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球員瘋狂湧入意甲固然是80至90年代發生的事,相信不少德迷和意迷都不會不知道。但其實德國前鋒楊達 (Ludwig Janda)才是德國球員外流義大利聯賽的先驅。1949年,楊達離開德國的慕尼黑1860後,便加盟了義大利的佛羅倫斯並效力了兩個賽季。根據德國足球專家Uli Hesse的書籍"Tor!"記載,當年楊達以30000馬克的轉會費加盟佛羅倫斯,人工高也是一個重要因素。Uli Hesse在"Tor!" 中指出,只要佛羅倫斯每贏一場球賽,一場勝仗的工資加上獎金就等同他在慕尼黑1860的一個月工資。楊達在佛羅倫斯踢了兩年,及後轉會至另一義大利球隊諾瓦拉多踢三年後以35歲之齡退役。
60年代也曾出現過能勝任清道夫或左邊衛的施內林格 (Karl-Heinz Schnellinger),他在AC米蘭效力的9年間,曾為球隊贏過1次聯賽冠軍(1968)、1次歐冠冠軍(1969)、四次義大利盃冠軍和兩次歐洲優勝者杯冠軍。施內林格在AC米蘭的其中六個賽季都是由俱樂部的其中一個傳奇教練內雷奧·羅科 (Nereo Rocco,曾三度執教AC米蘭)任主帥,他一直是內雷奧·羅科手下的主力
哈勒(左)和施內林格(右),兩位前西德國腳在60年代代表祖雲達斯和AC米蘭同場上陣。
另外,60年代至70年代在義大利球壇響負盛名的德國名將,還有在意甲踢了11年球的前尤文圖斯球員赫爾穆特·哈勒 (Helmut Haller)。奧格斯堡土生土長的哈勒,能勝任中場或影鋒,他在前西德隊便是經典名將奧弗拉特(Wolfgang Overath)的競爭對手。哈勒23歲便登陸意甲加盟博洛尼亞,加盟後的第二個賽季(63/64賽季)便協助博洛尼亞奪得意甲冠軍。哈勒及後在1968年加盟尤文圖斯,效力球隊的5年間,曾助班馬兵團贏得兩次聯賽冠軍和一次歐冠亞軍。之後,哈勒便以34歲之齡回歸奧格斯堡。
60年代至70年代,其實也有其他前西德國腳像希馬尼亞克 (Horst Szymaniak,前卡塔尼亞和國際米蘭中場)、舒逸茨 (Jürgen Schütz,60年代效力過羅馬、都靈、布雷西亞等)和布呂爾斯 (Albert Brülls,60年代效力過摩德納和布雷西亞)等在意甲打拼過。
80-90年代初,德國球員往義大利的外流潮
轉眼到80年代,意甲還是被稱為"小世界盃"的世界第一聯賽之時,縱然意甲當年有外援限制但也有很多球隊願意引入具鐵血特質和特強紀律性的德國球員。
80年代初,像布裡格爾 (Hans-Peter Briegel)、漢斯·穆勒 (Hansi Muller)和魯梅尼格 (Karl-Heinz Rummenigge) 便從德甲轉投意甲的球隊。兩位德國球壇的好球員其實在意甲說不上成功: "斯圖加特王子"漢斯-穆勒失意於國際米蘭,這位被視為"技術型"的德國前腰比較起其他南美或東歐十號又不夠幼細,變成半吊子;魯梅尼格加盟國際米蘭時已經29歲,及後受大小傷患影響表現,在意甲的三年間有點高開低走。
反而技術相對粗糙的布裡格爾,在意甲的空前成功卻令西德球員在80年代初的意甲之旅不至全軍覆沒。布裡格爾不像漢斯-穆勒和魯梅尼格般,他從來也沒有被標籤為球技超卓,不過布裡格爾戰術執行性和紀律性特強,能踢中後場多個位置,加上有強勁的身體質素、力量和跑動能力.......令他在技術球員滿瀉的意甲殺出另一條血路。
