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睿嫻院士為守護地球發聲 頁巖氣頁巖油研究引發海內外廣泛關注

2020-12-15 新華社科技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的家園。別讓地球『流浪』……」

那一部名字叫作《流浪地球》的影片,因保護地球的堅定情懷,感動了億萬人。

日前,一位科研工作者關於頁巖氣頁巖油不可開採的研究文章,因直擊現實,觀點犀利,捅破那一層早該捅破的「窗戶紙」,經國內外媒體廣泛傳播後,據不完全統計達到近億次點擊率。

這位科研工作者就是新地震學說的研究者建立者、世界生產力科學院院士全睿嫻博士。

據了解,2020年10月28日下午,以「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積極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題的第十四屆環境與發展論壇在江蘇南京召開,全睿嫻院士應邀參會。她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在圓桌會議上公開發表了「頁巖氣頁巖油不可取」的觀點和主張,引起與會人員的重點關注。相關媒體就此專門採訪了全睿嫻院士。

全睿嫻院士表示,全世界都在關注能源開發和使用,而對能源的開發和使用的安全性、危害性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和關注。世界範圍內,大多數相關企業為了短期和局部利益最大化,不惜以破壞地球為代價,以達到企業自身的期望值。為此,全睿嫻院士呼籲為了守護人類美麗的家園,保護地球生態自然環境,任何破壞地球生態、危害人類安全的行為,都應該得到制止。地球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每一個地球村的村民,對於地球的生態環境建設都應該是參與者,而非旁觀者。

在揭示頁巖氣頁巖油不可取的緣由中,全睿嫻院士首先從地球的結構作出陳述和分析,從科學的角度指出地球運行與汽車行駛相似,同樣需要石油和天然氣等物質的潤滑、減壓、防衝撞、防摩擦,保溫、隔熱等調節;需要固體物質作為支架,支撐整個地球平衡平穩地運行。

通過回顧世界頁巖氣頁巖油開採史及其慣用的開採方法,全睿嫻院士直言不諱地指出了其中的弊端以及埋下了災難的隱患,以至於全球性的種種災難頻頻發生。 「不能再讓這樣的問題像『皇帝的新裝』一樣,明知真相卻避而不談,心照不宣只顧追求眼前的短期利益。如果到現在大家還是視而不見,避而不談,不主動去呼籲和制止這樣可怕的破壞地球的行為,後果將不堪設想,人類只能自食其果。」近來年全球頻頻發生的山火、蝗災、新冠以及異常天氣所導致的洪水、泥石流、山體滑坡等,這還不足以引起全人類的反思嗎?

她希望:世界各國應真心誠意採取切實有效的行動,制定切實可行詳細的方案和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減少對地下資源的過度依賴,減少甚至杜絕頁巖氣頁巖油的開發利用,儘快開發更多的生態環保的可再生能源,最大程度減少對地殼的破壞。

中國文學巨匠魯迅曾言:「真正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現實,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就科學家而言,從事科學尤其是自然科學的研究既需要有耐心、專心鑽研的精神更需要有把自然界真實客觀的一面呈現給世人的勇氣,追求真理是科學家尤其是自然科學家的使命和責任。

全睿嫻院士多年來專注自然科學研究,有許多研究成果思路新穎、主題鮮明、措施精準,在社會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其提出「板塊移動」不是地震成因,是地震發生發展過程中一種外在表現形態。地震歸納總結有兩大因素:一是外在因素,主要為天體引力,重心不穩重力不平衡;二是內在因素,主要為:地球的自轉公轉運動,地心吸引力。為了更好地推動地震預測科學,全睿嫻院士擔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地球運行規律與系統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積極聯合氣象、天文、地理、地質、物理、化學、衛星監測、大數據分析、統計、網絡技術等學科,努力把地震預測工作提升到新高度、新境界。

在應對氣候變化研究方面,全睿嫻院士提出的建議措施包括:加強節能減排,加大對新能源、清潔能源的投入和開發利用,科學合理建立健全世界各國對地表及空氣中汙染物的轉換機制和空間,建立健全各種環境保護機制,減少硬底化的建設面積,加大綠化建設的力度等。

針對中國西南震中區等地地質災害,全睿嫻院士研究並指出,需成立專業機構,對西南以及全國範圍內的地質災害進行全面的調查統計分析,重點是雨水匯合流向的測定,地形地貌地質的考察和測量,地處山體滑坡、泥石流、洪水易發區域的鄉鎮的數量統計等,為治理山體滑坡、泥石流、洪水提供客觀真實的科學數據和依據。

圍繞我國城鄉規劃和建設,全睿嫻院士調查研究發現,大多數城市規劃和建設缺失防範自然災害的意識,缺乏對地球地殼總承載量的科學論證和認知能力。全國各地尚未制定和建立健全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如何防範及治理自然災害的措施和標準,排洪排水排汙設施不到位,導致每年全國各地出現洪水、泥石流、山體滑坡、城市內澇、水汙染等災害。就如何防範和治理洪水、泥石流、山體滑坡、城市內澇、水汙染等,指出了方向和落地方案。

