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內容概述:
貨車交通事故數據貨車現行管理標準如何正確的看待與面對貨車建議禁止貨車上高速的說法總是有很高的熱度,似乎沒有了貨車高速公路就會井然有序;對於這種說法可以準確的做出定論:刻意製造矛盾,毫無事實根據,是諸多車媒以這種方式吸引眼球而已。
參考2019年統計數據,交通事故總數量為200114次,同比下降18.3%;交通秩序顯然是有明顯改善的,其中應當有貨車司機做出的貢獻。因為綜合各地的統計數據計算平均值,小微型客車(六米九座以內家用汽車)佔比高達49%以上,剩餘部分可分為三部分。
>10%為摩託車>10%為電動車剩餘部分為載貨汽車數據的比例與真實情況理論上還是會有些出入的,因為數據統計的是「發生」交通事故的各自佔比;所謂發生可以理解為直接誘因,或理解為佔主要或全部責任的交通事故。那麼這就很好理解了,在定責過程中摩託車尚可按照標準機動車定責,但是電動車就不見得會有多高的比例能夠真正的擔責了。所以實際上貨車的佔比要更低一些,這說明了什麼呢?
01真實標準
貨車的交通事故率並不是很高,但基於其3000萬左右的保有量,綜合2.5億左右的汽車總保有量來說又顯得偏高;但不要忘記貨車是幾乎不停止的在道路網運轉,而家用汽車實際有大部分是處於閒置狀態的,然而這一數據體量太大且不具備統計的條件,所以只能基於經驗來分析。
分析得出的結論仍舊是貨車的事故率不高,可是為什麼貨車卻會成為眾矢之的呢?答案在於交通事故死亡率偏高。
仍舊參考2019年的數據,交通事故死亡人數1.8萬人(同比下降6.7%);而其中貨車近年的佔比總是超過40%,這就顯得有些誇張了。
不過前提仍舊是「責任道路交通事故」,也就是說貨車實實在在的佔責的交通事故;而除去確實可定義為「頑疾」的渣土車以外,現階段甚至連商砼車都已經相當規矩,真正從事道路運輸的載貨汽車其實更規範。所以很多看似為責任事故的案例匯聚成為的數據流,其中怕是很多還有爭議,因為載貨汽車的時間成本很高,往往更容易妥協而認責。
02貨車管理標準
撇開渣土車和商砼車不談,真正的中重型載貨汽車的管理之嚴格,可以說是家用代步汽車司機完全不能想像的。比如貨車會裝備的「北鬥系統」,只要在行駛過程中關閉了這套系統,起步就要面對2000元的處罰,最高可達到5000元標準,這套系統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北鬥系統是中國自主研發的衛星定位系統,通過大氣層之外的很多衛星,不僅能夠為車輛提供導航服務,同時還能夠準確的定位車輛位置、偵測時速、運行時間等等。除輕卡等藍牌貨車以外的運輸車,按照規定是需要裝備這套系統的;而且《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任何單位與個人都不得破壞微型定位裝置,也不得進行幹擾和屏蔽以及篡改數據。
重點:載貨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只要超速就會被提醒,疲勞駕駛超過4小時也會被提醒,如果沒有按照提示進行調整和停車的話,要面對的就是《道路交通安全法》《交法實施條例》以及《道路運輸管理規定》等法條的處罰。
這就是貨車的運營狀態,在如此嚴格的管理中,職業司機其實是非常保守的;而且出現交通事故的成本也過於高了,因為營運貨車要對兩個機構負責。
首先是登記上牌的城市的運管單位,該機構是有責任去監督貨車行駛狀態的;同時車輛行駛到哪個城市,該城市的相同機構也有責任去監督,這叫做屬地管理。如果貨車造成較為嚴重的交通事故,那麼就會有很多人員受到影響,該司機的職業生涯也就算結束了。
綜上所述,駕駛貨車不像駕駛家用代步汽車一樣的「隨心所欲」,駕車過程中不說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但也不會麻痺大意。所以才會有貨車的交通事故率更低的數據,至於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率的比例仍舊很高,這是貨車的整備質量與總質量決定的結果,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
而不建議貨車駛入高速是非常狹隘的觀點,要知道正是這些不起眼的貨車,承載了陸路運輸總量的超70%!可以說還人們的衣食住行都要依靠這些車輛,貨車不僅不應該高速限行,甚至應當為貨車提速;至少貨車應當有高於普通代步汽車的路權,參考部分路段修建出的貨車專用高速車道吧,這是最佳的方式。
03如何面對貨車
作為交通的參與者,任何車輛與人員都不應該把貨車視為「洪水猛獸」;但是在駕車過程中也確實需要避讓貨車,因其總質量太大,輕微的剮蹭也可能產生嚴重的後果。那麼在貨車整體規範水平高於家用汽車的前提下,想要保證高速通勤的安全,需要做的無非是保持充足的「橫向&縱向」間距。
比如在超越貨車時要做到「穩準快」,避免長時間與貨車並行;這是善於在高速公路龜速駕駛的司機需要特別注意的,這些車輛不僅為貨車帶來了困擾,同時事實造成了其他家用汽車的擁堵與面對的風險係數。
「非機動車與行人」面對貨車要懂得什麼叫做轉彎盲區,以及了解貨車的真實制動距離;大型貨車的轉彎半徑比較另類,假設前輪的行駛軌跡距離站停區域有一米的間距,後輪就很有可能壓到站停區域。不過只要按照規定在線內停車等待,不論轉彎半徑的間距與盲目有多大都是不會碰撞的,越線停車那就自食其果去吧。
在等待通行時儘量不要與貨車搶道,因為貨車的總質量動輒幾十噸,想要在短距離內剎停是不現實的;而且普通家用汽車也不要嘗試加速到貨車之前後再減速,這種挑釁的動作可能會被碾壓級追尾。
再說貨車起步一次要消耗幾元錢的燃油,沒有必要做這種無意義的事情。關於載貨汽車的話題就聊到這裡,想一想自己收快遞時的那種期待和喜悅感,似乎不應該對貨車要求過於苛刻。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