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想要通過飯菜給皇帝下毒有多難?看看末代皇帝溥儀怎麼說

2020-12-23 百史爭鳴

1964年,群眾出版社出版了末代皇帝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這本書一經出版,就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人們可以通過這本末代皇帝的自傳,更加直觀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的生活狀況。

不止如此,溥儀那獨特且富有戲劇性的經歷都在這本書中被詳細描述,這本書也曾被多次改編拍攝成影視作品。其中,由尊龍出演的電影《末代皇帝》,曾榮獲1987年奧斯卡金像獎等眾多獎項。

眾所周知,封建帝王所擁有的權力和地位是無數人都無法比擬的,他們手中的權力也不是隨便就能被人奪走的。很多影視劇中,都曾出現過給皇帝食物下毒的一幕。那麼,古代想要通過飯菜給皇帝下毒有多難?

這一點,其實溥儀曾在《我的前半生》這本書中提到過。首先,先來了解一下古代帝王的一日三餐。

古代帝王的衣食住行都是由專門的機構和人員負責的,這些都牽扯到皇室的安全與秘密,外人很難從中得知些許,尤其是在飲食方面。

首先,從食材的選購、運輸,再到菜單的制定和菜品的烹飪、上桌,這其中都有著嚴格的工序,且每一個層都有一個可靠人員監視,就算是多買了一個蘿蔔都要有所記錄。這樣既保證了食材的絕對安全,就算出問題了,也可以立刻找出是哪一環節。

對於御膳房的廚師來說,烹飪一道菜也是十分繁瑣的。一個菜品一般需要三個人共同完成,三人之間要彼此監督,防止有人動手腳。另外,關於皇帝吃的菜品,其實大都是固定的,製作方法也都是統一的,很少會推出新的菜品。所以想要硬是給皇上的菜單中塞進一個新菜品,也是不可能的。

在清朝,皇宮中就有這樣的一條規定:吃菜不過三勺。也就是說,在皇宮中吃飯的時候,不管是誰,就算是皇上,也要遵循這個原則。其實在各朝各代,皇宮中的用餐制度都是圍繞著帝王展開的,每個朝代的用膳制度也不相同,但有一點相同。

舉個例子,南宋時期就曾規定,皇上用膳時,周圍不得出現閒雜人等,且皇上吃之前,需有人先進行「試毒」。在確認無誤後,皇上才可用膳,這一點各朝各代都是相同的。

一般情況下,菜做好後,會有專門送菜的小太監排成隊依次將菜端給皇上,旁邊還需要有皇上信任的主管太監監督。到這裡,其實皇上還是吃不到飯菜的,因為還有一個最關鍵的環節,就是試毒。前文也有提到,只有試毒過後,皇上才能用膳。

每道菜都會有小太監拿著銀針一一試毒,之後還會有專門的試菜小太監逐一品嘗,確認無誤後,才會端上桌。另外,為了防止有人看出帝王在飲食上的喜好,皇上不得對每一道菜做出評價,每道菜皇上吃三口後就會被馬上撤掉,這就是清朝「吃菜不過三勺」的由來。

這些情況在溥儀的回憶錄中都有提到,溥儀曾在《我的前半生》中表示:「在皇宮的這些年,我從來沒有吃到過熱菜。」

沒錯,在經過如此多工序後,飯菜早就涼透了。另外,皇上還要遵循「吃菜不過三勺」的原則,可以說,皇上其實從來都吃不到自己喜歡的飯菜。

通過這一道又一道繁瑣的工序我們就可以看出,想要通過飯菜給皇帝下毒是相當困難的,除非你買通所有御膳房的廚師和試毒的太監,不然是不可能成功的。但能夠擁有這樣的力量,定不是一般人。

從秦朝起的幾百位帝王,只有一位是中毒而死的,他就是光緒,關於光緒皇帝中毒身亡的真相也是眾說紛紜,你認為背後操作之人會是誰呢?

