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首都華盛頓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美國國會兩院舉行聯席會議認證大選結果,川普抗議者非法闖入國會大廈並與警察發生衝突,引發騷亂,造成包括一名國會警察在內的5人死亡。
國會衝擊事件之後,首都華盛頓恢復了表面的平靜,而大選的鬧劇卻遠未謝幕。距新任總統宣誓就職僅剩不到半個月時間,呼籲川普提前下臺的聲音卻不絕於耳。
與此同時,大西洋彼岸的歐洲盟友也紛紛譴責這場暴亂,美國「民主燈塔」形象正變得黯淡無光。
當地時間2021年1月6日,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當天下午召開聯席會議,對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各州選舉人團計票結果進行統計認證。會議開始後不久,部分聚集在國會大廈附近的支持川普的示威者衝進國會大廈。視覺中國 圖
美國國會設置鐵柵欄加強安保 降半旗致哀死難警察
當地時間1月8日,美國國會大廈四周設置約2米高的黑色鐵柵欄,國民警衛隊也在周邊巡邏,以加強安保。示威者6日衝擊國會事件已致5人死亡,包括一名警察。眾議長佩洛西8日宣布降半旗向其致哀。
圖為國會西側,工作人員正在搭建當選總統拜登就職典禮講臺。
圖為巡邏的國民警衛隊。
川普表示不會出席拜登就職典禮
美國總統川普8日表示,他不會出席當選總統拜登的就職典禮。
川普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明確表示他不會出席1月20日舉行的拜登就職典禮。川普此舉將打破美國歷史傳統,使他成為150年來首位不出席繼任總統就職典禮的現任總統。
依照慣例,美國現任總統應在繼任總統就職日當天一早邀請後者到白宮做客,隨後兩人同乘一輛車前往國會出席就職典禮。美國歷史上只發生過3次現任總統未出席繼任者就職典禮的情況,且均發生在19世紀。
另據美國媒體報導,如獲正式邀請,副總統彭斯可能會出席拜登的就職典禮。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小布希和柯林頓都計劃出席。
美國東部時間7日凌晨,美國國會聯席會議正式確認,拜登贏得306張選舉人票,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川普隨後發表聲明,承諾政權交接將有序進行。
美媒:民主黨計劃最早於11日提出總統彈劾草案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援引多位知情人士報導,眾議院民主黨人計劃最早在11日推出彈劾川普的草案。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8日表示,如果川普不辭職,民主黨人準備在下周推進彈劾程序。佩洛西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眾議院將「保留所有選項」。
眾議院民主黨人計劃在11日召開會議時提出彈劾決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獲得的彈劾決議草案中顯示,民主黨人準備以「煽動叛亂」的罪名彈劾川普。
草案稱:「川普嚴重危及了美國及其政府機構的安全,他威脅到了民主制度的完整性,幹涉權力和平過渡,危及另一個政府分支。因此,他作為總統背叛了人們的信任,對美國民眾造成明顯的傷害。」