布裡格爾在1984/1985球季,與丹麥中鋒埃爾克耶爾 (Preben Elkjær)、中場節拍器迪·格納羅 (Antonio Di Gennaro)、矮腳虎射手加爾德裡西(Giuseppe Galderisi)和82年由尤文圖斯來投的"禿頭邊鋒"法納 (Pietro Fanna)等,協助維羅納壓過都靈和國際米蘭奪得當屆的意甲冠軍! 布裡格爾在這支85年的意甲冠軍隊擔當了重要的角色,不但因戰術需要或傷停而被安排擔任後腰、左邊衛甚至中衛的位置,而且布裡格爾對都靈 (作客贏2-1)及對國際米蘭 (主場和1-1)取得的進球也是那一賽季維羅納奪冠的關鍵。
布裡格爾 (左)和魯梅尼格 (右)都在80年代初等陸意甲。技術和地位均不及魯梅尼格的布裡格爾,在義大利的成就卻比魯梅尼格高。他不但助維羅納獲得空前成功,也為德國球員在義大利球壇找到身
布裡格爾的優點和特質,在意甲也代表了當時球迷對德國外援的印象: 基本功不至華麗但紮實、戰術執行性強、具備南美球員沒有的紀律性、而且身體質素和力量都是當時大多數義大利球員和南美外援沒有的。這種印象,令義大利球隊還會考慮在德國引入外援。
80年代的中後期,德國的外援便不斷湧到意甲各球隊效力,成功及失敗的各佔一半。但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確是德國球員外流意甲的狂潮。
維羅納眼見布裡格爾在球隊的空前成功,1986年當布裡格爾轉投桑普多利亞之後,一年後也從法蘭克福引入了德國後衛貝特霍爾德 (Thomas Berthold),貝特霍爾德雖然沒有為維羅納贏得錦標但也表現非常出色,期後也得到首都球隊羅馬的青睞;和貝特霍爾德同年登陸意甲的也有從雲達不萊梅加盟羅馬的射手沃勒爾 (Rudi Völler),沃勒爾在意甲也算是發展不錯。
接下來的幾年間,便有國際米蘭"西德三架馬車"馬特烏斯 (Lothar Matthäus)、克林斯曼 (Jürgen Klinsmann,比另外二人遲一年加盟)和布雷默(Andreas Brehme)在意甲抗衡AC米蘭的"荷蘭三劍客",曾引來一時佳話。左右腳同樣均等的傳奇邊衛布雷默,更曾在1989年獲得"意甲最佳球員"的殊榮,是意甲歷史上唯一一位奪得這個人獎項的德國人
還在效力尤文圖斯的科勒(右),在1991/1992賽季以他擅長的防守技術緊纏當時還是效力阿斯科利的比埃爾霍夫
踏入90年代,"西德頭槌王"裡德爾 (Karl-Heinz Riedle)和前腰多爾 (Thomas Doll)分別加盟拉齊奧、能勝任中後場多個位置的魯伊特 (Stefan Reuter),安德雷斯·慕勒((Andreas Möller)和中衛于爾根·科勒 (Jürgen Kohler)加盟尤文圖斯、"矮腳虎"哈斯勒 (Thomas Häßler)先去尤文圖斯一季後加盟羅馬、前勒沃庫森前鋒瓦斯 (Herbert Waas)加盟博洛尼亞、"空中霸王"比埃爾霍夫 (Oliver Bierhoff)由阿斯科利再到烏迪內斯、當年還是擔任中場的薩爾默 (Matthias Sammer)加盟有不少德國歷史的國際米蘭;埃芬博格 (Stefan Effenberg)加盟佛羅倫斯........
