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主動邀請美國政府調查公司背景闢除謠言

2021-01-14 手機鳳凰網

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近期對美國伺服器公司的收購計劃遭受挫折。有評論指,此次華為在美國遭拒,顯然是被潛規則了。歐洲國家也對中國海外投資關注,有歐盟專員呼籲建立海外投資審查制度。而數據則顯示,中資企業跨境併購失敗率達到11%。面對重重壁壘,「華為事件」對中國企業有甚麼啟示。一起看我們記者在美國、歐洲和中國三地的走訪,帶來的多方位分析。

在撤回對美國3Leaf公司收購後,華為美國公司董事長胡厚崑3月25日,對外發表公開信,主動邀請美國政府相關部門對華為公司背景進行調查,希望澄清外界對其種種政治背景的「誤解」。這可以說是華為走出海外,尤其是近十年在美國市場屢屢受挫以來,首次正面且公開澄清市場對其種種「政治背景」這個誤解進行解釋。

於1987年在退伍軍人任正非以2500美元創建的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短短的24年,就迅速成長為僅次於瑞士艾利克遜的世界第二大通訊電器生產商。去年營業額高達220億美元,並在歐洲,非洲與中東地區都籤有巨額資金的合作合約。

然而,迅猛發展勢不可擋的華為,在美國市場卻是很難有立足之地。早在2008年,就在收購美國綜合廠商3M,部分收購摩託羅拉資產問題上敗陣,近期希望向美國電訊公司SprintNextel公司推銷電訊儀器的生意,也因華盛頓國會的幹預,而不了了之。

去年5月華為宣布以200萬美元收購美國伺服器技術公司3Leaf Systems的部分資產,又因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以這筆交易將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為由,要求華為剝離收購3Leaf Systems所獲得的科技資產,而宣告失敗。

實際上,華盛頓部分議員對華為由退伍軍人創建,同時又有政府的300億美元的信用額度,鼓勵華為發展海外市場,而認為,華為即有軍方背景,又有政府資助,所以認為如果讓華為介入美國電訊業,就會給中國政府,以及是軍方提供左右通訊業,甚至是竊聽幹擾美國無線通信的機會,直接影響到美國國家安全。

與此同時,華為在通訊技術發展與產品革新方面,已經越來越受同業的認可與尊重,並在世界各地開建產品技術研發中心,其中之一就設在加州矽谷之中。

也有美國觀察家表示,在僵局面前,華為美國公司發表公開信,是邏輯上自然而合理的一步,因為是越來越多的美國客戶,希望儘快有機會使用華為產品,主要是從技術性能上,到價格上,華為產品鬥站有絕對優勢。所以從華為的角度,在竭盡全力而無法獲得突破的情況下,這封公開信,將是只能帶來對理解,表示誠信。但華為,以及其他中國公司今後進入美國市場的徵途是否會因此而便的容易,還有待觀察。

近年來隨著中國企業海外拓展的加速,歐洲市場的投資規模逐漸擴大更引發歐盟相關專員有關設立審查制度的建議。法國是眾多中國企業在歐洲投資的首選國家。對此,法國投資發展署向我們表示,中國企業在法投資在互利共贏的寄出上保持良好態勢,對於促進兩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法國投資發展署主席阿皮亞:中國企業進入法國市場已有十餘年,2010年的中國企業數量繼續增長,總體來說中法合作保持良好前景。華為公司多年來一直是中國在法投資的重要企業之一,發展迅速並成功進入法國市場。

鳳凰衛視 李萌薇 金亮 巴黎報導

中國國務院的最新公告,被認為是華為併購失敗事件的連鎖反應,引發持續關注的華為三葉案,只是近年中資企業併購失敗的冰山一角,從2005年,中海油併購美國優尼科失利,到2010年,中化集團收購加拿大鉀肥未果,中國企業跨境併購失敗率已經成為全球最高。而很多併購失敗的原因,都不是商業因素。

近兩年來,華為已經有兩次大的併購項目流產,2009年,與美國貝恩資本收購3COM公司,被美方以國家安全原因拒絕。2010年,華為競購摩託羅拉業務失敗,而對手諾基亞西門子,以低於華為報價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成功。近年來,中資企業海外併購失敗率達到11%,涉及領域均與能源及高科技有關。

國際金融研究學者國世平:他們講的中國威脅,更多的是經濟威脅,尤其是中國一開始這個收購是不是有什麼戰略企圖。其實很多都應該是市場的行為,但是外國人感覺到你這種收購是不是有一種國家戰略的考慮,比如說,為什麼中海油收購美國石油公司,他覺得你可能是一種國家戰略考慮。

儘管再度被「國家安全」原因,拒之門外,但華為就堅持走完所有程序,表現足夠開放的態度和誠意。業界認為,這有助於改善中資企業未來的併購環境。

中資近年正在加大境外投資的步伐,境外投資中,有四成用於併購,商務部官員曾呼籲美國增強審批的透明度。相比中資11%的併購失敗率,歐美企業僅有1到2%的失敗案例,日前,中國國務院公告,自3月5號起,併購被認為關係國家安全的農產品、能源等企業,都必須接受審查。

