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交加,「暴力梅」首秀後的第二波強降水來得更為猛烈,6月12日以來,持續強降雨造成江蘇移動2500多個基站停電、2400多個基站退服。全省行動網路保障人員枕戈待命,冒雨出擊,已搶通2300多個基站。目前,網絡通信服務正常,搶修工作仍在繼續。
「我沒事,就滑了一下。」6月12日,連雲港贛榆香港路節點機房因暴雨停電,網絡保障人員劉楠和萬裡接到告警後趕往現場。由於車輛不便開進機房,他倆就抬著重達150斤的發電油機一步步向機房走去。路面溼滑,劉楠腳下不穩差點滑倒,油機一下子就砸在他的腳上。但他一聲沒吭,強忍疼痛堅持完成搶修。事後,他也只是簡單查看了一下腳傷,就趕緊奔赴下一個任務點。
「六合竹鎮驥安路集團通信中斷……」6月13日,南京行動網路調度中心收到故障告警,網絡保障人員白海濤和張東傑立即趕赴現場。由於光纜布設在野外,他倆只能一點點兒撥開比人高的蘆葦叢勘查問題所在。此時暴雨剛收,空氣異常潮溼悶熱,穿行在蘆葦叢中的二人不僅要忍受蚊蟲叮咬,還要小心不被蘆葦葉劃傷。發現光纜斷裂處,他們來不及整理施工現場,就地蹲在水窪中開始熔纖。30分鐘後,通信恢復,二人卻滿身紅腫的大包和細小的傷痕。
「我們划過去!」6月14日,鹽城東臺鎮西劉村移動基站告警,網絡保障人員吳衛華第一時間帶隊出發。狂風暴雨過後,鄉村道路泥濘不堪,車輛很容易陷入泥坑,根本無法開到河對岸的基站。吳衛華下車環顧四周,決定坐皮划艇過去。就這樣來回4趟,他和同事才將80斤的設備全都運送到對岸。解除基站告警後,為了避免後續大雨對基站造成影響,他們還在現場裝沙袋、建堤壩,提前做好防汛準備,力保基站安全無虞。
「每一根光纜杆路都要仔細檢查。」暴風雨肆虐過後,揚州主要受災區的部分河岸出現土壤鬆弛現象,對沿河光纜杆路的穩固造成很大影響。6月15日,網絡保障人員鄭榮安帶領團隊,對車邏鎮管夥村及勤王村沿河區域的杆路進行巡查加固。僅半天時間,他們就巡查了沿河5公裡範圍內的20根杆路,加固、扶正了17根杆路,並對暴風雨吹亂的光纜進行整理、綑紮。此舉不僅消除了杆路倒塌帶來的安全隱患,還保證了通信穩定暢通。
「那片山林我熟,還是我去吧。」6月15日,鎮江移動朱家邊鐵塔資源點電池組總電壓超低告警,網絡保障人員張平主動請纓奔赴現場。曾經熟悉的山路,如今卻寸步難行,必須依靠工具才能搶出容人通行的坎坷小路。成群結隊的蚊蟲、邊角鋒利的枝葉,讓他和同事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體力。儘管環境艱苦,但他們還是在1個小時內到達現場並解決了故障告警。
暴雨仍在間歇襲來,江蘇移動全力以赴做好網絡應急保障響應,有序開展各項工作。截至6月15日17時,江蘇移動累計出動人員1923人次、車輛1275輛次、油機發電473臺次。接下來,江蘇移動將根據各區域受災情況,及時調配專業支撐人員及防汛物資,確保網絡信號不中斷。(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