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倡導公共運輸出行,推動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情況。 孫宏瑗 攝
(抗擊新冠肺炎)山東高速公路車流量每天超160萬輛 同比增加30%以上
中新網濟南4月10日電 (孫宏瑗)受復工復產及疫情防控期間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費的雙重拉動,山東省高速公路車流量持續增長,平均每天超160萬輛,比去年同期增加30%以上。
記者10日在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省高速公路對合法通行的車輛免收通行費政策實行以來,推動道路貨運價格下降了17%至30%。「疫情防控時期採取的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費政策,降低了物流運輸成本,助推復工復產和交通恢復。」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江成表示。
「但車流量增大也造成高速公路在一些路段和時段產生明顯的擁堵,給行車安全造成較大的隱患和壓力。」江成介紹說,為此,山東將在高速公路入口對貨運車輛進行稱重檢測,杜絕非法超重超載貨車駛入高速公路;對車流量過大或飽和的路段,採取分時段、分路段間隔放行等措施,引導車輛合理分流,嚴防超負荷運行引發大面積擁堵和較大事故的發生;採取網絡、廣播、手機APP等多種方式及時向社會發布路況信息和出行指引,引導社會公眾選擇合適的路線錯峰出行;採用信息化監控等手段對超速行駛、佔用緊急停車帶等違章行為依法處理,發生事故快速救援,及時恢復通行等。
據江成介紹,山東省道路客運、城市公交、出租汽車等各運輸門類,嚴格執行客運場站和交通運輸工具消毒通風、乘客測溫、信息登記、發熱乘客移交、從業人員和乘客防護等各項防控措施,並實施全過程動態管控,確保客運站和運輸工具始終達到疫情防控標準。自1月24日山東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以來,交通運輸系統累計查驗旅客3700多萬人次,日均查驗50多萬人次。
山東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道路客運、城市公共運輸、水上客運、鐵路民航等有序恢復。記者了解到,目前,山東16市均已恢復省內道路客運班線、包車客運和農村客運,除北京市省際班線客運外,其他省際客運班線正在逐步恢復。全省每天約投入營運客車1.5萬輛,運行3萬趟次,客運量達到39萬人次,日均開行省際班車線路200條、市際班車線路1000條左右,省際班線已開行到河北、江蘇、廣東、四川、內蒙、寧夏等16個省(市、區)。
據悉,山東日均投入公交車2.5萬輛、計程車5.5萬輛;濟南和青島城市軌道交通日均投入100多列,運行車次1500餘次。3月13日起,渤海灣魯遼客滾煙臺至大連等6條航線全部復航,累計投入船舶640餘艘次,運輸旅客22.1萬人。蓬萊至長島陸島交通以及內河通航水域運輸船舶運力充足。
山東全省鐵路平均每天開行客運班列131列、運輸能力達到22.5萬餘人,日均發送旅客12.43萬人,客座率約為55%;機場平均每天起降航班436架次,運輸能力達到7.2萬人,日均發送旅客4.1萬人,客座率約為57%。(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