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0年結束,僅剩66天。這個給所有線下教培機構出難題的年頭,終於要結束了。
對體教培行業而言,這一年更是過得尤為艱難。先有趣動旅程倒閉,後又出現巨石達陣經營不善事件。而據懶熊體育了解,從上海發家的綜合體育教育機構咕嚕咕嚕也於早前出現經營問題。
目前,咕嚕咕嚕旗下加盟門店均已各自改名、獨立運營,數家直營門店也已關停。大眾點評搜索「咕嚕咕嚕」,顯示仍未更名且在營業中的門店僅剩富都廣場店一家。懶熊體育撥打頁面上留下的電話,該號碼一直處於關機狀態。
大眾點評搜索結果如圖示(註:頁面最下方「咕嚕kid擊劍館」已獨立運營)
巔峰時期,咕嚕咕嚕在全國各地擁有超過40家加盟和直營門店,開設輪滑、跆拳道、擊劍、武術等項目。如此規模的機構也遭到打擊,體教培行業再次遭受信任危機。根據公眾號「上海家長」在相關家長維權群的統計,此次關停涉及學員超過900名、費用逾857萬人民幣。
雖說疫情讓線下體教培機構受損嚴重,但據懶熊體育多方了解,咕嚕咕嚕出現問題並不僅僅是因為疫情,而是各方面原因綜合導致。鑑於咕嚕咕嚕成立時間長、發展脈絡清晰、問題具有典型性,我們試圖還原咕嚕咕嚕發展的各個階段以及出現的問題,希望能給予相應發展階段的體教培機構以參考和反思。
停擺
一位學生家長告訴懶熊體育,2017年,她的孩子在位於上海東郊集合的咕嚕咕嚕門店交費入學,開始學習輪滑,並在2019年9月、10月追加購買武術課,共計192課時,費用為13000元。今年5月,上海線下體教培機構陸續復工,該家長前去門店發現已經關店,而手中課時還剩下176節。
而據公眾號「上海家長」爆料,早在2019年9月,有家長在咕嚕咕嚕世紀百聯店交費一周後門店便關門,理由為「器材老化、消防整改」;2020年1月,協信星光店一員工反映咕嚕咕嚕已拖欠2個月工資。疫情恢復後,咕嚕咕嚕門店也並未恢復運營。
其實,早在今年3月,就有咕嚕咕嚕學生家長在大眾點評投訴其「跑路」,並稱咕嚕咕嚕創始人聶海亮失聯。為此,當時懶熊體育聯繫到聶海亮詢問此事。聶海亮回覆:「因為疫情目前無法復工,如果能複課,我們肯定馬上復工。我也沒有失聯,最近聯繫我的家長,我都回過電話,也做過正面的回覆。」
今年4月,咕嚕咕嚕學員家長在大眾點評發布的評論
但在此後,事情就一直朝著壞的方向發展。
今年6月後,咕嚕咕嚕加盟店陸續更名,開始獨立運營。此前為咕嚕咕嚕加盟商、現名「銀洛輪滑運動成長中心」的周店長告訴懶熊體育,跟咕嚕咕嚕脫鉤後,銀洛損失了當時加盟咕嚕咕嚕的費用。另外,周店長認為,「因為咕嚕咕嚕一直成本比較高,再加上冬天淡季和上半年的疫情,所以他們就停擺了。聶海亮也沒有『跑路』,他該管的也管了。他把房子賣了,還是在努力籌錢。」
回看
上海咕嚕咕嚕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創立於2009年,是一家少兒運動健身教育培訓公司。咕嚕咕嚕以輪滑項目起家,此前曾擁有咕嚕咕嚕少兒運動健身教育成長中心和Kid Sports等一系列品牌,目標客戶主要為3-12歲青少年及兒童。巔峰時期,咕嚕咕嚕在全國包括上海、南京、蘇州等城市在內超過40家商場設立了培訓中心,內容包含輪滑、跆拳道、武術、擊劍等運動項目。
簡單劃分的話,咕嚕咕嚕至今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09-2016年,草根創業野蠻生長;2016-2018,拿到融資對外擴張;2019-2020,開放加盟,黯然倒下。其中風險投資機構的介入和開放加盟,是發展中的兩個關鍵節點。
2016年,體育投資正當時。作為當時在上海規模最大的體教培機構之一,咕嚕咕嚕受到了資方關注。同年,咕嚕咕嚕宣布完成3800萬元A輪融資,由榮正國際領投,青松基金跟投。聶海亮在融資後曾對懶熊體育表示:「融資將主要用於少兒運動健身教育項目的研發和新成長中心的開發上。」
根據一名不願具名的咕嚕咕嚕內部人士的說法,融資完成後,經過和資本方商議,雙方希望接下來咕嚕咕嚕能夠快速拓店,同時研發一套有助於規模化擴張的管理運營輔助軟體系統。
咕嚕咕嚕也確實按這個方向執行了。首先是不斷進行品牌和門店升級,陸續將部分在室外的門店搬入商場。從門店選址和裝修來看,咕嚕咕嚕此後所有門店均位於商場中,且大多與早教、K12機構毗鄰,若同時開展輪滑、體適能、武術等項目,門店面積可達200-300平方米,再加上全店標準化軟裝,咕嚕咕嚕開始主打高端路線。但與此同時,咕嚕咕嚕輪滑、跆拳道項目的課單價卻僅從在室外的幾十元漲到100元上下。
