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方瓊 | 人聲是世界上最美的樂器,也是最具可塑性的樂器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經典947 經典947

人聲是世界上最美的樂器,也是最具可塑性的樂器。它可以描摹山川河流、承載歷史積澱,也可以表達情感起伏、展現人生百態。

近期播出的《古典音樂時間》節目,周婕就特別邀請到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主任、歌唱家方瓊來做客直播訪談。

這些年,我們在舞臺上看到了她用聲音表現情感、塑造角色的不同呈現,也看到她在中國古詩詞演唱的傳承與創新方面做著積極的探索,在多樣性的演唱與教學上做的不斷嘗試。

當然,最重要的是,在我們所聽到的她的演唱歌曲中,你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底蘊與濃厚的民族情感,而融合中國民族唱法與美聲發聲技巧的音色,更是極具個人魅力,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聲聲入耳」。

從吃生雞蛋,到用好人聲這件樂器

我們熟悉方瓊的歌聲,可能是從過去的那些影視劇配樂開始,《還珠格格》裡的《今天天氣好晴朗》、電視劇《刑警803》、《聊齋》、電影《理髮師》等20多部影視作品的主題歌和插曲都是由她來演唱的。

方瓊演繹《還珠格格》裡的《今天天氣好晴朗》

方瓊的歌聲清純、甜潤、亮麗且音域寬廣,她在節目中打趣道,擁有這樣一幅好嗓子要歸功於母親從小給她吃的「偏方」,「我從小在新疆部隊的大院兒裡長大,當時沒有什麼條件正統地去學習唱歌,也不懂什麼發聲方式,母親就用最樸素的方法——給我喝生雞蛋,現在想來我的嗓子狀態一直很好,可能就是喝了五六年的生雞蛋。」

1984年,方瓊考入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師從鄭倜、周小燕教授。在真正踏進聲樂領域後,她也知道了僅僅喝生雞蛋是不夠的。通過努力的學習,她發現人聲這件與生俱來的「樂器」可以表達內心的情感,可以傳遞喜怒哀樂,它像是一個調色板,當你掌握它的時候,就能賦予音樂更多的色彩。

1996年,她獲得了第七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民族唱法專業組第一名,2001年,她又以公派訪問學者的身份在美國馬裡蘭大學學習。當時,民歌演唱家赴西方國家進修聲樂,在國內較為少見。她牢記恩師周小燕先生的教誨:「唱民歌不能閉門造車,既要學習民間的傳統文化,也要向外國學習」。

方瓊個人專輯《情人的眼淚》

在美國,方瓊不僅對美聲唱法有了深入的研究,更致力於把中國民族唱法與西洋發聲技巧相結合,為今後的聲樂演唱與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她還常以小型演唱會的形式向國外的同學介紹中國民歌,大家都驚嘆於她獨特的演繹,不禁感嘆「這種將中西發聲方法融合起來的聲音正是方瓊的超人之處。」

歸國後,她積極投身音樂教育,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聲歌系民族聲樂教研室主任,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套極具特色並行之有效的聲樂教育方法,她不但培養了民族聲樂的演唱人才,還培養了《聲入人心》選手方書劍、《中國新歌聲》亞軍郭沁這樣的人氣歌手。

郭沁

古詩詞與音樂相伴相生,賦予新的時代氣息

早在讀大學的時候,方瓊就對中國古典文化產生了興趣。當時老師教她們唱《陽關三疊》,「我覺得這首歌太難學了,完全沒有標準譜子」,於是她跑到學校的錄音室找出卡帶,把古琴、箏、簫等各種版本的《陽關三疊》聽了一遍又一遍,古詩歌曲也漸漸在她心底扎了根,這首《陽關三疊》成了方瓊的保留曲目。

三十多年後,已是上海音樂學院聲歌系主任的方瓊,在經過長久的積累和準備,想要將中國古詩詞歌曲的演繹搬上舞臺,於是便有了《長相知——方瓊古詩詞歌曲音樂會》,由上海音樂學院主辦,上海音樂學院賀綠汀中國音樂高等研究院和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聯合承辦。