不少意甲的球隊總會預留一兩個外援名額給德國球員,但當中成功的大約是一半半: 如布雷默、貝特霍爾德、馬特烏斯、裡德爾、科勒、沃爾勒和比埃爾霍夫相對較成功;一兩季後便敗走義大利的便有魯伊特、慕勒、薩爾默和埃芬博格等。
沃爾勒、哈斯勒和貝特霍爾德先後加盟羅馬;馬特烏斯、布雷默和克林斯曼在國際米蘭;其實90年代初還有魯伊特、科勒和慕勒在尤文圖斯,但除了科勒外另外二人在義大利並不算成功。
1994年世界盃德國在八強爆冷敗給保加利亞,球隊固然開始老化,而且也反映新一輩的年輕球員未能成功接軌。隨著德國足球青黃不接的問題越見嚴重,出色的年輕球員少,義大利的俱樂部在90代中期也漸漸減少了再在德國買入球員。這段期間,除了加盟了AC米蘭的前拜仁左翼衛齊格 (Christian Ziege)、布雷西亞的後衛賓茨 (Manfred Binz)和加盟過佛羅倫斯的前多特蒙德左翼衛海因裡希 (Jörg Heinrich)外,其實也沒有其他值得一提。像門將列汶萊曼 (Jens Lehmann)和前拜仁中鋒揚克爾 (Carsten Jancker),在意甲的經歷更是令人失望。
踏入千禧年,在意甲還真的站穩住陣腳的德國球員也許還只剩下早在1991年已經到義大利球隊效力的AC米蘭中鋒比埃爾霍夫。在意甲這世界第一聯賽,已經再不容易找到德國球員的身影
轉淚點
克洛澤在2011年登陸拉素,之後更多德國球員相繼來到義大利。之前,可能已經斷了近十年
近2010年,意甲受電話門醜聞及經濟問題拖累,"小世界盃"也今非昔比。大多數的意甲球隊都未必能像以往一樣吸引到世界最頂尖的球員,他們的轉會政策也有變。
世界盃的進球紀錄保持者克洛澤 (Miroslav Klose),以33歲之齡登陸意甲拉齊奧,為德國球員的意甲潮再掀起序幕。接著,21歲的穆斯塔菲在桑普多利亞鋒芒初露後加盟瓦倫西亞,馬裡奧-戈麥斯由拜仁慕尼黑轉會佛羅倫斯(雖然不太成功),呂迪格由斯圖加特加盟羅馬並與希臘人馬諾拉斯組成中衛搭檔,「科隆王子」普多爾斯基也曾經被阿森納外借至國際米蘭半個賽季。漸漸地,義大利球壇再次看到一些德國球員的身影。
當然,今年的冬季轉會窗那不勒斯也從德甲榜首球隊RB萊比錫引入了他們的副隊長兼主力後腰德姆(Diego Demme)。德姆本賽季上半程在德甲的場均跑動為12.87km,而且掃蕩力強,鬥牛梗的踢法曾被德國國家隊教練勒夫形容為「德國版的加圖索」。恰巧,德姆和他的父親都是那不勒斯的球迷,加上那不勒斯的新主帥換上了加圖索....雙方一拍即合。
前拜仁和利物浦中場埃姆雷·詹(Emre Can),上季在前尤文圖斯教練阿萊格裡(Massimiliano Allegri)執教時,同樣曾交出過好表現。其中在歐冠16強次回合反勝淘汰馬兢一仗,打一個近似half-back(半後腰/半個邊衛)的位置演出極佳,是其尤文圖斯生涯的代表作。可惜,本賽季尤文圖斯的教練換上了薩裡後,詹便因不受重用而在冬季轉會窗重返德甲
戈森斯與荷甲這中途站
戈森斯是由低組別打起、再成功在外流期間翻身成功的例子。本賽季戈森斯在阿特蘭大表現大勇大熟
