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璟璟
據《中國之聲》,近日山東濟南某幼兒園,院長為了給老師們發工資,決定臨時轉行賣燒烤。受疫情影響,老師們5月份的工資實在發不出來了,院長無奈之下決定帶著老師們轉行自救。令人慶幸的是,「燒烤廣場」的生意還算不錯,老師們暫時不用為生計問題擔憂了。不久前,保定一家育兒園也憑藉轉行賣燒烤而成功自救,園長還一度糾結要不要徹底轉行。
也許未必車到山前必有路,但一定是辦法總比困難多。受疫情影響,多地幼兒園遲遲無法開學。沒有進項,也就無從開支,當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事實上,近段時間以來,幼兒園教師尤其是民營幼兒園教師的「生存境況」備受關注。不少幼師因為「工資斷崖或中斷」,紛紛另謀出路。其中,停薪留職者有之,轉行改業者有之。
幼師轉型搞直播、做微商者不在少數,這尚且屬於是臨時性的「自由職業者」;而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則是徹底「改行」了,就算疫情過去,這群人也很可能不會再重拾舊業。從某種意義上說,「愛護幼師」「留住幼師」,已成為很多地方迫切要去面對的問題。相較於一些幼兒園「聽天由命」,濟南這家靠著暫時轉行賣燒烤自救的幼兒園,可敬乃至令人感動。
「幼兒園賣燒烤」,這是經濟驅動,又超越於經濟驅動。此舉同樣是對「教職員工」負責,是為了穩定師資對今後的教學工作負責。除了幼兒園管理者的擔當,從此事中,我們還看到了各方的善意。比如說,當地工商、城管等部門,依法迅速為之辦理了執照和經營許可;而當地市民,也紛紛捧場攢人氣,以消費行為幫助幼兒園共渡難關。
共克時艱,自助者天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