此後2-3年內,咕嚕咕嚕一直以全直營門店的姿態擴張。直到2019年7月,咕嚕咕嚕召開分享會議,這也是一個非正式的加盟會議。會上,聶海亮首次將他花費多年心血研發的管理系統公開展示。
例如,在選開新店時,加盟商可直接查看某商場附近的小區數量及距離、住戶數量、幼兒園數量及距離等;也就是說,通過這一系統,加盟商可直接進行「傻瓜式選址」,系統將自動判定該商場是否適合開設門店。在教練升級上,系統每月會自動根據店長為教練填寫的評定,決定教練的升降級。此外,該系統還實現了報銷、支出、打卡等方面的無紙化管理。簡而言之,咕嚕咕嚕研發的這一管理系統,幾乎將所有在日常運營中會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問題進行了計算機化。
咕嚕咕嚕在分享會議後公布的創業合伙人加盟手冊,其中提到咕嚕咕嚕加盟的模式
這一系統,也成為了咕嚕咕嚕去到全國各地開放加盟的最大賣點。這次會議後,咕嚕咕嚕也陸續開始開放加盟,並將部門位於上海的直營門店轉為加盟店。隨後半年,聶海亮更是經常在朋友圈曬出去到各地與加盟商見面的照片。也就是在2019年下半年,咕嚕咕嚕達到了巔峰的40多家門店。隨後,咕嚕咕嚕就開始出現上述關店、欠薪等問題。
問題
實際上,在體育教育行業,隨著場地、人力成本一直上漲且居高不下,加上輻射範圍日趨固定,如果無法提高培訓項目的單價或內容,那麼旗下門店很可能都要面臨利潤一步一步下滑的局面——特別是在輪滑、跆拳道這樣的傳統項目上。咕嚕咕嚕門店基本選擇在了商場,租金又屬於場地中的較高水平。某種意義上,這種情況下,開多一家直營店,很可能徒增運營壓力,而非利潤。
從交付的產品和服務而言,作為中國體教培市場上歷史比較悠久的項目,輪滑、跆拳道至今卻很難改變項目收費低的現狀,進而也會導致相關機構抗風險能力低下。咕嚕咕嚕遭遇的困境很大一部分就是由此引發的,據懶熊體育了解,2018年底到2019年上半年,咕嚕咕嚕已經出現不小的運營資金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想要快速擴張,或者短時間內增加現金流,推行加盟是為數不多的選擇。咕嚕咕嚕在2019年初嘗試過尋找融資,但當時的投資市場已經對這個概念——無論是體育還是體育教育變得十分冷淡,很多跟投資機構的對話基本都沒有下文。
咕嚕咕嚕本希望推出加盟,也能收回部分資金,但疫情不期而至,無疑給了咕嚕咕嚕巨大的打擊。
此外,根據上述內部人士的說法,咕嚕咕嚕的投資方榮正資本在去年下半年的介入,成為了壓死咕嚕咕嚕的一根稻草。該人士回憶,去年底榮正資本對咕嚕咕嚕的運營狀況並不滿意,一度希望扶持一名由另一個資方在2016年安排進入咕嚕咕嚕的高管來接手公司。雖然這符合投資方利益,但資方此時對創始人進行施壓易放大機構內部不和諧的聲音。
但有另外一名內部人士並不這麼認為,該人士表示,榮正在去年底召開了一次股東會,對咕嚕咕嚕的財務狀況和透明性提出疑問,在那之後插手公司事務亦是為了更好解決當時問題。
這樣的局面,或許聶海亮自己也應當承擔一部分責任。聶海亮一向稱自己是「草根出身」,他從兼職輪滑教練做到咕嚕咕嚕的創始人,公司的團隊、業務經營,包括後來的加盟商,大多都是跟隨他多年的員工。同是草根出身的團隊,在融資後的快速爬坡階段,有時不一定能承擔起公司上升期的新任務。創始人太過重感情,也一直沒有調整團隊或者引進有力幫手,也是導致其最終與投資人對立的原因之一。
但回過頭再看,在原本直營門店利潤不高的情況下,咕嚕咕嚕在拿到融資後,第一時間投入研發龐大的管理軟體系統,這一決策或許有所偏差。咕嚕咕嚕自己原本並無IT團隊,在決定研發系統後,才從0到1的招兵買馬,消耗了不少人力財力。
上述內部人士認為,「雖然這個系統好東西,但是它的運行是建立在你的門店有80分的基礎上,系統可以幫你從80分提高到90分。」在該人士看來,聶海亮在研發系統上投入了過多的精力,花在門店和培訓業務本身的時間少了很多,對於門店的實際運營管理、人員培訓、產品銷售、市場營銷等方面業務,作為創始人,他顯然對核心業務抓得不夠,以至於產品在運營考量和推廣上都難以找到提價的有力理由。
關於這一點,一位不願具名的體育教育機構創始人對懶熊體育表示,其實有很多很大體量的品牌,現在也仍在使用第三方管理系統。「對任何機構而言,核心不是系統,而是教學。系統只是一個工具。如果創業者覺得只要有系統就可以稱霸全國,那動作就會走形了。」
