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沃頓商學院的學員們走入商業領域之後,他們都懂得用較大的精力去發現問題,這便是他們從沃頓商學院學到的有價值的一課。
思考問題要深入,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是史上最「怪異」的一屆奧運會,因為這屆奧運會被一個名為彼得·尤伯羅斯的人「承包」了。
事情的大概經過是這樣的:1978年,美國加州洛杉磯市贏得了第23屆夏季奧運會的舉辦權,但洛杉磯市政府又拿不出錢來辦奧運會,美國聯邦政府也不肯為奧運會向洛杉磯市提供援助,在一籌莫展的時候,彼得·尤伯羅斯被推上了歷史舞臺。
當時,尤伯羅斯在洛杉磯市經營著一家小型運輸公司,在得知洛杉磯奧組委有承辦奧運會的困難時,尤伯羅斯從洛杉磯市政府手裡接過了奧運會的舉辦權。尤伯羅斯所面對的局面是:第一,奧運會必須如期舉行;第二,洛杉磯市沒法籌集到需要的資金;第三,奧運會向來只賠不賺,很少有人願意來投資。
這三個問題是無法逃避的,正是因為解決不了這三個問題,洛杉磯市政府才將這顆燙手的山芋扔給了尤伯羅斯,那麼,尤伯羅斯是怎麼解決的呢?
一般人的思維方式可能是:當前面對的最大問題是缺錢,那就想盡一切辦法去借錢。但尤伯羅斯不這樣想,他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得出一個結論,最大的問題不在於缺錢,而在於奧運會不賺錢。就是因為所有人都將辦奧運會看成一個賠本的買賣,所以才找不到錢。而想要解決缺錢的問題,最應該做的就是讓奧運會變成一個賺錢的生意。
怎麼樣能讓奧運會變得賺錢呢?尤伯羅斯又經過細緻的思考和調研,他發覺人們似乎將奧運會看得太神聖、太複雜了,如果將奧運會看作是一場馬戲會怎麼樣呢?馬戲是不會賠錢的,可以通過賣門票、現場賣零食、賣場邊廣告以及出售影視轉播權的方式來賺錢。
想到了這一點,尤伯羅斯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在他的努力之下,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成了歷史上第一屆全商業運作的奧運會,轉播要收費、門票要收費、現場打廣告及轉播廣告要收費,一切與洛杉磯奧運會有關的東西都要收費。尤伯羅斯此舉不僅僅挽救了洛杉磯奧運會,也改變了奧運會的命運,要知道,在之前的幾屆奧運會上,主辦城市都背上了巨額的債務,1972年德國慕尼黑奧運會虧損6億美元,1976年蒙特婁奧運會虧損10億美元,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更是虧損了90億美元,如此大的虧損,讓奧運會越來越成為一個「雞肋」。但在洛杉磯市,奧運會不但沒有虧損,還盈利了2.25億美元,是人類奧運會歷史上的奇蹟,而創造這個奇蹟的,就是尤伯羅斯那顆能夠深入思考問題的頭腦。
2011年,沃頓商學院教授肯尼斯·施羅普謝爾寫了一本關於商業思維的書籍,在這本書裡,她對同樣出自沃頓商學院的尤伯羅斯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讚不絕口,更是將尤伯羅斯作為沃頓商學院商業精英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