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應寮國方面緊急邀請,經中老兩黨中聯部密切協調,由12名「精兵強將」組成的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攜帶價值417萬醫療物資趕赴寮國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寮國《中華時報》此次作為全程隨隊媒體,有幸了解到更多醫療專家組和中老雙方合作的故事和瞬間,特與大家分享,致敬「最美逆行者」。
爭分奪秒,只想多做一點
為期兩周的工作中,專家組一共為老方提供了3份方案、3份指南、14個管理性文件,先後深入到寮國萬象、琅勃拉邦、佔巴塞3省6家新冠肺炎診定點醫院進行了15次實地考察調研,其中3次進入確診患者收治病區,為寮國全國18個省市衛生廳級行政人員、醫務人員防控機構的防控人員開展了20多場專題培訓…….
這一串簡單的數字背後是14天裡醫療專家組頭頂烈日實地考察走訪 ,爭分奪秒與老方工作人員開會討論,不分晝夜加班加點的工作成果。
在工作和會議現場,我們最常聽見的一句話就是「時間緊、任務重」,為了在有限時間內將防疫抗疫各項工作做的全面和細緻,專家組每天都會分不同小組同步高效率推進工作,為了更高效的完成工作,大家都最大限度壓縮了吃飯休息的時間。
4月7日,專家組在前往琅勃拉邦開展疫情防控的飛機上,副組長石通川和組員孫豔紅兩位因為暈機身體不適,但是下了飛機後,來不及休息調整,專家組便立即趕赴省政府辦公廳與老北8省的衛生部門代表開會討論了解防疫工作開展情況。
深夜12點,專家組入住的酒店會議室燈火通明,大家在還在熱烈討論總結著今天的工作內容,總結老方提出的問題和需求,討論撰寫方案指南和工作報告,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和行程,這已經成為專家組工作的固定環節。第二天一早,大家又是精神百倍的出現在工作崗位上。
真誠相待、緊密配合
四月的寮國,天氣熱情似火,在寮國新冠肺炎定點醫院150友誼醫院內,醫療專家組正在一個點一個點的對老方醫院的防疫點和措施進行查看,又一個點一個點的進行梳理指導,事無巨細精細到每個位置需要擺放什麼,「這個地方做的很好,這個地方需要改正」,中方專家說完,老方醫療專家們立馬記下。
當再一次到醫院時,醫療專家一定會到上一次提出整改意見的地方實地查看工作開展的情況和進度,確認執行符合安全標準時才會進行下一步的工作,不願其煩的反覆多次和老方同行溝通交流,只為把每一個細節落實好。
在整個和醫院交流的過程中,專家組一直在強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醫護人員的安全防護」,專家組耿嘉蔚醫生說:「他們知道我們一直強調醫護人員安全是真心為他們著想,所以他們信任我們,配合得也很好」。
在各地開展培訓時,老方人員都會詳細把課程內容記下來,在進行防護用品穿脫演示時,大家都會用手機全程拍攝記錄下來,課程結束後大家都會積極提問,學習氛圍熱烈。
「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是我們戰鬥的地方」
醫療專家組十分牽掛寮國已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及診療情況,第一時間了解掌握確診患者情況並指導診療。為了更加了解確診患者的情況,醫療專家三次進入確診病區查看患者情況。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4月11日,醫療專家組回國前夕再一次來到150醫院查看了新冠肺炎定點示範醫院的工作流程和情況,楊曉華和方旭兩位醫生堅持進到確診病區,查看當時收治的15位患者的診療情況和隔離病區內的工作流程。
兩位醫生都表示:有一位症狀嚴重的病人一直讓我們非常牽掛,因為去南部佔巴塞的時候只是在微信上了解他的病情進展,還是想親自查看一下才能放心,想在離開之前有沒有新的治療措施和建議,能夠提供一些幫助。
在病房內檢查患者情況時,患者詢問 「你是中國醫生嗎?」楊曉華醫生立刻回答他「是的,我是中國醫生」。
「穿著隔離衣,他看不到我們的樣子,我們不在乎他們知不知道我們的名字,在他們知道我們是中國醫生後對我們豎起大拇指的時候是我最感動的時刻,病毒沒有國界,醫生沒有國界,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是我們戰鬥的地方」,楊曉華醫生感慨道。