2016年至今,《長相知——方瓊古詩詞歌曲音樂會》在多地上演了近十次,廣受好評,人們在她的歌聲中,仿佛穿越時光隧道,在遙遠的音律中夢回古時。即將到來7月11日,這臺音樂會又將在上海交響樂團演藝廳再度與我們見面。

古人云「詩言志,歌永言」(摘自《尚書·虞書·舜典》),意為詩是表達思想感情的,歌是唱出來的語言。在中國燦爛的文化歷史中,詩詞與音樂相伴相生,從《詩經》、《楚辭》、漢樂府,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曲等,這些作品不僅成就了文學史上的存世名作,也造就了音樂史上的經典作品。

古詩詞歌曲,包括古代文人的詞調歌章和為古代詩詞譜新曲,也成為了民族聲樂作品的重要部分,這些聲樂作品情感豐富,韻貴雋永,是中國歌唱藝術中彰顯民族意識與傳統文化精神的一類重要體裁。

在國家藝術基金的支持下,《長相知—方瓊古詩詞歌曲音樂會》也就此誕生,方瓊也很高興地看到,近年來學界在中國古詩詞歌曲創作、演唱和理論研究上取得的顯著成果,可以在舞臺上被更多人所看到、聽到。

她表示:「以前雖然也喜歡,但畢竟沒有閱歷,心也靜不下來,駕馭不了這些歌。最近幾年,人沉下來了,積澱的詞曲也足夠了,加上上音『高原高峰項目』的契機,天時地利人和,我覺得時機到了。」

為此,方瓊在曲目的編排上頗費了一番心思:「我們不但要繼承,更要傳承。古人吟詩喝茶唱古曲,音調清淡平緩,不像現在的歌曲那樣高亢激昂,如果整場音樂會都是這樣的旋律,觀眾肯定坐不住」。

音樂會包含了兩部分的音樂內容,既有琴歌,作於古人吟詩作畫等雅集活動時的古曲大多旋律平穩、節奏緩慢、餘韻悠長;又有近現代作曲家為古詩詞譜曲的作品,賦予了古典詩詞新時代的氣息。方書劍、郭沁等方瓊的學生以及她的音樂家朋友也會參與到這場音樂會中。

方書劍

相信這是一次意義非凡的的開始,是上海音樂學院一貫注重優秀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一次成果展示,也是將歷史性、民族性、藝術性、學術性融為一體的完美展現。

