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賽季,中超的保級大戰,往往比爭冠大戰更加驚險刺激,涉及的球隊也更多。如果說爭冠基本上是在三四支球隊之間展開,那麼保級經常會出現超過半數的球隊都在岸邊的情形。由於本賽季受到疫情影響,各隊財政狀況參差不齊,加上特殊的賽會制,這意味著今年的保級大戰,會比以往更加撲朔迷離,更加難以預測。
河南建業球迷
從以往來看,中超歷年降級的球隊,除了自身實力不濟,本來就是保級球隊的水平外,往往有兩大特徵,一是財務狀況不佳,球隊傳出欠薪的消息,導致球隊內部軍心不穩,發揮水平大打折扣,比如2015賽季的申鑫,2017賽季的延邊和遼足;二是球隊管理有問題,比較喜歡折騰,一年下來多次換帥,導致球隊的發揮並不穩定,比如上賽季的人和,2018賽季的貴州。此外,中超近年來還有一個「黑馬定律」,也就是說,前一賽季成為黑馬的球隊,第二個賽季往往黑馬褪色,最終降級,比如2019年的人和,2018年的貴州,2017年的延邊,以及2016年的永昌。
從這三大特徵按圖索驥,有四支球隊比較危險。一是升班馬青島黃海,原本實力偏弱,隊中老將居多,陣容比較單薄,而在休賽期,他們已經兩次換帥,先是去年帶隊衝超的功勳教練利略主動解約,然後執行教練奧斯卡,又在臨近開賽前被拿下,換上了在西班牙人執教過的馬欽。球隊的備戰基本上歸零。
黃海老將王棟
馬欽一直堅持打三後衛,黃海近年來一直打四後衛,體系上並不兼容,而且中超打三後衛的球隊,幾乎沒有成功的例子。而且,黃海的兩名外援米納拉和克萊奧一直沒有在隊中,預計聯賽開始三四輪之後,他們才能上陣,這意味著黃海一上來就要用雙外援,去對陣其他球隊的四外援,明顯在陣容上落了下風。此外,黃海財力並不雄厚,此前在疫情期間也傳出過欠薪的消息,如果球隊成績不佳,很難進行大手筆補強,或者按照馬欽的要求去引援。
二是上賽季的黑馬球隊河南建業。原本,建業的備戰做得相當不錯,在熱身賽上成績出色,完全可以再當黑馬,即使在死亡之組的A組,他們也被認為有進入四強的潛力。但問題是,建業臨近開賽前,將上賽季的功勳主帥王寶山拿下,換上了此前執教成績平平的楊戟,隨後又有主力被下放,對於這支原本就財力不算雄厚的球隊來說,這樣的折騰很傷士氣。
王寶山已經離開建業
在王寶山之前,建業歷經多個主帥,每個賽季都要多次換帥,始終無法擺脫保級區,如今臨戰換帥,在強隊林立的A組,本來就實力較弱的建業,有可能成為墊底球隊。
三是上賽季的另外一支黑馬球隊重慶當代。相比上個賽季,重慶面目全非,換掉了功勳教練小克魯伊夫,更重要的是,重慶在備戰期長期沒有一名外援,直到近期,重慶的幾名外援才回到中國,聯賽開局階段,重慶將是全華班上陣,對於原本就比較依賴外援的重慶來說,開局將會異常艱難。
重慶主帥張外龍
最關鍵的是,重慶上賽季後半段戰績已有下滑,當時就有欠薪的消息,今年以來,重慶受到疫情影響較大,主要贊助商撤出,有關欠薪的消息也是不時出現,該隊的財務狀況不容樂觀,隊員戰鬥力成疑,這是重慶最讓人擔心的地方。
最後一支球隊是天津泰達,他們與建業、重慶一樣,都是上賽季的黑馬,本來是降級熱門球隊,結果躍居聯賽中上遊。但泰達的問題在於「天災」,受到疫情影響,泰達不僅一直沒有主帥帶隊備戰,而且兩名外援巴斯蒂安斯和華格納長期沒有歸隊,直到現在,上賽季的戰術支點華格納也沒有回來,沒有華格納,泰達上賽季揚名中超的「阿森納」組合少了重要一環,威力大減。
華格納何時才回歸?
熱身賽上,泰達的戰績就比較糟糕,而且很難找到華格納的替代者。此外,泰達的兩大本土核心球員買提江和楊帆都離開了,卻沒有相應的補充,也是一大隱患。當然,泰達如果進入保級區,還是有足夠的財力進行補強,這是泰達過去多次在降級邊緣逃生的主要原因。
當然,由於今年實施賽會制,第一階段的成績,不會被帶入第二階段,這意味著目前不被外界所看好的這四支球隊,即使第一階段成績糟糕,第二階段淘汰賽時只要能調整過來,打好關鍵的幾場比賽,照樣可以保級。所以第二階段,才是這些保級球隊發力的時候,誰能保級,屆時才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