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生活在一個孤獨的地方,與一朵花相愛。然後,在另外一個地方,他馴服了一隻狐狸,相互需要著。曾經,他到過許多地方,見過許多面孔,見識過許多寫滿了的貪婪、虛偽、做作的表情。在小王子的世界裡,只有美好與溫暖。這個世界,是一個童話,讓人神往。
其實,每一個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天起,都是一個小王子。兒童的天真與爛漫,照亮了他所存在的世界,照耀了每一個與他們在一起的人。只是,隨著年歲的增長,周邊的人開始走開,曾經的小王子,也一天天變成滿了貪婪、虛偽、做作的人。
我們,每一個人人,都曾經擁有童年,曾經是別人眼中的小王子。現在,我們只是凡人。現在,在《小王子》面前,在短短的兩個小時中間,有一個機會,讓我們發現自己曾經就是小王子,只是,我們走的太匆忙,把自己忘記了。這一發現,讓很多大人禁不住淚流滿面。《小王子》,是一部拍給大人的電影,也是一部教育大人的電影。
是的,我們曾經都是孩子,是這個社會改變了我們。先是成為一名學生,學習聽別人的話;然後成為公司裡的一份子,學會了服從;再然後要為人父為人母,承擔起越來越多的責任,正是這樣的過程中,慢慢地就忘記了曾經的自己。
想要永葆童心,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周伯通那樣的「老頑童」只能存在於浪漫的武俠世界中,《飛屋環遊記》中的老爺爺也只能是動畫片中的人物。現實一點,想要保持童心,可能就會是《大魚》中的父親,老頭對過往生活經驗的誇飾,結果引來了兒子的不滿,讓親情之間產生了難以解開的結,直到老頭到客將死之時,兒子才終於能夠明白父親。只是,這一刻來的有些晚。其他,還如眼下的《小王子》,老飛行員的心中永遠存在著一個小王子,但是老飛行員卻在自己生活的街區中被視為怪物,沒有人願意與他做朋友,直到小女孩的到來。
必須說,2015版《小王子》的改編非常成功,它不僅再現了原作者聖-埃克蘇佩裡的故事,還將它擴充的更完整,更有說服力。原作發表於1942年,年代久遠,2015版《小王子》則努力讓它適應了當前社會的審美標準,有一種將漫畫黑暗化的手法,類似《黑暗騎士》,把哥德式的作品拍攝出了看起來像那麼回事,整個故事儘可能貼近現實,想是真的,更走心也更易理解。
即將要走向校園的小女孩,在母親的規劃之下,被寄希望於一步步走向名校走進名企,在被規劃的成功之路上疾行,甚至到了每一時每一刻。從小女孩的身上,我們能夠看到身邊許許多多的家長,還有曾經的自己,就這樣喪失了自己的童年,慢慢都變成了無趣的人。只有孤獨的飛行員老爺爺還在保持著他的童心,但在現實社會中,卻沒有多少人去關心他們。而有關小王子的故事,正是飛行員老爺爺講來的。實際上,小王子也只是存在於老爺爺心中的故事,離真相很遠。電影中,小女孩後來終於找到了老爺爺講述中的那個小王子,現在他已經長大,成為了一個普普通通的樓頂清潔工,甚至為了不被開除而在賣力地工作著,看著讓人心酸心寒。還有那個自以為是國王的人,其實不過是個電梯司機,而虛榮的想要所有人都向他致敬的人,也不過是個片警......
看到殘酷的真相,眼淚忍不住要流下來。這才是真實的世界,無情又冷漠,童話只存在於人心,存在於老爺爺的編織之中。而要想傳承這種童話,想要整個世界都保持美好的狀態,該怎麼辦才好?埃克蘇佩裡沒有給出答案,2015版《小王子》試圖給出答案,那就是不要長大,讓孩子一直保持著童心,然後用童心去溫暖整個世界。希望還是在的,儘管很縹緲。世界充滿不堪,如果無法改變現實,就先改變自己的內心,讓自己心中充盈起來,讓童話佔據。
所以,《小王子》的主角,其實應該是老爺爺。就像《飛屋環遊記》與《大魚》一樣,真正的主角一直都是保持著童心的老爺爺。其實,飛行員老爺爺正是作者埃克蘇佩裡自己的寫照,他本身就是一名飛行員,而且死於天空之中。
一個學霸少女為了升入理想的學校搬到城市中心的學區房,但令人困惱的是鄰居卻是個童心未泯的怪老頭……小女孩從害怕到好奇再到忍不住獵奇,怪老頭的故事竟然讓女孩欲罷不能,深陷其中……故事的故事裡,有一個小王子,有一朵紅玫瑰,也有一隻讓人憐愛的小狐狸……這不是原著童話《小王子》的全部,但卻被好萊塢導演馬克奧斯本搬上大銀幕,賦予了更豐富的內容。
鋼筋混凝土澆築的城市裡,朝九晚五永遠為生活壓迫的人們,終日面無表情的為生計奔波,快樂不多,煩惱不少…這裡的人們稱之為目標的不過是達到令人羨慕的地位,而要得到那樣的成功則意味著要經歷更麻木的機械化生活。小女孩的生活是我們司空見慣的望女成鳳的情形,而更令人痛心的是,我們甚至一度並不認為媽媽的所作所為是多麼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
高度緊張的生活總是需要某個情緒宣洩的出口。電影中的小女孩認識了飛行員老頭,靠著他講述的小王子的故事,開啟另一個不一樣的世界。而現實中的我們,也就把所有關於美好的再也回不去的童年都寄托在《小王子》中,這也是為什麼家長帶著孩子去看《小王子》時,孩子看到了歡樂和探險,家長看到明媚的憂傷。
「功夫熊貓之父」馬克奧斯本懂得以克制的情感來打動觀眾。原著中小王子的故事在電影中通過摺紙靜態動畫的方式表現,作為戲中戲的方式,小王子的身影在繁華的都市面前顯得更加孤獨寂寞,這種感覺始終侵擾著觀眾。最終達到的效果就是,觀眾覺得小王子孤獨,可是站在小王子的角度反觀,我們每個人都如同小女孩一樣,自己才是真正生活在「監牢」裡的人。
《小王子》原著童話其實是一個躲避戰爭中的故事——因為對法國二戰戰敗中的恥辱與憂懼,促使聖埃克蘇佩裡1942年寫下了這樣一個憂傷又動人的童話故事。而馬克奧斯本導演並未完全按照原著改編,他加入「戲中戲」的手法,重墨渲染老年飛行員跟小女孩的忘年交,某種親情的依賴感油然而生,更能勾起成年人對兒時的記憶。
大人的世界是不是都冷漠無比,我不敢斷言,但是起碼在《小王子》的故事中是這樣的。從小女孩面試時看到評委們一張張陰冷的臉,到小女孩在邂逅小王子的星球上看到的諸多大人的醜惡行徑…大人的世界太複雜,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小王子的故事。就算我們自己在長大,也慢慢的變成自己曾經不喜歡的樣子,可是小王子永遠是小王子,他承載著每個人的記憶,深藏只能懷念的童年。
歷經世事繁華,卻要初心不改。世界上確實有千千萬萬朵玫瑰,但不是每一朵都跟自己切切相關。小王子環遊宇宙,歷經艱辛,但是心裡從來沒有真正放下過自己親手灌溉、照顧的玫瑰。這對與眾不同的玫瑰,是愛情,是初心,也是再也回不去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