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說:大恩養仇人!人過50,這3種人別再往來了!更別施大恩

2020-12-23 李大新的歷史課

霍布斯曾說過,在這個世上有兩種東西你無法直視,一個是太陽,另一個也就是人心。

有句俗話說得特別好:「升米恩,鬥米仇。」

意思是說,在你幫助他人的情況下,只幫助一小部分他人反倒會感激你,但很多情況下,在你幫別人把事情辦好了,他人反倒會責怪你。

還記得有句古話是:「人心是永遠餵不熟的。」講的也就是這個意思。

想來,夥伴們雖說也許不太了解這句話,但對這句話最好的例子也就是前不久霸佔在熱搜上的大衣哥。見到他的事情,想來夥伴們都可能大概得明白,生米恩都米仇的意思了吧。

《周易》中告誡我們:「久負大恩必成仇」!人過50,這3種人別再往來了!

1、貪得無厭欲望無度的人

在《易經》中,表現為「中正」的思想。凡事過猶不及,物極必反,保持適度,這才是最佳的狀態。

我們要注意提防欲望無度,貪得無厭之人。

這些人平日和我們往來的情況下,當和我們沒多大利益往來的情況下,也是很大方豪爽的,但當他們需要幫助的情況下,常常便會識字大開口。

我們要是選擇了幫忙,那麼必定會有下一次在找你的情況下。

但如果我們拒絕了他,在這些人的眼裡,我們之前的幫助恩惠便會變的不值一提,甚至是直接對我們「翻臉不認人」!

因此 ,人到50,就別再跟這樣的人往來,不僅是給自己添堵,很有可能還連累到自己孩子。

2、自尊心強但自卑心重的人

《周易》乾卦,潛龍勿用。屯卦,雲雷屯,君子以經綸。小畜卦,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我們身邊,必然不乏一些看起來比較好相處,同時為人忠厚老實,但,性格卻相對軟弱的人。

這樣的人,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情況下,我們是可以幫忙的。

但,如果我們對他們施加很大的恩惠。那麼,這個人也許會出現很大的心理壓力,這是因為覺得自己能力有限,不知道如何回報與你。

長此以往,這種恩情就成為了一種無法直視的負擔。而人類的通病也就是在面臨沒有辦法解決的事情的情況下,便會選擇逃避。

因此 ,當他選擇逃避,最終對你視而不見的情況下。這無疑就把對方,變成了「仇家」。

人的心理是複雜同時扭曲的,你不會知道這種心理會給他人造成怎樣的心理變化,因此 ,對於這樣的人,也儘量少有往來。

3、遊手好閒的親戚

《易經》中的《象》說:「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君子觀此卦象,從而不用以惡報惡的方法對付小人,而是採取威嚴的態度,遠離小人。

人到中年後,最需要小心的便是遊手好閒的親戚,尤其是常年沒聯繫的。

對那些不請自來的人,這些人大多數沒有帶著什麼好的心思,很有可能是有求於你。

有求於人,無外乎便是借錢或是幫助辦其他的事情。

但別忘了,「可憐之人往往也有可恨之處」。

畢竟借錢不好往回要,最終更有可能成為仇人,託你辦事情的話,若是推辭對方也會以為你不給辦,最終依然會產生隔閡。

因此 ,對常年不聯繫的遊手好閒的親戚的突然之間到訪,我們要冷靜地分析判斷,該幫助的我們幫,不該幫助的,我們要懂得委婉拒絕,並不可久留他們。

可是在有些時候,許多事情是沒很嚴格的規章教條的,在遇到以上3種人的時候,未必都會如上所述能夠平和的解決。

因此 ,在每每遇到這類事情產生疑惑的時候,我便會看一看《周易》,運用《周易》中的智慧來指導我下一步應該如何走。

其實,縱觀古今中外,我們可以發現,但凡是成大事者都讀過易經!

馬雲多次公開推薦《周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曾國藩床前、案頭都放著《周易》,至少通讀5次;

清華大學的校訓更是來自於《周易》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就連高考、公務員國考命題,也對《周易》情有獨鍾;去年《周易》與預測學還被納入中科院博士生招生計劃。

正所謂,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

在古人認為,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由於它包羅萬象,可是對普通人而言,《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裡邊暗藏著更為高深的智慧。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它能夠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

我們普通人學《易經》,最根本的是,改變自己的固定思維,讓腦袋開竅,洞察萬事萬物的規律,順應規律做事,逐漸修正自己言行,把工作和事業做得更好,生活過得更好。

《易經》在中國的地位實在是特殊,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易經》。

「易經之道」能給人們強調生活中遇到各種困難時的方向,傳授給人們人生道理,是「一個奇妙的未來學著作」。

這樣一本「答案之書」,值得每一個人去鑽研,了解後你會發覺,之前自身疑惑的地方,都能夠破解了。

傳統的《周易》都是文言文,過於深奧且不易讀懂,解讀起來很費勁,很多人想看卻

看不懂。

所以我在了解《周易》時,選擇的是這本帶有注釋、解釋以及白話講解的《圖解周易》,裡邊的內容全都是大白話,淺顯易懂。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周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再深刻的道理,也讓你一目了然。