我們會在參與點讚的樂迷中

抽出8位幸運兒,每人送出2張

《長相知—方瓊古詩詞歌曲音樂會》門票

內容提供:周婕

編輯:應玥

原標題:《歌唱家方瓊 | 人聲是世界上最美的樂器,也是最具可塑性的樂器》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人聲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樂器——Resound理想人聲阿卡貝拉樂團
    世界上有這樣一群人,有這樣一群樂團,傳遞著世間最自然最美妙最和諧最雅致最動聽的聲音。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阿卡貝拉」。天地間萬物生靈,最感動的聲音是來自於一呼一吸間至真至愛的呼喚。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很多中國人對這種質樸自然的人聲音樂團體還不太了解,它也算是小眾音樂。對於熱愛音樂熱愛中國好聲音的人來說,最先引起廣泛關注的是在2015年浙江衛視《中國新歌聲》的舞臺上,迎來一位阿卡貝拉的主唱汪晨蕊,她以清新文藝的氣質,以紮實精準的唱功贏得了各位導師以及業界媒體的肯定和好評,成為了那一季那英組的冠軍,也是那一屆年度的季軍。
  • 夏日裡吹來古風,歌唱家方瓊帶領12位學生為古詩詞而歌
    歌唱家方瓊對此做了一番研究和梳理,並在國家藝術基金的支持下,打造了《長相知——方瓊古詩詞歌曲音樂會》。2016年以來,這臺音樂會已經演了十場,在方瓊的歌聲中,在遙遠的音律中,人們仿佛夢回古時。7月11日,《長相知——方瓊古詩詞歌曲音樂會》將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登臺,為炎炎夏日吹上一波古風。
  • 小眾小巧有趣的樂器推薦:學門樂器動聽你的生活!
    壎是閉口吹奏樂器,音色樸拙抱素獨為天籟。傳統的壎多為卵形壎,如今則有葫蘆壎、握壎、鴛鴦壎、子母壎等多種,樣式美觀,工藝精細。壎是極具個性的樂器,各種材料和各種形狀的壎,音色各有特點。無憂鼓。作為旋律性樂器,口琴可以吹奏至少兩種和弦,高水平的樂手可以在口琴在遵循口琴結構的前提下同時吹出兩個相對獨立的聲部。因其小巧的體積被稱為「口袋裡的鋼琴」卡祖笛。 卡祖笛(KAZOO)是一個極為特殊的管樂器,它通過人聲哼唱發出的聲音,依靠自身的膜片和共鳴管的聲音放大,發出嘶啞的音色,類似薩克斯管。演奏者只要能哼唱歌曲,就可以用卡祖笛演奏,很快便可以掌握演奏技巧。
  • 鋼琴,當之無愧的「樂器之王」!
    現代鋼琴是古今中外的樂器中音域最寬的,它有88個琴鍵,也就能發出88個不同高度的樂音來。 由於鋼琴能用人的雙手十個手指同時彈奏,由兩人合作的四手聯彈當然就可以同時發出更多的音,因而現代鋼琴又是一種性能全面的和聲樂器,擁有使用變化無窮的和聲手段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在鋼琴上人們可以做出任何形式的和聲組合以及多聲部旋律組合。這也是世界上幾乎所有著名的音樂家都要為鋼琴寫下不朽名作的重要原因。
  • 世界上最難學的樂器是什麼?
    什麼樂器最難學?很多人認為拉弦樂器最難學,這裡包含提琴類的,二胡類的,等等。我覺得難學的樂器要具備幾個條件:1. 本身結構問題造成很難掌握;2. 韻味難以掌握;3. 師資力量薄弱。基於以上幾個條件,再結合我所了解的(可能不夠全面),我認為三弦是最難學的一種樂器(至少在國內)。
  • 世界各地獨特的樂器
    樂器的發明和創造彌補了聲樂之不足,極大的豐富了音樂的形態,延伸了人類情感的表達方式,也大大地推進了人類的文明進程。歐洲管弦樂隊中使用的樂器,如提琴家族,木管四姐妹,銅管四兄弟,打擊樂。鋼琴,豎琴,手風琴,西班牙吉它。除了以上樂器以外,世界各地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樂器。
  • 鋼琴的發明:世界上最通用的樂器的歷史
    作為幾乎所有作曲家的首選樂器,鋼琴是歷史上最重要的樂器之一,但鋼琴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呢?鋼琴是誰發明的?早期的鋼琴是什麼樣子的?鋼琴是作曲家和作曲者最喜歡的樂器。鋼琴的先驅鋼琴最古老的原型是單弦琴,這是一種古老的樂器,當時的人們把它叫做「翼琴」(因為它不僅有弦,還有鍵盤)。它是16世紀佛羅倫斯的樂器師發明的。和鋼琴一樣都是通過蹦緊的金屬絲弦的震動發音。
  • 樂器大全系列,中國民族樂器之吹奏樂器篇
    前面小編我寫了一篇樂器大全系列之中西不同的樂器分類法介紹完了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不同的樂器分類法,今天我們繼續來說說中國民族樂器中的吹奏樂器。由於樂器種類過多,文中只能選取流傳較廣,民眾認識基礎較好的樂器重點介紹。