眾議院可能會在下周初到周中進行投票表決。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尚未對此消息進行證實。一旦宣布,這將是眾議院第二次公布彈劾川普的草案。
2019年12月,眾議院曾以濫用職權和阻礙國會工作的罪名彈劾川普。2020年2月,參議院宣布他的兩項指控均不成立。
推特宣布永久停用美國總統川普個人帳號,川普換號發文又被刪
當地時間1月8日晚,美國社交網站推特發布聲明,稱將永久停用美國總統川普個人帳號。
川普個人推特帳號封面顯示,帳號已被凍結(圖片來源於網絡)
聲明稱,「在經過仔細審核近期川普帳號的推文及相關問題之後,特別是這些推文在推特上和其他地方如何被解讀後,由於擔心更多煽動暴力風險,我們已經永久停用了該帳號」。
推特官方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
推特進一步表示,在1月6日推特宣布凍結川普帳號12小時的時候就明確表示,如果川普帳號繼續違反平臺政策,將導致帳號永久停用。
推特在聲明中列舉川普1月8日多條推文為例,認為其聲明會在不同人群中造成不同影響,其中包括了煽動暴力,並詳細列舉其判定依據。
川普在推特上擁有超過8000萬粉絲。除推特外,臉書等平臺也表示將凍結川普帳號直到拜登就職。
就在推特宣布永久停用美國總統川普的個人帳號後,川普曾用其作為美國總統的官方帳號發表過回應,宣稱不會向推特的封鎖妥協,要「馬上建立我們自己的平臺」。不過,這一回應在發出不久後就被刪除了。
圖源:美國《國會山報》
儘管推文很快就被刪除,但一些報導白宮新聞的記者還是眼疾手快地將川普的原話做了截圖。在聲明中,川普聲稱推特公司內的員工發布了聯名信,向公司高層施壓要求停用川普的個人帳號。從多家外媒的報導看,推特職工確實曾發起過這樣一次聯名活動。
圖源:《華盛頓郵報》
川普在推文中延續了自己對推特等社交網絡巨頭的批評稱,儘管推特是一家私營企業,但其運作和發展離不開美國《通訊規範法》第230條(俗稱「230條款」)給予科技企業的法律保護,他認為推特的做法是在「公器私用、破壞言論自由」。
隨後,川普又宣布了一則重磅消息:他宣稱自己正考慮短期內建立一個「我們自己的平臺」,供其本人及支持者發表觀點。
據《國會山報》報導,川普曾聲稱:「我早就預料到這一切(指帳號被永久停用)會發生。我們已經和多個平臺做過溝通,我們隨後將宣布一個大消息」。
從前後文看,該消息與「新建平臺」相關,但截至目前,川普還未明確公布其具體內容,這個「新平臺」的具體形式和上線時間也尚不明確。
不過,川普這幾條推文在發出後不久就被刪除,目前在帳號上無法查看到這幾條留言的內容。結合多家外媒的報導看,目前尚不知道是誰刪除了這些推文。
擔心川普按下核按鈕,佩洛西與五角大樓高層商討預防措施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1月8日表示,她已與五角大樓高層談話溝通,確保情緒不穩定的總統川普在最後十幾天任期內無法發動核打擊。
據法新社報導,佩洛西8日稱,她已經與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勒談話,商討「可行的預防措施」,避免一位「不穩定的」總統開展軍事敵對行動、存取發射代碼並下令進行核打擊。
另據《國會山報》報導,米勒的發言人戴夫·巴特勒上校在簡短的聲明中稱,佩洛西發起了這次電話會議,而米勒「回答了她有關核指揮權限程序的問題。」
《福布斯》雜誌1月6日分析指出,儘管因為煽動支持者衝擊國會而飽受指責,但無可否認的是,川普依然還是美國總統,是擁有核武庫「唯一控制權」的人。因此,有美媒猜測衝擊國會失敗之後,按下核按鈕或成為川普的下一個選擇,更讓人擔憂的是,川普近期的精神狀態「很不穩定」。
闖佩洛西辦公室的男子被抓,還偷了臺國家機密電腦
▲入侵佩洛西辦公室擺拍男子被捕現場:自行走進警局自首 雙手反銬
