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拿得起」是一種勇氣,「放得下」是一種智慧

2021-01-17 職場大講堂

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

拿得起、放得下,才能辦得好

人生在世,「拿得起」是一種勇氣,「放得下」是一種智慧。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不但可以對人生道路上的鮮花、掌聲等閒視之,還可以對坎坷與泥濘以平常心待之,甚至對大挫折與大災難都可以做到冷靜處理。毫無疑問,這樣的人才能辦成事、辦大事。

1.「拿得起」是責任,是能力

從字面上來分析,「拿」是用某種方式獲得,而「起」則表明了動作的成功和延續,可以說,拿起就是我們獲得成功的一個過程。民國大學者胡適先生曾以社會為切入口來看待「拿得起」的藝術:拿起是一種勇於承擔。這是一種氣節、一種肩負、一種承諾、一種堅持。人類的發展從無到有,無論是史書或是民間故事都說明了那是一個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同時也是不斷拿起的過程。回溯我們的發展史,看看無數肩負起歷史使命的人,艱苦奮鬥,從未言棄,他們的拿起是如此之難,卻也反映出他們的能力之強。於我們個人而言,拿起,需要多種能力。沒有勇氣,你將無法面對困難而拿起;沒有決心,你只能在是否拿起面前徘徊不定;沒有理智,你無法正確拿起所需事物;沒有奮鬥,你必將半途而廢無法拿起。

眾所周知,諾基亞是曾經的手機霸主,即便是如今蘋果、三星、HTC等其他品牌大行其道,也難以超越諾基亞曾經的單款手機的銷售記錄,而諾基亞之所以有這樣的成就,正是因為它具備了「拿得起」的能力,諾基亞公司起初並不是以電信產業而發家,在20世紀80年代,它的手機業務也只佔公司的百分之十四。面對市場需求的逐步擴大,諾基亞將企業的重心從原先的木漿、電纜等方面轉移到了手機通信上面,放棄了最初的優勢,如一個蹣跚的學步孩童一般,經過了一百多年的成長,終於成為手機界霸主。

在這期間,諾基亞所使用的塞班系統一度風靡世界,其簡單、快捷、方便的優勢打倒了如摩託羅拉等老牌手機的系統,但我們大多只看到了諾基亞的風光,卻沒有意識到,諾基亞企業,拿起手機業務和手機系統開發過程中的種種辛苦和磨難。

面對不佔優勢的手機業務,諾基亞「壯士斷腕、孤注一擲」的勇氣是其他廠商所沒有的;面對複雜的市場變化,諾基亞堅定信念走直板路線,甚至一月推出一款新機以彌補市場空缺的決心是讓人欽佩的;面對老牌的手機廠商,如摩託羅拉、西門子、愛立信等企業的「圍追堵截」,諾基亞的艱難前行是讓人熱血的。這位北歐巨人的成長,豈不正是我們前面所提到的,「拿得起」的過程嗎?

諾基亞的企業發展歷史就是典型的「拿得起」的例子。其實,就我們常人而言,拿得起,也並不是罕有的事。比如,當我們面對轉瞬即逝的發展機遇時,準確出手,把握機會;比如,當我們面對一段真摯感情時,將對方一腔柔情地擁入懷中;比如,當我們面對即將逝去的青春時,那背上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我們每個人都有「拿得起」的潛質,就看你是否能夠將體內那股潛藏的能量激發出來。「拿起」不容易,這需要我們有一往無前的氣勢,需要我們有堅定不移的決心,這需要我們有看見機會的慧眼,但說一千道一萬,「拿得起」都是我們一種能力,一種為自己、為他人負責的擔當。親愛的讀者朋友,你是否同我一樣已經準備好,願意迎接生命中的挑戰,去「拿起」?

