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警察」為抗疫出力責無旁貸
薛丁豪,2000年1月出生,運城市稷山縣人,共青團員,大一學生,現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與交通管理學院組織部幹事。疫情發生後,薛丁豪第一時間響應號召,加入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稷山青年突擊隊,主動參與稷山縣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積極協助鄉鎮公安幹警開展排查工作。
本報記者 李雲霞
1月25日,稷山縣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湧現出一批志願加入戰役隊伍的新鮮血液——公安幹警後備力量公安大學生,他們用「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優秀品質和「疫情不退我不退」的青春熱血,築起疫情防控的青春「硬核」之牆。
20歲的薛丁豪,就是這股青春力量中的一員。
爭做抗疫先行者
疫情發生後,稷山公安局發出關於成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稷山籍師生阻疫青年突擊小組的倡議,薛丁豪毫不猶豫地加入稷山縣公安局抗擊疫情一線,參加到稷山縣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保證圓滿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當好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人民警察後備力量,當好人民的保護傘,踐行好為人民負重前行的職責。公安大學給予我的『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信念,始終支撐著我,即使再苦再累,我也不會退縮。」他表示。
加入稷山縣稷峰鎮公安幹警隊伍後,薛丁豪利用所學專業,協助民警、輔警開展排查、查驗工作,指揮進出轄區的每一位駕駛員,配合衛生檢疫部門做好體溫監測工作,並逐一登記在冊;隨後,他加入所在社區疫情防控工作隊伍,逐戶排查外來返稷人員與發燒、咳嗽人員,確保「一戶不缺、一人不漏」;在小區門口設置防疫站點關卡,認真開展人員勸返以及防疫知識宣傳等工作,並對往來車輛進行重點登記檢查,確保所在社區不出現輸入病例風險。
一張桌子、幾根橫杆、一個警示牌、一瓶消毒水,薛丁豪為所在小區築起了抗擊疫情、安定民心的一道「安全線」。
甘當防疫螺絲釘
在疫情防控最吃勁兒的關頭,控制人員流動至關重要。
薛丁豪按照一戶人家 「一次出一人、兩天出一次」的要求,嚴格管控小區人員出入;同時,他不忘居家隔離人員的情緒疏導,堅持每天用電話、視頻、微信交流等方式,了解居家隔離人員的身體狀況,講解疫情防控小知識,發送居家健身、音樂、在線讀書等小連結,緩解居家隔離人員的緊張情緒,引導他們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疫情,更好配合防疫工作的開展。
在薛丁豪的努力下,社區居民都主動做到了不出門、不聚集,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並紛紛為他「點讚」。
「我們每天的工作從早上9點開始,到晚上10點結束。雖然工作量非常大,但我完全可以接受。」薛丁豪表示,「我做的工作是此次防疫工作的基礎組成部分,只有把基礎做好,才能實現大局的勝利。」
家人當好後備軍
薛丁豪毅然投身抗疫志願服務中,亦得益於他的家人在背後給予的精神支持和後勤保障。
「疫情剛開始的時候,聽說有志願活動,雖然心裡有點害怕,但是父母卻非常堅定地贊成我去參加活動。」薛丁豪說,父母經常告訴他,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候,作為公大學子如果不做點什麼,就對不起身上穿著的那身警服。
投入戰鬥後,由於薛丁豪的父母工作比較忙,爺爺奶奶這個時候就成了他最有力的後勤保障:每天早上很早就起來做早飯,晚上不論多晚都等他回家後才休息。這些看似簡單的舉動,卻解了他的後顧之憂。
一個多月的志願服務中,薛丁豪忠實履行著「戰鬥員」「宣傳員」「保障員」的職責,成為稷山公安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道亮麗風景。
採訪最後,薛丁豪表示,作為一名共青團員,同時是黨和人民培養的公安後備力量,關鍵時刻就要舉旗幟、亮身份、展作為,雖然不能像醫務工作者那樣請戰奔赴武漢抗疫一線,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為抗疫獻智出力卻是責無旁貸的事情,相信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定能早日獲得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