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推開窗戶,高聳巍峨的賽爾雪山就在眼前,寧靜而祥和的和布克賽爾一夜之間披上了銀裝。從陌生到熟悉,美麗的和布克賽爾早已走進我的視野,融入我的生活。
3月29日,作為盤錦市融媒體發展中心的一名記者,我在和布克賽爾縣開啟了為期一年半的援疆歷程。
我被蒼茫奇麗的景觀所震撼,同時也在心裡留下了「援疆為什麼,在疆幹什麼,離疆留什麼」的心靈拷問。27年的記者生涯,雖然工作量越來越大,體檢報告上醫生羅列的問題越來越多……但我從未質疑過這樣的選擇,援疆同樣如此。
初到和布克賽爾縣融媒體發展中心總編輯的崗位工作時,對我來說是一種壓力,更是一種責任和動力。當今媒體發展日新月異,新興媒體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對傳統媒體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如何轉危急為機遇,和布克賽爾縣電視臺也做了大膽的改革,我正好趕上了這次改革的大潮,27年的採訪經驗使我很快融入到融媒體的大潮中,每天參與新聞採訪策劃,認真編輯好每條稿件,積極下沉到基層,與中心記者摸爬滾打,把帶著泥土的芬芳和露珠般清新的稿件及時寫出來,每每看到精心編制的稿件被媒體採用,心裡有說不出的自豪與驕傲。
我在工作隊的分工是宣傳組組長,負責隊內的對外宣傳和各種材料的撰寫、大事記的編輯、會議記錄的整理、宣傳板的策劃。領導的信任和同志們的配合,使我很快適應了第二職業。與前指宣傳中心、盤錦日報、盤錦發布、當地融媒體中心都建立了穩定的發稿渠道,已累計發稿30多篇,同時利用業餘時間學會了攝影,學會了用手機軟體編輯視頻,學會了用電腦編輯各類稿件,為工作隊留下了珍貴的視頻資料200多分鐘,照片近1000幅。
在援疆的日子裡,與22名隊友朝夕相伴,他們身上的光芒也在時時感動著我。領隊王竹寶深入田間地頭,副領隊李震每天紮根到礦井油區不知疲倦,隊友張強在疫情最嚴重時牙齦紅腫,為了不給組織添麻煩硬是在宿舍挺了一個多月……
一樁樁、一件件看似尋常的小事,讓我看到了援疆人的操守、援疆人的情懷,正是這種力量讓我下決心在新疆再「追夢」1年半。
用鏗鏘的腳步丈量援疆歲月,我和隊友們守住了記憶裡最美的風景。不負韶華就是要努力活成理想中的樣子,就算不成功,至少也會喜歡這樣笑對堅守的自己,因為我們有一路風景,一路歡歌。(趙剛)
(責編:李龍、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