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根據區(局、委)綜合考評要求與單位實際,我園牢牢把握「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綠水青山」,抓福利、促服務、提效益,為建設全國一流動物園而不懈努力。現總結如下:
一、2017年工作回顧
(一)經濟「收」「支」穩中求進
嚴格執行財務制度,完成區(局、委)經濟任務指標,總收入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開展智慧門票,8月份試行電子門禁系統,效果平穩。
(二)動物「管」「理」互通互融
1、優化種群管理,傳遞保護理念。
引進小熊貓等動物13種77頭(只),輸出白頰長臂猿等動物11種62頭(只),繁殖金錢豹等動物24種62頭(只),準備合作繁殖亞洲象3頭、黑猩猩1隻;救護動物50種95頭(只),其中國家二級(附錄II)及以上16種21頭(只);處理110社會應急聯動管理平臺121起,協助市、區屬等林業部門鑑定查獲的野生動物並提供技術支持。
2、展現自然行為,提高動物福利。
對大熊貓等7種動物進行食物丰容;對非洲獅進行氣味丰容;對獅山、黑猩猩館等14處場館進行環境丰容,動物飼料嚴格按程序採購,提高動物的生活環境與質量。
3、更新管理思路,提升技能水平。
參加物種管理等培訓32場次,並在華東年會分享城市動物園安全管理和應急處理報告;以職工科技沙龍等平臺,提升保育員隊伍的整體管理水平。
(三)疾病「防」「治」有的放矢
做好春秋季禽流感免疫工作,動物死亡率均低於考核指標。開展動物健康評估等;對大小便、水質及飼料等進行樣本檢測,確保動物生活環境及食物衛生的健康。建立園內禽類觀測點;對景區鳥類不定期觀測;配合區(局、委)社發局對景區野生鳥類較集中的三潭印月等進行環境抽樣,切實做好動物疾病監測工作。
(四)教育「動」「靜」有序契合
開展科技周等活動50場次,走進學校、社區12次,接收第二課堂券5萬張;新增「生境昆蟲展」,以浸入式昆蟲森林的方式展出30餘種昆蟲,衍生科普劇《蝶變》、識蟲辨蟲等項目,引導受眾關注尊重自然。參與編寫省科協項目,新申報局、園級課題各1項;發表科研論文11篇,堅持以科研促研究。
(五)園區管理有「條」有「理」
1、抓生態,提升展示效果。
全面推進水環境提升項目,抓好環保督查;做好黑猩猩館建設等項目;對地質災害點進行現場踏勘和治理方案會審,改善動物生活環境。
2、抓管理,提高服務質量。
開展長效管理自查,市、區查問題整改率100%;完成園林綠化養護、清衛保潔等服務單位的新老交接;開展節前綜合大檢查及飼料基地督查;完成登革熱防控任務。全年無食品中毒事件發生。
3、抓安全,保障園區安全。
籤訂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74份;開展動物出逃應急桌面推演2次、動物出逃和人員意外入籠應急演練5次、突發新聞和輿情處理應急演練1次;對猛獸區域加裝安全網、帶刺鐵絲網等;落實大型猛獸雙崗制配備;完善槍庫管理制度,規範麻醉槍使用;做好檔案保密工作。全年未發生信訪、綜治維穩、安全生產等事件。
六、人才上下有「理」有「規」
從嚴幹部監督管理,公開招聘7名,區(局、委)掛職2名;完成新一輪中層競崗、科室和主管雙向選擇及三年一輪崗位設置工作。制定《技能大師工作室重點項目管理說明書》等制度,《杭州動物園困難職工補助細則》等5項涉及職工權益規章制度經職代會審議通過,堅持以制度化實現人才培養。
七、思想理念有「防」有「控」
1、加強組織建設,推進作風效能。開展十九大主題黨日活動,各黨委成員履行「第一種形態」不少於4次;對三名赴科室掛職同志開展談心談話。完成黨委、紀委改選;科普教育中心授予首批共產黨員示範崗;發展2名中共預備黨員、轉正1名。無一效能行風投訴交辦事件。
