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很多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2020-12-16 小青育兒世界

智商一詞,意為智力商數,與個人的智力測驗結果與同齡測驗結果相比較。在最廣泛的共識中,85-115數值是常人範圍,120以上屬於聰明群體,超過140的則被稱為「天才」。

在20世紀二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特曼L.M.Terman基於比奈-西蒙智力量表進行改進,完成了一項涉及1200名智商140以上的「天才兒童」的長期實驗。

這項持續久遠的實驗,時至今日仍能追蹤到當初的800多名「天才兒童」現狀。在經調查後發現,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並沒有成為科學家,少部分有所成就,其他的都「泯然眾人矣」。

在當時的常識中,遺傳是影響智商高低的最大因素。但特曼在經過此次實驗後,提出: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共同點,但並非是遺傳

高智商兒童的共同點:

一、理解能力

由小到大、由淺入深是大多事物的客觀發展規律,而「天才兒童」在這一點上也必須遵循。

高智商與普通孩子最大區別是理解效率:一般孩子的理解能力可能要反覆琢磨才能搞懂,而高智商的孩子能用極短的時間理解並掌握,兩者之間的效率甚至相差三倍以上

這就是為什麼「天才兒童」受人矚目的原因,他們在一個或多個領域上有著高超的學習理解能力,對知識的吸取應用速度快。

二、記憶力強

「狗熊掰棒子,拿起一個就丟一個」,這看似是玩笑話,但卻是當下眾多學生的通病。而高智商兒童另一個的突出點就是擁有強大的記憶力,學習任何知識的基礎前提就是要記住,只有大腦中的知識足夠多,智力才有發展的空間。

高智商的起步往往是龐大的記憶儲備量,對於他人提出的問題,高智商兒童只需要思索一番就可以回答,這是高智商兒童最為明顯的一點。

三、邏輯思維能力

最能體現邏輯思維能力的便是創造力,為什麼有的人總是有源源不斷的「靈感」?

愛因斯坦有一句話很好的解釋了:「創造力比知識更重要」。

這一點在愛因斯坦身上得到充足的體現,他的相對論—質能關係、光電效應、量子力學都能夠證明他的成就之偉大,並且有傳言他的智商高達165

就連《蒙娜麗莎》的作者達文西,傳言他的智商有230

人們整理他的手稿時驚奇的發現,他不僅畫出了自行車的構造原理草圖,更是對直升機機翼、潛水裝置、機器人等等超時代的科學造物有著深入的構思。

這兩位偉人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很突出,因為光有知識與記憶力是無法將其統合創新的,所以邏輯思維能力至關重要。

如何挖掘孩子的高智商潛力:

1、3-6歲:重視孩子的左右腦均衡發展

關注孩子大腦發育的家長都知道,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

大部分人都是以左腦為主,實際上大腦運作時,左右腦是協調工作的。左右腦發展越平衡的孩子,大腦反應速度越快,協調能力更強,將來越聰明。

尤其是高智商的孩子更要注重左右腦均衡發展。

因此,我推薦《幼兒左右腦開發》這套遊戲書。

這套遊戲書包含記憶力、空間感知、視覺訓練、語言能力、創造力、分析能力、邏輯推理等10種能力,適合2歲以上的孩子玩。

遊戲的難度和種類更豐富一些,共有320個遊戲內容,夠孩子玩很長一段時間了。

2、7歲後:建立邏輯思維模式

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據特曼的研究數據分析,大多數「天才兒童」表現出的高智商體現在他們獨特的思維模式上,也能讓孩子不陷入死記硬背的僵化思維中。

用象棋、圍棋或偵探類的小說幫助孩子形成思考的習慣,讓孩子學會問「問什麼」,並且要鼓勵孩子的各種「奇思妙想」。

我家孩子鍛鍊思維能力時,用的一直是這套《7-14歲IQ益智遊戲大百科》,裡面包括了《平面拼圖益智遊戲》,《立體移動益智遊戲》、《數字推理益智遊戲》、《迷宮冒險益智遊戲》,以及《圖畫照片益智遊戲》。

整套書60多個世界經典益智遊戲,由著名數學家秋山仁博士親自製作。

這套書從幾何、空間、數字、等幾個方面幫助孩子提升智商,例如易拉罐上的迷宮、迷宮中的暗語、玻璃球大冒險等夠在孩子思考時鍛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河圖洛書的龜背幻方、九宮數獨、數字變化也可以讓孩子在對數字記憶的同時訓練記憶力。