2.「放得下」是藝術,是能力

拿得起,是難能可貴的能力;放得下,是人生處世的真諦。讓我們學會放下,放下失戀的痛楚,放下沉重的負荷,放下心中的仇恨,放下折騰的爭執,放下對權力的角逐,放下對虛名的爭奪。我們只有放得下,才能將該拿得起的東西更好地把握住,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擁有一個美好的結局。

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曾經四次考舉人都落第了。最後他放棄了「科考」這條可以使自己走上仕途的道路,而選擇了著書立說。他立志要寫一部「孤憤之書」,於是在壓紙的銅尺上鐫刻了一副著名的對聯,上書: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以此來自敬自勉。後來,他終於寫成了一部文學巨著——《聊齋志異》,自己也成了萬古流芳的文學家。

人的一生中最明智的往往不是拿得起,而是放得下。只有這樣,你才活得輕鬆而幸福。蒲松齡雖然科舉落第,與仕途無緣,但他找到了成就自己的另一個方向。在這條新開闢的道路上,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放不下」,則肯定會導致我們失去那些曾經擁有的美好。同之前一樣,我們不妨再來看看「拿得起」的諾基亞,如今這個曾經是北歐的霸主,卻在2006年就全面退出了日本市場,到了今天,更是已經被微軟所收購,導致它出現今天這種局面的正是因為諾基亞的「放不下」。諾基亞的塞班系統曾是智慧型手機的代表,而諾基亞也正是因為這一簡單、方便、易於上手的系統,一舉擊敗了曾經的巨頭摩託羅拉和西門子。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技術革新越來越快,人們對於手機系統的需求也逐漸增多,於是蘋果推出了ios系統,谷歌的安卓系統也大獲成功,諾基亞卻仍舊死守塞班系統,更是在2008年對塞班公司進行了收購,期望繼續開發,能夠挽回頹勢,而結果,便是跌下神壇,讓出了手機界「第一把交椅」的寶座。

如果一個企業什麼也不願意放棄,那麼它往往會失去往日的榮耀;如果一個人什麼也不願放棄,那麼他往往會失去更多、更珍貴的東西。因此,有成功潛質的人一般都不會計較一時的得失,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放棄、需要放棄什麼以及怎樣恰當地放棄,從而使得自己擺脫煩惱和糾纏,輕裝前進,在輕鬆悠閒的寧靜之中顯得更加精明、能幹。

我想跟你分享喜樂,陪你成長,也希望你能見證我的成長。

專注於職場研究,用故事述說職場人生(請關注,每日更新)