「中醫藥寫進寮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
在150醫院有一個特殊的身影就是專家組唯一的一位中醫專家杜義斌,他正在向寮國醫生指導從中國帶來的一些中藥的用法和用量,介紹中醫中藥在新冠肺炎中的預防和治療,跟蹤患者服用後的療效和反映。此次,中醫藥也寫進了寮國新冠肺炎的診療方案中。
杜義斌表示:沒有比中醫中藥更能體現中國文化的精髓的,老方對中醫藥非常感興趣,我們從國內帶來的藥品老方也嘗試用在了治療中,中國在新冠肺炎預防治療上中醫藥成功應用的經驗讓老方對中醫藥有了一個好的認識。
「不辜負老方信任」
在工作的間隙和短暫吃飯的時間,是專家組少有的一點空閒時間,大家會相互談論家人、孩子,言語間滿是思念和關切。
4月2日,醫療專家組抵達寮國第5天,耿嘉蔚醫生才有時間和遠在德國留學的女兒通了第一個電話,耿醫生說:「德國疫情形勢嚴峻,自己非擔心女兒,自己到寮國來工作,女兒也非常的牽掛。」
耿醫生對女兒說:「寮國的衛生部和醫院都非常的信任我們,我們要盡最大的努力去為他們多做一點工作,專家組的每一位老師都非常非常的努力,不辜負老方的信任」。
最後叮囑女兒一定要小心做好防護,讓女兒放心自己在寮國一切都好。
為同胞送溫暖
寮國疫情發生以來,留守在僑胞和留學生遇到的困難也是各種各樣的,一些不負責任的歧視言行,讓不少人對回國也有了心理負擔。雖然工作疫情非常繁忙,但是專家組還一直牽掛著在老的僑胞。
專家組在駐老使館指導下,多次到各地看望在老中資企業、華僑華人和留學生,贈送防控物資「愛心包」,開展新冠肺炎防疫抗疫專題講座,提供專業的防疫技術指導和諮詢服務,實地查看防疫措施並給與指導,把黨和政府的關懷以及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送到在老同胞的心頭。
專家組在中老鐵路考察疫情防控的防疫措施時,組長黃興黎和副組長石通川走到現場和一線作業人員進行交流,囑咐大家要提高防護意識堅定信心抗擊疫情。在看望留學生時鼓勵學生正確看待疫情,提高防護意識堅定戰勝疫情的決心,疫情期間聽從學校安排,停課不停學。
會持續關注寮國疫情
在完成馳援任務返回祖國之際,專家組還在查缺補漏看看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大家都表示,回國後會繼續關注寮國疫情發展並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醫療專家組組長黃興黎表示:寮國政府及衛生部門高度重視疫情防控的工作,對醫療專家組的工作鼎力支持,雙方合作不斷深入,老方也不斷提出工作層面需要指導的地方,達成的共識越多,中老雙方配合也越來越緊密,會持續關注寮國疫情發展情況。
醫療專家組組員劉曉強表示:這段時間的緊密合作我們與寮國同行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回國後會繼續關注寮國疫情發展,只要有需要會通過網絡、社交媒體等方式繼續交流指導。
謝謝中國醫療專家帶來希望
14天來,不管是到衛生部門還是醫院、隔離點、實驗室,我們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謝謝」。
150友誼醫院感染科主任Maneechan thongsana主任在11日醫療專家到醫院時對醫療專家組表示了感謝,她說「中國醫療專家組的到來不僅僅帶來了中國經驗,藥品和設備,更是帶來了希望和愛,謝謝中國專家把中國經驗傾囊相授,我們受益匪淺,這給我們的抗疫工作帶來莫大的助益」。
一直給醫療組翻譯的蘇沙晚醫生說:「中國醫療專家親進隔離病房,鼓勵患者,讓我非常感動。感謝來自中國的各位專家,感謝您們為寮國抗擊疫情所做的一切,抗擊疫情勝利時再相聚」。
「專家組說的那句"能為寮國做點什麼,我們都會盡力去做」讓我非常的感動,每次去給專家組翻譯他們都會和我說"謝謝你,今天辛苦了" 而我最想說的是我要謝謝您們為寮國做的一切,您們辛苦了" 一直給檢測專家翻譯的davone duangdany女士說道。
「中國醫生非常專業,中國擁有成功的新冠肺炎防治經驗,我們相信他們,感謝中國醫療專家組來幫助寮國」。在定點醫院工作的一位寮國醫生說道。
「向我們中國的醫療專家組致敬,謝謝您們來幫助寮國」,寮國第三代華人陳作明對專家組說道。
作為隨隊記者,與醫療專家朝夕相處的十五天,見證了專家組為了寮國抗疫做出的付出和努力,收穫了無數的感動和愛,惟願早日戰勝疫情,千言萬語化作一聲「謝謝」!(楊輪嬌)
(責編:劉潔妍、楊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