整套書採用的是畫本模式,讓孩子在思考的過程中鍛鍊大腦,並且書中包含了各類小遊戲的原理與發展歷史,讓孩子能夠更加理解遊戲的本質,幫助孩子成就高智商。

相關焦點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有很多共同點,原因並不是靠遺傳
    每個家長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龍鳳呈祥,出人頭地,便給孩子們施加各種大人們的想法,周六日補課班一堆堆的,奧數班,外語班等一些興趣班,時間長了導致孩子的個人想法被封鎖住,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有很多共同點,原因並不是靠遺傳!不同的父母對孩子智商問題的態度略有不同,在中國絕大多數的父母評判一個孩子智商高不高的依據都源自孩子的考試成績。
  •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高智商的孩子有3個共同點,跟遺傳沒關係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在著作中提到:「普通人只發揮了其潛在智能的10%」。很多家長認為智商這東西就是天生的,全靠遺傳,拼的是爹媽。但這樣的結論似乎也經不起推敲,若真如此,那愛因斯坦的父母和子女,為何都沒有愛因斯坦的成就呢?
  •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一些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現在很多孩子家長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每一個家長都關注孩子從小的教育。但大多數家長都不懂得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只是一味的報很多智力開發,幼兒早教類似這些學習班,這些班其實都不是提升知識的重要之處,家長們不懂得如何開發智力,開發智力學習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對孩子大腦的開發。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共同點,但是和遺傳沒關係
    被稱為「智商之父」 的美國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在20世紀20年代做過一次大規模的研究:通過智力分數測試挑出1500個智商大於130的孩子,持續追蹤他們的後續情況。最終發現,高智商兒童確實是有共同點,但是和遺傳沒有太大的關係。
  • 美國心理學家:智商高的孩子身上確有共同點,與「遺傳」無關
    不過,關於孩子的智商一直都有各種質疑的聲音。有人認為孩子的智商和父母的遺傳基因有很大關係,那些有能力、智商高的父母他們的孩子都更優秀一些,智商也低不了。所以,在很多家長心裡認為,孩子智商高不高全看父母基因怎麼樣.
  •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都有這樣的表現,與遺傳無關
    文/每天育兒的媽媽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曾進行過一次很長時間的追蹤實驗,實驗的對象是1500名同年出生,而現在智商大於130的孩子。有一個高智商的寶寶,是很多父母所希望的事情,在現代的教育,情商和智商是父母們都比較關注的,大部分的父母認為,智商的高低,寶寶大部分是遺傳父母的,智商是從寶寶出生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如果想提高的話,就只有孩子的情商了。因此,對於寶寶智商的培養,有的家長就有些許的欠佳。
  • 心理學家:高智商寶寶多有這些共同點,和遺傳無關,關鍵靠培養
    什麼是高智商兒童?多數父母為了解自家孩子的智商高低,專門帶孩子去做智商值測試,然後結果往往是不盡人意。我們通常用智商值作為智力高低的評判標準,兒童智商高低常以100作為標準線,智商在90~120之間的兒童都屬於智力正常,高於130以上的為高智商兒童,高於140的近似天才,低於89的為智力偏低兒童,70以下的為智力低下。
  • 「智商之父」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的確有相同點,但跟遺傳無關
    但很多家長認為,智商這東西就是天生的,全靠遺傳,拼的是爹媽。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牛頓和愛因斯坦他們這些科學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他們的父母和子女卻並沒有取得多大的成就。"智商之父"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的確有一些相同點,但跟遺傳無關:被稱為「智商之父」 的美國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曾在史丹福大學擔任心理學教授,他還曾經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對心理學、智商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 天才靠遺傳?心理學家坦言:決定孩子智商的不是基因,而是這幾點
