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澤:深入現場 書寫脫貧攻堅「地方志」

2020-12-12 騰訊網

編者按:從圍爐夜話的「罐罐茶」裡探尋日子況味,從地方風情、風俗、風物中透視貧困山區人民的精神世界……近日,中國作家協會「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成果發布暨海外推廣籤約儀式在京舉行,《高高的元古堆》《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等8部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與海外出版社籤訂了翻譯出版合同,將向世界講述中國扶貧故事。

作家如何更好地進入脫貧攻堅現場?優秀作品走向海外,將產生哪些深遠影響?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收穫及意義。

李敬澤。中國作協供圖

像書寫「地方志」一樣 深入脫貧攻堅現場

人民網文娛:從去年9月起,中國作協組織「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20多位優秀作家陸續奔赴全國多個省區市的扶貧點實地採訪、創作。這一工程是如何策劃、開展的?

李敬澤:中國文學界、中國作家對脫貧攻堅這樣一場在中國大地上展開的偉大實踐滿懷創作的熱情。幾年來,很多作家以不同方式深入脫貧攻堅第一線,各省區市作協也積極組織作家深入脫貧攻堅現場,湧現出一批各種體裁的優秀作品。

中國作協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從2019年開始,中國作家協會黨組啟動「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參與工程的二十多位作家都表現出很高的積極性。我們協助作家們與各地扶貧辦、各級單位取得聯繫,在他們的幫助和安排下,作家們得以有條不紊展開採訪。在2019年9月的啟動座談會上,作家們聽完專題報告紛紛表示,藉此機會拓寬了視野,提高了站位。

年初的疫情一度為採訪、創作帶來了困難。在此期間,我們組織多次視頻會議,搭建交流平臺,分析作家們創作中遇到的問題,給出建議和幫助。有的作家完成了初稿,我們還組織專家閱讀、研討,提出改進的意見。

在這緊張的一年時間裡,作家們齊頭並進,積極書寫新時代的華彩篇章。作家李迪同志,以古稀之年深入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採訪寫作,積勞成疾,因病逝世。他將十八洞村的脫貧故事留給了我們,這是對脫貧攻堅的偉大奮鬥歷程、新時代光輝業績的生動記錄。

人民網文娛: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的創作難點在哪裡?優秀作品應該具備哪些特質?

李敬澤:脫貧攻堅題材的文學創作,大多以一個具體的地方為對象,但又不能局限於此。作家要從一村一地的脫貧實踐中,寫出這個時代前進的步伐。這考驗的不僅是作家們對紛繁生活和世事變遷的把握能力,更考驗著作家們對於時代的理解能力。作家需要有宏大的視野和寬廣的胸懷,既從國家大事中看到凡人小事,又能反過來以小見大,準確地尋找和刻畫體現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典型人物。

作家徐劍深入脫貧攻堅第一線。中國作協供圖

人民網文娛:有的作家用「田野調查」的方式創作,有的作家以歷史變遷、人口演變等資料作為創作切入點。您認為,作家如何更好地進入脫貧攻堅現場、更敏銳地捕捉時代新氣象?

李敬澤:作家的寫作方式沒有一定之規。但進入一個村莊、一片土地,作家面對的不僅是此時此刻眼前的人和事,更是具有歷史深度的人的生活世界。作家在寫作時應該進入時代和歷史的深廣處,不管採取什麼方式,應該有一種雄心——像書寫「地方志」一樣,寫出這個地方的時代變化;用「地方志」的眼光,銘記那些在創造新生活過程中煥發著光彩、充滿力量的人。

向世界講述中國扶貧故事 是作家的責任和使命

人民網文娛:在這一系列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中,有哪些打動你的細節?

李敬澤:這一系列作品中的動人之處實在太多,不勝枚舉,這裡我只能掛一漏萬,先說上兩個。

在李迪的《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裡,有一篇題為《就是懸崖我也要跳》。很有氣魄的題目,故事和人物更有氣魄,作家將萬丈豪情妥帖地落在了紮實的生活細節上。主人公隆英足帶著村民養豬致富,她遇到的所有困難,以及她的奮鬥史都在一串真實的數字裡——人均不到「一畝地」,作為家裡「二女兒」,她沒有機會去上學,在養豬場打工月薪「三百塊」;幹到「第五年」學會人工配種,但一頭好種豬要「上萬塊」,為了化解村人的牴觸情緒,幫村民家裡的豬配種一次只收「八十塊」,失敗不要錢;直到第一戶村民的豬圈裡一下多了「十二頭」小豬仔,她才真正發動起了村民,後來她的養殖場裡最多有「兩千七百頭」豬,她帶著村民成功致富了。所有的困難,所有的犧牲奉獻精神,都在這扎紮實實的數字之中,它們比任何修辭都更生動。

在蔣巍的《國家溫度》中,有一段寫到新疆和田地區的脫貧攻堅事業。文章中有這麼一處細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地方國企的幹部,每人都要分配上最少三、五戶百姓人家,每個月必須要去每家住上一夜,了解他們的情況,幫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有時民族語言不通,甚至要通過電話找翻譯「三方對話」;每個人的車後備箱裡都裝著行李卷,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體現著我們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

人民網文娛:8部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與3家海外出版社籤訂了翻譯出版合同,將向世界講述中國扶貧故事。中國脫貧攻堅題材優秀作品走向海外,將產生哪些深遠影響?

