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解讀:丘腦梗死的臨床和影像學特徵

2021-01-21 木之水


丘腦是間腦的一部分,作為大腦皮質和皮質下區域之間的中轉中心發揮著功能,在調節喚醒和意識水平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丘腦不同供血血管的病變會導致不同的丘腦梗死症候群,本文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對丘腦常見部位梗死的臨床和影像學表現進行了梳理。


丘腦的不同部位分別從前循環和後循環獲得血供。丘腦旁正中動脈(或穿通動脈)通常來自前循環,為丘腦和中腦的前下部供血;來自後循環的血管則為丘腦其餘部位供血,丘腦和中腦的內側由來自大腦後動脈(PCA)P1段的分支供血,丘腦的外側和上方由P2段分支供血(圖1、圖2)。



圖1  丘腦的供血動脈


圖2  丘腦側視圖(A)和背視圖(B),示主要丘腦供血動脈及核團


丘腦梗死及臨床症候群


丘腦前部梗死


丘腦前部區域由丘腦結節動脈供血,該動脈起源於後交通動脈的中部1/3處,這與源自PCA的其他丘腦動脈區域不同。該部位的梗死臨床特徵很明顯,主要表現為嚴重和廣泛的神經心理缺陷。


該部位梗死早期可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意識水平改變和沉默寡言,持續的人格變化則見於疾病的後期,包括時間和空間定位障礙、冷漠、缺乏自知力等,情感方面的障礙可能很明顯。丘腦前部梗死的其他常見症狀是順行記憶障礙,以及伴有低頻發音和構音障礙的失語症。


圖3  丘腦結節動脈供血示意圖和梗死影像學表現


丘腦旁正中區域梗死


該部位由丘腦旁正中動脈供血,此動脈從PCA的P1段發出,該動脈的相關變異較多,根據不同起源部位可分為3類(圖4)。

➤ I型:丘腦旁正中動脈最常見的變異,血管起源雙側對稱,雙側旁正中動脈均起源於相應PCA的P1段。


➤ II型:這種變異雙側不對稱,並且可分為兩種亞型。IIa型雙側供血來源於同側PCA;IIb型則是所謂的Percheron動脈,即旁正中動脈先從單側PCA發出,隨後分成兩支,這個單一的動脈主幹同時為雙側正中丘腦和中腦區域供血。


➤ III型:這種變異也是雙側對稱的,雙側PCA發出丘腦旁正中動脈,並且兩側旁正中動脈中間有拱形血管連通。


圖4  丘腦旁正中動脈的變異示意圖


丘腦旁正中動脈梗死的症狀取決於血管變異的類型可能為單側或雙側。


對於單側旁正中動脈梗死的患者,早期階段主要表現為興奮程度減弱和意識水平波動,可持續數小時至數天。長遠上看,情緒和行為變化依然會出現,包括躁動、激越、迷失方向、冷漠等。左側的梗死也可表現為語言功能障礙。



圖5  丘腦旁正中動脈供血示意圖和梗死影像學表現


Percheron動脈閉塞引起的雙側丘腦梗死已得到人們充分認識。這種症候群相對少見,佔所有缺血性卒中的7%,典型的症狀共包括4點:

➤ 警惕性障礙,如昏迷或木僵;

➤ 明顯的記憶障礙,難以產生新的記憶,常有虛構;

➤ 本能和情緒的變化,一般伴有煩躁不安、冷漠或長期呈現不良情緒;

➤ 垂直凝視麻痺,可能沒有垂直掃視和追蹤動作。


其他臨床症狀還包括如定向力障礙、意識混亂和無動性緘默症等。大多數患者的神經系統障礙和嗜睡可恢復,但認知缺陷和冷漠症狀傾向於更為嚴重且持久。


圖6  Percheron動脈供血區梗死影像學表現


丘腦下外側梗死


丘腦下外側動脈又稱丘腦膝狀體動脈,起源於PCA的P2分支,位於後交通動脈水平之後,由一組小動脈組成,為丘腦下外側區域供血。


丘腦下外側動脈的梗死可導致丘腦症候群,最突出的特點是鎮痛藥不能緩解的劇烈疼痛可能和丘腦與皮層抑制的分離有關。丘腦疼痛多延遲發作,也可立即發作。大約80%該區域梗死的患者存在這種症候群。


該症候群的其他症狀還包括感覺喪失和四肢運動障礙。感覺障礙可涉及所有類型的感覺,但不一定全部出現在一名患者中。若患者同時出現感覺喪失和無力偏癱的症狀,則強烈提示丘腦症候群。


