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花盆吃了這兩樣東西,花兒枝繁葉茂,蹭蹭蹭的往上長!
——教你用「香蕉皮」自製肥料,只要一個小技巧,1年不爛根!
——這東西吃完別扔,剁碎了放花盆裡,葉子綠得冒油!
——不敢相信,過期牛奶兌點水澆花,效果絕了!
——營養液再便宜都別買,這玩意兒拌土養花,勝過一百倍…
開頭引用了這幾段話,意不在於諷刺誰,反對誰,而是要一分為二科學看待。相信很多花友都看到過瀏覽過這樣的內容,現在網際網路的普及,給花友們提供了更多學習養花技術的機會,另一面卻也帶來了許多不科學的誤區!今天易植就「自製肥」這個話題,發表下個人觀點。
一、養好花需要的不是妙招,而是科學!
經常看見一些花友花盆裡扔的爛蕉皮、爛菜葉果皮,植物卻長的辣眼睛的場景!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一時間,好像什麼爛菜葉果皮殼,魚腸腐肉咖啡渣,黃豆花生雞蛋殼,都變成了寶物一樣,只講利不談弊!
淘米水是酸性的,你給鹼性植物用它還好麼?
爛果爛菜放在盆上,滿屋子的異味和小黑飛健康麼?
用了香蕉皮,是不是什麼通風光照溫度盆土藥水都不用考慮,就不會爛根了?
並不是!養花就如高考一樣,是對綜合技術的考量!植物習性、環境特點、盆土藥水肥,每一樣做不好都可能造成植物生長不好。
有機肥,本身是好的,它元微素豐富,可以改良土壤,但是否真的有必要自制那就另當別論!
二、自製肥的三大弊端
1.發酵程度難掌握
原則上有機肥都需要經過一個發酵過程,而這個過程時間是一個比較不好把握的量,有的1-2個月,有的3-4個月,如果量大再加上措施錯誤,很可能發酵不充分。不僅氣味難聞,澆花後還容易燒根,招蚊蟲,誘發細菌快速繁殖。這對於土壤封閉性極強的盆栽植物而言,是足以致命的!
2.使用量難掌握!
當你千辛萬苦發酵好,新的問題來了,濃度怎樣控制?稀釋比例多少?誰會給你說明書?你會發現小妙招裡很有可能沒有提及到!
一不小心施肥過濃,花被燒根死掉。你可能沒有考慮過,死的這盆花估計能買你一年也用不完的有機肥,各種肥!這,就是打臉的事實!
3.營養元素難掌握
好吧,當你發酵成功了,給花用了也沒死,枝繁葉茂是真好!但是花呢?怎麼不開花呢…
這就營養元素在作怪,你單純用一種材質發酵的而成的有機肥,極有可能給植物造成肥效失衡。就像「黃豆水」,主要成分是氮元素,如果長期使用,即便其他肥效並不缺乏,植物也極有可能因為氮肥比例過多,只長葉子不開花。
各種材料發酵成的有機肥,元素難以掌握,我們不懂它們到底都含有什麼?那就缺少了針對性,就如程酸性的淘米水,給酸性植物茉莉、杜鵑、梔子還行,那喜歡鹼性的仙人球和木槿就不太好了!
三、需要肥≠缺肥
現在我們養花,用的大多是營養土,本身就有各種元素和有機質,並不一定非常缺乏某種營養。
雲南的多肉可以落地生根長於石縫房瓦之間
沙漠中的仙人掌可以頂者烈日滴水不沾
當植物遇到合適自己的環境,它們遠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環境為本,其他都是錦上添花!
如今的盆栽,小小巴掌之地,什麼有機肥、緩釋肥、葉面肥、自製肥…巴不得都用個遍!這樣反而適得其反而造成土壤板結積水,進而導致植物生長不佳,甚至死亡!
四、怎樣合理用肥?
植物生長需要16種微量元素,大部分來自於土壤本身,所以我們要想養好花,必須在合理的配土和底肥基礎上進行施肥,對於元素我們不必過於研究,只需要掌握好氮磷鉀這三種元素即可。
氮肥——長徑長葉
磷肥——長根促花
鉀肥——長枝幹,提抗性
了解了元素的作用,那怎麼用肥?就三個字:針對性!
1. 針對植物生長階段:
苗期,根系脆弱要謹慎少量施氮肥,避免燒根
生長期,需要足夠的氮肥,薄肥勤施。
花蕾期,需要充足的磷鉀肥
開花期,繼續磷鉀肥
休眠期,斷肥。
2. 針對土壤酸鹼度,弱酸,弱鹼,中性各不相同。
總之你可能千辛萬苦自製的有機肥,可能幾塊錢的尿素(氮肥)磷酸二氫鉀(磷鉀肥)就能搞定,中和酸鹼度,一包硫酸亞鐵就能發揮作用,而且一年都用不完!
最後,還是那句話,對於自製有機肥,不支持,不反對,我們自媒體人更不能只為了閱讀量而誇大其詞,失去客觀性。用心養花,科學施肥才是硬道理!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完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