李敬澤:與貧困的鬥爭,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鬥爭。中國的扶貧經驗對世界其他國家有重要借鑑意義。為了將創作工程推廣至全世界,我們與中圖公司合作,與海外出版社、譯者做了很多溝通,他們對中國脫貧攻堅歷程,以及其中的故事具有濃厚興趣。

所以我想,講好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是中國作家肩負的責任,也是全人類賦予我們的使命。即將譯介出去的八部作品是一個開端,我們的作家必定會創作出更多厚重、精彩的中國故事,寫出我們這個新時代的「創業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相關焦點

  • 達川區:肖啟文深入麻柳鎮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現場調研  四川新聞網達州9月18日訊(彭曉偉)9月14日,達川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肖啟文深入麻柳鎮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調研中,肖啟文先後深入麻柳鎮羅頂寨村、聖龍廟村、三清廟村,實地查看了該鎮的特色產業發展、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設等工作,並聽取了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匯報。
  • 金寨縣燕子河鎮:電商直播書寫脫貧攻堅新篇章
    金寨縣燕子河鎮:電商直播書寫脫貧攻堅新篇章 2020-12-15 17:21:02   來源:六安新聞網
  • 省州媒體深入普格採訪脫貧攻堅成效
    12月16日,《四川經濟日報》《涼山日報》等媒體採訪團,深入到普格縣的花山鄉建設村、輝隆鄉洛莫村和則宗村,採訪該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成效及成果。在花山鄉建設村三組,採訪人員深入到建卡脫貧戶付德忠和李明福的家中,仔細查看和了解了他們的住房、生活用品、廚房改造、家畜家禽養殖、經濟來源、打工收入、子女入學、看病就醫、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等,親身感受貧困群眾的喜悅,隨後採訪人員還深入到該村優質葡萄大棚種植基地和芭蕉種植示範點,詢問了他們的收入銷售情況及帶動附近貧困戶就近勞務增加收入的情況,並且還現場就全村的變化採訪了建設村負責人
  • 陳穎深入貧困戶家中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6月1日,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陳穎到思經鎮走訪聯繫村百家村貧困戶,督導脫貧攻堅工作。陳穎在貧困戶高俊珍家中了解生產生活情況|曹菲 攝「家裡有幾口人?家庭主要收入是什麼?每月大概能掙多少錢?」調研中,陳穎強調,今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目前全縣已進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幫扶單位、鎮、村相關負責人要把脫貧攻堅作為當務之急、頭等大事,從嚴落實聯繫幫扶責任,及時發現、搜集和反饋問題;要加強與貧困戶的聯繫溝通,圍繞「三落實」「三精準」「三保障」,全面把握貧困戶「一超六有」達標情況、「四淨三穩定」落實情況、政策享受情況等,因戶施策,落實幫扶措施
  • 冊亨:深入抓實黨建決戰脫貧攻堅
    奮力衝刺90天、堅決打贏殲滅戰,奪取脫貧攻堅最後總攻的勝利。進入4月以來,冊亨縣深入開展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將責任壓實在一線、隊伍建強在一線、堡壘築牢在一線、激勵關懷在一線,組織推動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全面向脫貧攻堅發起總攻,冊亨脫貧攻堅一線決戰決勝的場景如火如荼。
  • 作家潘小平攜《大別山上》講述金寨脫貧攻堅故事
    中國作協主席、中國文聯主席鐵凝,著名作家王蒙,著名作家莫言,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和20餘位中國著名作家一起,以不同方式參與此次直播活動。我省作家潘小平攜報告文學《大別山上》,參與此次直播活動,並在線講述安徽金寨脫貧攻堅中的感人故事。
  • 陸洪鳴深入掛點仁良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陸洪鳴深入掛點仁良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2020-10-20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和縣塔什艾日克鄉阿恰墩村書寫脫貧攻堅新答卷
    如何一個不能少、一個不掉隊地打贏脫貧攻堅戰?一年多來,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駐阿恰墩村工作隊千方百計想方法、找路子。「打贏脫貧攻堅戰,抓出扶貧特色是關鍵。駐村以來,我們突出四大特色,全力推進扶貧攻堅。」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駐阿恰墩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艾四洋 · 吾斯曼說。
  • 從脫貧摘帽,到鄉村振興!這些幫扶新項目,今天在永平脫貧攻堅現場...
    在去年永平脫貧後,如何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走向鄉村振興?今天(8月28日)下午,復旦·永平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會召開。在推進會現場,6個定點幫扶項目籤約,6個公益項目進行了捐贈,同時,復旦大學教育培訓基地揭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雲南省民族商會向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了價值2100萬醫療器械設備,指定用於支援永平縣醫療能級提升。
  • 李敬澤祝勇等獲第五屆琦君散文獎 辨認歷史、書寫鄉愁、領悟自然獲...
