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國家農創中心正式揭牌 布局「一核兩翼三園多基地」

2020-12-22 金臺資訊

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展區。(人民網 張沛 攝)

人民網武漢12月17日電 (張沛)12月16日,在2020年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啟動儀式上,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正式揭牌。

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批覆同意湖北武漢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成為繼南京、太谷、成都、廣州後全國第五個,也是華中區域唯一一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據介紹,武漢農業科創中心項目以發展生物育種、動物生物製品、生物飼料添加劑三大主導產業為基礎,總體布局為「一核兩翼三園多基地」。其中「一核」是指位於東湖高新區高農生物園的「核心功能區」,「兩翼」是指位於東湖高新區的武漢國家農業科技園「創業孵化區」和光谷中華科技產業園的「產業融合區」;「三園」是指位於黃陂區的武湖現代農業展示園、武湖淡水漁業科技園和漢南現代種業小鎮科創中心構成的「示範展示區」;「多基地」是指圍繞優質水稻和油菜、水生蔬菜、優質種豬、淡水魚和動物疫苗、食用菌、茶等產業建設的各類資源圃、示範基地、成果轉化基地,構成「輻射拓展區」。

建設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是湖北乃至華中地區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的強有力舉措,對推動湖北打好疫後重振民生保衛戰和經濟發展戰、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武漢建設國家農業科創中心將按照「2021建設、2022提速、2025升級」的三步走計劃,加快打造農業農村科技創新的「武漢樣板」。2021年,將出臺一系列專項政策,成立規模100億元以上產業基金,推出系列科創項目,「核心功能區」擴建項目投入使用,打響武漢國家農業科創中心品牌;2022年,聚集10個院士專家團隊,形成3-5項具有影響力的原創技術,構建科技成果、高端人才、龍頭企業、金融資本、公共平臺、示範基地等要素聚集的農業科技轉化「生態系統」;到2025年,聚集100家企業研發機構,創造1000億元產值,輻射全省70個市、縣和基地,帶動華中地區近1萬個特色村鎮農業高質量發展,在全國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充分發揮引擎作用。