著眼霧霾治理問題,全睿嫻院士認為:必須建立汙染物科學平衡對等的轉化對衝系統,比如:常年足夠綠化比例的植物和植被;充足的雨雪,合理分布的河流、湖泊、溼地、瀑布等;足夠置換汙染物的自然通風系統……這些研究的主張,為我國出臺相關治理措施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全睿嫻院士指出,「地球母親給予人類的寶貴資源應該共同享有和珍惜,地球資源的開發應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規劃,有序有計劃的發展,對掠奪性、破壞性的開發,應該給予堅決制止,有序有計劃的發展才能做到最大的節能減排,建立和平、和諧、乾淨、整潔、有序、生態環保的人類生存環境,應該是世界各國以及全人類共同追求的目標。」

近年來,全睿嫻多次受邀參加國內外氣候變化、環境保護、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等方面高端研究交流活動,她以自己觀察研究、科學視角和案例成果,贏得了大家的敬重和擁戴,更為世界各國加強環境方面頂層設計、充滿關心和保障民生需求,發揮出積極推動作用。

11月7日,紀念聯合國國際科學與和平周三十二周年暨第三十二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開幕式在京舉行,全睿嫻院士因在自然科學研究領域的重要成果及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貢獻,榮獲第三十二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貢獻獎」。