2、關心關愛職工,豐富精神文化。設立「母嬰區」,為職工購買「杭州市在職職工重大疾病和住院醫療互助保險」;參加「安全生產月」、「人人爭做微笑點」、轄區綜治共建等活動。園關工委關愛年輕職工的思想動態;按要求做好離退休老幹部服務與管理。
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與區(局、委)兄弟單位、國內外一流動物園相比還有差距,關鍵矛盾集中在展示方式與廣大遊客需求日益增長、管理模式與動物福利需要不斷提升等。主要表現在園區智慧化管理有待加強、人才隊伍管理能力有待提升、保護教育宣傳理念有待俱進、動物飼養管理水平有待加強。
二、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是黨的十九大開篇之年,是「十三五」規劃的中堅之年,我們將緊緊圍繞區(局、委)黨委中心工作,以建設美麗西湖、爭創一流園區為目標,克難攻堅、開拓創新,開啟動物園發展新徵程。
(一)以生態建設為主旋律,著力提升品質效應
依託優越的山林地勢環境,制定五年提升改造行動計劃,推進熊貓館改擴建項目立項和水母館項目建設,做好涉禽展區、上下遊禽湖、長頸鹿參觀遊步道、大象館、兩爬館及金魚園等展區的生態化建設,規劃全園道路整治和導遊牌周邊環境提升方案,推動重點區域的美化彩化項目,達到動物福利和遊客參觀的雙重品質效果。進一步完善門禁系統管理,探索「網際網路+」電子門票模式,加強業務學習、完善考核制度,提升門票管理文明指數,保持巾幗文明崗良好風範。
(二)以動物管理為主目標,著力展現動物福利
推進種群管理建設,重點做好金絲猴、亞洲象、黑猩猩、小熊貓、黑麂、白頰長臂猿等動物的種群管理工作,實現動物特色檔案和譜系管理;實行動物丰容常態化模式,系統性地推廣飼養點丰容庫及運行表,實現動物與籠舍的「一籠一景」效果。
依託科普新聞宣傳平臺,重點推出亞洲象、金剛鸚鵡、黑猩猩、小熊貓、白頰長臂猿、金絲猴等體檢訓練展示達到動物福利與科普教育緊密結合。依託飼料基地優勢,嘗試動物投餵新模式,逐步改變飼料結構,實現科學化規範化飼養。同時,建立醫療會診制度,完善動物健康檔案,增添PCR診斷設施、生化檢測分析儀等設備,不斷提升診斷水平。
(三)以保護教育為主方向,著力打造品牌建設
以科技周、科普日項目制為重點,開發以自然與文化為主題的教育項目並設計活動套冊,舉辦「鳳毛麟角」展覽,通過鳥蛋大比拼、《我是一隻小小鳥》科普劇、公眾觀鳥、鳥類剪影、飛羽啟示等環節,開發年度科普教育系列課程和活動。同時,依託園區智能導覽和講解服務建設項目,圍繞動物課堂,挖掘不同動物成長背後的故事,不同動物醫食住行的幕後之旅,開發獨具匠心的科普產品,打造保護教育文化品牌,提升智能化科普教育服務水平。
(四)以風採展示為主抓手,著力推進從嚴治黨
為紀念建園60周年園慶活動,展現動物園60周年的歷史變遷,開展圖集編冊系列活動,完成畫冊集、新聞集和科研集整理和定稿,感受近十年園區的歷史變遷和風貌展示,展現新時代裡動物園人的風採。深入推廣先鋒服務,深度挖掘「講好動物故事」個性黨建產品,打造「一點一崗」動物飼養線黨員示範崗建設,以管理和專技崗位考核為目標棒,優化崗位設置、發揮崗位激勵,打造團隊風採展示平臺。
(五)以安全教育為主準繩,著力建設和諧園區
堅持安全操作常抓不懈,以強化制度落實為抓手,建立應急救援隊伍,編制應急救援手冊,不斷優化應急演練。依託園區監控系統項目建設,規範日常巡督查整改制度,持續確保動物安全。進一步深化大物業管理模式,編制《外包方職業指導書》,建立打分、抽查等相結合的獎懲機制,按片區進行網格化管理,做到長效管理有新招。發揮自身特色,積極開闢園林美化精品區域,做好動物展示與植物美化相得益彰,打造安全有序、美麗和諧的精品園區。
中共杭州動物園委員會
杭州動物園
2017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