這本書還利用需要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大家如何去分析問題,淺顯易懂,一看就會。

所以擔心看不懂的夥伴們能夠選擇看一下這本書,有白話,有圖解,再加上口訣,就非常的簡單好掌握了,對於很感興趣的夥伴真的能夠試試。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不僅能夠讓你了解到古人的偉大智慧,更是能夠讓你受益終生!

相關焦點

  • 易經說:大恩養仇人!人過50,這3種親戚就別來往了,更別施大恩
    人過50,這3種親戚就別再來往了,更別施大恩第一種:遊手好閒的親戚《易經》中的《象》說:「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君子觀此卦象,從而不用以惡報惡的方法對付小人,而是採取威嚴的態度,遠離小人。
  • 《易經》:「大恩養仇人」,人過50不要靠近4種人,更不要施大恩
    《易經》:「大恩養仇人」,人過50不要靠近4種人,更不要施大恩中國自古以來,就一直研究著《易經》,幾千年來各國的縱橫家、思想家、文學家、天文學家都在研究著《易經》中神奇的奧秘,後經過千年的打磨驗證,發現《易經》中所包含的不僅僅是對政治、天文、以及推算風水等其他奧秘。
  • 《易經》:「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遠離這4種人,更別施恩
    《易經》:"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遠離這4種人,更別施恩我們在生活中不難發現,有一些人,會把別人對他微小的幫助掛在嘴邊,言談舉止中全是感激。而對於那些對自己有莫大恩情的人,往往會閉口不談,甚至會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 《易經》:「大恩養仇人」,與這3種人關係再好,也不要施以大恩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成為一個"大恩成仇"的人。《易經》告訴我們,與這3種人的關係再好,也不要施以大恩。一、心胸非常狹隘的人有句諺語:胸中天地寬,常有渡人船。一個人,心胸越寬廣,越懂得寬容別人,越會得到別人的幫助。
  • 易經:人過五十,餘生不長,這3種人最好少往來,避而遠之是上計
    《易經》作為上古時期的一部著作,其中的內容包羅萬象,除了字面上描述的內容,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內涵。在古代,《易經》被稱為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主要是因為書中闡述了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奧秘,是古代賢人們公認的中華民族智慧結晶。易經說:人過五十,餘生不長,這3種人最好少往來,避而遠之是上計經常找你喝酒的人易經說,當你老了經常找你喝酒的人,不要走得太近。
  • 易經忠告:人品不好的人,一開口就說這3種話,遇到別深交
    《易經》自誕生之日起,就有很多人質疑它的真假,難道這易經真的能預測未來?現在很多證據表明,易經不僅不是迷信,還是超科學!正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人品不好的人,一開口就說以下3種話,遇到別深交。總是言而無信,不講誠信。如果你是一個生意人,那麼「誠信經營」要擺在第一位,要是你不誠信,生意也做不成。如果你的合作夥伴不講誠信,你的生意就會遇到障礙,甚至虧本。
  • 人過50,這3種人儘量少來往了
    我想,夥伴們雖然可能不太了解這句話,但是對這句話最好的例子就是前段時間霸佔在熱搜上的大衣哥。看到他的事情,想必夥伴們都應該準確的明白,生米恩都米仇的意思了吧。《周易》中告誡我們:「久負大恩必成仇」!人過50,這3種人別再來往了!
  • 易經忠告:一個人年過半百,家裡千萬別留這三種人,說得很有道理
    人過半百,就像這些成熟甘甜的櫻桃一樣,是美好的。但是,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更要守住自己人生的方向,擁有正確的判斷能力啊。易經忠告:一個人年過半百,家裡千萬別留這三種人,說的很有道理第一種人:放高利貸的人人過半百這個年齡,已經擔負起主要的家庭重擔。此時,我們已經明白何時要低頭,何時要說話,變得穩重,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 《易經》提醒:「大恩養仇人」,人過了50歲,儘量遠離這3種人
    易經中提到:「大恩養仇人」,人到五十,遠離此三類人,受益終身。一、混吃等死的親戚《易經》中提到過:「君子以遠小人。」這句話的意思通俗易懂,君子是不會通過報復的手段去對付那些小人,而是遠離他們,撇清關係。
  • 易經忠告吃飯有這「4種表現」的人,大多沒啥本事,遇到別交心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歡在酒桌上表現自己。一個人在酒桌上適當地表現表現自己是可以的,但是,有有的人在酒桌上過分表現卻往往會讓人很反感,有的甚至會讓人下不來臺。易經忠告:吃飯有這「4種表現」的人,大多沒啥本事,遇到別交心。易經忠告吃飯有這「4種表現」的人,大多沒啥本事,遇到別交心!
  • 易經: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與這3種人再好,也不要施以大恩
