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有關慢性缺血性腦白質損傷的研究「Aberrant oligodendroglial LDL receptor orchestrates demyelination in chronic cerebral ischemia」在著名醫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IF 11.864)在線發表,揭示了中樞神經系統缺血相關脫髓鞘損傷的細胞特異性分子機制。JCI雜誌作為醫學領域的權威期刊,對研究的系統性和全面性要求極高,是旨在發表世界上一流研究成果的國際名刊。我院神經內科許鵬飛博士為該研究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在我院副院長劉新峰教授指導下積極參與該研究,為該研究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和貢獻。
該研究表明,少突膠質細胞內源性miR-344e/410-3p能夠抑制LDLR的表達,LDLR可通過NPVY元件同Shc蛋白進行交互作用,抑制少突膠質細胞的死亡,促進髓鞘相關蛋白的表達,從而起到保護腦白質髓鞘結構的作用。而在慢性缺血過程中,miR-344e/410-3p的增多會特異性地導致LDLR的異常減少及NPVY-Shc交互作用的缺失,從而誘發腦白質脫髓鞘損傷。該研究不僅闡述了缺血相關脫髓鞘損傷的細胞特異性分子機制,同時也補充了LDLR的信號轉導作用,為慢性缺血性腦白質損傷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劉新峰教授做為我院神經內科學術技術帶頭人,安徽省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大附一院腦血管病中心主任,時刻關心該研究的進展,不斷提出改進方案。劉新峰教授一直注重年輕醫生科研思維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在他的指導下我院神經內科的科研水平不斷提升,湧現出多位像許鵬飛博士一樣的科研人才,科室在2020年度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青年項目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重點研究與開發項目1項。
責編:吳家煒
【來源:神經內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