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的「金馬獎」在中國臺灣省舉辦,一時間吸引了全世界華人的目光,但是由於參會人員的「臺獨」言論,讓我們致力統一的全球中國人很「受傷」,雖然這是娛樂圈的事情,但是平頭哥作為一個中國人,也是義憤填膺的。寫這篇文章不是想蹭熱度,而是平頭哥有寫一個系列的介紹中國各個省的足球聯賽的,之前寫到了廣西、廣東、珠海、現在想寫一下臺灣省,沒毛病吧,大家應該對我國寶島的足球發展現狀應該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吧:
眾所周知,棒球是臺灣省的第一運動,其他運動包括足球都要退後。這是因為日據時期,日本國球棒球運動得到大力推廣,現在的臺灣省棒球運動也是挺不錯的,能在世界上排名號。
但是足球運動一直處於一個很尷尬的位置,目前甚至沒有職業聯賽,而是一個叫「企業甲級聯賽」的半職業化性質的聯賽。顧名思義,參加聯賽的是一些企業旗下的職員,是真的公司職員噢,不是職業運動員。現役臺灣省最知名的足球運動員是效力於浙江綠城的陳柏良,他之前就是臺電的球員兼職員工(「你在一個大公司踢球,踢滿七年,就可以成為那家公司的終身職工了。這就是臺灣的足球運動員的最好出路。」這是陳柏良說的):
這些年臺灣省大力歸化外籍球員加入他們,只要有中國血緣的(如陳昌源),取了中國人做妻子的(如朱恩樂),都是他們考慮的對象。臺灣省最新一位歸化的球員是沈子貴(中英混血),他年紀小,很有潛力,是水晶宮青訓出品。一眾歸化球員加上效力於中甲的幾名本土球員,臺灣省的實力也是突飛猛進,他們的目標就是踢進世界前100強。但是他們的最大功臣主教練懷特(前上海申鑫主教練,是一名中國女婿)由於在中國臺北執教的成績太優異,已經被中國香港給挖過去了。
臺灣省「企業甲級聯賽」目前有8支球隊參賽,都是半職業球隊,而且臺程獅、皇家蔚藍兩支主要由當地外國人職員組成的「聯合軍」。沒有升降級制度,意味著沒有乙級聯賽,就是一級的聯賽,和我們祖國大陸的中冠賽區差不多一樣的水準(中冠聯賽總共8個大區,每個大區最多出8支球隊)。但是他們的冠軍可以參加亞足聯杯,這倒是一個不錯的福利(女子叫木蘭聯賽,5支球隊,實力倒是挺強,之前亞運會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績):
在臺灣省,踢足球是真的沒有出路的,踢得好的球員就會想盡辦法逃離臺灣省。平均一個月的工資不到3萬元新臺幣(不到人民幣1萬元),所以很多年輕球員都覺得看不到未來。所以先後有多名臺灣省的球員加盟中甲球隊,如綠城的陳柏良,北控的陳浩瑋、溫智豪,還有一些歸化球員,利用中國臺灣同胞這個身份以內援加盟,如以前人和的陳昌源,亞泰的殷吉亞,梅州客家的朱恩樂等,他們都選擇來到大陸踢球。再不濟的也會先去中國香港踢港超,陳柏良就是先踢的港超,然後加盟深圳隊,再轉會加盟申花隊,最後做了綠城隊長,他是臺灣省第一位職業球員,堪稱傳奇。
臺北市立大學足球隊,在臺灣省算是可以代表整個寶島最高水平的球隊,他們的很多球員都是中國臺北代表隊成員,參加過亞洲杯、世界盃的預選賽。2018年東風風神足金聯賽總決賽,臺北市立隊打進了8強,11月17日在爭奪4強的比賽中輸給了熱門大連晟威隊。相對於11人制,5人制足球現在發展得很好,學校專門派出了一支球隊(10人)參加廣東地區的珠超聯賽,球隊就駐紮在江門。在2017/2018賽季,江門千色花以 14 連勝積 42 分的全勝戰績捧得珠超冠軍,隊中臺灣省球員洪偉騰、林志紘各踢進54球分享了最佳射手。
臺灣省目前最希望的就是能把職業聯賽發展起來,但是情況真的很不妙,甚至連符合踢球的運動場都很罕見,目前全臺灣省符合國際規格的足球場,僅有臺北田徑場與高雄龍騰體育場。臺電足球隊總教練陳貴人說,目前臺電養6支球隊光是人事費每年就得花兩三千萬元新臺幣,職業化一定會上億(相當於2200萬人民幣),這在中國大陸只是一支中乙球隊的花銷。個人覺得職業化在臺灣省還是遙遙無期,想要實質性的發展只有統一一條路。
在今年的中冠聯賽裡,中國澳門特區隊史無前例的派出了足球隊參加,雖然名次不是很好,但是也給臺灣省足球指出了一條明路。臺北市立大學5人制足球的成功,也再次證明了來中國大陸踢球成為一種趨勢(籃球也是一樣)。相信不久的以後,兩岸三地同胞都可以名正言順的參加同一個聯賽,一起為中國足球的的崛起而奮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