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科技創新引領衛生健康...

2020-12-17 健康中國

「十三五」期間,我國新藥及傳染病兩項科技重大專項穩步實施,醫療衛生領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不斷強化,醫學教育和人才培養能力穩步增強,研發產出一大批自主創新藥物,重大傳染病防控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培養出更多優質的醫學人才,醫教研產互為支撐協同發展,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了堅實有力的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兩項科技重大專項穩步實施

圍繞品種研發和創製能力建設兩項核心內容,新藥專項推動我國醫藥產業實現單純仿製向創仿結合的根本轉變,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藥物創新技術體系初步建成。「十三五」至今,新藥專項已立項課題704項,投入中央財政經費70.92億元,23個1類新藥獲批上市,多個自主研製新藥走向國際,如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澤布替尼和生物類似藥曲妥珠單抗(HLX02)等,其中我國自主研發的澤步替尼2019年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實現中國創新藥出海「零突破」。

新藥專項構建了以綜合性大平臺為骨幹、單元技術平臺(包括藥物安全評價平臺、藥物臨床研究平臺、資源平臺等)為支撐的藥物研發創新體系。「十三五」期間,新藥專項進一步加強國家新藥創製綜合平臺建設,初步形成了國家藥物創新技術體系,突破了抗體和蛋白藥物製備、生物大分子藥物給藥、藥物緩控釋製劑等一批瓶頸性關鍵技術,臨床前評價、疫苗研發、抗體表達等技術實現國際「並跑」。

傳染病專項分愛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能力建設、中醫藥防治傳染病和示範區建設6個領域,「十三五」至今共立項115項,投入中央財政經費共計33.73億元。傳染病專項加強了信息技術支撐平臺和系統等方面的建設,建立感染性疾病病原研究平臺、生物樣本庫平臺、機制研究平臺,研發完善示範區重大傳染病現場管理信息雲平臺,建成病原體檢測、傳染病監測、實驗室生物安全保障、傳染病臨床治療、傳染病防治新型技術研發等多類技術平臺並發揮作用。

「通過傳染病專項實施,我國傳染病預防、診斷、治療和控制水平全面提高。愛滋病成為可防可治的慢性病,B肝保持中低流行水平,結核病提前實現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防控目標,突發急性傳染病應對能力跨越式提升,被動應付疫情到主動應對威脅的轉變得以實現。」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教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助力抗疫兩專項發揮大作用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兩專項重點支持的中國疾控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等國家級平臺迅速確定病原、開發核酸檢測試劑盒、啟動疫苗研發,彰顯出有效應對國內外新發突發傳染病疫情的「中國力量」。

依託傳染病專項支持建立的以宏基因組為基礎的病原體組合篩查技術體系、重大傳染病應急處置檢測技術平臺和傳染病監測技術平臺成功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毒株,拼接出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為全球開展新冠肺炎診斷試劑和疫苗研發、藥物研究、疫情控制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學基礎數據,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用創紀錄短的時間甄別出病原體」的高度評價。

依託新藥專項前期發展的應急疫苗研發關鍵技術,課題承擔單位承擔了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和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以及核酸疫苗等研製工作。其中,滅活疫苗、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等共4項疫苗產品在全球範圍內率先進入Ⅲ期臨床試驗階段,5條技術路線臨床試驗全覆蓋,使我國新冠疫苗研究進度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基於中醫藥整體調節特點及新冠肺炎以「溼毒」為核心病因病機的特殊性,成功構建了4種體外感染模型和3種體內感染動物模型,搭建了防治新冠肺炎中藥篩選及藥效評價平臺。同時,參與並承擔了抗疫「三方」(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新藥研發工作,目前「三方」均已經獲得國家藥監局頒發的臨床研究批件。

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持續加強

「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領域不斷強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基本建成「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知識創新、企業技術創新、醫療衛生機構轉化創新」相結合的衛生健康協同創新體系。

針對臨床醫學研究薄弱環節,國家衛生健康委與科技部等聯合在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20個疾病領域建成50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並聯合千餘家基層醫療機構形成協同創新網絡,將其納入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序列,極大地提升了我國臨床醫學研究水平和技術轉化應用能力。

