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談:2020年,報紙還好嗎

2020-12-18 安徽網

2017年6月4日,《紐約時報》曾推出「紐約故事」特刊,邀請11位不同畫風的插畫師加盟創作,用連環畫的形式講述在紐約發生的11個真實故事,圖為特刊封面(上)和內頁插圖(左)                 崔瑩

在網際網路和新媒體的衝擊下,全球報紙行業步入寒冬已有十五六年了,有報紙停刊,有報紙縮減版面和出版周期,處處憑弔……但適者生存,君不見有報紙另尋出路吸引受眾,亦有新報逆勢而出。

   2019年3月6日,因網站和社交媒體應運而生的網絡媒體「BuzzFeed」推  出 特 刊《BuzzFeed》新聞報,目的是以比手機更便捷的方式呈現「BuzzFeed」的最新報導和精彩內容。2019年4月1日,英國《金融時報》宣布其「付費牆」付費用戶數量破百萬,數字訂閱在《金融時報》總發行量中的佔比超過75%。2019年6月,英國脫歐黨領袖法拉奇決定創辦新報紙《脫歐支持者》,該報創刊號300萬份。2019年8月25日,《紐約時報》推出長約1.1米、寬約0.5米的巨幅插畫,來呈現美國網球公開賽在夜晚舉行的主題,新穎的插畫再次為傳統報紙圈粉。

為了生存和發展,紙媒的自我救贖之路新招迭出——

美麗的插畫能讓讀者「買帳」

愛丁堡的《學生報》創辦於1887年,其創辦者是蘇格蘭童書作家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這份報紙是英國創辦最久的學生報,目前是半月刊,免費。我在學校附近的樂購超市經常看到它,便隨手拿一份。最近半年發現,《學生報》改得越來越花俏,並採用了大量插畫。以2019年10月9日刊為例,頭版封面講的是環保問題,一幅關於人們「綠色生活」的手繪插畫位於其中,佔了大部分版面。四個版面的評論版含有兩幅手繪插畫,一張油畫作品,沒有照片。之後的生活方式版、文化版使用了七幅手繪插畫,沒有照片。這和我印象中的「文字加照片」的報紙大相逕庭。這些插畫或笨拙呆萌,或清新文藝,或幽默搞笑,令我不禁多看了很多眼。毫無疑問,這些插畫也令報紙變得有親和力。

大概有人會認為,《學生報》的讀者主要是學生,所以用插畫會博得學生粉的喜歡。但《紐約時報》可不這樣想。每年,《紐約時報》的體育版都會重點報導美國網球公開賽,2019年也不例外,結果——挑大梁的是插畫。2019年8月25日,《紐約時報》推出特刊,慶祝該賽事在夜間比賽的歷史瞬間,也體現這座城市是不眠之城。該報藝術總監安德裡亞·扎加塔決定用一張大幅插畫來呈現這一主題。這幅插畫的亮點是發生於1979年至2018年,網球賽事的十個精彩瞬間。過去40年間,攝影技術獲得充分發展,扎加塔認為插畫可以起到同樣的作用,並且是照片無法替代的。最終,一幅長約1.1米、寬約0.5米的大幅插畫誕生。扎加塔表示,這樣大尺寸的單幅插畫在報界史無前例。同一期《紐約時報》的封面採用的也是插畫:一幅長約50釐米,寬約30釐米的美國女子網球運動員塞琳娜·威廉士在夜空下擊球的插畫。

《紐約時報》創刊150多年來,一直對插畫情有獨鍾。2017年6月4日,《紐約時報》曾推出「紐約故事」特刊,邀請11位不同畫風的插畫師加盟創作,用連環畫的形式講述在紐約發生的11個真實故事。插畫不僅可以用於傳統的紙質報紙,也同時用於報紙網站、電子版。並且網絡插畫又被推陳出新。兩個多月前,平面設計師西穆爾·阿爾瓦為《紐約時報》的網絡版設計了一款頗具實驗精神的「3D插畫」。

最近幾年,一些中國報紙也在大量使用插畫美化版面,其中的佼佼者包括《中國日報》國際版。該報在頭版使用整版唯美插畫,顛覆了讀者對傳統紙媒的視覺印象,好看的報紙令人愛不釋手。

