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宇宙這名詞總是令人聯想翩翩,假如真的有平行時空,也許科學家就能找到一種方法將人們送回過去、未來,送到一個人們覺得自己能過得更好的時間點,而這些思想在理論物理學中也有立足之地。然而前幾天,一些小道消息流傳著南極科學家已經找到了平行宇宙的證據,那麼這個故事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從理論物理學角度來看,平行宇宙雖然引人注目但也難以測試。它們在量子物理學背景下產生,即使掌握了多重宇宙的所有可能性,也無法預測結果。但平行宇宙提供給了人們一個「逃避」與「做夢」的去處,假如科學家真的證實平行時空存在,仿佛我們就能回到過去改變支微末節,或是相信當前宇宙與異世界空間有所聯繫。
前陣子,國外小報以及國內自媒體忽然傳開一個消息:南極科學家找到了平行宇宙的證據。該結論與這 3 篇科學論文有關:
來自南極脈衝瞬態天線(Antarctic Impulsive Transient Antenna,ANITA)的原始研究論文,發現了「宇宙射線向上事件」。
作為回應發表的第二篇研究論文認為,ANITA 的觀察結果可以為「CPT 對稱鏡像宇宙」提供證據:時間從大爆炸點倒退,由反物質主導鏡面宇宙,因為該論文寫道:在這種情況下,大爆炸之前的宇宙和大爆炸之後的宇宙被重新解釋為一無所有的宇宙/反宇宙對。
再來,一篇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的採用冰立方微中子觀測站(IceCube)數據的研究論文說:需要考慮其他方向來解釋 ANITA 數據。
所有科學論文唯一真實的結論是:微中子標準模型無法解釋 ANITA 對一次罕見事件的檢測,然而論文的假設被過度「延伸」了,一夜之間仿佛我們找到了新物理學。
發現「向上」的高能微中子
一般來說,微中子應該來自遙遠的宇宙之外,然後以「向下」的方向撞擊到地球、與物質相互作用後反彈出「二次粒子」(阿斯卡萊恩效應),然後被以氦氣球懸掛到南極洲上空的ANITA 檢測到;在2016年,研究團隊通過一個巨大的氣球將電子天線提升到南極洲上方時,發現了一股其強及其巨大的高能粒子 。這些粒子的能級被證明是當前發現的關鍵,因為低能亞原子中微子可以穿過地球,但是高能粒子會被固體物質阻止。極高能的微中子方向不是從外太空掉下來,而像是從地球深處「向上」噴出去的。
ANITA 團隊的科學家Peter Gorham 指出,這無法用現有模型解釋,但也許ANITA 捕捉到的是右旋微中子,這暗示存在著「鏡像宇宙」,粒子的「向上」方向可用粒子從沿時間反方向到達地球。只不過論文最後整合了IceCube 與ANITA 的結果,總結為:在標準模型框架下,對這些異常事件的任何假設都受到嚴格限制。
正確的解讀:
我們還不知道這些信號來自何處;錯誤的解讀:這些高能微中子來自平行宇宙。
不幸的是,大量媒體只抄了寫在開頭的推論,沒有繼續引申論文背後的全部細節,於是就出現了「科學家已找到平行宇宙證據」的各種標題。
天體物理學家傑表示,有許多潛在候選粒子可以解釋 ANITA 那年的觀測結果,雖然平行時空的想法不一定有誤,但科學家目前有足夠多的證據可以反對平行時空。以後,當我們又看到一些震驚常理的「新發現」時,要記得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的格言:所有非同尋常的主張都需要有非凡的證據。目前我們只有一個不錯的理論,但缺乏非凡的證據來支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