    獲獎者李敬澤:人家都叫我李老師,其實我最想做的是學生,向這個世界學習李敬澤李敬澤《——它的作者,這偉大的正典詩人》刊發於2020年《十月》第3期。組委會給予李敬澤的頒獎詞是:「他的目光裡有世界和萬古,他的散文寫作一直在起源處辨認中華文明的內在根性與外在風度。這一次,他從文明史的角度重讀詩歌經典,以黍離講述「華夏自覺」的發端與存續。懷天下而憂接千古,用闡釋為世界再次安排秩序,現實與書寫、他者與本地構成隱秘的對照。
  • 辰谿縣:楊一中深入鄉鎮實地督導脫貧攻堅工作
    紅網辰溪分站8月7日訊(分站記者 楊娟 通訊員 鄭子陽)為落實領導幹部帶頭開展脫貧攻堅「三走訪三籤字」工作,帶著對貧困群眾、貧困村能否如期脫貧摘帽的關心關注, 8月3日至4日,湖南省懷化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辰谿縣委書記楊一中先後深入到柿溪、譚家場、修溪、安坪、龍泉巖、橋頭溪、長田灣等鄉鎮實地督導脫貧攻堅工作,強調全縣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堅定信心、咬定目標
  • 從脫貧摘帽到鄉村振興 復旦·永平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會召開
    在去年永平脫貧後,如何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走向鄉村振興?8月28日,復旦·永平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會召開。據了解,在推進會現場,6個定點幫扶項目籤約,6個公益項目進行了捐贈,同時,復旦大學教育培訓基地揭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雲南省民族商會向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了價值2100萬醫療器械設備,指定用於支援永平縣醫療能級提升。
  • ...組織系統深入開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一清二白」互促提升專項行動
    【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卓資縣組織系統深入開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一清二白」互促提升專項行動 2020-05-11 03: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陳聯詠深入鄧州小楊營鎮調研督導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
    清風鄧州更多資訊,請及時關注微信公眾號鄧州全記錄4月30日,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代主任陳聯詠深入小楊營鎮文昌村、宋樓村,調研督導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陳聯詠首先來到文昌村遊園廣場建設現場,聽取相關負責人的建設推進情況匯報,詳細察看了解周邊村莊規劃、建設情況,對下步工作開展提出可行性指導意見。她要求市城管局、體育中心、園林局等相關單位,全力配合做好基礎設施配備和園林綠化等工作,保證遊園廣場早日投入使用。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為脫貧攻堅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石門縣三聖鄉幹部郭倩蓉原是三聖鄉脫貧攻堅站副站長,在該鄉從事脫貧攻堅工作4年,因工作成績突出,近期被提拔為三聖鄉黨委委員、組織委員。在湖南,像郭倩蓉這樣的幹部還有很多。湖南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培養鍛鍊幹部的主陣地,在脫貧攻堅一線考察識別幹部,出臺系列激勵機制,將幹部、人才資源和發展資源向脫貧攻堅一線傾斜。
  • 4000多張照片定格脫貧攻堅的動人故事
    11月8日是第21個中國記者節,在河南省文化館二樓展廳,由河南日報報業集團舉辦的「走百村·看脫貧」攝影展正在舉行,這些照片是河南日報老記者王天定連續6年深入我省240個偏遠貧困村跟蹤拍攝的。    「雖然辛苦,但是值得,記者就是要用責任和擔當記錄歷史,希望通過自己的鏡頭留住脫貧攻堅的光影記憶,講述河南脫貧攻堅的壯闊歷程。」
  • 餘良勇深入湘陰縣新泉鎮督導脫貧攻堅工作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通訊員 張玥馨)6月22日,湘陰縣委書記餘良勇深入該縣新泉鎮督導脫貧攻堅工作。餘良勇指出,脫貧攻堅是場大考,黨員幹部是答卷人,人民群眾是閱卷人。各相關部門單位要切實做好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工作,抓住重點,把握難點,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做,將幫扶責任落到實處,切實加快「回頭看」問題整改落實;要充分發揮就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作用,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增強造血功能,擦亮脫貧成色,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 ...書寫在卡烏苗鄉山寨|麻江縣宣威鎮卡烏村脫貧攻堅小分隊副隊長...
    我叫胡英凱,是麻江縣宣威鎮卡烏村脫貧攻堅小分隊副隊長。  我是從農村成長的幹部,對「三農工作」有天然情感,25年來,始終牢記學校「面向山區、面向少數民族、面向現代化的辦學方向」,為了那份初心和囑託,紮根基層,無怨無悔,服務少數民族山區的「三農」工作。
  • 2020出版業:記錄抗疫歷史 書寫脫貧攻堅
    原標題:2020出版業:記錄抗疫歷史 書寫脫貧攻堅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磨難和輝煌,也留下了太多的記憶和回想。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圖書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圍繞這兩個主題,出版界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