報紙不僅通過文字和讀者溝通,還通過視覺圖像語言與讀者交流,除了傳統的照片,各種插畫、裝飾元素也非常重要。美麗、具有情趣的版面能夠吸引讀者,讓讀者重新愛上報紙。

付費訂閱越來越成功

設置付費牆是傳統報紙應對收入下降、進行自救的嘗試之一。1997年,《華爾街日報》在全球率先實行在線內容付費閱讀,開付費牆之先河。如今,英美大多數報紙都設置了付費牆。路透社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讀者為高質量的新聞買單。

2019年10月,英國《每日電訊報》媒體集團宣布《每日電訊報》已擁有40萬付費訂閱者,包括網站付費用戶和紙質版訂閱者。並且,該媒體集團總收入的54%直接來自讀者。該集團執行長尼克·休為《每日電訊報》規劃了一個目標:到2023年底,該報將擁有100萬付費用戶。假如這一目標實現,意味著即使報紙沒有廣告,也可以正常運營。

2019年4月1日,英國《金融時報》宣布其付費讀者人數達100萬,這個目標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完成。該報執行長約翰·裡丁表示,《金融時報》已擁有65萬名數字用戶,他指出報紙訂閱模式的革新,證明高質量的新聞能夠帶來商機。在虛假新聞橫行的時代,獨立、權威和可靠的新聞報導依然具有持久的價值。

《金融時報》於2002年首次採用付費牆。儘管該報的紙質版繼續贏利,但其數字訂閱量已經佔《金融時報》總發行量的四分之三以上。2018年,《金融時報》年收入總計3.83億英鎊,利潤為2500萬英鎊。這和《金融時報》的報導質量分不開。2018年,該報獲得近50個全球獎項,其中包括英國新聞獎的「年度報紙」「年度新聞團隊」獎,以及「年度最佳新聞提供者」獎。

2019年8月,英國另一大報《泰晤士報》(包括《星期日泰晤士報》)宣布他們的電子版付費用戶已超過30萬人,加上紙質版讀者,總共有約54萬用戶。2018年,《泰晤士報》數字訂戶的數量已超過報紙紙質版的數量。《泰晤士報》總編約翰·威瑟羅表示:「付費牆成功了!」但他同時指出,報紙所面臨的挑戰永遠都是如何適應新技術,使其成為報人的朋友,並為新聞業服務。

除了英國主流大報付費牆的成功,美國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在數字版付費訂閱方面也都取得了成功。

讀者熱衷為「非營利新聞機構」捐款

瀏覽《衛報》網絡版,很難錯過這樣一段話:「我們選擇了與眾不同的籌款方式,你會支持我們嗎?和很多新聞機構不同,我們獨立進行的調查報導,供所有人免費閱讀……在事實報導面臨挑戰的時刻,讀者的支持對《衛報》保持獨立性至關重要。我們採用開放、獨立新聞的模式。如果可以,請支持《衛報》,即使只捐款1英鎊。」

《衛報》是英國的全國性綜合日報,與《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合稱為英國三大報。該報於1821年創刊,擅長調查性報導。《衛報》只有一個股東,即非營利性斯科特信託基金。《衛報》官網稱,該報目前每月讀者數為2400萬。

《衛報》拒絕設立付費牆,這樣所有人都可以看到他們的報導,但作為傳統紙質媒體,它同樣面臨銷量降低、廣告收入下降的境況。他們選擇的籌集資金的方式是請讀者自願捐款,或者付費加盟成為《衛報》支持者或合作人。成為該報支持者每月付費5英鎊,成為其合伙人每月付費15英鎊。2018年下半年,《衛報》稱,他們通過讀者捐贈、付費加盟等方式,獲得的收入已經超過報紙的廣告收入。

《衛報》主編凱薩琳·維納表示,讀者希望《衛報》能繼續保持自由、開放,繼續刊登優秀的新聞報導,所以才會給報紙錢。讀者的資助會激勵記者報導更多有價值、高質量的新聞。比如《衛報》關於劍橋分析數據公司和「Facebook」之間醜聞的報導,以及對「疾風世代」醜聞的報導等。

維納認為,報紙接受讀者捐款的模式為新聞業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即「重新確定了報紙和讀者的關係、報紙對讀者的意義,以及重建了報紙在社會上的信譽」。

