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好產品到好品牌涪陵 立足產業高質量 打造興農強引擎
初冬雖轉寒,但廣袤的涪陵大地上處處湧動著現代農業發展的熱浪。放眼望去,田野中青菜頭漫山遍野,園區裡一個個龍頭企業加速生產,高速路旁一塊塊「金」字招牌矗立,熠熠閃光……
跳出「農」字抓農業。近年來,涪陵以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為抓手,不斷出臺扶持政策,以特色為導向,以科技作支撐,以產業育品牌,以品牌拓市場,全面叫響了綠色農業品牌:成功創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涪陵青菜頭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榨菜)、全國綠色食品原料(青菜頭)標準化生產基地,以及「涪陵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涪陵國家農業科技園」兩個國家級農業園區。
如今,以產業高質量先行的涪陵農業,既鼓起了廣大農民的「錢袋子」,又為該區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預計至2020年底,全區農業總產值、增加值將分別達到116億元、76億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達到17600元。
特色獨領風騷
「2+X」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加快發展
臨近青菜頭上市的時節,走進馬武鎮榨菜種植基地,只見漫山遍野都是綠油油的青菜頭。「種植畝產可達4000斤-5000斤,按照往年的收購價格,每畝可為農戶帶來1000元左右的純收入。」馬武鎮農服中心的工作人員對今年的收成滿懷信心。
借勢而行,因勢利導。如今,青菜頭產業已成為涪陵發展現代農業的特色招牌之一。
而在大順鄉的田間地頭則是另一番景象。走進這裡,全鄉已完成種植的3.36萬畝中藥材基地裡正一片鬱鬱蔥蔥。據了解,這裡已累計帶動4568戶農戶發展中藥材種植,一年下來全鄉人均能增收1282元。
涪陵通過發展特色高效農業,正積極引導農民多種方式做起致富文章。據涪陵區農業農村委副主任黃祿權介紹,截至目前,該區通過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已成功培育壯大了以榨菜、中藥材為主導的「2+X」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體系。
一組組數字展示出特色高效農業為全區農業帶來的喜人變化。截至目前,該區累計爭創涉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7件、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12件,涪陵榨菜、金蕎麥、前胡、紫蘇、厚樸等特色農產品憑藉其優良的品質,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一村一品」的特色高效農業更激活了沉睡的農村經濟,打磨出一張張閃亮的致富名片。
融合激活亮點
「接二連三」打造多業態產業體系
作為世界知名的「榨菜之鄉」,涪陵現代農業發展不止於特色。
如今走進涪陵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立足一碟小菜,從漫山遍野的青菜頭綠蓋疊翠,到「一個保護價、兩份保證金、一條利益鏈」構建起的企業、合作社、菜農三方滿意的產業扶農模式,再到國內首個醬醃菜數位化生產車間內,以青菜頭為原料的榨菜製作工序全部實現了智能化……一場清晰可見的「大生產+精加工+高科技+深融合+強服務」所形成的全產業鏈轉變正在形成。
發展質量農業,融合是關鍵。涪陵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裡的轉變只是一個縮影。據涪陵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涪陵注重發揮區位、資源、政策優勢,正不斷推進農業「接二連三」,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供應鏈。在一二產業融合方面,已累計新增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8戶、總數達63戶(其中市級32戶、國家級5戶),預計2020年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400億元、穩居全市第一。
▲涪陵榨菜傳統製作現場
同時,藉助「網際網路+」,該區跳出單一農業生產,推動一三產業融合發展,一批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在這裡加速形成。大木鄉迎新社區憑藉田園風光和彩屋創意成為「網紅」,引來八方客人,火了鄉村旅遊;大順中藥材康養小鎮、萬松裡民宿文化村等「巴都原鄉」特色,通過微信公眾號等進行推廣,遊客成倍增長……全區年接待鄉村遊客超過1000萬人次,農產品網絡零售額超3.5億元。
品牌彰顯活力
多措並舉擦亮「金字招牌」
在信息爆炸、農產品品種日益豐富和消費者選擇多元化的今天,「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傳統營銷觀念早已不適應時代的需求,因此助力農產業高質量發展,除了品質底氣,更需要品牌助力。