融資之前,咕嚕咕嚕的團隊僅有10人左右。上述內部人士表示,「當時談不上管理,更多是求生存求發展,各個方面都沒有正規化。當時我們想的太好了,體育教育這個版塊一定會往上走,加大投入能提升市場的接受度。只是沒想到,行業發展可能來的不如我們預想這麼快,競爭比我們想像中更激烈。」
體育教育行業發展的速度一直很慢,這與行業本身的基因也有關係。即便如今越來越多人選擇讓孩子接受體育教育,但與學科教育、語言培訓、技能培訓等項目比起來,體教培仍然算是比較邊緣化的類目,家長重視程度仍需要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大多體教培機構無法也不敢提價,從業人員層次也有待提高。某種程度上,咕嚕咕嚕的崩塌,也是整個行業現狀的縮影。
疫情期間,咕嚕咕嚕門店張貼的停課通知
在以上幾種原因共同作用下,咕嚕咕嚕的內部問題始終沒得到解決。於是,到了2020年,疫情成為了最後一根稻草。
教訓
綜合多方信息,我們得以從上帝視角回看了咕嚕咕嚕的失敗。實際上,從開始創業到融資,再到內部方向調整、團隊調整和業務方向調整,咕嚕咕嚕經歷的這幾個階段也囊括了市面上大多體教培機構將走過的路。或許我們可以再次探討一下在不同階段,機構及創始人可以如何面對資本、團隊以及各種調整。
首先,搭建團隊且適時調整非常重要,草根創業者在起步時,需要找到願意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兄弟,這時候衝鋒陷陣快速生長更重要。但在逐步壯大和正規化之後,包括引進機構投資人之後,在業務升級時要嘗試引進具備專業管理經驗和符合新階段要求的新鮮血液。這個時候太重感情反而會成為一個缺點。
從懶熊體育的接觸和其他人的評價中,聶海亮思維相對縝密,對市場和業態有很深的見解,腦子裡也善於謀篇布局。也正因如此,儘管有了完備的規劃,但在團隊執行的過程中,如果團隊能力跟不上,很容易出現落差,更為可惜。
其次,如何與投資人、投資機構相處、溝通非常重要。做好篩選當然重要,但許多體教培機構對於資本及其機制相對還是陌生,投資人更多時候是利益驅動,當市場變冷或者公司表現不佳的時候,來自投資人的壓力很難避免,這時候能保障你的只有業績或者法律。
上述體育教育機構創始人在這方面的建議是,首先,如果項目的財務指標和關鍵運營指標一直能夠穩定達成,各方面都比較穩健,那投資方在對管理的幹涉或許也不會太多;第二,如果創始團隊或高層自身方向堅定,模型和故事都靠譜穩健,其實可以通過常規性的溝通和互動,倒過來影響投資人。和投資人一直保持良性互動,可以預防矛盾堆積到撕破臉。其實,投資人很希望看到「堅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創業者。
第三,拿到融資後怎麼花或者說帳上資金充足的時候怎麼用。從咕嚕咕嚕的角度來說,如果拿到融資後,沒有耗費大量精力投入到系統研發中,或者不要一下子做得大而全,而是逐個模塊按需開發,或許結局會不一樣。對於體教培機構而言,公司的重點還需要放在產品打磨、團隊提升和業務升級上。
當然,公司進行調整,自然就會面臨動蕩,比如銷售額的下降。這時候就是花錢的學問了,儘量要抓準帳面上有充分資金的時期去推動改革,否則到後來會更難推進。回頭看,咕嚕咕嚕當時最需要花錢的地方,就是做那些能讓客單價提升的事,即便走一些彎路。
最後,創始人也需要調整心態,要有壯士斷腕的魄力。或許這是一條沒有人情味的法則,但在做決策時,你必須是一個為長久計的管理者。商業世界足夠殘酷,猶猶豫豫的人總是會錯過機會。
據企查查數據,2020年以來,咕嚕咕嚕共計收到65條開庭公告、16紙裁判文書,創始人聶海亮被限制高消費
從40+家門店的大機構到現在負債纍纍,或許現在市面上很多機構沒有經歷咕嚕咕嚕的動蕩曲折,但其在發展歷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是機構們在面對融資、面對擴張、面對調整等階段時可以自省的參考。
體育教育是一門戒驕戒躁的事業,同時它也在不斷地給創業者出難題。它要求你不僅是一個有人情味的教育者、好夥伴,又要成為一個殺伐果斷、審時度勢的管理者。打鐵還需自身硬,或許在面臨進一步發展的選擇前,創業者們需要做出過硬的產品,並理出一個足夠清晰、不會隨意更改的發展邏輯,才能做出一個足夠優質的體教培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