媒體接受捐款的前提是非營利新聞機構,如果不是,就需要先「變身」。2019年11月12日,美國猶他州的地方報《鹽湖城論壇報》宣布成為非營利機構。這份報紙創辦於1870年,它成為美國第一家轉變為非營利機構的傳統報紙。此前,該報一直虧損。也多虧《鹽湖城論壇報》的原東家並未將它廉價賣掉,而是主動放棄所有權,該報得以繼續接受徵訂、廣告,也可像慈善機構那樣,接受基金會的撥款和可以免稅的個人現金捐款。對那些希望提升新聞報導社會功能的民眾和支持新聞業的慈善家而言,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實際上,一些網絡媒體,比如《德克薩斯論壇報》網站、《內華達獨立報》網站和《蒙大納自由報》網站等,已經作為非營利新聞機構,運營了很長一段時間。根據2018年美國「非營利新聞協會」的統計,之前12年,美國的非營利新聞機構正以每年至少新增12家的速度遞增。目前,該協會共有會員230多名。2018年,美國非營利性新聞媒體的總收入達4.5億美元,比上一年增加1億美元。人們給這些非營利新聞機構的捐款總額已經超過了基金會的撥款。非營利新聞機構繼續保持新聞報導的深度,行使社會監督的功能。

非營利新聞協會執行董事蘇·克羅斯表示,裁員、合併削弱了商業新聞工作室的報導能力,公眾知情權也面臨挑戰,這就需要一種新型的新聞運作模式,由大眾捐款支持新聞的生產,是出路之一。

經常獲得普立茲獎的新聞網站ProPublica,是美國較成功的非營利新聞機構。該網站擁有120多名員工,主要致力於調查性報導。2018年,該網站的收入是3020萬美元。約翰·亞當斯創辦的非營利新聞網站《蒙大拿自由報》,在2018年獲得81位捐助者的定期捐款,除此之外,該網站申請到日光基金會的6.5萬美元的撥款,以及高股基金會的3萬美元的撥款。

(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二版)

定位明確的新報紙陸續誕生

一些報紙陣亡,而同時,另外一些更專業、定位更清晰的報紙創刊,蕭蕭寒冬裡,依然有新生。

英國脫歐黨領袖法拉奇於2019年6月創辦《脫歐支持者》,創刊號印數300萬份,在全英500多攤點免費贈送。法拉奇說他辦這份報紙的原因是:市場上缺少一份支持脫歐的報紙。他藉助於報紙呼籲更多年輕人支持他的主張。

2019年9月,美國聖地牙哥社區報業集團宣布創辦旗下的第八份報紙《大學時代快報》。該報發行量一萬,主要報導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和附近社區的新聞,出版周期是每月一期。集團負責人朱莉·梅恩解釋,創辦《大學時代快報》是應社區成員和商家的需要,他們希望市面上能有一份和大學相關、並在校園區域發行的報紙。

2019年12月11日,在英國大選之前,一份名為《政治對抗政策》,號稱無偏見的報紙在倫敦各地發行。這份16頁的報紙比較了英國六個主要政黨的政策、他們關於某些重要議題,包括英國脫歐和移民問題的主張等。這份報紙發行一萬份,免費贈送,其創辦者是倫敦設計師羅裡·斯蒂夫和凱西·海菲爾德·史密斯。該報的贊助商是英國創意、策略公司「20something」。主辦者希望讀者通過閱讀這份報紙,了解英國政界真相。

2019年4月和10月,Instagram帳戶「竊聽」的創始人傑西·馬戈利斯分別在洛杉磯和紐約出版紙質報紙《「竊聽」郵報》各一期。在洛杉磯,這些報紙主要在咖啡店免費拿。在紐約,該報在市中心的廣場設置報攤點,免費贈閱。這份面向紐約年輕讀者的報紙語言幽默風趣,其天氣預報的風格是這樣的:「陰天,但能有機會看到三個人吧!」

「竊聽」並非是唯一熱衷出版紙質報紙的新媒體。數字新聞巨頭BuzzFeed在2019年3月也出版過一期紙質報紙。他們以玩笑的口吻解釋這樣做的原因:「測試一種被稱為印刷的新技術,推出BuzzFeed特刊,以比手機更便捷的方式呈現BuzzFeed的最新報導和精彩內容。」