相關焦點

  • 布局「一核兩翼三園多基地」 發展三大主導產業,全力打造武漢國家...
    集聚國內外知名企業及科研機構,形成八大優勢行業格局武漢國家農創中心總體布局為「一核、兩翼、三園、多基地」,其中「一核兩翼」由武漢高科集團旗下高農集團負責建設運營。「一核」即武漢國家農創中心「核心功能區」,位於東湖高新區高農生物園;「兩翼」分別為位於東湖高新區南湖農業園的「創業孵化區」和位於中華科技產業園的「產業融合區」。
  • 武漢國家農創中心在光谷揭牌–今日湖北網
    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16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正式揭牌。  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批覆同意湖北武漢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 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揭牌
    新華網武漢12月17日電(張潘)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16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正式揭牌。  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批覆同意湖北武漢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成為繼江蘇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廣東廣州之後的全國第五個、華中地區唯一一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 籤約800億元 華中首個國家級農創中心在漢啟動
    >  華中首個國家級農創中心啟動  800億元農業產業項目集中簽約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李博 通訊員郭強 李偉)昨日,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在光谷開幕。在現場,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正式揭牌啟動,武漢成為全國第五個、華中唯一一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昨日還舉行了籤約儀式,33個農業產業籤約項目總金額超800億元。昨日,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在光谷開幕,省內外700餘家企業的萬種特色農產品參展。圖為巨型錦鯉在展會上亮相。
  • 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來了,力爭2025年實現新產值1000...
    12月16日,第十七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上,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以下簡稱「武漢國家農創中心」)正式啟動,成為繼江蘇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廣東廣州之後全國第五個,也是華中地區唯一一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 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落戶武漢 農博會籤約金額超800億
    12月16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第十七屆中國武漢農博會獲悉,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在會上正式揭牌,現場籤約了包括招商引資籤約項目、金融服務「三農」授信等33個農業招商引資項目,籤約金額超800億元。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批覆同意湖北武漢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 第17屆中國武漢農博會將於12月中旬舉行
    從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組委會獲悉,繼大健康博覽會、光博會之後,武漢市又一重大展會——2020年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第17屆武漢農博會)將於12月16日—18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盛大舉行。高潮迭起的會展經濟,正成為助推武漢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 五大國家農創中心本月齊聚武漢,第十七屆農博會 「高精尖」將同臺...
    五大國家農創中心本月齊聚武漢,第十七屆農博會 「高精尖」將同臺演繹 2020-12-08 1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正式揭牌
    12月11日,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揭牌儀式暨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建設發展研討會在重慶渝州賓館舉行。重慶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曾禮教授首先致辭,他代表學校對科技部、市委市政府對中心建設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對中心正式揭牌致以熱烈祝賀。他表示,作為重慶市數學領域第一個國家級的科研平臺,中心對於提升我市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大數據智能化戰略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校將舉全校之力、集各界之智推進中心建設,力爭將中心建成一流的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
  • 中國國家田徑隊深圳龍崗訓練基地正式揭牌
    經過一年多的籌備,1月11日上午,「中國國家田徑隊深圳龍崗訓練基地」
  • 又一人才創新園嘉善揭牌 打造區域引才「金招牌」
    3月6日,嘉善長三角人才創新園正式揭牌,並迎來了「海創歸谷數字產業研究院」等首批高端人才項目,其中院士項目2個。嘉善一體「嘉」YOU·「善」聚英才全球納賢同步啟動,發布「徵賢令」——面向全球招攬高層次人才來善創業創新。
  • 世界級生命健康產業創新集群起飛,十二載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拔節...
    光谷生物城用了12年時間,不斷探索發展理念、體制機制和建設模式上的創新,並把國家戰略、地方發展理念、產業集群的發展規律結合起來,最終釋放出高質量發展的示範效應。這裡已然成為武漢發展生命健康產業「一城一園四區」規劃布局的驅動核。
  • 首個國家訓練營基地在承德揭牌
    資料圖片首個國家訓練營基地揭牌儀式暨國家田徑訓練營開營儀式今天在河北承德國家雪上項目訓練基地舉行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苟仲文出席活動,與訓練營基地運營方承德御道口雍乾狩獵有限公司總經理崔成志共同為國家訓練營基地揭牌,並向國家田徑訓練營訓練總監張蓓授旗。
  • 江寧臺創園,闊步邁向高新農業綜合園
    2020年12月26日,第四屆臺創園蘭花展暨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南京江寧臺創園舉行,數萬盆蝴蝶蘭競相開放,集中展示臺創園研發育種新成果,總投資4億元的一批大項目籤約開工,擘畫現代農業發展新藍圖。 在「十三五」收官之際, 江寧臺創園堅持「農業+」發展理念,以「兩創三區、四大工程」為引領,推動農業園向高新農業綜合園轉型,乘勢而上開啟「十四五」新徵程。
  • 首個國家訓練營基地在承德揭牌 - 國家體育總局
    大 中 小   首個國家訓練營基地揭牌儀式暨國家田徑訓練營開營儀式9月10日在河北承德國家雪上項目訓練基地舉行。
  • 研學基地(營地)規劃的一體兩翼
    (三)地產開發類企業:典型的地產商投資布局研學的就是碧桂園,碧桂園因其旗下有博實樂教育集團,所以在研學及營地的投資方面更具有優勢,也更有需求。當然也有其他的中小型地產商對研學規劃有需求,但是更直接的目的還是為了佔有土地資源或者為為其地產銷售做配套支撐。
  • 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技術熟化基地揭牌成立!
    12月16日,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技術熟化基地揭牌儀式在科技園創新基地舉行。校黨委書記邵新宇,湖北省科協黨組書記葉賢林共同為基地揭牌。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製造裝備數位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三方共建代表上臺籤署合作協議並為基地揭牌。邵新宇指出,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技術熟化基地是對科技成果轉化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
  • 打造產學研資新模式,濟南融通智能產業園「一基地兩中心」揭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戚雲雷 通訊員 潘延虎12月8日,融通智能科技產業園產教融合示範基地暨檢測技術服務中心、智能技術研發中心戰略合作揭牌儀式在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舉行。儀式上,濟南新藍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平,山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馮慶祿,山東卓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宏強,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呂文分别致辭;濟南新藍置業有限公司與山東管理學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韓利師為產教融合示範基地揭牌,檢驗檢測技術服務中心、智能技術研發中心也分別進行了揭牌儀式。
  • 湖北移動鄂東南省級物流倉儲中心啟用揭牌儀式在臨空區舉行
    12月15日上午,湖北移動鄂東南省級物流倉儲中心啟用暨鄂東南大區庫遷址揭牌儀式在臨空區舉行。孝感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查成偉出席活動並為項目揭牌,湖北移動公司總經理範秉衡、市臨空區工委書記熊建平出席儀式並現場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