據CNN報導,美國聯邦官員當地時間1月8日表示,6日非法入侵國會大廈坐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辦公桌前被拍照的男子已經被捕,並被控以包括盜竊公共財產的三項聯邦罪名。據美國阿肯色州本頓縣警方提供的視頻顯示,當天照片中的男子理察·巴內特自行走進警長辦公室,向FBI自首。隨後他雙手反銬在背後,被關進小石城一所監獄。
▲推特視頻截圖
美國俄勒岡州民主黨參議員傑夫·默克利7日在推特上發布視頻稱,6日強闖美國國會大廈的抗議者洗劫了他的辦公室,還偷走了一臺筆記本電腦,這臺電腦內有「敏感」國家安全信息,被偷可能會導致高度敏感的信息洩露。
▲推特視頻截圖
《國會山報》7日報導稱,這位參議員上傳了一段他的辦公室在國會大廈騷亂後一片狼藉的視頻,並表示原本放在會議桌上的一臺筆記本電腦不見了。
▲推特視頻截圖
默克利在視頻中稱,他沒有鎖門,因為當晚國會開會確認選舉團投票結果時,他都會進進出出。儘管門是開著的,但抗議者們「幾乎把門從合頁上砸了下來」。他還展示了自己被洗劫了的辦公室,包括從牆上被撕下來的別人送的畫,還有一個在桌子上熄滅的菸頭,一面「川普2020」的旗幟被扔在角落。「你可以看到地上到處都是垃圾。」默克利說。
▲抗議者衝進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辦公室
美媒援引安全和間諜專家的話稱,議員筆記本電腦被偷可能會導致高度敏感的信息洩露,有人可能會利用這些材料威脅美國國家安全。默克利的辦公室不是唯一一個被抗議者洗劫的,另有一名抗議者被拍到坐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辦公桌前,把腳放在她的桌子上,最後還拿走了一個印有佩洛西名字的信封。
13人將面臨國會大廈抗議衝突引發的聯邦指控
美國司法部當地時間1月8日宣布,目前共有13人因6日的國會大廈抗議衝突面臨聯邦指控。司法部表示,除了已經被指控的人,還有其他的投訴「已經提交「,且」調查正在進行」。「
美國司法部負責華盛頓特區的代理檢察官麥可·舍溫(Michael Sherwin)說:「我的辦公室與我們的各級執法夥伴一道,一直在迅速開展工作,利用一切資源,以查明、逮捕並開始起訴這些在美國國會大廈犯下肆無忌憚罪行的人。」
當地時間1月7日,美國華盛頓,川普支持者衝入國會大廈引發騷亂後,國會大廈內大量設施被損毀,現場一片狼藉。圖為家具散落在走廊。
美國「民主燈塔」崩塌
近兩天歐洲領導人密集發聲,除了譴責美國國會衝擊事件外,更多地是表達對「美式民主」的失望。
英國首相詹森在記者會上表示,慫恿人們攻佔國會並不斷質疑自由公正的選舉結果,這是完全錯誤的,要毫無保留地譴責這種可恥的行為。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震驚,她呼籲美國實現政權和平有序交接。
法國總統馬克龍則在講話中用英文說,「發生在華盛頓的一切,絕不是美國」。
在瑞士日內瓦,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發表特別聲明。她表示,美國國會衝擊事件令人深感不安,這顯示出政治領導人持續蓄意歪曲事實、煽動暴力和仇恨的破壞性影響。
作為美國制度象徵的國會遭到衝擊,也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表示,自詡為世界「民主燈塔」的美國形象大損,以後恐怕難以將自己的標準強加給其他國家了。
網友:世界領導人在問,「美式民主」遭到攻擊,美國以後怎麼在其他國家面前標榜民主?如何懲罰所謂「不民主的國家」?這一切都變得如此的虛偽。
網友:這難道就是他們所謂的,美國是第三世界國家的「民主樣板」?