國際金融研究學者國世平:實際上我們採取一點反制是必要的,美國的大型公司對中國通訊行業的收購,摩託羅拉進入中國市場我們要進行反制,我們不一定要通過政府控制,但是我們的意願可以提出一種反制那對美國也有壓力啊,就是為什麼你不能對等呢,你們摩託羅拉這種通訊為什麼能進入中國市場呢,我們可以進行一些限制。

學者就說,適度反制並非人為製造壁壘,反而有利於創造中資企業所訴求的公正環境,他並不認為會形成貿易對抗,因為決定市場的最終因素是經濟而非政治。

鳳凰衛視 陳開 韋海山 深圳報導

相關焦點

  • 謠言說美國失敗了,華為贏在歐洲!
    華為集團作為我國5 G網絡建設的先導企業,在海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華為的5 G建設在國外並不順利,以美國為首的國家一直以國家安全為藉口,在海外阻撓華為5 G建設。但美國的阻攔並沒有奏效,華為在歐洲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 詹森政府兩次華為決策的背景與邏輯
    在新冠肺炎疫情強化英國國內「疑華、反華」情緒,以及美國政府升級對華為出口控制的背景下,詹森政府的華為立場短短半年內就出現了轉變,並在7月作出的第二次決策中決定禁購併移除華為設備。仔細研究詹森政府兩次華為決策的內容和邏輯可以發現,在可能的情況下,英國歷來希望以技術安排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避免所謂的「選邊站隊」。
  • 粉碎美國的謠言!華為5G傳來好消息,又一大國選定華為
    然而,美國卻以「威脅國家安全」的理由污衊華為,不僅要求本國企業禁用華為設備,禁止聯邦政府合作方採購華為設備與服務,還插手別國事務。據川普表示,親自勸說了多個多家不再使用華為的設備。由此,曾與華為合作十多年的英國政府忽然翻臉。
  • 明賢法師:闢除末日謠言 佛教應當出手
    佛教在線北京訊 近日,關於世界末日的謠言四起,造成人們對生活失去正確的看法,進而導致心態也發生變化。對於這些謠傳,佛教人士也開始關注。明賢法師特別發表「闢除末日謠言、佛教應當出手」的文章,以鼓勵世人遠離謠言,走向正常美好的生活。以下是明賢法師的文章。
  • 「新冠病毒為人工合成」等謠言被集中闢除
    榜單對「新冠病毒為人工合成」「糧食短缺,趕緊囤米搶油」「吃大蒜、喝白酒可以防治新冠肺炎」「全國各地摘口罩時間表出爐」「北京新發地幾萬人被運送到河北唐山隔離」「中國囤積防護物資有意限制出口」等謠言集中闢除,涉及疫情發展情況、社會關切的民生問題、新冠肺炎防治方法、疫情防控管理措施、突發疫情事件以及涉外疫情相關等方面,旨在引導網民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
  • 舉步維艱:美國政府擬設立法案禁止與華為進行合作
    自從上次華為試圖與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達成在美銷售華為手機的計劃落空後,才過了僅僅幾天時間,中國科技公司在美國擴展市場的計劃又將面臨新的挑戰。美國國會提出議案,擬禁止政府機構與華為合作(還包括我國另一家科技公司——中興)。這份議案中引用了美國情報機構的報告,這些報告顯示電信公司時常受制於國家政策。
  • 美政府將敲定採購禁令!華為、中興、海康等公司中招;鴻蒙2.0系統將...
    美國將敲定聯邦採購禁令!華為、海康威視等五家中國公司中招據路透社報導,一名美國官員表示,川普政府計劃在本周內敲定一項聯邦採購禁令。該法案將禁止美國政府從任何使用華為、中興、海康威視、大華以及海能達產品的公司購買商品或服務。
  • 美國放棄制裁這家中國公司 調查兩年發現不可取代 華為側目
    雖然說華為是中美科技戰的橋頭堡,為中國科技企業吸引了大量火力,但是除了華為以外,中國還有不少很強大的企業,強大到美國根本無法制裁。 在深圳南山區,離騰訊總部就隔了幾條街,有一家名副其實的科技巨頭,它的名字就是「大疆」。
  • 考慮到美國影響,三星不得不拒絕華為代工邀請,華為手機生產遇阻
    臺積電近期拒絕繼續為華為代工生產程序處理晶片後,中國的媒體紛紛猜測,華為可能會向三星電子尋求代工,以取代臺積電。因為三星電子不同於臺積電,晶片製造廠的設備大多是歐洲、日本產品。川普政府最近採取措施,禁止使用美產半導體設備和專利的企業與華為進行交易。
  • 美國政府為什麼要惡意制裁華為?
    華為華為,作為中國科技業的代表,因為被美國政府惡意制裁,現在正處於風口浪尖,倍受全球關注。華為為什麼會成為美國政府的眼中釘、肉中刺呢?美國FBI前探員斯諾登出逃美國後,就向英國《衛報》和《華盛頓郵報》披露,指出美國安全局和FBI聯合制定稜鏡計劃,直接入侵美國網際網絡公司的中心伺服器裡挖掘數據、收集情報,包括微軟、谷歌、蘋果、雅虎等9家美國知名跨國網際網路公司均參與其中。這說明,利用技術手段監控全球用戶信息,是可以實現的。