另一方面,由於意甲球隊近年多在荷蘭尋找外援,而德國的年輕球員則多了在U19後便前往荷甲作磨練(德國球員現時為荷甲外援的第一大戶,佔了荷甲外援比例的14.4%)......這巧合,令到義大利聯賽在無意間再增加了德國球員。像阿特蘭大的「當紅炸子雞」左翼衛戈森斯(Robin Gosens)、季中曾一度受老教練拉涅利重用的桑普多利亞21歲巨人中衛查博特(Julian Chabot)、加盟那不勒斯後飽受傷患困擾的邊鋒尤尼斯(Amin Younes)、冬季從荷甲球隊赫拉克勒斯加盟阿特蘭大的荷甲11月份最佳年輕球員茨博拉(Lennart Czyborra)等,均是離開德國後曾經前往荷甲磨練再被意甲俱樂部青睞。
戈森斯和查博特在今季意甲第18週的出色表現也令二人同時入選了意甲每週最佳陣容。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阿特蘭大的25歲左翼衞戈森斯。
戈森斯不但單單在意甲已經取得七個進球和五個助攻,也在對尤文圖斯、國際米蘭和歐冠對薩克達等比賽貢獻入球,強強對碰中交出好表現。現時亞特蘭大不但在聯賽排行第四,也歷史性殺到歐冠八強。助攻力特強、活力澎湃及有強勁身體質素的戈森斯演出非常亮眼。據報,尤文圖斯斯和英超的切爾西對這位25歲的德國左邊衛感到興趣。
戈森斯出身於德國一間「農村」球隊的青訓體系,及後15歲才加盟德國聯賽第六級別的俱樂部 Vfl Rhede 參與青年聯賽。18歲的時候,戈森斯便從Vfl Rhede的U19青年隊改為到荷蘭發展。因此,他從來沒有在德國聯賽踢過職業足球。
之後憑在赫拉克勒斯的出色表現獲得意甲阿特蘭大的垂青。戈森斯在2017年便加盟了擅於在海外發崛人才、近年在意甲成績優異的阿特蘭大。戈森斯也可算是由低組別捱起、再成功在外流期間翻身的成功例子。
德國國家隊主帥勒夫上星期接受「踢球者」訪問時表示,若非今期國際賽因新冠肺炎而取消,本賽季發揮出色的戈森斯本來是他大軍名單的一名新成員,並會為德國隊出戰西班牙和義大利的友誼賽。勒夫並表示自己跟教練團隊已經留意了戈森斯一段長時間,並稱讚戈森斯能勝任左路所有位置、而且踢法機動和具力量。倘若日後國際賽恢復,戈森斯將會繼續是球隊的考慮人選。
另一方面,戈森斯因父親關係還有荷蘭國籍。但荷蘭國家隊主帥羅納德·科曼(Ronald Koeman)在今年3月11日公佈的荷蘭國家隊30人預選大軍名單,名單上並無戈森斯的名字。有不少傳媒報導戈森斯當時就已經被德國徵召,只是有待公佈。
可預期的新一波意甲外流
阿特蘭大眼見戈森斯的成功案例,他們便再由荷甲的赫拉克勒斯(Heracles Almelo)以400萬歐元買進了左翼衛的接班人。原因是,阿特蘭大就是在2017年以90萬歐元從荷甲的赫拉克勒斯引入戈森斯。阿特蘭大的新收購恰巧又是德國人,今年20歲,名字叫茨博拉(Lennart Czyborra)。 茨博拉本賽季的上半程是荷甲的其中一顆超新星,11月也獲得荷甲每月最佳年輕球員獎。茨博拉位置是左邊衛,相比起戈森斯,踢法和作用上有一點不同。但是,茨博拉在本賽季上半程作為左邊衛也已經在荷甲聯賽有3個進球3個助攻,表現理想。茨博拉是德國U20青年國腳,上陣六次射進一球,他在2018年夏天由沙爾克04青訓營加盟荷甲的赫拉克勒斯
20歲的德國左閘茨博拉,和戈森斯一樣,在荷甲赫拉克勒斯打出名堂並得到個人獎項。阿特蘭大已在冬季轉會窗買入了茨博拉作為戈森斯的接班人。
赫拉克勒斯的主帥沃爾穆斯(Frank Wormuth)不但是德國人,更加是前德國足協的教練班主導師,對德國足球界的年輕球員非常熟識。赫拉克勒斯陣中便有多達7名球員有德國國藉,所以20歲的施博拿作為赫拉克勒斯又一上位中的德國左邊衛其實也內有文章。
