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3月IPO過會率達100%。
最近兩周,全球股市巨震,而二級市場的波動直接影響了一級市場的發行,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疫情之下的IPO市場也出現了變化。
3月20日晚間,證監會核准了3家企業的IPO批文,分別為:浙江越劍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華盛昌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測繪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均未披露籌資金額。
A股3月過會率100% 釋放積極信號
「早已經等待許久的IPO進程,受到疫情影響,又不得不暫緩。」這可能是當下大部分IPO企業的共同心聲。
持續快2個月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世界發酵,但A股目前仍然按照比較正常的節奏發行新股。
3月19日發審委會議結束,當天6家公司IPO集體過會,創年內單日過會數新高,A股3月IPO的過會率為100%。
截至目前,2020年A股共有37企業上會(不含科創板),36家獲通過,1家被否,通過率高達97.3%。
根據證監會披露的最新IPO排隊企業名單,截至到2020年3月19日,IPO排隊企業數量為416家(不含科創板),其中主板157家、中小板76家、創業板183家。
值得注意的是,自發審委3月5日開啟IPO「雲審核」後,已有10家IPO企業成功過會,過會成功率達到了100%。如此高的過會率會釋放什麼信號?
相關市場人士對此指出,在全球經濟蒙上新冠肺炎陰霾的語境下,以資本市場克服時艱,以資本市場向實體經濟輸送血液是一個重要的方法論,因此,保護股市的健康發展、保持IPO的常態化顯得尤其重要。
數據顯示,A股去年3月26日-6月5月,僅有一家申報IPO企業被否。特別是在4月15日-6月5日,IPO通過率更是高達100%。彼時,IPO高過會率引發了一波申報熱潮。
上述人士表示,從歷史經驗來看,IPO高過會率會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企業申報IPO的積極性會提高。不過據他了解,受疫情影響,現在企業業績不太明朗,投行或審計人員之前的出差也不方便,「估計報材料的企業並不多。」
根據證監會最新公告,3月26日(下周四),仍有4家企業即將上會審核,分別為:
上海羅曼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
北京交大思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
江蘇圖南合金股份有限公司(首發)
南京科思化學股份有限公司(首發)
黃曉明代言的甘源食品,過會了!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黃曉明代言的甘源食品順利通過發審會。這是今年繼良品鋪子之後,又一家即將上市的食品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甘源食品主營業務為籽類炒貨、堅果果仁等堅果炒貨休閒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除綜合果仁及豆果系列價格稍高外,其餘產品均價在20元左右。
近幾年來,甘源食品的業績節節攀升。2019年上半年,甘源食品實現營收4.49億元,歸母淨利潤為0.55億元。
同期內,甘源食品的主營業務毛利率也有小幅提升,2018年該毛利率為40.45%,較2016年提升4個百分點。而毛利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在於同期內銷售價格提升了六至九個百分點。
在食品行業,企業往往會通過各種營銷方式吸引目標群體,例如,通過跨界聯名觸達潛力客群,藉助紅人帶貨打造爆款等。三隻松鼠靠《歡樂頌》電視植入潛移默化影響觀眾,溜溜梅靠楊冪吸引流量、展翠食品靠「小豬佩琦」零食代工廠製造噱頭。
2017年1月10日,甘源食品向新沂易炎影視文化工作室採購廣告服務,作為工作室法人代表的黃曉明成為公司品牌代言人,代言有效期兩年,合同總額12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被視為「第四餐」的休閒零食,近年來一直備受追捧。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休閒食品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休閒食品銷量近2000萬噸,市場規模破萬億,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將破15000億元。
不過,隨著消費升級,休閒零食市場發展越來越好,各大休閒食品品牌的角逐也會越來越激烈。
目前,在證監會披露的IPO排隊企業中,也有諸多食品企業的身影,例如「勁仔」主體公司華文食品以及楊冪代言的溜溜果園等。同時也已有三隻松鼠、鹽津鋪子、來伊份、良品鋪子等企業上市,截至3月20日盤後,三隻松鼠和良品鋪子的總市值均突破了200億元。
疫情蔓延,港股、美股上市計劃承壓
A股上市雖未受顯著影響,但3月初開始的海外疫情蔓延,導致全球股市暴跌,甚至導致多國關閉國境,把計劃赴香港、美國IPO的企業打了個措手不及,這批原本就小心翼翼的IPO企業,再次放緩了邁向資本市場的步伐。
自2020年1月中旬的高點以來,全球股市已經損失了近20萬億美元。由於投資者會議被取消,潛在的IPO申請者不得不推遲計劃。
據公開消息,商湯科技、上好佳、蜆殼電業、華納音樂等公司日前均推遲了港股和美股的上市進程。
媒體消息稱,中國人工智慧初創公司商湯科技推遲了今年在香港進行高達7.5億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IPO)計劃,轉向私募市場。
在港股市場上,上好佳將推遲原本的香港上市進程,募資規模約為1億美元。在美股市場,華納音樂、Cole Haan推遲IPO,等待市場好轉。
Dealogic的數據顯示,香港是去年全球最大的IPO市場,今年2月份新股發行規模較上年同期減少了93%至4900萬美元。與此同時,2月份只有3家公司在香港上市,而去年同月有9家。
相關人士透露,近期疫情全球擴散與美股劇烈波動使中國企業赴美IPO活動受到一定影響。中企赴海外,特別是美國上市的情況與疫情能否得到全面控制有一定關係。
事實上,許多負責IPO項目的事務所今年將受出差困難及復工影響,一些消費、餐飲、旅遊、傳媒等行業的IPO企業,在疫情影響之下,財報上產生的變化是否滿足IPO的要求都已經待考。
最新擬IPO企業排隊名單
新三板擬IPO企業排隊名單
帶「*」為西部12省區市及比照執行的地區首發在審企業。
(文章來源:全景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