建成衛生健康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75家,總量位居各學科領域首位;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新建5家國家轉化醫學重大基礎設施;建成亞洲最大的藥物化合物庫;優化建設國家人口健康科學數據中心、國家人類疾病動物模型資源庫等衛生健康領域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啟動實施中國醫學科學院 「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建立科研院所穩定支持的資源配置新機制……醫教研產互為支撐、協同發展的創新格局正在形成。

截至2019年底,衛生健康領域獲得國家科技獎勵139項,其中特等獎1項;醫學科技論文總量居全球第2位,醫藥類國際專利申請量躍居世界首位。

醫學教育和人才培養雙向提升

「十三五」期間, 我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不斷完善,全科醫生隊伍不斷壯大,繼續醫學教育規範創新發展, 院校醫學教育改革深入推進,醫學教育和人才培養實現雙向提檔升級。

分兩批遴選858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 (含中醫) 和1.1萬餘家專業基地,2016年以來,累計支持各地招收住院醫師27.4萬人 (不含專碩),其中全科專業4.3萬人、兒科1.7萬人、精神科0.4萬人、 婦產科1.7萬人、 麻醉科1.3萬人, 緊缺專業人才培養數量顯著增加。

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2016年以來,通過規範化培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轉崗培訓、定向免費培養等多種途徑,培養培訓全科醫生15.9萬人。截至2019年底,我國培訓合格的全科醫生已達36.5萬人,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2.61人,提前實現2020年底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2~3人的階段性目標, 為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為縮小區域診療水平差距,東中部15個省市還累計為新疆、西藏、貴州、雲南等西部欠發達地區代培住院醫師1400餘名 (不含中醫), 提升了西部地區年輕醫師的起點水平。

「十三五」以來,國家陸續制定繼續醫學教育管理配套文件,優化遠程繼續醫學教育體系、豐富繼續醫學教育資源供給、 改革繼續醫學教育學分制度。2016~2019年,實施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6.9萬餘項,累計培訓醫務人員3000餘萬人次,培訓內容覆蓋所有一級學科。

持續推進醫學院校改革發展,2016年,基於「扶特」共建河北醫科大學等5所中西部和民族地區醫學院校。2018年,啟動首批綜合性大學醫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通過共建方式推動復旦大學等高校開展醫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2019年,實施新時代委省共建工作,委省共建廣西醫科大學已啟動。