此外,患者發生純感覺症候群(失去所有形式的感覺),特別是當症狀累及面部和手臂時,也高度提示該部位的病變。一些純感覺症候群患者也可能出現遲發性疼痛和/或感覺遲鈍。


有學者描述了一種特殊的手部症狀,患者的手部彎曲內旋,拇指藏在其他手指之下,被稱為丘腦手,也是該部位梗死的特徵性表現。目前該部位梗死的患者尚未出現更複雜的行為症候群,偶有語言障礙和失語的報導。


圖7  丘腦下外側動脈供血示意圖和梗死影像學表現


丘腦後部梗死


該部位由脈絡膜後動脈供血。脈絡膜後動脈也來自PCA的P2段,同樣是一組小血管組成。目前關於該部位梗死的報導數量仍然有限,在已有的報導中,最常見的症狀為象限盲,可能伴有偏身感覺喪失,也可能存在皮質性失語和記憶障礙。


脈絡膜後動脈梗死的一項特徵性表現為眼球運動障礙,這不是丘腦梗死特有的症狀,並且相對較少出現。除此之外,患者還可能表現為遲發性的複雜運動過度症候群,包括共濟失調、震顫、肌張力障礙、肌陣攣和舞蹈病等。


圖8  脈絡膜後動脈供血示意圖和梗死影像學表現


醫脈通編譯自:Li S, Kumar Y, Gupta N, et al. Clinical and Neuroimaging Findings in Thalamic Territory Infarctions: A Review[J]. Journal of Neuroimaging, 2018. 

來源:醫脈通神經科


推薦閱讀:


§ 最全總結 | 腦梗塞、腦血栓、腦出血的區別

§ 全!急性期腦梗死規範化治療

§ 關於「腦梗」,知道這些能救命!

§ 【收藏】少見類型栓子腦梗死影像學表現匯總

§ 急性腦梗死溶栓十問

§ 腦梗死的定位診斷,一文讀懂!



