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深圳衛生監督」近日發布消息:本案件發生時間為疫情前。
此前,福田區衛生監督所收到線索,稱一名顧客在深圳婕熹卡醫療美容門診部就診時突發意外,衛監執法人員了解相關情況後,對該門診部進行現場核實。
衛監部門對該醫療美容門診部進行現場檢查
衛監執法人員對深圳婕熹卡醫療美容門診部進行現場檢查,該機構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可開展的科目為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麻醉科、醫學檢驗科。
衛監執法人員現場檢查這名顧客的門診病歷,發現其整形手術的籤名醫師為洪某和毛某,籤名護士為陸某。
那麼,接下來對這些醫護資質進行調查就可以了?但事情遠遠沒有想像的這麼簡單......
在病歷上簽名的醫師手術當日並不在深圳?
經詢問,洪某表示自己並沒有參與這名顧客的手術。手術當天,自己在老家,並不在深圳。
執法人員調取了洪某12306火車票信息和當日其在老家的微信消費記錄,證實手術當日洪某確實不在深圳,沒有參與該手術。
照片指認、字跡比對
籤名的其實另有其人?
為確認手術醫師究竟是誰,衛監執法人員收集門診部每位醫師不同著裝的工作照片(包括只戴帽子照片、只戴口罩照片、不戴口罩帽子照片、口罩帽子均戴的照片)共10張,讓家屬指認。
最終,確定當天手術室醫師為毛某、陳某、李某三人,洪某並不在場。
衛監執法人員對比了洪某本人籤名、客服陳某籤洪某的字樣與顧客病歷上洪某的籤名筆跡。
最終確認病歷上洪某的籤名非洪某本人所籤,而是客服陳某偽造。
毛某不具備主診醫師資質
客服、護士偽造籤名
經查實,當日手術室醫師實為毛某、陳某、李某君,主刀醫師為毛某,客服陳某為手術助理。手術室護士為李某豔、李某新。
該機構在整理顧客門診病歷時,經理賴某指使客服陳某在顧客的門診病歷上冒籤洪某的名字。
護士長陸某指使護士李某新在顧客的手術護理記錄單、器械敷料清點記錄、手術安全核查單上冒籤陸某的名字。
假冒籤名?!膽子也太大了!這屬於偽造醫學文書, 是違法的!
該機構及人員還有多項違法行為。
1
未按規定書寫病歷
毛某未在顧客的整形美容手術知情同意書書寫麻醉方式。
劃重點
根據《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第四十二條,醫療機構及其衛生技術人員應當依法籤署醫學文書和醫學證明文件,按照有關規定書寫、保管病歷,並對患者的個人資料及隱私保密。
2
護士執業地點不是本醫療機構
李某豔、李某新能提供《護士執業證書》,但兩人的執業地點均不是深圳婕熹卡醫療美容門診部。
劃重點
根據《護士條例》第二十一條,未依照本條例第九條的規定辦理執業地點變更手續的護士,醫療衛生機構不得允許其在本機構從事診療技術規範規定的護理活動。
3
機構超出執業登記範圍開展執業活動
經調查,術前醫師毛某開具臨時醫囑「血常規、心電圖、凝血四項、傳染四項」,由護士陸某執行。毛某為顧客出具心電圖診斷報告,開展心電圖診療活動。
但深圳婕熹卡醫療美容門診部沒有取得醫學影像科的執業許可,沒有資質為顧客實施心電診療活動。
劃重點
根據《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第三十五條,醫療機構應當按照執業登記的範圍開展執業活動。
醫療機構開展法律、法規規定需要另行取得單項診療服務許可的診療活動,應當依法取得許可。
4
使用不符合崗位資質的人員開展醫療衛生技術活動
深圳婕熹卡醫療美容門診部使用不符合美容外科專業主診醫師資質醫師毛某,未在美容外科專業主診醫師指導下為該案例的顧客實施診療行為。
且是該機構一年內第二次以該案由被處罰。
根據調查,一個多月前,深圳婕熹卡醫療美容門診部就曾因使用不符合崗位所需的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開展醫療衛生技術活動受過行政處罰。
5
開展醫療衛生技術活動的人員不符合崗位資質
同時,醫師毛某為顧客實施心電診療活動,而毛某《醫師執業證書》執業範圍為外科專業,無資質開展醫學影像科診療活動。
劃重點
根據《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第三十七條,開展醫療衛生技術活動的人員應當符合崗位資質要求。
醫療機構不得使用衛生技術人員開展註冊專業以外的醫療衛生技術活動。
針對其違法行為,衛監部門依法予以深圳婕熹卡醫療美容門診部罰款123500元的行政處罰,並責令其停業整頓3個月。
此外,對該機構5名人員的違法行為也依法進行了處罰。
對醫師毛某罰款20000元並暫停執業九個月;對護士李某新、陸某各暫停執業六個月。
對客服陳某、經理賴某予以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衛監提醒
根據規定,從事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等專業的醫師需具備主診醫師的資質,未取得主診醫師資格的執業醫師,需在主診醫師的指導下才能實施醫美項目。
廣大消費者在選擇醫療美容機構時,不僅要注意醫療機構是否持有診療科目為美容外科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還應注意主診醫師是否具備主診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