    《易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一部佔卜書籍,成書時間距今大約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據說是西周時所創作,關於《易經》的由來曾經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易經》是人類先祖伏羲所創,還有人說是當年周文王被紂王囚禁時無聊時所推演出來的一部奇書。
  • 易經:與人閒聊時,關係再親也少說自己這3件事,別不聽勸
    說起易經,很多人會認為是迷信和欺騙。其實這是對它最大的誤解。《易經》不足20頁。但是,20頁的文字可以擴展到無限多的64卦,包括宇宙萬物。從古至今,不難發現一個規律,但是《易經》研究的偉大成就,卻是由那些幫助國家、幫助世界的偉大人物做出的。
  • 易經提醒你:有這3種「心窮」表現的人,最好別深交,建議遠離
    《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有人說,讀懂了《易經》就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易經提醒你:有這3種"心窮"表現的人,最好別深交,建議遠離很多時候,交友怕的不是你物質上的窮,最怕的是"心窮"1.
  • 「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與這3種人關係再好,也不要施以大恩
    堅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盡心竭力去幫助他人好多次,不僅沒有獲得感激,還被責怪是太小家子氣。而當你很有限的幫忙一兩次,通常能讓另一方念念不忘。這就是俗話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所體現的道理。自然,也並非所有的人,都會變成一個大恩成仇的人。《易經》告知我們,與這3種人的關係再好,也不必施以大恩。
  • 易經忠告:人過了50歲,這2種親戚就不要來往了,謹記敬而遠之
    《易經》被譽為「萬經之首、大道之源」,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一直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後人在立書著說的時候,少不了要引用和擴展其中的智慧,又從中衍生出各式各樣的學派。比如道家、儒家等都是以《易經》中的思想立派。人到五十(泛指這個階段的人),就像這些成熟甘甜的櫻桃一樣,是美好的。
  • 《易經》:身邊這4種人,沒有必要對他們好,毫無意義
    所以說其價值內涵是不容小覷的,直至今日,人們仍然能夠從書中學到為人處世的大道理,從而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精彩。在人的一生中,都會遇見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在面對困難之時,或許每個人都曾經接受過別人的幫助。這是為什麼呢?可能對於大恩情受助者而言,這件事情大到讓他時時刻刻都在掛念,在思考如何報恩,然而發現回報似乎又太過困難遙不可及,慢慢使受助者察覺到自身的卑微與無奈,久而久之,便成了仇恨。當然,這世界是沒有那麼不堪的,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把恩情累計成仇恨,然後進行報復,大部分人們都是心存感激,這裡說的只是人群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千萬不要覺得這部分力量微不足道。
  • 《易經》提醒你:用餐時有這3種行為的人,沒啥真本事,不能深交
    《易經》提醒你:用餐時有這3種行為的人,沒啥真本事,不能深交在我們國家,有種特有的文化藝術,那便是酒局文化藝術,無論是紅白事還是工作中工作都是會碰到,簡易用餐身後反映的是一類人情往來,磨練的是咱們的交際能力。在飯桌,也是咱們結交朋友和擴展新項目的好機會。
  • 《易經》提醒:這3種人落難,要學會「袖手旁觀」,別好奇
    《易經》提醒我們,人們在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立場,但又是不能被超越的。就像是在說:「如果您沒有真正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您將永遠不會理解人性。如果您從未受到傷害,您將永遠不會理解一個人真正給你付出了多少真心。實際上,如果仔細觀察周圍的某些情況,就會發現一個非常神奇的現象。
  • 《易經》:人過半百,這3種人來家做客,不宜久留,是對家庭負責
    《易經》告訴我們:人過半百,這三種人來家做客,不要久留,這是對家庭負責。一、喪失鬥志的人。《易經》裡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生無論何時都不能放棄鬥志和希望,只要我們願意,隨時可以書寫一個不一樣的人生。但是有的人早早就喪失了鬥志,得過且過,整天都在應付生活。
  • 易經提醒你:這4個傷過我們的人,不可原諒,更不值得再信任
    在《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偽君子,無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初九,不用懊悔,丟失了馬匹不用尋找,它自己會回來。途中遇見了壞人,也不會有災害。易經透露:這4個傷過咱們的人,可放過,卻不行寬恕,更不值得再信任榜首個人:欺負過咱們的人。一個人活著,總有喜愛咱們的人,也有不喜愛咱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