相關焦點

  • 古代謀害皇帝時,為什麼不在飯菜中下毒?溥儀表示根本沒有可能
    雖然說作為一國之君,可以享受著榮華富貴,同時手中也掌握著全部人的生死大權,但其實皇帝是一個特別危險的職業,許多人都是對於皇帝之位非常覬覦的,所以說也出現了許多來謀殺皇帝或者是毒殺皇帝的故事。但是在我國真正的歷史上,想要通過飯菜中下毒來將皇帝毒死,這是非常不可能的一件事情,而我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也表示根本就沒有這種可能。為什麼說想要在飯菜中下毒來毒死皇帝是不可能的呢?跟隨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吧。
  • 古代刺客在飯菜下毒暗殺皇帝難嗎?溥儀:我從沒吃過一口熱飯熱菜
    其實不是,相反,宮裡的老太監們將他照顧的非常好,宮裡無趣,老太監們就常常陪這個孩子一起玩耍,對他的衣食用度都按照皇帝規格定製,而溥儀之所以說自己沒吃過一口熱飯熱菜是因為宮規嚴格,也是為了保證他的飯菜裡面沒有毒。
  • 末代皇帝溥儀的巨額財產哪裡去了?皇帝為何也有挨餓的時候?
    溥儀到天津後,雖然是輕車簡從,但畢竟是末代皇帝,所以,身邊還留著一些「忠心耿耿」的遺老。這些人大都是當時的道德楷模,以「忠君愛國」著稱。 他們在溥儀身邊,時刻監督著溥儀。一旦溥儀有不合規矩的地方,他們就呼天搶地的「犯言直諫」,每當這個時候,溥儀都要用厚賜來打發他們,不然,他們就尋死覓活。
  • 在古代,想要靠下毒來殺害皇帝到底有沒有可能?
    作為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這讓普天下百姓都羨慕不已。然而,他們在權力的頂端也是孤獨的。不知道世上有多少人正在虎視眈眈地盯著這個位置。但是想要改朝換代也並不那麼不容易,畢竟皇帝周圍戒備森嚴,普通人連見一面皇帝都難,更別說刺殺了。既然硬來不行,於是就有人另闢蹊徑,下毒!
  • 古時候,古人為何不通過下毒殺皇帝,溥儀:從來沒吃過一口熱乎飯
    要說到古代的高危職業的話,或許還要非皇帝莫屬。可能有的人會感到疑惑了,當皇帝多好啊,坐擁後宮三千家裡,權利又大,想要誰涼誰就得涼……怎麼還會是高危職業呢?其實,這只能說你只看到了當皇帝的好處,卻沒有看到當皇帝的難處。
  • 末代皇帝溥儀的陵墓
    ,溥儀墓距離光緒皇帝的墓僅200米,但已沒有先帝們的奢華,和先帝們相比,溥儀的墓顯得無比的簡潔。圖:末代皇帝溥儀的墓地。其實,末代皇后婉容1946年在監獄病逝後,被人用舊炕席裹捲起來,埋到了附近山坡上;後來當地政府幾經尋找,但都沒有下落。
  • 小皇帝溥儀:清朝末代最後的皇帝,看看他坎坷的一生
    小皇帝溥儀:清朝末代最後的皇帝,看看他坎坷的一生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統治結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 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掃墓與溥儀墓
    一、溥儀掃墓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從皇帝寶座墜落到階下囚;又從階下囚變成一介普通公民
  • 古代皇子想篡位,為何不在御膳投毒?溥儀:我就沒吃過一口熱乎飯
    由於《末代皇帝》等電視劇的播出,溥儀雖然是一個末代皇帝、亡國之君,但是大家對他的關注反而比對一些開國皇帝的關注還要多。作為皇帝,是讓全天下人都羨慕的職業,他擁有一個國家的最高權力,擁有一個國家的最高待遇,日本人有句話叫做「醒握天下權,醉臥美人膝」。這大約是對我們想像中的皇帝最好的描述吧。
  • 末代皇帝溥儀為何被稱「馬桶皇帝」?
    為了掩蓋其昭然若揭的侵略意圖,日本試圖將偽滿洲國打扮成一個獨立國家的樣子,在公開場合對偽滿洲國的執政和皇帝溥儀非常尊重。可事實上,溥儀並沒有半點實權。  到了偽滿皇宮,細細追尋下,才知道溥儀曾因在馬桶上裁可文件被稱為「馬桶皇帝」;日本關東軍派給溥儀的「皇帝秘書」吉岡安直,10年間沒上過戰場,卻由小小的陸軍中佐升為陸軍中將。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歷史真相呢?
  • 溥儀戶口登記資料 文化水平:初中?看看末代皇帝的英語水平!