「品牌是農業現代化的標誌,通過區域公用品牌整合全域範圍的農產品資源,可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帶動產品溢價、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動現代化農業快速發展,從而助力鄉村振興。」涪陵區農業農村委副主任王良元表示,涪陵區持續推進實施農業品牌戰略,出臺品牌激勵機制,積極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正全力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和需求側結構升級。
據了解,近年來涪陵堅持「質量興農、品牌助農」,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推進農產品實施「三品一標」認證,通過科技改造、品質提升、市場深耕等方式打造特色精品,依託電視、網際網路等媒體平臺推廣提升產品知名度,品牌優勢正逐步呈現。截至目前,全區有效期內「三品一標」認證達到了226個,其中「涪陵青菜頭」「涪陵榨菜」先後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涪陵榨菜」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到147.32億元,多年保持全國首位。
自2019年起,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兩屆「中國重慶·涪陵榨菜產業博覽會」,每屆盛會吸引國內外遊客200多萬人次,帶動產業年均增收12億元以上,涪陵參展農產品更受到了各方歡迎,為涪陵產業贏得了美譽。
王良元介紹,未來每年該區將定期舉辦「中國重慶·涪陵榨菜產業博覽會」「涪陵榨菜文化嘉年華」等活動,不斷擴大品牌效應。
▲榨菜原材料青菜頭種植基地
農交會看點掃描》》
首屆中國醬醃菜產業聯盟高峰論壇即將啟幕
據了解,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暨第二十屆中國西部(重慶)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期間,涪陵除了組織區內17家農產品企業參展,帶給市民耳熟能詳的烏江榨菜、黑土豬臘肉、宏吉排酸肉等知名特色農特產品外,一場國內首次高規格的醬醃菜產業聯盟高峰論壇也將同步召開。
據涪陵區農業農村委主任張平權介紹,此次首屆中國醬醃菜產業聯盟高峰論壇將於11月28日下午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智悅廳舉行。屆時,論壇將推介中國醬醃菜產業,研討傳統技藝與現代工藝技術結合,探討醬醃菜的市場品牌建設與推進,舉行「中國醬醃菜產業聯盟授牌」。
▲群勝農合作社
張平權表示,聯盟的成立,將堅持科技驅動、市場導向,聯合榨菜種植、加工、銷售等產業鏈各環節經營主體,研發、引進、培育、示範、推廣榨菜新品種,推進規模化經營,發展榨菜種植、加工流通、運輸貯藏、成品和半成品銷售、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業務,提供與生產經營相關的技術、資金、信息等服務,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促進榨菜產業做大做優做強,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持續增加農民收入。
連結》》
●「餐餐想」系列產品
▲「餐餐想」系列產品
涵蓋榨菜、泡菜所有品類,「餐餐想」商標獲得「重慶市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2010年首家通過「有機產品」認證,並持續通過認證,成為涪陵榨菜、涪陵青菜頭第一張「有機名片」。目前已申請取得重慶市區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授權商標。
●涪陵袁朝輝牌油醪糟
▲涪陵袁朝輝牌油醪糟
始創於1799年清嘉慶四年,在涪陵本土有兩百餘年傳承發展的歷史,是涪陵區最本源、最地道的民間樣板、民風掠痕、民俗寫照。由傳承古老手工製作工藝製成。2011年被列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已取得重慶市區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授權商標。
●「渝妹兒」牌系列大米
▲「渝妹兒」牌系列大米
產品被國家扶貧部門評定為首批「消費扶貧產品」和首批成功入駐中國社會扶貧網重慶館糧油產品,同時「渝妹兒」富硒米、生態貢米、高山優質米等產品也被重慶市有關部門評定為首批「重慶好糧油」產品,富硒大米也成功取得重慶市區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授權商標。
●橙紐妞果園臍橙
▲橙紐妞果園臍橙
肥沃的水土、充足的陽光、適宜的溼度造就了「橙紐妞果園」,其生產的紐荷爾臍橙果肉細嫩而脆,果汁甜酸適口,風味濃鬱,富有香氣,品質上等。2019年獲評「重慶市名牌農產品」,並獲綠色食品認證,取得重慶市區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授權商標。
●太極烏髮露
▲太極烏髮露
配方由中科院王永炎院士提供,由太極集團涪陵製藥廠按藥品的生產要求生產,內含10味中藥成分:首烏藤(通絡效果顯著);黑芝麻、墨旱蓮、骨碎補(助首烏益腎養血);澤瀉、皂莢、側柏葉(助首烏祛濁止癢、清血中毒熱);銀杏葉(活血通絡);花椒果、透骨草(助頭皮吸收)。
●涪陵黑豬
▲涪陵黑豬
為重慶少有的優質土豬,是地方保護品種,常年散養在1500米海拔的大木山上。主要吃糧食、豆柏、青飼料,飲用高山深處山泉水,呼吸著大山深處的純淨空氣,慢養一年出欄。其肉質呈現大理石花紋,肌間脂肪含量適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口感香糯,有明顯彈牙感覺。
來源 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