提示:長按下方的二維碼,識別關注木之水後,看權威靠譜的醫療健康知識



相關焦點

  • 丘腦的解刨結構
    丘腦在喚醒和意識水平方面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丘腦不同供血血管的病變會導致不同的丘腦梗死症候群, 常見部位:1.丘腦前部區域由丘腦結節動脈供血,該動脈起源於後交通動脈的中部1/3處,這與主要表現為嚴重和廣泛的神經心理缺陷,早期出現不同程度的意思水平改變和沉默寡言,持續的人格改變見於疾病的後期,包括時間和空間定位障礙、冷漠。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要點解讀
    2019.10.2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2019)」全文發表在中華心血管病學雜誌2019年第10期, 並配發了沈衛峰教授撰寫的「遵循指南,優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管理」的專家述評。該指南是目前中國心血管界在冠心病,STEMI診斷和治療領域中的權威專家們共同努力的結晶。
  • 火眼金睛,教你一眼識別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學特徵
    在第四屆東方呼吸病學術會議上,作為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呼吸放射副主任委員,來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醫學影像科的高莉教授,深入解讀了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學特徵。高教授主要從細菌與病毒肺部感染之間的差異、病理改變和相關影像、病毒性肺炎影像學特點及其鑑別診斷等多方面給我們分享。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
  • 「疑似病例具肺炎影像學特徵」成湖北臨床診斷標準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將「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者」作為湖北省臨床診斷病例標準,這提示湖北地區新型冠狀病毒診斷不再依賴核酸檢測結果。日前,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學影像科副主任張笑春教授在朋友圈發布「強烈推薦CT影像作為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首選診斷方法」言論,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幕上大面積腦梗死的診治,一文總結
    第9屆湘雅腦血管病國際論壇暨第4屆湖南卒中中心聯盟大會暨第4屆湘雅腦血管病介入治療高峰論壇上,來自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內科的張樂教授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幕上大面積腦梗死的診治進展,包括其影像學特徵、預測、治療和管理等。
  • [骨肌影像]「Ewing肉瘤」的臨床表現、影像學要點及鑑別診斷~~~
    臨床資料患者,男,20歲。左小腿近端疼痛2年,紅腫1年。查體:左小腿近端局部輕度腫脹、壓疼,膚色稍紅,皮膚溫度略高。圖1A圖1F影像學報告描述左側脛腓骨中上段正、側位(圖1A、圖1B),左側脛骨上段幹骺端及骨幹呈蟲蝕狀骨質破壞,邊界不清,局部部分皮質增厚,但密度不均勻,
  • 巧記Avellis症候群——從解剖到臨床
    真性球麻痺+偏身感覺障礙+延髓外側條狀梗死,可提示該症候群的可能。正如Avellis症候群的另外一個名字:脊髓丘腦束-疑核症候群所示,可謂「人如其名」。Avellis 症候群的臨床表現取決於病灶累及的部位。
  • 這種罕見的中腦症候群,90% 的臨床醫生都沒見過
    Wernekink 連合症候群是一種少見的中腦症候群,近年來這個病被越來越多人所熟知,它的臨床表現主要為雙側小腦性共濟失調、伴或不伴眼球運動障礙及顎肌痙攣。近日,我們收治了一例 Wernekink 連合症候群合併 Holmes 震顫的患者,現與大家分享討論,一起探索其中的原因和機制。
  • 糖尿病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腿疼,可能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肌梗死...
    什麼是糖尿病肌梗死(DMI) 糖尿病肌梗死(DMI)是糖尿病的一種少見的微血管併發症,由Angervall等在1965年首次報導。 糖尿病肌梗死(DMI)的原因 目前糖尿病肌梗死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認為血糖控制不佳合併有微血管病變和大血管病變為糖尿病肌梗死的高危因素。 1.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導致血栓形成,進而觸發炎症反應,導致局部組織損傷及缺血壞死。
  • 醫學影像學、醫學影像技術、臨床醫學,三者有什麼不同,選誰?
    醫學影像學醫學影像學說白了就是培養醫學影像診斷專家的。比如,肺炎,肺炎病人需要去拍肺部CT,醫學影像學的醫生就會根據拍出來的片子進行診斷。學的課程主要是醫學方面的課程,再加上各種影像方面的內容,包括醫學影像設備、醫學影像診斷學、核醫學、發射學、超聲診斷學等。
  • 丘腦上的腫瘤容易治嗎?手術生存期有多長?
    而丘腦膠質瘤,顧名思義,是一種以丘腦內或非常靠近丘腦的初級生長中心為特徵的膠質腫瘤。這些腫瘤非常罕見,只佔兒童和年輕人腦瘤的一小部分。  那麼,丘腦又是什麼呢?丘腦上的腫瘤容易治嗎?  丘腦是位於腦幹上方的成對結構,是身體和大腦皮層(大腦表面)之間傳遞感覺信息的主要處理和傳遞中心。它還在運動和調節睡眠狀態、意識和意識方面起作用。丘腦靠近側腦室和第三腦室(腦脊液或CSF在其中流動)。
  • 「真假」CK-MB——不同檢測方法的實驗室解讀
    既往史:2018年1月在我院診斷為1、左側腦室旁腔隙性腦梗死(亞急性期);2、腦橋、雙側基底節區、丘腦、側腦室旁、額葉多發微出血灶;3、腦橋、雙側基底節區、丘腦、側腦室旁、半卵圓中心、額葉皮層下多發腔隙性腦梗死,部分軟化。
  • 入門閱片必讀:13種疾病引起的「海馬」影像學改變
    它們位於齒狀回和蛤蟆之間。海馬溝殘餘囊腫。軸位T2加權圖像顯示雙側海馬內微小的腦脊液密度囊腫(箭頭)。▎脈絡膜裂囊腫良性顱內囊腫發生在脈絡膜裂水平。所有序列的MR信號特徵都與CSF相似。囊壁很薄,無對比劑增強、周圍水腫和膠質增生。
  • 臨床醫生如何解讀超聲心動圖報告
    臨床醫生如何解讀超聲心動圖報告 2020-04-21 15: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徵稿】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影像學研究 | Springer Journal
    【徵稿】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影像學研究 | Springer Journal
  • ...併發症|支氣管|病原體|影像學|肺部|感染|肺炎|X線|-健康界
    1、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基於若干選擇性臨床特徵(如咳嗽、發熱、咳痰和胸膜性胸痛),並且有肺部影像學的支持,通常是胸部X線平片。根據美國胸部學會(ATS) 的定義, 影像學顯示肺部緻密影是肺炎定義的一部分,但臨床症狀發作至出現影像學改變會有幾小時的延遲,特殊情況下延遲時間會更久,有時胸部影像學檢查會呈陰性。肺炎隨時間轉歸因致病病原體、患者的合併症及年齡的不同而異,一般持續1~2周或達2個月。
  • 新冠肺炎首份屍檢報告:病理特徵與SARS、MERS類似
    ·這是新冠肺炎首份屍檢報告,對臨床病理學有重大指導意義,提示新冠肺炎主要引起深部氣道和肺泡損傷為特徵的炎性反應;病理特徵與SARS、MERS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