  • 政府該如何阻擊突發公共事件謠言
    然而,綜觀近年來有些地方政府的闢謠行動,經常收效不大,甚至引發公眾的更多質疑。政府作為突發公共事件謠言傳播的主要阻擊者,闢謠的做法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出在對闢謠的理解上。  首先,闢謠有及時性的要求。闢謠的時間節點不是政府任意選擇的。按照首因效應原理,公眾的思考最容易受到先輸入的信息影響,一旦公眾接受了謠言信息,政府再進行闢謠的難度就比較大。
  • 全球數百人輕信疫情謠言喪生!美國人服用甲醇,印度相信牛尿能治病
    有一項相關調查統計發現,這些與新冠疫情有關的虛假信息和錯誤報導已經在全球導致多人患病,甚至有數百人因輕信謠言不幸喪生。 ▲圖源:tagesschau,de 根據《美國醫學和衛生雜誌》近期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美國已有數千人成為謠言的受害者,因輕信網上流傳的錯誤防疫信息感染住院
  • 基金早班車|高毅資產已著手調查「被傳調查謠言」源頭 原油主題...
    網傳私募高毅被調查 高毅資產、馮柳連發微博間接闢謠昨日(11月17日)下午,有傳言GY被查,有觀點猜測「GY」可能是高毅資產。金融界基金第一時間連線高毅資產,獲得官方回應。高毅資產對金融界基金表示,針對近期網傳謠言,我們在此統一回覆:近期網傳「被查」謠言不屬實,公司以及旗下基金經理目前均保持正常運營和工作狀態。
  • 美國再次大肆污衊華為,王毅發出警告:造謠詆毀
    據環球時報2月15日報導,日前美國政府再次對中國華為公司下重手。美國司法部於當地時間13日公布了一份聯邦起訴書,指控華為「敲詐勒索與合謀竊取美國商業機密和尖端科技」,並起訴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觸犯美國的「非正當經營及腐敗組織法」等。
  • 華為再面生死難關!|積體電路|美國政府|晶片|麒麟晶片|華為|臺積電
    據外媒報導,臺積電在本周四的一場營收發布會上透露,受美國政府對中國華為公司禁令的影響,臺積電自5月15日起就未再接受過任何來自華為的訂單,而且如果美國政府對華為的制裁不變,公司將在9月14日之後停止對華為的供貨。臺積電即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簡稱:臺積電,英文簡稱:tsmc,屬於半導體製造公司。
  • 德國新法規意味著什麼:是在阻止華為在德擴展5G?還是有條件對華為...
    德國總理府與內政部、經濟部和外交部組成的聯合調查委員會將調查有關指控。德國政府發言人塞貝特16日強調:「該法律從根本上說是關於我們IT安全性的問題,而不是關於單個製造商的。」「德國之聲」稱,法案下一步要由聯邦議院批准,聯邦議院可以要求進行小幅度的修改。外界普遍認為,表決通過不會發生意外。
  • 愛德曼公司最新調查:中國政府信任度上升至95%,美國只有48%
    導語:愛德曼公司最新調查:中國政府信任度升至95%,美國只有48%。 中國政府面對疫情時的優秀表現,除了美國之外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全球知名的公關諮詢公司愛德曼發布的最新報告《2020年信任度調查報告春季更新報告:信任度與新冠肺炎疫情》中也給出了數據,中國政府的信任度為95%。
  • 這些都是謠言|成都疫情謠言集中闢除
    12月7日至8日6時,成都新增5例新冠肺炎本地確診病例,疫情來勢洶洶,疫情謠言隨之而來。四川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在整理盤點相關謠言,在此集中闢謠,以正視聽。謠言一:成都不排除實施封城?謠言二:李澤帥為確診病例趙某密接者?真相:李澤帥與趙某並不相識,更無傳言中所說已檢出核酸檢測呈陽性,為確診病例。李澤帥居住的小區物業稱已聯繫社區工作人員,他回成都後,將對其進行核酸檢測。
  • 微軟總裁:美國政府對待華為不公正
    美國微軟公司總裁兼首席法務官布拉德·史密斯日前在接受美國《彭博商業周刊》採訪時說,美國政府對待華為的方式是不公正的,微軟已要求美國監管機構對其行為作出解釋。布拉德·史密斯指出,美國政府並未充分證明對這家中國公司採取的行動是合理的。
  • 拆解華為Mate30,美國零部件只剩下了一個玻璃殼
    華為通過自主研發提高採購能力,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非常明顯。例如全球銷量排名第四的小米,儘管也在推進獨自的晶片研發,但目前仍未配備到手機上。其新型5G手機「不得不繼續選擇(美國)高通的產品」(英國調查公司Omdia的諮詢總監前納秀樹),幾乎全部依賴於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