無論是報業集團、個人,還是新媒體,都繼續對傳統的紙質報紙抱有信心,關鍵是報紙的內容。報紙不但不會死,相反,擁有好內容、適合目標讀者的報紙已經誕生,並將繼續誕生。

(作者系愛丁堡大學博士,媒體研究學者。封面:2019年8月25日,《紐約時報》推出特刊,慶祝美國網球公開賽在夜間比賽,用一張長約1.1米、寬約0.5米的大幅插畫來呈現這一主題,封面圖為該插畫局部。)

相關焦點

  • 《漫談中國文化》:南懷瑾化古為今講訴經濟生活與傳統文化的關係
    《漫談中國文化》是南懷瑾先生在2007年舉行的三次演講的內容記錄,內容包括:新舊文化的企業家反思,國學與中國文化,漫談中國文化與金融問題。「國家開放發展二十幾年了,這個中間我看得眼花繚亂,也看到沒有計劃的發展,常常有一種感覺,像《桃花扇》裡面有三句話:「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樣的故事,個人、公司、企業,我看得太多了。如果拿我這個年齡來看,由北伐到抗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現在,國內外這種現象非常令人感慨,甚至於很悲痛,因此這一次我們要講「反思」。
  • 2020年,你過得還好嗎?
    原創 鄭小布 鄭州發布今天是2020年的倒數第15天。人們常說:你用怎樣的態度看待過去,就會用怎樣的心情走向將來。在2020年末的時候,想問一下:2020年,你過得還好嗎?
  • 30年前刊登的報紙被發現,預言了2020年發生的大事,莫非經歷過?
    無獨有偶,今年一位網友,意外在翻看日本報紙的過程中,發現了關於2020年預言,似乎所有的預言都已經成真了,難道預言家的預言真的有這麼準嗎?日本報紙的預言這張報紙是網友們無意之間發現,1990年的時候刊登的一則新聞中,正是這一則新聞引起了當地居民注意,最開始大家認為這只不過是報刊為博得銷量,所以才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可是這則新聞在2020年重新觀看,大家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似乎所有發生的事情,都在1990年的刊登的報紙上實現了,它似乎預言了2020年發生的事情
  • 徜徉一段歷史,讀懂一個國——英國歷史與文化漫談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陳日華博士以這個問題拉開了江蘇省天一中學2020年第33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名人講堂之《英國歷史與文化漫談》的序幕,一下子激起了我們的興趣。在接下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裡,他為我們開啟了一段探尋英國歷史與文化的意義非凡的旅程。「日不落帝國」的最初起源是什麼?
  • 【故鄉月】集秀坊——輝埠村文化漫談之一
    集秀坊——輝埠村文化漫談之一 記得第一次去輝埠村時僅僅是路過集秀坊,但集秀坊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次有緣去研究輝埠村歷史文化 我仔細查看過集秀坊周圍環境,其旁邊有兩棵數人方能合抱的古樟樹,常山縣人民政府在兩棵樹上分別掛了牌子,牌子上寫著「樹齡:410年」,落款時間是2018年。
  • 2020年你過得還好嗎,願經歷過後萬事皆安
    2020年成了特別的一年。我想在以後的漫長歲月中,這一年也依然會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現在到了年底,輕聲的問一句,2020年你過得還好嗎?我想很多人的回答是首先陷入了沉默,然後所有的情緒哽咽在喉間。還好,我們都還活著。
  • 在武漢,熬過了2020年你,現在還好嗎?
    還有2天,2020年就要結束了,總算要跟這糟糕透的一年說再見了!回想這一年的種種過往,有痛苦,有辛酸,有淚水,也有歡笑。都說2020年是史上最艱難的一年,而在武漢更是難上加難,現在的你,在武漢還好嗎?////////////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種種遭遇,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應對,但大家殊途同歸的是,無論遭遇了什麼,他們都努力經營著生活,努力的讓自己過得更好。今年大家在武漢過得都不容易,但好在艱難的2020總算過去了,未來迎接我們的,將是更加美好的2021!加油,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2020年從事旅遊的我還在煎熬,你們還好嗎?
    因為疫情,給全國的各行各業都造成了不同的影響,因為發生在春節長假期間,正是旅遊業的旺季,2020年可以說全國的旅遊業都是賠錢。 疫情結束後,旅遊業還會迎來一個低迷期,五一期間,一些行業可能會取消小長假,孩子們可能要多補課,不會有太多人出來旅遊。
  • 「中國文化」系列高端講座第一講「當前紅學熱點漫談」開講
    「中國文化」系列高端講座第一講「當前紅學熱點漫談」開講 來源:人文學院   時間:2020-12-14  瀏覽:
  • 2020年下雪啦!你還好嗎?