    新中國成立後,末代皇帝溥儀重新登記了戶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戶籍登記資料上面的備註,愛新覺羅溥儀,學歷:初中。那麼,說一個皇帝初中文化,是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呢?溥儀人口登記卡登記卡上,初中二字赫然在目!要衡量一個皇帝的文化水平,其實是很難的。首先,皇帝都沒有在正規學校讀書,如果要說他是什麼學歷,那根本無從談起。
  • 溥儀墓:揭秘末代皇帝溥儀墓遷清西陵的秘密
    愛新覺羅·溥儀就是大清帝國最後一位皇帝,即宣統帝。三歲登基,在位僅僅三年。
  • 為何古時候不通過下毒來殺皇帝?溥儀:想啥呢,我就沒吃過口熱乎飯!
    為何古時候不通過下毒來殺皇帝?溥儀:想啥呢,我就沒吃過口熱乎飯!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羨慕那些拿著高工資,能夠到處旅遊的人,但是卻沒有看到他們為此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很多時候我們看事情都不能只看表面,還要看表面背後的本質問題是什麼,就比如古代時候的皇帝,在那個時候皇帝就代表著最高的權利,但是想要獲得這個權利,也需要付出很多的代價,而且就算最後真的做了皇帝,那也需要時時謹慎提防那些有野心的臣子謀害自己,那麼皇帝會不會被謀逆之人下毒給毒死呢
  • 與光緒帝陵墓一牆之隔的末代皇帝溥儀墓
    (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年號宣統。年幼即位,不久即宣布退位,清朝壽終正寢,後曾成為日本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日本投降後被蘇聯俘獲,後關在國內的戰犯管理所,經過改造成為新公民,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後因患腎癌而去世,享年62歲。溥儀偽滿洲國時期像
  • 末代皇帝溥儀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那時候,東交民巷,是洋人的地方;紫禁城裡,則還住著末代皇帝溥儀,按照民國政府與滿清皇室達成的《優待皇室條件》,溥儀還住在這個紫禁城的深宮大院裡,從1912年滿清終結到1924年馮玉祥發動政.變,末代皇帝還將在這裡,度過12年的少年時光。滿清完蛋時,溥儀年僅六歲。
  • 末代皇帝溥儀為何一生都沒孩子?看看小時候宮女對溥儀做了什麼
    一提到末代皇帝,大家都知道是溥儀。溥儀的一生只能用坎坷來形容,不過溥儀相對於那些其他朝代的末代皇帝來說,已經是很幸運了,雖然日子不好過,但起碼還活著。溥儀的前半生是很悲慘的,幼年的時候就被慈禧拉去當了皇帝,當然了是一個傀儡皇帝。
  • 末代皇帝溥儀為何不能生育?看看小時候,宮女們都對他做了什麼
    推薦語:說到末代皇帝溥儀,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似乎一談到這個名字,腦海中就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幅畫面,畫面中,溥儀站在皇宮裡面,痴痴看著那把龍椅,看著自己曾經坐過而現在卻只能在龍椅下望著的畫面,畫面中的溥儀,露出悲傷的表情,似乎把觀眾也帶入到他悲慘的一生當中了
  • 皇帝為何從不擔心被御前侍衛刺殺?乾隆:你看看他們都是啥身份
    當年末代皇帝溥儀就在自己的書裡寫道,自己這輩子都沒吃過幾口熱乎的飯菜,因為怕人下毒,每頓飯都要通過層層檢測,確認無毒才能吃,那時候飯菜都涼透了,這皇帝,確實不好當。那麼問題來了,皇帝們就連吃個飯都如此小心翼翼,為何卻不擔心站在自己身旁的帶刀侍衛,若是他們要造反,一刀過去,皇帝就一命嗚呼了。
  • 溥儀娶婉容的彩禮,末代皇帝太能造錢了
    封建社會的帝王有很多的秘密,隨便舉幾個例子:比如皇帝每日三餐的菜單;皇帝死後葬品的數量;皇帝的生日;再比如皇帝娶皇后究竟花了多少彩禮等等
  • 古代皇帝吃飯不易,驗毒試毒樣樣不少,卻仍有20位皇帝死於中毒!
    驚人的事實卻是,中國歷史上因為御膳裡被人下毒而致死的倒黴蛋皇帝,一共有20位之多!要知道,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從努爾哈赤入關到末代皇帝宣統溥儀,也只有12位皇帝而已。這驚人的比率,使得歷代的皇帝對於「試毒」這件事都無比地重視。所以自然是必要的了。在影視作品之中,史上最有名的皇太后慈禧一頓飯要吃200道菜。這雖然有藝術加工的嫌疑,但是倒也不無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