德國足協的青年國家隊領隊舒恩維茨 (Meikel Schönweitz)曾經指出:18-22歲,是年輕球員發展的關鍵。如非極亮眼的新人,過了U19聯賽後都只是坐冷板或在預備組踢低組別聯賽,其實對自己未來在德甲確立位置是無幫助的。所以他們也鼓勵年青球員外流到荷蘭和奧地利這些水平較低的聯賽,如在國外表現出色,便可更有說服力地回流德國,在德甲球隊立足。但意想不到的,是德國青年球員早早到荷甲的趨勢,居然後來也間接形成了德國球員前往意甲的新一波外流潮。
年輕球員經荷甲和德國的青年聯賽登陸意甲
除了經荷甲選兵,意甲俱樂部近年也開始在德國俱樂部的青年軍選小將。
尤文圖斯二隊的21歲"德國博格巴"伊德裡薩·圖雷(Idrissa Touré)和AC米蘭的18歲右邊衛博爾赫斯(Lenny Borges),都先後從雲達不萊梅和漢堡的青年隊加盟兩支傳統的義大利豪門。
伊德裡薩·圖雷身高1.88米,司職中場,曾經效力過RB萊比錫、沙爾克04和雲達不萊梅。代表過德國U18和U19青年國家隊的伊德裡薩·圖雷和博格巴一樣都有幾內亞血統,曾經因紀律問題被德國兩大青訓營RB萊比錫和沙爾克04放棄。伊德裡薩·圖雷後來加盟雲達不萊梅二隊,一個賽季後獲尤文圖斯嘗識,外借到尤文圖斯二隊比賽。伊德裡薩·圖雷在18/19賽季為尤文圖斯二隊在意丙上陣了34場,當中只有4場任替補。
2019年夏天,尤文圖斯再以130萬歐元將伊德裡薩·圖雷買斷。這是伊德裡薩·圖雷在義大利的第二個賽季為尤文圖斯二隊比賽,本賽季都是球隊的主力,上半程已經上陣了18場。
2019年夏天從漢堡以100萬歐元加盟AC米蘭的18歲右邊衛博爾赫斯,加盟AC米蘭時被俱樂部名宿馬爾蒂尼大讚。博爾赫斯現時是AC米蘭U18青年隊的球員,身高1.81米,主踢右邊衛也能擔任右中衛。不過加盟AC米蘭後,博爾赫斯飽受傷患困擾,至今只曾上陣五次。可幸的是,博爾赫斯本來在二月便已經康復。
博爾赫斯是德國的U18青年國家隊成員,曾經在2018年夏天代表德國U17參加U17歐洲國家盃。博爾赫斯速度不錯、有一定身體素質、具備上佳的大局觀和長傳能力。
另外,義大利俱樂部的球探也在東前德的城市找尋球員。德丙球隊馬德堡的18歲中鋒呂克特 (Hannes Rückert)在一月承認了自己受到了意甲球甲熱那亞的邀請。呂克特從未入選德國國家青年代表隊,身高1.92米,半賽季在U19聯賽射進11球並交出4個助攻。呂克特的數據在馬德堡U19這支弱旅來說已經非常不錯,他只要在本賽季餘下的賽事中多進一球,便可以破馬德堡在U19聯賽的個人[進球紀錄(之前的紀錄保持者為2000年出生的邊鋒譚普(Marvin Temp, 進了11球))。呂克特與馬德堡的合約將於2020年夏天到期,但他將不會留隊。之前傳出過奧格斯堡、幾家荷甲和意甲俱樂部均對這位18歲的小巨人中鋒有意,而呂克特私下表示荷甲的海倫芬和意甲的熱那亞已經與他接洽。
義大利球隊在荷甲選兵,偏偏德國球員是荷甲外援的最大戶;而意甲球隊的球探網絡也不斷擴展到前東德的城市及德國的青年聯賽。
看來,德國球員的外流潮將會繼續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