文:中國人口報記者 曹夢甜

來源:中國人口報

相關焦點

  • 【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重慶:健康促進與扶貧深度...
    【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重慶:健康促進與扶貧深度融合 2020-12-19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重慶:健康促進與扶貧深度...
    12月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渝召開「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系列新聞發布會(重慶專場)。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黃明會介紹,自2017年起,該市每年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納入對區縣黨委政府的目標考核,推動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基本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動員、群眾參與」的工作格局,2020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3.01%,較2017年提高8.13%。
  • 【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婦幼健康:築牢全民健康基石
    「十三五」以來,我國不斷健全婦幼健康制度體系,將婦幼健康核心指標和重點政策措施納入各級政府考核目標,制定和完善婦幼健康相關規範和標準,加強全行業管理,同時推行母嬰安全五項制度、持續加強中國特色婦幼健康服務網絡建設、加大婦幼健康投入保障力度等,順應了新形勢下廣大婦女兒童的健康需求。
  • 杭州市衛健委參加國家衛健委「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
    今天(12月22日)上午10時,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北京召開「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專題新聞發布會(浙江專場),介紹浙江省「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工作進展成效。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主持發布會。
  • 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專題新聞...
    國家衛生健康委12月22日在北京召開「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專題新聞發布會(浙江專場),介紹浙江省「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工作進展成效。主持人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國家衛生健康委「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專題新聞發布會。
  • 【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為發展持續提供人口...
    這是黨中央、國務院適應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作出的重要決定,有利於優化人口結構,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 生育下一代,事關千家萬戶。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順應了群眾的生育意願,在全社會引起廣泛熱議,被譽為「讓改革帶著溫度落地」的好政策。家住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35歲的李女士就是這項好政策的受益者。李女士和愛人結婚後生了一個女兒,今年11歲。
  • 「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系列新聞發布會深化醫改場...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國家衛生健康委11月17日在北京召開「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系列新聞發布會深化醫改場
  • 國家衛生健康委就貧困地區健康促進召開「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
    國家衛生健康委12月18日在重慶召開「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系列新聞發布會重慶專場,介紹「十三五」期間當地貧困地區健康促進工作經驗做法和進展成效。加強健康促進與教育,提高人民健康素養,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健康扶貧對於打贏脫貧攻堅戰意義重大,貧困地區居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的同時,更要引導其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十三五」時期,我們實施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推動各地落實「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針,指導開展健康教育工作,提升當地脫貧攻堅能力。
  • 「萬眾一心」科技創新引領衛生健康事業長效發展
    點擊藍字關注健康山東「十三五」期間,我國新藥及傳染病兩項科技重大專項穩步實施,醫療衛生領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不斷強化,醫學教育和人才培養能力穩步增強,研發產出一大批自主創新藥物,重大傳染病防控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培養出更多優質的醫學人才,醫教研產互為支撐協同發展,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了堅實有力的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 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中央媒體來宜採訪 探訪「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
    12月1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宜昌組織「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健康促進調研宣傳活動。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日報、中新社、健康報等10多家媒體的20餘名記者,走進我市部分企業、學校、社區和健康教育示範基地,探尋在推進全民健康路上的宜昌實踐。
  • 國家衛健委在京召開專場發布會 浙江曬出「十三五」衛生健康成績單
    浙江在線12月2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劉晨茵 陳寧) 12月22日,國家衛健委在北京召開「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新聞發布會(浙江專場),重點介紹了浙江在「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工作進展成效。
  • 安徽「十三五」衛生健康事業成就巡禮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3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省政府副秘書長、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李必方,省衛生健康委主任陶儀聲到會,介紹我省「十三五」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主要成就,並回答記者提問。
  • 回顧「十三五」 北京市衛生健康領域收穫滿滿
    12月18日,北京市召開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副主任(兼)鍾東波就「十三五」時期北京市衛生健康領域發展狀況進行了系統回顧,並就「十四五」時期首都衛生健康工作進行展望。  「十三五」期間,北京市衛生健康領域工作有哪些收穫?和過去五年相比,未來五年將有哪些變化?
  • 這五年,全民健康更託底(「十三五」,總書記關心的這些事)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衛生與健康事業,親自謀劃、親自推動健康中國建設,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了堅實的健康基石。健康是最寶貴的財富。「十三五」以來,我國交出了一份厚重的「健康答卷」:——人均預期壽命更長。
  • 「『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⑨這五年,煙臺科技創新走在全省前列
    煙臺市委宣傳部對外宣傳科科長趙向陽主持新聞發布會12月22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採取「場內線下媒體」+「場外線上媒體」相結合的形式,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第九場新聞發布會,通報煙臺「十三五
  • 「致我們的2035」邁向健康中國
    央廣網北京11月25日消息(記者車麗)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從經濟、科技、法治、文化、生態等多個方面為我們進一步描繪了2035年的美好畫卷
  • 煙臺「十三五」成就巡禮:五年篤定前行 經濟社會獲長足發展
    這五年,煙臺堅持創新發展,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全市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重點實驗室達到113家,睿創微納成為全國首批、全省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集「藍鯨1號」、萬華「尼龍12」等一批關鍵技術填補國內空白,高鐵、核電、衛星、大飛機、海工裝備等「大國重器」頻現煙臺元素,累計獲得省以上科學技術獎達90多項。
  • 浙江省衛健委:浙江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接近或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
    今天(12月22日)上午,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辦「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系列發布會浙江專場。浙江省衛生健康委主任張平表示,「十三五」以來,浙江衛生健康事業取得顯著成就,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接近或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
  • 「十三五」以來,我市衛生健康事業取得長足進步——以全民健康助力...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十三五」期間,我市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持續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條件,大幅提升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有效增強衛生應急處置能力,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城鄉居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為推動通化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十三五」期間...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國家衛生健康委12月8日在北京召開「巡禮十三五」系列發布會,邀請四川、陝西、青海、寧夏等省份衛生健康委負責同志出席,介紹 「十三五」期間綜合醫改試點省份醫改典型經驗。今天的發布會將繼續按照「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這一主線展開。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於2015年、2016年先後確定了兩批11個省份作為綜合醫改的試點省份,這些省份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結合當地實際,在多個醫改領域積極探索、先行先試,取得了很多值得推廣的典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