相關焦點

  • 拿得起,放得下,是一種人生境界
    心情永遠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卻能左右你的人生!每個人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這是無法避免的,但是我們能做的,就是自我調節,自我開導。所以你得學會在看清這個世界不美好的一面的同時,依舊熱愛這個世界!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心情,但是可以試著與這個世界溫柔相擁。
  • 人生是種承受,放得下,才拿得起
    人生就是一種承受,壓力,讓我們在負重中前行,在逼迫中拼搏。我們要學會支撐自己,失敗時給自己多一點激勵,孤獨時給自己多一點溫暖,努力讓自己的心靈輕快些,讓自己的精神輕盈點。放得下憂煩,走得出谷底,才有廣闊天地。02好心態,會迎來新契機。媽媽說:生活可以漂泊,可以孤獨,但靈魂必須有所歸依。只要你勇敢地向前走去,生活一定會賜予你一個新的開始。
  • 舍與得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人生境界
    即所謂無為而為無不為;儒家認為舍惡以得仁,舍欲而得聖;而現在現代人眼裡舍,就是放下得就是成果,其實懂得舍與得的智慧和氣度,就懂得了人生的真諦,我們需要通過取捨來豐富人生,在捨得中體現智慧,在捨得後感悟人生。
  • 人生太多無可奈何,要想得開,看得透,最後放得下!
    長大後需要背負太多壓力與責任,會讓人感覺有一種無奈的茫然無措,於是就開始慢慢的感覺活得真的心累。 有的時候,人生就是如此,容不得我們去左右自己的生活,這就是實實在在的生活,不管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它都會過一天少一天,就這麼一天天的過去,一點點的流逝,直到我們白髮蒼蒼,直到我們死去。
  • 「舍與得」是一種人生智慧,更是一個人最高明的境界
    佛說,有舍才有得。舍與得,是一種人生智慧,更是一個人最高明的境界。古時候,人們使用手搖井取水。人生亦是如此,有舍才有得,沒有舍就沒有得。孟子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從前,有兩個人說要到人間去投胎。有兩種人生,一種是「舍的人生」,另一種是「得的人生」。閻王問兩個人:「你們要過怎樣的人生?」
  • 這些星座女面對感情很理智,懂得拿得起放得下,乾脆利落
    愛情就像是有一種魔力一樣,讓人們在沒有得到的時候,對它充滿著無限的想像與憧憬。但是許多人都說愛情會讓一個人變得痛不欲生,而且也有一些人說會讓自己在愛情中變得美好,值得我們大家每一個人都去嘗試以及經歷。雙子座的女生的人生並不只是固定在一個領域之中,因為她們喜歡追求一些新鮮的事物,所以她們特別喜歡經歷一些不同的事情,去體驗不同的人生,她們是絕對不會允許一個人將自己約束住的,同時她們也不會讓自己在一段感情中迷失了自我。雙子座的守護星為水星,在水星的守護下,使得雙子座的女生她們有著非常理智的頭腦,她們擅長收集各種信息,讓自己豐富起來。
  • 不生氣,不抱怨,是一種人生智慧
    生氣會使我們加速衰老,更是一種慢性自殺。其實,生氣是對我們寶貴人生的一種浪費。01 心態放好,笑對人生誰的人生不迷茫?沒有任何一個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些挫折和磨難,克服就好了,你要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越過不去的坎。想要過一個輕鬆、自在、快樂的人生,首先心態要放好,心態端正了,人才能過得開心。一位智者說過,生氣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的愚蠢行為。
  • 拿得起,放得下,放下了,更要能拿起
    當年阿里巴巴覺得整個團購市場回歸非常的重要,於是花重金收購了最早期的口碑網,當然也運營得非常不錯,但是隨著口碑網的發展,我們又發現一個問題,口碑網需要大量的線下團隊來推廣,需要大量的線下會計業務來推廣,它還需要建立一支非常龐大的地面銷售團隊。而阿里巴巴當年重點在做什麼?
  • 有一種人生智慧,叫取悅自己
    事實確實如此,快樂是人生十分重要的情緒,和我們的幸福直接關聯,快樂不是簡單的享受,不是單純物慾的滿足,甚至和我們擁有什麼,擁有多少沒有必然的聯繫,快樂是由心而發的某種情感,是一個人內心的一種力量。真正快樂的人,必然有一顆善良、陽光、積極向上的心,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也不管遭遇什麼困難,他們都能夠懷抱著對生活的熱愛,一如既往地追索人生的快樂。這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智慧,取悅自己,讓自己去熱愛自己的生活和生命,熱愛整個世界,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擁有的人生智慧。
  • 手口如一,才能拿得起
    其背後隱藏著太多的智慧等待挖掘。何為拿?人的手、口如一,即為拿。我們經常說,人應該拿得起放得下,這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指的是心態方面。但是,這個「拿」字也不僅僅限制於心態方面。「拿得起放得下」從另外一個角度講,說明這件事本身便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自己對於這件事的把握如同囊中取物這般簡單,若非如此就是舉輕若重。
