有水體清潔的功能。所以在上個世紀70年代左右,不少歐美國家都相繼引進了亞洲鯉魚,企圖通過這種方式解決國內水質汙染的現象。鯉魚的引進,的確讓歐美國家的很多水域水質變得清澈,不過相應的另一個難題也來了,這些從亞洲遠道而來的「客人」,因為在水中沒有任何天敵,他們吃淤泥,吃雜草,而後漸漸「壯如豬」,成為了各大河流中的「霸主」。
  • 亞洲鯉魚泛濫全球,為何在美國胖成「豬」?國內卻「活」不到成年
    亞洲鯉魚在全球範圍內泛濫,它的種類包括我們常見的草魚、鰱魚和大頭魚。我國人民對亞洲鯉魚進行細分,但它們也有一個統稱叫「草魚」,在美國人眼裡,無論是草魚、鰱魚還是大頭魚,它們一概被稱為亞洲鯉魚。所以美國人口中的亞洲鯉魚,其實不代表真正的鯉魚品種,而是一種泛指。
  • 亞洲鯉魚入侵全球:在歐洲胖的像頭豬,為何在中國活不到成年?
    就拿中國鯉魚來說,在我國鯉魚憑藉它討喜的外貌和吉祥的寓意,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特別是過年時,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有一道「紅燒鯉魚」。除了其寓意外,它的肉質和營養也較高,同時還具有觀賞性,我們看的錦鯉就是在食用鯉魚的基礎上培育出來的觀賞魚。但是這樣一道美食,在歐美等國,卻泛濫成災,變成了當地人頭痛的存在,這是為什麼呢?
  • 在美國泛濫成災的亞洲鯉魚現怎麼樣了?科學家:消滅它們太難了
    佔用當地水資源排擠原生土著魚還不夠,它們一旦受到過往船隻機器聲音的驚嚇,就成群結隊地飛出水面,就像颳起了一股鯉魚風暴狠狠地砸向船隻,曾經有人因此被砸壞鼻梁骨或命根子而導致嚴重受傷。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兩種亞洲鯉魚在美國境內泛濫成災呢?作為外來物種的鰱魚是如何一步步滲透入侵成功的?
  • 鯉魚入侵全球:在歐洲比「豬」還大,在中國卻「逃」不過童年
    ,但對一些歐洲國家來說,鯉魚就是一場"噩夢"。鯉魚作為一種常見的淡水物種,分布在中國長江南北,但我國鯉魚體型相對較小,基本難以超過10斤,甚至還沒有度過"童年"。然而,在一些歐洲國家,我們經常能看到大鯉魚出現,體重通常是50或60斤,甚至是幾百斤,可以說是比豬還大。那麼,為什麼同樣是鯉魚,體重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
  • 多國鯉魚泛濫成災,長得碩大無比卻沒人敢吃,專家提議:投毒治理
    但話說回來,之所以新型魚類會頻繁出現,主要就是因為不同魚類的混合生存導致,而這其中就因為外來物種的入侵就導致這個過程的加快,於是帶來了生態系統的絮亂,就比如鯉魚,如今就在全世界範圍中經常「惹」出事情。亞洲鯉魚侵擾美國「五大湖區」亞洲鯉魚其實就是原產亞洲的鯉魚科魚類,是美國人對於青魚,草魚,鱅魚,鰱魚和鯉魚等魚類的統稱。
  • 「 吃掉」美國南方的入侵物種,原產地中國,被稱為「巨口怪獸」
    美國作為全球最發達的國家,外貿自然也十分發達,因此美國這些年來的入侵物種也非常多,而且美國有許多入侵物種,都是來自中國,比如說亞洲鯉魚,原產地在中國,後被美國引進改善水質,沒想到卻泛濫成災,成為入侵物種,美國花費180億美元都無法解決。
  • 美國偷偷引進日本物種,導致泛濫成災,但在中國不算事
    世界各地經常會出現物種泛濫的現象,很多人最初意識不到物種入侵的危害,導致最後泛濫成災,無法控制。大自然創造的每一個物種都有它們的天敵,這樣生態圈才能平衡。如果將某一物種帶到舒適的環境肆意生長,就會過度繁殖,對其他生物以及環境造成巨大危害。
  • 國人被主動邀請前往美國吃魚,亞洲鯉魚入侵西方,令美國叫苦不迭
    比如說當初我國發生過蝗災以及鼠災,這都是破壞生態平衡而導致的,而今天深受其害的卻是美國。當初美國引進鯉魚,是為了擴大自己的海鮮市場,但如今鯉魚卻已經泛濫成災,最終不得不請中國人前往美國吃鯉魚。要知道中國境內的鯉魚並沒有出現這種泛濫成災的現象,得益於鯉魚經常是國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為此美國特意到中國學習相關經驗,隨後來了中國看到很多魚塘內飼養的大多是鯉魚,而且是治理措施上十分合理,所以美國不得到中國來取經。
  • 美國「巨型魚王」入侵中國,可重達百斤,為何到中國卻活不過2斤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這大千世界,假如有您的關注點讚,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入侵物種一直都是全世界人民都非常頭疼的第一件事情,因為入侵物種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也會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我們常常都能在網上看見國外的入侵物種又在當地泛濫成災
  • 生物入侵:亞洲的鯉魚,澳大利亞的兔子,到底有多瘋狂?多厲害?
    美國鯉魚,澳洲的兔子究竟有多瘋狂?前段時間亞洲鯉魚在美國泛濫成災。美國政府為了防止亞洲鯉魚進入五大湖,打算投入180億美元,修巨型堤壩。消息一經傳出,中國的吃貨們坐不住了,有人表示要組團去美國吃剁椒魚頭。
  • 如何看待亞洲鯉魚泛濫把美國人逼瘋?
    比如,那恐怖的南美「食人鯧」終於沒有領到中國護照,在廣東廣西轉悠了一圈,又坐飛機回亞馬遜河老家了。但是,中國的鯉魚的運氣就比它好。大前個世紀,中國鯉魚被我們老鄉帶到了澳大利亞,現在它們可是「發」了!有報導說:在澳大利亞,鯉魚就和兔子、狐狸一樣,已經繁殖泛濫成災了。
  • 繼亞洲鯉魚後,「亞洲大黃蜂」入侵美國,當地人拿它沒有辦法
    而要說其中最代表性的國家,就當屬美國這個國家了。美國是如今世界最發達的國家,並且是目前公認唯一的超級大國,在經濟,文化,工業等領域中都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在經濟中,因為美國是一個製造強國,所以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它就將大量的化工產品,機械,汽車,飛機和食品等商品大量出口,同時也進口了大量的紡織品,服裝,食品等物,因此經濟實力十分突出,目前以傲人的20多萬億美元繼續穩坐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寶座,所以說全球化對於美國來說是很重要的。不過全球化也並非就只為美國帶來好處,除了經濟,它還帶來另一個讓人煩惱的問題,那就是「入侵物種」。
  • 美媒:中國簡直「反人類」,美國的入侵物種在中國居然活不到成年
    美國媒體曾評論中國,認為中國簡直是「反人類」,美國的入侵物種在中國居然活不到成年。這樣的話從何說起,經過了解才得知,原來美國人評價的是小龍蝦在中美完全不同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