    昨天小雪很多地方都下起了2020年的第一場雪。下雪了,你的一切都還好嘛?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裡瀟灑,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飛揚,飛揚,飛揚,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今年不容易,又到了年下,要快到一年總結的時候了。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在為自己的事業和學業拼盡全力。為了在年末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在這天寒地凍的時節我們依然燃燒著熱血。人們都說今年最大的目標就是「活下去」,這雖是一句玩笑話,但卻也透著心酸。
  • 再見2020,你還好嗎?
    再見2020,你還好嗎? 光陰留念,歲月留痕轉眼已年終回顧2020可能有過悲傷,有過淚水但也有無言堅守的逆行在這不平凡的一年裡
  • 2020年最後一個24號,那個愛笑的大男孩現在你還好嗎?
    2020快結束了,你有遺憾嗎?今天是2020年12月24號,也是今年最後一個24號,24號這個號碼你們熟悉嗎?看到24號我又想起了你,是你讓我愛上了籃球。還記得那句你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今天24號真的好想說一句老大你在那邊還好嗎?我想你了。
  • 2020年深圳市福田區文化菜單發布
    原標題:2020年福田區文化菜單發布   2020年深圳福田文化菜單6月2日發布,菜單共收錄福田標誌性品牌文體活動40項,涵蓋音樂、戲劇、戲曲、語言藝術、籃球、網球、桌球、擊劍等多個門類。這是福田區打造高品質國際化文化強區、提升市民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的「民生文化大禮包」。
  • 2020即將結束,你立的flag還好嗎?
    2020即將結束,你立的flag還好嗎?@學員何杰:「2020年湖南省大學生籃球比賽第三名獲得者是——國防科技大學!」,隨著頒獎儀式上主持人成績播報結束,我開懷地笑了,一直以來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 2020-1-24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以下是詳細內容:  中共中央國務院舉行春節團拜會 習近平發表講話 央廣網北京1月24日消息(記者劉會民)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中共中央、國務院23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20年春節團拜會。
  • 「樂動心弦」02:你在他鄉還好嗎?
    他的那首《你在他鄉還好嗎》,曾經打動了很多人,曾經傳唱一時,幾成經典。關注他,還因他的名字。我大哥大嫂的獨子也叫李進,一個很帥氣的小夥兒,研究生畢業,目前一邊上班一邊準備考博。第一次聽李進演唱的《你在他鄉還好嗎》,應該是在上高中。那時的我,還稱不上在他鄉。
  • 第049站~佐賀~日本紀實漫談
    下一篇【日本紀實漫談】將介紹050——福岡(1),敬請期待。掃描二維碼關注本號,繼續了解更多東瀛資訊,我們一起雲遊日本本號更多《紀實漫談》原創語音(點擊標題即可收聽)第010站~新宿~電影《追捕》取景地第012站~池袋~東條英機等戰犯關押處決地第018站~札幌~「日本袁隆平」的故鄉第019站~根室~日本的「天涯海角」
  • 中國古代報紙登啥 有假新聞嗎?
    《鶴唳華亭》《慶餘年》等熱播劇中讀「邸報」,就像刷新聞頭條  中國古代報紙登啥 有假新聞嗎?  最近,在熱播的古裝劇《鶴唳華亭》《慶餘年》中,觀眾發現「邸報」很好玩,仿佛成了皇帝和大臣們一早起來就瀏覽並熱議的「熱搜」和「頭條」,朝堂動向、社會八卦都在其中。
  • 2020-12-27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第六十四號主席令說,《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於2020年12月26日修訂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第六十五號主席令說,《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於2020年12月26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第六十六號主席令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於2020年12月26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 2020你還好嗎|女扶貧隊長:2021年4月,請喝我們的「希望茶」
    2020,你還好嗎? 好快啊,又到了說「新年快樂」的時候了。 多年以後,當我們回想過去,2020註定是無法忽視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