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進入省射箭隊
每天一千多次的規範舉弓、靠位、撒放,考驗著耐心和忍性
從小學起,張心妍就表現出對體育的偏愛
訓練也比較刻苦
咬牙克服種種困難堅持
及時地自我調整
心裏面有很多的不甘心,又覺得這麼輕易的放棄好像挺對不起自己的
逼著自己再堅持一下
這些種種,都是成為一名亞運會冠軍的一個過程——堅持就是勝利!
張心妍在決賽時的最後一局滿環視頻
在接受採訪時透露
希望自己有機會能夠參加東京奧運會
並已作為自己的下一個目標
繼續為中國射箭作貢獻
在觀眾眼裡,張心妍這一箭射出去,指向靶心,但在張心妍心裡,自己這一箭射出去,「射的是『自己』」。
照片來自中新網
「我真的沒有任何過多想法,無論我旁邊的對手是誰,我也只是在跟自己比賽。」
第二次參加國際比賽,就奪得本屆亞運會女子射箭個人賽冠軍的張心妍說,「射箭就是要以自己為中心,像我打比賽,根本不會去看旁邊的對手和她的靶子。
她得了多少分,就是聽現場的播報,我不關心她,我就關心我。」
照片來自張心妍的個人微博
這種「自我」的競賽狀態,其實並非每名射箭運動員都能做到,但這卻是世界級箭手必備的心理素質。
半決賽「幹掉」韓國名將姜彩瑛,讓賽前目標只是「能進前8就好」的張心妍開始亢奮起來,教練吳逢波也「不清楚這種亢奮是好事還是壞事」,因為在射箭界,韓國隊的強大毋庸置疑,幾乎沒有國際比賽經驗的張心妍,一路過關斬將,並在心理狀態極佳的韓國名將面前毫不怯場,簡直可以用「奇蹟」形容。
照片來自張心妍的個人微博
「真是見了鬼」,韓國隊教練在半決賽後就大發雷霆。
難怪教練震怒,半決賽韓國的「頂級雙保險」張慧珍輸給東道主蒂安納達,姜彩瑛不敵名不見經傳的張心妍,女子個人賽決賽變成中印對決,這簡直是韓國射箭隊的「恥辱」。
照片來自中新網
「其實到決賽時,心裡還是挺亢奮的。
但還是要告訴自己,只要上了賽場,就不要去理會任何事情,做好自己,戰勝自己。
」張心妍說:
「本來就是決賽,她(蒂安納達)又是東道主,我們前3局打到3平的時候,確實感覺有些發緊。
但還好自己能夠做到完全專注,射箭比賽通常都是要到最後1箭,才能分出全場比賽的勝負。」
23歲的張心妍是中國射箭隊名副其實的「小將」,2008年張娟娟力克樸成賢獲得奧運金牌,那一年張心妍剛剛進入鎮江市體育運動學校練習射箭,「那會兒什麼都不懂,也不知道誰是誰,後來才知道射箭是怎麼回事,很苦也很累,但是很有意思。」
照片來自中新網
23歲對於絕大多數運動員來說意味著職業(專業)生涯的「黃金期」,還有些童心(把維尼熊圖案剪成護具形狀縫上去,讓維尼熊陪自己一起比賽)的張心妍能在自己「初出茅廬」的時候就嘗到亞運金牌的甜頭,她說自己的自信心會進一步提升。
照片來自中新網
「對我來說一切才剛剛開始,有了信心以後訓練也會更加刻苦。」
張心妍說:
「現在說奧運會可能有些早,但這是我的目標。」
原標題:這一箭,張心妍射向「自己」
注釋:文部分轉自中國青年報,射箭頻道整理髮布!
希望您的賽事都在射箭頻道-ArcheryFM分享嗎?
歡迎關注→留言(留下您的聯繫方式)→提供內容→我們進行整理髮布(射箭頻道ArcheryFM---全球射箭愛好者的免費分享平臺)
歡迎國際品牌的射箭器材實力供應商提供訂購渠道,我們將為您免費發布購買渠道信息,提供優質的品牌器材給到我們射箭愛好者--優質器材、安全訓練、健康娛樂!
射箭頻道ArcheryFM上線以來,每天都有愛好者留言諮詢傳統弓、反曲弓、光弓、複合弓、美式獵弓以及器材配件購買渠道,我們希望能讓愛好者只關注一個分享平臺,得到想要知道的任何信息!
射箭在中國有著久遠的歷史,可謂是中國古代體育項目的鼻祖,據考古發現,它在距今兩萬八千多年前;
射箭與漢服就已經出現了。
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峙峪人文化遺址,曾經發現了一件距今兩萬八千年前的石箭頭,這表明當時人類已經在開始使用弓箭了,這是用石頭磨製的箭頭,綁在木桿上作為當時射箭的用具。
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一書中,把弓箭的發明使用,作為由中級蒙昧社會向高級蒙昧社會開始過渡的一個重要標誌。
他說:「由於有了弓箭,獵物便成了日常食物,而打獵也成了普通的勞動部門之一了。」
弓箭的使用對於上古社會的進步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由於弓箭具有強大的殺傷能力,增加了人類徵服自然的威力。
注釋:文中信息均來源於網絡部分為射箭愛好者提供,射箭頻道通過整理進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