網友:美國連自己後院都管不好,就不要說他們要幫助其他國家維護所謂的民主了。
「美國變成了美國領導人經常譴責的樣子」
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暴力衝擊國會後,包括美國媒體在內的國際輿論認為,國會騷亂事件反映了美國社會嚴重的兩極分化,將激化美國社會不同陣營間的不信任,暴露出美國政治體制之痛。
美國《華盛頓郵報》刊載文章說,美國國會確認大選結果的聯席會議演變成一場分裂的政治鬧劇。暴力事件反映了美國社會嚴重的兩極分化,也反映了美國政治體制之痛日益增長。
美國《外交政策》發表文章說,6日發生的暴力事件必將損害美國的全球形象。美國已經變成了美國領導人經常譴責的樣子:無法在權力交接過程中避免暴力和流血破壞。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刊登題為《華盛頓極其黑暗的一天》的文章說,在美國國會發生的事情是領導力徹底缺失的自然結果。
德國《世界報》發表文章說,這是美國經歷的黑暗一天。這一事件削弱了美國。一夜之間,美國的民主道德高地變得更加脆弱。
英國《衛報》發表評論認為,現在擺在美國面前真正重要的問題是如何挽救民主。美國社會已經變得越來越分裂。
英國《衛報》評論截圖:美國民主處於危險之中
法國《費加羅報》發表文章說,6日發生的暴力事件不僅使美國共和黨面臨分裂,同時激化了社會不同陣營間的怨恨和不信任,使美國陷入新的政治危機,也使美國的未來陷入未知。
法國《費加羅報》標題:「民主分崩離析」
法國《世界報》發表題為《美國蒙羞的一天》的社論說,川普支持者中的極端分子6日衝擊國會大廈,向美國民主發起挑戰。這是美國黑暗的一天,美國社會被撕裂,民主被動搖。美國民主的脆弱震驚世界。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刊文《最糟糕的場面》認為,疫情只是加劇了美國之前已經存在的問題:不平等、種族問題、醫療問題、極端的政治兩極分化和不斷加劇的緊張局勢。國會山發生的事情可能是美國政治不可預測的不穩定時期的開始。
俄羅斯塔斯社援引智庫俄羅斯國際事務理事會主任科爾圖諾夫的話說,此次悲劇事件是一次見證,美國社會的分裂不僅存在,而且在加深分化。
《澳大利亞人報》刊登題為《美國神話在國會山上死去》的評論文章說,衝擊國會的暴力行為使一些美國神話隨之死去,和平的民主權力交接已經「死了」。
中國學者:馳名「雙標」當休矣
「暴徒」「暴亂」「讓美國民主蒙羞」「針對民主建築和民主制度基礎發起的襲擊」……美西方不少政客和媒體對事件憤慨不已,直斥示威者是暴徒和恐怖分子。發生在美國會大廈的這一幕,不由讓人聯想起2019年香港發生的「修例風波」。同樣是暴力分子衝擊立法機構,但當時一些美西方政客和媒體卻為香港暴徒大聲叫好,「亮麗風景線」「民主英雄」之類溢美之詞不絕於耳。
相似的情景,截然不同的兩套說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田飛龍指出,這種自相矛盾的說法,凸顯一些西方政客的虛偽、傲慢和偏見。
「一些美西方政客認為自己對民主有主導權和定義權,其實質是以民主話語權來維護自身霸權和既得利益。這種在民主話語上的雙重標準,損害民主定義的邏輯基礎和民主實踐的一貫性。人們越來越懷疑,他們推行民主價值觀是否出於真心,理論上是否融貫一致?」田飛龍說。
南開大學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說,長期以來,美西方仗著自身掌握話語權,在香港問題上不講邏輯、信口雌黃,而對自身同類問題卻以完全不同的標準去評判。對美國示威者佔領國會和香港示威者衝擊立法會採取兩極評價,充分暴露其雙重標準,凸顯美西方操控國際輿論的霸道與無恥。
李曉兵指出,美國發生佔領國會事件,反映西方自由民主理論、制度運作存在嚴重缺陷。值得警惕的是,長期以來,美西方不斷向香港社會宣揚、灌輸這一套已被實踐證明存在嚴重缺陷的自由民主理論,妄圖誤導香港走美西方道路,在香港社會製造思想混亂,這是極不負責任的做法。
英國學者:美國危機由來已久,且遠未結束
英國知名學者、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美國社會當下亂局,源於長期存在的社會矛盾,而其背後的深層原因則是美國的衰退。
在過去的四十年中,美國半數人口的生活水平都在下降或處於停滯狀態。如今,美國社會的不平等已回到1930年代大蕭條時水平。實際上,很多人的美國夢結束了。
英國知名學者馬丁·雅克
馬丁·雅克指出,美國社會陷入分裂,兩極嚴重分化,政府體系陷入癱瘓。華盛頓面臨著美國內戰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
他表示,美國政治亂局遠未結束,它帶來的後果將愈發明顯。美國社會的分裂與迷茫,將極大削減美國的世界影響力。拜登正式上任美國總統後,無疑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原標題:《關注 | 川普推特帳號永久被封!或將遭到二次彈劾!》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