    最終證明出了一個理論,智商雖然主要靠遺傳,但是人的智力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教育、訓練、年齡的增長都會改變一個人的智商。從某一刻開始,大部分的父母開始認為天才的孩子肯定是天才,孩子的智商就靠遺傳。其中兩項都與後天的影響有關,所以教育界很多育兒專家紛紛表示:父母們與其糾結於孩子的遺傳,不如試著後天找準辦法提升孩子的智商,從而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 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孩子小時候大多有3個共同點,與遺傳無關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在著作中提到:「普通人只發揮了其潛在智能的10%。」看見高智商的人,不一定是在先天條件上有特別大的優勢,可能只是開發出了自己更多的潛能而已。
  • 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都有以下特點,看看你家孩子中了幾個?
    但是,孩子智商的高低,不是靠外在的固定標準,比如考多少分去衡量的。學習成績,並不能作為判定孩子智商高低的依據在很多家長看來,孩子智商高低,用考試分數就能衡量。但是,影響孩子學習成績高低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比如家庭教育、學習環境、教育資源等等,都會直接或者間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 高智商兒童的共同特點,看看你家娃佔幾個,並非都是來自遺傳
    我們總是說遺傳的問題,很多家長都用同樣的疑問,孩子的智商會不會遺傳自家長的。孩子的智商,不僅僅受到遺傳的影響,也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家長不要認為,家長的智商高,生出來的孩子就一定智商高。如果家長有這樣的想法,只能說明,家長對於大腦的認識不足。並非孩子沒有繼承我們的高智商,而是孩子的智商開發不到位而已。
  • 哈佛大學教授透露:能成為學霸的孩子確實有共同點,但並非智商高
    多數家長以為歷來的高考狀元、頂尖學霸等等都是靠高智商才會那麼優秀的,所以自己的智商沒那麼高,自然是教不出那種學霸孩子的。但是哈佛大學工商學院的柯偉林教授告訴你,能成為學霸的孩子並不是靠的高智商。哈佛大學教授透露:能成為學霸的孩子確實有共同點,但並非智商高!
  • 心理學家表示,遺傳無法成就天才,高智商的孩子是具備這3個特徵
    當然不是。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的實驗研究已經證實,遺傳是無法成就天才的,決定他們成為天才的,是他們身上所存在的三個共同點。所有家長都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決定你孩子學習成績的,或許並不是孩子的智商水平有多高,而是他們的專注力水平有多高。專注力高的孩子能夠靜下心來做事,能夠踏踏實實完成學習與生活上的每一項任務。相反,專注力差的孩子難以將精力集中到一件事上,可能對事情三分鐘熱度,做事沒有耐心。
  • 研究發現:智商高的兒童,5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其實,很多家長都像這位寶媽一樣,對自家孩子的一些高智商行為有誤解,繼而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打壓,反而浪費了孩子的好天賦。其實孩子智商高不高,5歲前通過一些行為是可以看出來的。美國波士頓學院心理學教授,《天才兒童——科學培育兒童指南》的作者埃倫·溫納,在經過多數研究在書中總結道:高智商兒童在5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經研究表明:高智商兒童在5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是在以下方面
    畢竟,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媽媽在懷孕時,就已經開始做準備工作了。而智商是決定孩子未來發展的絕對硬體,心理學專家表示:0-6歲是兒童智力發展的黃金時代。如果想要提高孩子的智力,父母應該抓住黃金時期,多注意孩子的表現。智商的70%-80%來自遺傳,剩下的20%-30%是後天培養得到的。
  • 心理學教授:高智商兒童在5歲前就初見端倪,主要體現在5方面
    文 | 小允兒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個高智商寶寶,智商70%-80%來自遺傳,剩下的20%—30%則是靠後天的培養,因此高智商的父母容易生出高智商的寶寶,孩子在6歲之前處於智力的黃金髮展期。
  • 高智商爸媽為何生個笨娃?「均值回歸」了解下,基因遺傳很神奇
    ,更是非常有信心將孩子培養成高智商的人才,但現實就好像和他們開了一個玩笑。這位母親很糾結自己孩子成績為什麼這麼差,明明自己和老公的智商都不低,怎麼好好的基因沒有遺傳下來呢?其實,基因是一部分,影響孩子智商的還有很多其他的層面,像這個孩子的這種智商情況,其實可以用「均值回歸」來解釋。
  • 有這些特徵的寶寶,是高智商無疑,家長多看看,中一條也很棒
    過去,兒童一般開始在幼兒園和小學接收系統的正規教育。現在新興了許多培訓機構,不少家長都選擇把孩子送去學習,甚至還有一歲以下的培訓學校。同時,還有早前流行的嬰兒教育、胎教。因此,很多孕婦在寶寶還在肚子裡的時候,就開始了寶寶的學習生涯。接受過胎教的寶寶,與沒有接受過產前教育的嬰兒相比,似乎能更早地了解如何與他人交流。
  • 哈佛研究:智商高的兒童,6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表現在這3方面
    家長們都希望教育出一個高智商的孩子,但智商的發展有60%來自父母遺傳,剩下的40%是需要靠後天培養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其實,孩子小時候出現奇怪的行為,並不是我們眼中的壞習慣,而這恰恰可能是高智商的表現。哈佛著名心理學家埃倫溫納在其著作《天才兒童——科學培育兒童指南》中說:高智商兒童在6歲前就有跡象可循,看看你家孩子中了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