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寒冰報導 除了亞冠名額的變化,未來2年亞冠還會有哪些賽制改革?這個答案其實在去年底就已明朗化,亞足聯早早公布了改革方案,涉及亞洲杯擴軍,亞冠增加獎金,以及 全面提升亞聯杯地位。亞冠獎金的增加率先實施,今年亞冠冠軍將拿到500萬美元獎金,亞軍為300萬美元,淘汰賽球隊得到的獎金也顯著增加。亞洲杯擴軍和 增加獎金將在2019年的阿聯亞洲杯時正式實行,參賽隊從16支增加到24支,冠亞軍獎金將分別達到1000萬美元和600萬美元。
當然, 球迷們更關心的還是亞冠和亞聯杯。在亞冠方面,亞足聯將邀請更多足協所屬聯賽的球隊參加。今年亞冠東西亞已經各有12個足協參賽,只是西亞有6個足協的冠軍隊未能通過亞足聯的俱樂部資格認證,在東亞則是印尼因國際足聯全面禁賽失去參加亞冠的資格。但明年,亞足聯會努力促成東西亞的24個協會均有球隊參加亞 冠,這也意味著資格賽仍然是3輪,而為了給更多足協的球隊鍛鍊機會,亞足聯技術分排名前列的協會,將有更多球隊參加資格賽。此前,亞足聯內部就有聲音,要求技術分排名前4位的足協均實行2+2的參賽資格,但沒有得到亞足聯認可。
既然參賽球隊激增,而且東亞區後進足協的球隊實力實在有限,其實對於中日韓澳四大聯賽球隊來說,參加資格賽被淘汰的可能性非常低。而且,即便從資格賽和小組賽淘汰,也能參加全新的亞聯杯,球隊還能爭取另一個洲際獎項。亞足聯在去年底就已確定,2017年開始,凡是在亞冠聯賽小組賽階段以及資格賽階段被淘汰出局的球隊將參加到亞聯杯賽事中。這個競賽模式是完全照搬歐洲,資格賽落選的球隊可以參加亞聯杯小組賽,亞冠小組賽被淘汰的球隊則可以參加亞聯杯淘汰賽,這將極大提升亞聯杯的競賽水平。
儘管亞足聯方面已經連同亞冠賽事一起提升了亞聯杯賽事的獎金數額,但無論是在比賽質量還是整體經濟效益層面都缺乏足夠吸引力的亞足聯杯,似乎在短時間內也難逃雞肋賽事的本質。 更何況,目前亞聯杯的賽制和參賽球隊數量與亞冠完全一樣,未來如何因增加參賽隊而調整都是問題。意味著亞聯杯小組賽將從目前的8組32隊增加到12組48 隊,而亞洲各足協球隊之間實力差距過於巨大,亞聯杯很可能會從淘汰賽就完全變成東西亞8大聯賽球隊包攬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