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3月28日,最新一期的綜藝選秀節目《青春有你2》剛播出完,引發了巨大爭議。
導師與選手之間,選手與選手之間,新瓜舊瓜一個接一個,讓人目不暇接。
其同時拿下幾個熱搜,就是最好的證明。
你以為只有國內選秀內綜藝節目狀況頻出?港臺的也一樣!
早在30年前的亞姐決賽現場,利智假唱,陳寶蓮、周弘、吳綺莉、楊嘉怡等多人互撕,那才叫「精彩」!
今天,扒姐就帶你們去見識一下你不知道的亞姐另一面。
歌劇魅影,利智假唱
時光回溯到1990年的「亞洲小姐」決賽現場,黃霑和「肥姐」擔綱主持,許冠文、陳百強、張婉婷、羅啟銳、甄妮、張敏等人擔當評委。
大咖雲集,群星璀璨。
評委和選手們表面上一片和和氣氣,可實際上私底下早已暗流湧動。
更令人想不通的是,這一年的決賽竟然選用歌劇《魅影》當作開場舞。目前來看,這一年的亞姐決賽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亞姐歷史上的「魅影」。
歌劇一結束,利智登臺獻唱。可問題是她竟然假唱,而且還出現了忘詞現象。
你能想像當時是多麼尷尬嗎?
主持人黃霑和「肥姐」都有歌唱功底;臺下做的許冠文、陳百強都是音樂巨匠;甄妮、羅文當時都當助唱嘉賓......再說了,彼時臺下坐在的觀摩藝人,在那個時代大都多棲,他們能看不出利智假唱,甚至還忘詞嗎?
雖然說利智並不是做為選手去參加,但是她畢竟也是亞姐出身,是選手們的師姐和榜樣。然而,這個師姐卻為師妹們做了不好的示範。
果不其然,有幾位選手在後來的演唱中也選擇了假唱。經媒體曝光之後,她們振振有詞地懟道:「利智不也假唱了嗎?你們為什麼不去寫她?」
而亞視的競爭對手無線也利用這一點大做文章,亞姐在飽受爭議之中,風頭始終壓不過港姐,這種不專業的情況是重要的原因。就連在兩家來回做主持的黃霑也直言:亞姐終將贏不了港姐!
如果說比賽現場出現假唱現象是節目組的原因,那麼比賽過程中的互撕就是個人的原因。
爭風吃醋,多人互撕
眾所周知,亞姐選舉想要獲得很好的名氣,必須要有評委們的支持。比如,張敏力挺楊玉梅;陳百強支持吳綺莉;黃霑看好施綺蓮等等。評委們暗中較勁,選手們自然爭風吃醋。
第一個遭殃的就是吳綺莉,因為當時吳綺莉參加比賽的時候僅僅只有17歲。
而港姐亞姐必須要年滿18周歲的女孩子才能參加,這樣一來其他選手就不服,私下裡打小報告,沒人搭理。結果,吳綺莉反過來質疑為什麼陳寶蓮能參加,因為陳寶蓮當時也只有17歲。
當時的陳寶蓮和施綺蓮是好友,兩人都沒背景,當即宣布退賽。
這樣一來,吳綺莉也只得被迫退賽。
亞視一看:這樣不行啊!趕緊安撫佳麗們的情緒,後來讓陳寶蓮和吳綺莉的父母出面,代其籤字重新報名。
好不容易選手湊起來開始比賽了,佳麗們帶著剪刀、墨汁、痒痒粉......至於打架、抓臉、扯頭髮,那都是家常便飯。選手們天天登頭條,吃瓜群眾們天天有瓜吃,這部「宮鬥劇」是不是很精彩?
多年以後,楊玉梅在面對《明報》採訪的時候大吐口水:比賽結束後,衣服都找不到了!
好不容易熬到決賽,4號選手譚文潔第一個登場時,多次差點滑倒。她搖搖晃晃地走到話筒前,評委那邊已經扣分了——儀態不端莊。
選手們手拉手一起展示環節,多位佳麗的手心被人抓破,影響到了後面的發揮。
但既然是比賽,終究要分出個勝負。最終吳綺莉奪冠,施綺蓮次之,楊玉梅獲得季軍。
比賽結束,亞視舉辦慶功宴,獲得三強的佳麗去參加了,其他人連奉陪的風度都沒有。
你以為爭鬥就此結束了?不,又開始了!
從賽場爭到賽外,多人「彎道超車」
決賽勝出的佼佼者們都加入了亞視,沒入選的,對手TVB擇優籤了幾個,電影公司發掘了幾個。那正是香港影視行業最輝煌的時候,用人之際,所以幾乎所有的佳麗都有籤約機會。
但是,不管是在一個公司,還是在競爭公司,這群曾經的對手們依舊互撕不止。
內地選手周弘因為跟其他幾位撕破臉,鬧得不可開交,後來竟然連演出機會都沒有了。
貴為冠軍的吳綺莉後來為了獲得更多的資源,傍上了某位娛樂圈大佬,未婚生子,直到現在還是很多吃瓜群眾們飯後的談資。
有一些沒背景的選手,在專業上競爭不過別人,紛紛選擇了「彎道超車」。比如,和娛樂圈大佬們搞緋聞,嫁給富商等等。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像周弘、陳寶蓮等人選擇拍風月片博出位。那時,可是她們正青春的時候呀!
爭來爭去,有人贏了嗎?
陳寶蓮英年早逝;周弘黯然退圈;吳綺莉晚景悽涼......
反而那些早早遠離這個是非地的佳麗們,如今卻大都有一個好歸宿。
雙手緊握,什麼都沒有;雙手伸開,擁有了一切!
有些東西,並不是說你去爭,就一定能爭到的。
結語
站在三十年之後回望,那一屆的亞姐們早已青春不再,容顏老去。
更是有些人晚景悽涼,讓人唏噓不已。
怪誰呢?
貴圈代有佳人,各領風騷三五年。
三十年之後的選秀比賽更多了,誰又會是下一個陳寶蓮?誰又會是下一個吳綺莉?
總是當繁華落盡,生死有時,才體會,無常生命,不過是夢幻泡影。
一生人,可以是長風萬裡,望盡天涯路;也可以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路都是自己選的,是走上了康莊大道,還是跨上了獨木橋,其實在一開始就決定了。
勿以惡小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