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地方都開始利用網紅推介本地旅遊資源,以吸引遊客前去旅遊消費,有的地方效果明顯,但有的地方卻讓遊客吐槽,這是什麼原因?網紅推介的景點到底值不值得去遊覽?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話題。
人們應該理性看待網紅推介的旅遊景點
其實隨著我國廣播電視媒體傳播事業的蓬勃發展,前些年,在我國的很多地方,地方文化都很好地助推了當地旅遊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文藝節目可以提升地方景點知名度的作用,已經得到各地方政府的認同,因此,不少地方政府很重視地方文藝事業的發展,目的就是希望通過文藝這個介體,將本地的山水文化、民風民俗和旅遊景點推介出去,以吸引海內外遊客的關注與遊覽。
比如在我國的東北,喜劇小品演員趙本山及他的團隊,就是依靠廣播電視的傳播作用,利用央視春晚的影響力,成功打造了一支東北的文藝隊伍,很好地將東北地方文化、民風民俗、以及東北的旅遊景點,推介了出來。僅從這一角度看,趙本山老先生的運作是成功的。
又如在我國的新疆,藝人刀朗憑藉一曲《2002年的第一場雪》走紅,將新疆的烏魯木齊這個邊塞城市推介出來,幾乎讓人們家喻戶曉,後來,他又根據一對大學情侶發生在可可西裡的感人故事,創作了《西海情歌》,在渲染這個故事的同時,很好地將可可西裡和青海的諸多旅遊景點一併推介出來,再後來,人們在關注刀朗這個藝人的同時,也開始研究新疆各民族的地方文化,比如大家開始留意「刀郎「這個藝名(詞彙),有的人開始研究「刀郎」的來歷與含義,於是,作為維吾爾族族群聚落的一個特殊稱謂,便成了新疆地方特產的一個品牌標識,去年我孩子單位的春節福利,就是發的刀郎品牌的土特產。這些無疑有助於當地旅遊經濟的發展。
近些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傳統媒體的引領作用正在弱化,而自媒體的功能與作用,正在日益搶佔廣播電視媒體的風頭,尤其是網紅經濟的興起,導致大批文藝青年湧進這一市場,各地都在摸索藉助網紅的影響力,設法提高本鄉知名度,以刺激旅遊經濟的發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自媒體平臺尚處於發展初期,對蜂擁而至的自媒體參與者,很多平臺的自律監管體系都還在不斷完善之中,因此,難免會出現少數虛假宣傳的現象,這就需要人們理性判斷消息來源,更應理性對待網紅推介的產品和旅遊景點。
遊客對網紅推介行為心存疑慮的背後,說明了什麼?
人們之所以對網紅推介的產品和旅遊景點心存疑慮,主要原因還是網絡上,的確存在虛假宣傳的現象,比如我就曾經在一個網紅的推介下,買回幾盒帶魚罐頭,收到貨時,有兩盒罐頭因路途運輸破損,而且產品與宣傳圖片完全不符,我也嘗試過通過那家自媒體售後服務平臺聯繫到了賣家,雖然對方態度較好,也承諾換貨,但最終是沒有下文,因為後來聯繫的電話打不通了。
還有朋友根據網紅們推介的旅遊景點去旅遊,失望度也比較高,這或許就是人們對網紅推介產生疑慮的主要原因。
因此,各自媒體在發展網紅隊伍的同時,要儘快完善對網紅行為的監管自律體系,尤其是各地方的父母官,在發揮網紅對地方旅遊景點推介作用的同時,也應該將推介的景點建設好,畢竟推介只是個媒體,把遊客引來,能不能留住?關鍵還得看旅遊景點的品質,如果不練好內功,光靠吹噓,泡吹得越大,破滅就會越快。
結束語
總之,地方旅遊景點及產品,通過網紅宣傳推介是必要的,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是不容忽視的,但要防止虛假和不實宣傳,如果虛假的東西多了,不僅會失去人們對網紅作用的信任,還會損傷整個自媒體行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人們也應看到網紅經濟發展的主流是健康的,比較虛假不實宣傳是少數人為之,對於大多數網紅的推介,大家還是可以以信任的態度對待。
以上只是愛旅遊explore的個人觀點,歡迎朋友們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