相關焦點

  • 【論文】劉樹根(本刊編委),等:深層頁巖氣儲層孔隙特徵研究進展 ——以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海相頁巖層係為例
    為此,通過調研和分析國外深層頁巖氣儲層孔隙特徵,對比四川盆地深層、超深層頁巖孔隙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統分析了深層頁巖氣儲層孔隙的非均質性和連通性,進一步明確了超壓對深層頁巖油氣儲層孔隙結構的影響,總結了近年來深層頁巖氣儲層孔隙特徵研究成果。
  • 戴厚良發表講話,院士專家建言獻策,這場高規格大會在研討什麼?
    在堅持油氣主業發展的同時,洞察未來能源格局變化,在研究和規劃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要落實創新驅動戰略,提高研發的效率和效能,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會上,院士專家們積極建言紛紛為中國石油油氣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精準把脈」他們都發表了哪些真知灼見小編摘編了他們的精彩發言與您共享 (以下按發言順序排序)袁士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
  • 高投入低產出,頁巖油產業深陷...
    當然,頁巖行業並不介意使用更多的資金,只要有人為這些資金買單。令人清醒的統計數據在石油行業工作了40年的資深人士Mike Shellman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提供了一些關於頁巖油行業的令人清醒的統計數據,文中寫道,經過對政府公共債務和私人債務的相關資料、新聞稿等大量資料的研究,預估美國上遊頁巖油的總債務在2850億至3000億美元之間。
  • 美國一代巨人「切薩皮克能源」破產:頁巖油淘金熱退燒
    「頁巖油的產業不會死去,但『頁巖油淘金熱』的熱潮已一去不復返。」引領美國啟動「頁巖氣/頁巖油」的開採前鋒「切薩皮克能源」(Chesapeake Energy)於當時時間6月28日正式在德州申請破產。切薩皮克能源的財務狀況,最早可從2015年「頁巖油泡沫化」開始。當時擴張性發展、但開採成本高昂的頁巖油界,遭遇了市場生產過剩、傳統油國擴大產能競爭與國際油價長期走低的多重夾殺,虧損狀況自此逐年累積。
  • 細數頁巖油悲慘的2020 未來2年恐怕都翻不了身
    周度數據顯示,從德克薩斯州到北達科他州,數百家美國石油公司狂削頁巖油井,信心受創程度可見一斑。在油價被疫情虐得體無完膚之時,這些油企猛砍支出,大批鑽探工人被裁。結果就是鑽井數量狂降,創下了頁巖油15年歷史中的最低水平。雖然數量從8月起有所回升,但依然遠低於2020年初時的水平。
  • 地球一小時|以生命之名,為地球發聲
    「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提倡於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的當地時間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以此來表明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2020地球一小時」環保公益活動將於3月28日19:30開始。
  • 揮別最糟糕的一年 美國頁巖油行業在2021年日子也不好過
    來源:金融界網站美國石油和天然氣股價正在攀升,鑽探活動也略有升溫,不過今年對能源行業來說則是災難性的一年,意味著先前頁巖油投資熱潮或許已經一去不返。頁巖油行業在新年伊始的產量將為744萬桶/日,較2020年初減少近20%。頁巖油生產商損失慘重,他們先是舉債擴大生產,然後大幅削減支出和產量以減少虧損。頁巖油井的迅速發展,使其成為大型油企揮下砍刀的首選目標。對清潔燃料的需求升溫,意味著全球石油消費量或許再也不會回到先前的高峰。
  • 中國石化在重慶試獲高產頁巖油氣井 有利含油氣面積843平方千米
    來源:能見派從中國石化獲悉,中國石化勘探分公司部署在重慶的重點預探井——泰頁1井,1月4日在湖相頁巖新層系喜獲頁巖氣日產7.5萬立方米、頁巖油9.8立方米,這是四川盆地第一口在該層系獲頁巖油氣流的探井,證實湖相頁巖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 「為地球祈禱,為自然發聲」
    中國環境報訊(記者 劉曉星)每年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我們即將迎來第50個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為「氣候行動」。世界地球日的協調機構地球日網(Earth Day Network, www.earthday.org)攜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髮會」CBCGDF),以及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IFCE)共同發起以「為地球祈禱 為自然發聲」為主題的地球日50周年紀念活動,為遏制並逆轉氣候危機貢獻力量。
  • 德克薩斯州和科羅拉多州已捲入疫情十月餘,頁巖油公司快撐不住
    事實上,不只是惠廷石油,美國一大批頁巖油生產商也都出現每況愈下,入不敷出的情況,面臨破產危局。據美國媒體報導,在美國頁巖油革命的發源地德克薩斯州,一些買家正以每桶低至 2 美元的價格競購原油,較一個月前的價格大幅下跌。有媒體戲稱德克薩斯州的頁巖油生產商可能很快就要倒貼客戶,讓他們採購原油。
  • 世界地球日50周年:「為地球祈禱,為自然發聲」
    用網絡推動「地球升起」2020年,世界地球日的協調機構地球日網(Earth Day Network, www.earthday.org)攜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髮會」CBCGDF),以及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IFCE)共同發起以「為地球祈禱 為自然發聲
  • ...美頁巖油氣公司近萬億美元債務或被引爆,油價之爭最終鹿死誰手?
    這一石油風暴迅速引發了包括美歐、中東、俄羅斯等全球股市在內的金融風暴。隨後一周,國際油價經歷了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油價腰斬,美股暴跌,恐慌情緒蔓延。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 韓曉平:油價實際上是資本市場的一個風向標,國際油價出現波動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就是國際資本市場要跟著進行波動。
  • 美國中國總商會休斯頓分會致函新潮能源 大力支持在美頁巖油產業
    近日,美國中國總商會休斯頓分會致函新潮能源,在致函中表示,新潮能源作為一家有代表性的在美中資背景的中大型頁巖油企業,其在美國獲得的成績,是中國民營企業海外投資的正面示例。我們也期望,中國的廣大投資者及監管部門,能夠繼續支持新潮能源在技術上不斷創新,在規模上能夠迅速發展,繼續成為中國資本在海外的一張名片。
  • 中國超級頁巖氣田在涪陵被發現,儲量近2000億方,外媒:要發財了
    其成分主要以甲烷為主,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資源,主要用於居民燃氣、城市供熱、發電、汽車燃料和化工生產等,它就是用途廣泛的頁巖氣。其之所以被稱為「頁巖氣」,是因為它的形成有著自身獨特的特點,隱藏在盆地內厚度較大、分布廣的頁巖烴源巖地層中。黑色頁巖中豐富的古生物有機質,經過埋藏,隨著溫度和壓力升高,生成天然氣。
  • 張伯禮院士央視再次為太極拳與八段錦發聲
    張伯禮院士參加央視《開講啦》再次為太極拳與八段錦發聲開始幾個人練,後來幾十個練,後來全艙都練了,取得的效果非常好。我們把這經驗推廣到其他的方艙,他們也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我們方艙的整個的轉重率,輕症轉為重症的比例大概是2%~5%,和世界衛生組織所介紹的13%的轉重率、7%的危重率相比,要低多了。
  • 中國最大頁巖氣田誕生,重慶這個地區要發財了
    中國最大頁巖氣田誕生,重慶這個地區要發財了。其實很多人已經有耳聞了,那就是涪陵頁巖氣田,也就是在重慶涪陵地區,其實在早些年勘探技術不成熟的時候,甚至有很多傳言說地球資源要枯竭的,但是中國創立了很多勘探隊,而涪陵頁巖氣田正是被發現的一大資源。
  • 「視頻」歐陽娜娜、阿雲嘎還有他們,這樣「為地球祈禱,為自然發聲...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螢螢空靈的聲音跟非洲鼓點結合為萬物發聲,版權所有 LumiVoce明音2020)世界地球日50周年,隨著中國綠髮會(CBCGDF)、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IFCE)聯合地球日網
  • 美國想減產談何容易 頁巖巨頭被告上了法庭
    來源:金十數據原標題:美國想減產談何容易,頁巖巨頭被告上了法庭美國頁巖油巨頭——大陸資源公司(Continental Resources Inc.)被石油鑽探公司Casillas Petroleum Resource Partners告上了法庭,它被指在油價暴跌之下,毀掉了一筆價值2億美元的油氣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