  •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有一種痛,是在放手以後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有一種痛,是在放手以後1:太懂事的女人多半命不好,她認為的愛,都是以委屈自己為代價。就好比是會哭的孩子才有糖吃,幸福,有時就是任性要來的2:想得太多會毀了你。詆毀,本身就是一種仰望。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時,那你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當你的經濟還撐不起你的夢想時,那你就應該踏實的去工作!6:當你又瘦又漂亮,腦子裡又有東西,錢包裡全是自己掙的錢,別說這個月,全世界都會對你好一點!
  • 學會「拿得起,放得下」,訓練效果會更好
    同樣是訓練,有得人練了10次的效果還不如別人練2次。訓練過程中能夠拿得起教練要求的重量不算啥,能夠放得下這個重量才是真的練到了。離心收縮就是肌肉在外力的影響下,肌纖維有控制的被外力拉長。好多人在訓練過程中只注意到了如何把啞鈴舉起來,做夠數量,也就是做到了向心收縮,但是卻隨意的放下來,沒有做離心收縮。其實離心收縮有非常多的好處。有研究顯示,離心運動訓練能以非常低的能量消耗使肌肉系統超負荷工作,並能誘發明顯的肌肉激活模式,提高最大肌肉力量,加快力量發展,提高肌肉協調性。
  • 《人生海海》:執念是一種束縛,放不下就會成為人生的魔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人生海海》:執念是一種束縛,放不下就會成為人生的魔咒淘寶一姐薇婭直播售書,三萬冊然而,隨著父親的突然離世,他沉寂了……蟄伏8年,當他帶著新的小說《人生海海》再次回歸大眾視野時,頓時驚豔了眾人。高曉松說:「《人生海海》是麥家老師跨越了自己的第一座高峰,向內心深處的文學攀登下一座高峰的大作。」麥家自己說,他這次破譯的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
  • 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
    前半生是挑戰爬坡,一步一步登上山頂,拿得起努力拼搏的成果,站得高看得遠。後半生是緩慢下山,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放得下執著與遺憾,才能走得更遠。哦們的一生,就如「人」這個字一般,一撇一捺,一邊寫的是前半生,一邊寫的後半生。
  • 舍與得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捨得是一種人生智慧和態度,它出自於《易經》。捨得不是舍與得之間的日常計較,而是擁有超越境界來對已得和可得的東西進行決斷的情懷和智慧。人生是一場的旅行。我們走過的城市,路過的風景,曾停留在心頭的人,始終是記憶,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每天早晨都能看到生活賜予我們的那一米陽光,這才是生命最美的開始。
  • 人生總會遇到挫折困難,我們只有學會放棄,才有勇氣不斷重新開始
    古人說:有舍才有得;李白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在人生的大風浪中,我們常常學船長的樣子,在狂風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貨物扔掉,以減輕船的重量。綜上所述,皆是勸人學會放棄的名言警句,放棄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好好生活的本領,要學會適當地去放棄,這樣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可是放棄真的這麼容易嗎?邯鄲學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燕國有個人聽說趙國人走路姿勢很好看,於是就來到趙國首都邯鄲來跟這裡的人學走路。
  • 王陽明:不爭,才是人生大智慧,男人慾成大器,要謹記「三不爭」
    活就,要活得清醒,活得明白,活過痛快,屬於自己的,就珍惜,不屬於自己的,就別去爭。很多感情,是你的不用留,不是你的不必留,何必太執著,緣來坦誠相待,緣去坦然對待。放下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你的生活才會變得容易幸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處,不屬於你的東西,沒必要去強求,放棄,也是一種智慧。
  • 等待是一種美麗的堅持,人生需要忍耐和等待!
    等待開門和拒絕開門都是一種心情,更需要一種勇氣和信心。他們在大學讀書時成了一對戀人,後來為一個現在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鬧翻了。三十年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又在原來的小城相聚了。他問她:「那天晚上我來敲你的門,你為什麼不開門?」
  • 人生在世,得到未必是一件好事,得不到未必是一種遺憾
    我的慚愧也許在於曾經為了獲得一個結果不擇手段,也許在於自己的人生格局太低,也許在於德不配位。也許很多人從未想過,在得到以後,能力是否匹配得上的問題。但在過程和結果兩者之間,若是只關注結果,往往會忽略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對於一個人的發展來講,解決問題的能力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 放棄也是一種選擇
    人生在世,很多人都想擁有很多,卻不想放棄哪怕一點點,這個花花世界真的對我們有太多誘惑,以至於被貪念所困,很難做出捨棄這一選擇。且看我們周圍,很多人看上去整天忙忙碌碌,幾乎沒有空閒的時候,然而如果你問他究竟做了什麼事情時,他卻會茫然地對你說: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