  • 中國民族樂器——吹奏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吹奏樂器我國的吹奏樂器的發音體大多為竹製或木製。根據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第一類,以氣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動的;第二類,氣流通過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動的;第三類,氣流通過簧片引起管柱振動的。
  • 中國樂器百科——吹奏樂器介紹!
    (二)吹奏樂器的特色:  因為吹奏樂器發音原理的不同,所以樂器極具個性化,其種類和音色豐富多採。並且由於各種樂器的演奏技巧的不同以及地區、民族、時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樂中的吹奏樂器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極其豐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獨特的演奏風格與流派。
  • 樂器趣聞丨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小提琴,不愧是樂器皇后!
    小提琴的出現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自17世紀以來西方音樂中最為重要的樂器之一,被譽為樂器皇后,其製作本身是一門極為精緻的藝術。小提琴是現代管弦樂團弦樂組中最重要的樂器,一般在管弦樂作品中會分成第一小提琴與第二小提琴兩個聲部。
  • 世間最美樂器:從遙遠的神話飄來的仙樂曲單
    世間最美樂器:從遙遠的神話飄來的仙樂曲單 2020-04-21 0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世界上最早的樂器:骨笛
    賈湖骨笛是我國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樂器實物,被稱為「中華第一笛」。  賈湖骨笛不只是中國年代最早的樂器實物,更被專家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實驗證明,賈湖骨笛不僅能夠演奏傳統的五聲或七聲調式的樂曲,而且能夠演奏富含變化音的少數民族或外國樂曲。它的出土,改寫了先秦音樂史乃至整部中國音樂史,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地位和價值。
  • 世界公認最難的十大樂器 第一竟然是他
    樂器的歷史悠久,在很早之前就出現了樂器。樂器經過了時間的演變,也發生了許多的變化。那麼現在對於我們來說最難學的樂器是什麼呢?第十名 單簧管單簧管,又稱「黑管"或者克拉管。比較類似中國的琵琶,是比較古老的一種樂器了。第八名 豎琴豎琴是一種大型的撥弦樂器,是世界最古老的樂器之一。起源於當時的四大古國「古波斯」。早期的豎琴按照自然音階排列。通過踏板也可以改變弦的高低,能演奏所有的調性。也是一種比較重要的獨奏樂器。
  • 12個小眾寶藏樂器,奏出了神仙音
    這個樂器非常神奇,演奏者無需觸碰這個樂器,用手劃拉幾下就能夠有聲音,這究竟是什麼神奇的樂器呢?特雷門琴是由前蘇聯物理學家利夫·特爾門教授發明的,這是世界上第一件電子樂器,也是唯一一個不用接觸就可以演奏的樂器。
  • 這些木管類樂器,你喜歡哪個
    高音區嘹亮明朗;中音區富於表情,音色純淨,清澈優美;低音區低沉,渾厚而豐滿,是木管樂曲家族中應用最廣泛的樂器之一。雙簧管明晰、清新、響亮,悠揚雙簧管最初形成於17世紀中葉,18世紀時得到廣泛使用。雙簧管在樂隊中常擔任主旋律, 是出色的獨奏樂器,此外它還是交響樂隊裡的調音基準樂器。
  • 源自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樂器——長笛
    【活動內容】 長笛,源自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樂器——骨笛。 長笛作為一種氣鳴樂器,在音色上可以稱得上千變萬化,與聲樂有異曲同工之處,隨著時間與人工改進為了適應音樂的發展現在近乎趨於完美。
  • 從敦煌壁畫上「走」下來的樂器是怎樣的
    敦煌莫高窟你進到每一個洞窟裡基本上都能發現一些與敦煌樂舞相關的圖像,各種各樣的樂器,大概在5000件上下。其實在全世界現存的這些遺蹟裡面,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有敦煌這麼多。 在研發團隊不懈的探索之下,一件又一件的樂器從壁畫上走了下來......
  • 部分樂器的學習難度,排行榜由易到難!哪個是你心目中的最難樂器?
    1、口琴 沒有指法要求,沒有音準要求,沒有肺活量要求,沒有腹肌要求,最易上手。 3、架子鼓,吉他 易學樂器的典型,也是最具後現代風格的,打起來瀟灑自如,極具分度。
  • 這些樂器你見過嗎?據說最難學
    這些樂器你見過嗎?據說最難學音樂由各種各樣的樂器演奏組成,一首首優美的旋律,你能聽出多少?下面小編就帶你來看看世界最難學的樂器。單簧管管樂家族中的冠軍單簧管,有管弦樂隊中的「演說家」和木管樂器中的戲劇女高音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