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沃林舉行的斯拉夫人和維京人節(Festival of Slavs and Vikings)上,演員們身穿盔甲準備近距離作戰。大眾對維京人並不陌生,但他們的歷史比許多人想像的要複雜得多。
攝影:DAVID GUTTENFELDER,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撰文: ERIN BLAKEMORE
在大眾眼中,維京人似乎都是身強力壯的斯堪地那維亞戰士,他們駕駛著光滑的木製戰艦在北歐海岸大肆掠奪。頌揚這些有著複雜血統的航海冒險家的古代傳說流傳至今,所以現在仍然有人認為維京人是一個獨特的民族或地區群體,擁有「純粹」的基因血統。但這其實是19世紀晚期歐洲激烈民族主義運動中出現的一種假說,就像維京人標誌性的頭盔一樣。但是,時至今日,各種白人至上主義團體仍在慶祝這一傳統,他們利用維京人所謂的優越感來為仇恨辯護,從而將這種刻板印象延續了下來。
近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古代DNA研究揭示了維京人基因的多樣性,進一步證實並豐富了此前歷史和考古證據已經得出的關於這個頗具政治影響力的群體的結論。
起源不明
維京人到底是些什麼人?答案從來都未明確過。「維京人」一詞本身就存在爭議;「Viking」這個英語詞彙來源於古挪威語中的「víking」,它有多種含義,包括襲擊、探索、海盜。通常那些遭受暴力襲擊的人會使用這個詞語,用來描述公元750年到1050年之間的斯堪地那維亞海員,這段時期現在被稱為維京時代。
科學家們對瑞典瓦納姆的維京人墓地發現的一具名為Kata的女性骸骨進行了DNA測序,這也是發表在《自然》雜誌的古代DNA研究的一部分。
攝影:VSTERGTLANDS MUSEUM
維京人的手工藝品,比如來自挪威遺址的劍和頭盔,可以幫助考古學家追溯他們的古代探險。
攝影:MUSEUM OF CULTURAL HISTORY, UNIVERSITY OF OSLO, NORWAY/EIRIK IRGENS JOHNSEN,NORWAY/OVE HOLST
發表於《自然》雜誌的研究收集了442人的基因數據,這些人的遺骸大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00年到公元1600年——他們都被埋在維京人曾經擴張的地區。有些人只是被安置在一些地方,比如他們旅行的格陵蘭島;另一些則與斯堪地那維亞風格的工藝品埋在一起,比如硬幣、武器,甚至整艘船。
收集工作完成後,科學家們要將來自北歐、義大利和格陵蘭的80多個考古遺址的數百份古代樣本整合在一起。接下來就要分析從人類遺骸中提取的海量信息。進化遺傳學家Eske Willerslev表示:「我無法想像這樣的數據合集會帶來怎樣的計算挑戰。」他是哥本哈根大學生態學和進化學教授,也是該校遺傳學中心的主任,是維京基因組計劃的牽頭人。
聯繫廣泛
DNA分析顯示,維京人是一個極具多樣性的群體,他們的祖先有狩獵採集者、農民以及歐亞大草原上的人。研究還確定了那一時期的三個主要的基因差異熱點地區:一個在現在的丹麥,另兩個分別是現在的瑞典哥特蘭島和奧蘭島上。這三個地方都被認為是當時的貿易繁榮地。
維京人的徵程以斯堪地那維亞為起點(在某些情況下又回到了他們的家鄉),但基因分析顯示,他們在大斯堪地那維亞地區與外界的交流並不多,不像他們在國外時那樣,會在遙遠的旅途中與各種各樣的民族交往。
「從基因分析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維京人並不是一個同質的群體,」Willerslev說道。「很多維京人都是混血兒」,他們的祖先來自南歐和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比如薩米人(土著斯堪地那維亞人)和歐洲血統的混血兒。
英國多塞特某遺址上的一處集體墓穴,其中共埋葬了約50個無頭維京人。其中一些遺骸被用於最近的古代DNA研究分析。
攝影:DORSET COUNTY COUNCIL, OXFORD ARCHAEOLOGY
他補充說:「我們甚至發現葬在蘇格蘭的人中有的也帶著維京人的劍和裝備,從基因上講,這些人根本就不是斯堪地那維亞人。」
Willerslev表示,研究結果證明維京人並不純粹是斯堪地那維亞人。「維京人起源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但他們不斷向外擴張,並與世界各地的其他民族聯繫在了一起。」
不受種族限制
研究對象與現代斯堪地那維亞人並沒有多少共同之處。如今只有15%到30%的瑞典人與1300年前居住在同一地區的研究對象擁有共同的祖先,這表明維京時代之後還有更多的移民和民族融合。該地區維京時代的居民也不符合典型的斯堪地那維亞人的長相:例如,與隨機挑選的現代丹麥人相比,古代人的頭髮和眼睛一般都要更黑一些。
基因數據證實了研究人員長期以來從歷史和考古資料中發現的疑點,這些證據表明維京人是一個不受國家或種族約束的多元化群體。「這是一項了不起的研究,它提供了新的信息,但幾乎印證了我們對維京時代的所有了解。」Jesse Byock說道,他是冰島莫斯菲爾考古項目(Mosfell Archaeological Project)的牽頭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兼考古學家,他並未參與基因研究。
貝勒大學的歷史學和考古學助理教授Davide Zori對這一觀點表示贊同,他也沒有參與這項研究。「我們開始認為維京人不太像是一群虎背熊腰、滿頭金髮、滿臉鬍鬚的男人」,他說道:「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從他們祖先那裡知道了這一點。」
對國家地理學會前高級項目官員Miguel Vilar來說,這些發現並不令人驚訝,儘管這些觀點與現代民族主義和文化認同的觀念相左,但事實證明維京人的歷史確實非常複雜。「DNA並不總是能很好地裝入『預想的』盒子。」(Vilar是NGS基因圖項目的首席科學家,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兄弟紐帶
維京人這個族群很寬泛,研究揭示了其家庭層面上的密切血緣關係。在愛沙尼亞的薩爾梅(Salme), 41名瑞典男子在一場戰鬥後被埋葬在兩艘船和他們的武器旁邊,其中並排躺著的四人被辨認出是兄弟。研究人員還在丹麥墓地的一名維京人和在英國牛津的另一名維京人之間發現了二級家庭關係,證明了那個時代的家庭成員是如何流動的。
維京人的墓地遺蹟,比如丹麥奧爾堡附近的船形墓穴,為我們了解這些古代海員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證據。
攝影: KEENPRESS,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然而,大規模DNA研究無法解釋維京現象最初是如何開始的這一問題。如果不是種族把這些人聯繫在一起,是什麼把他們聯繫在一起呢?是製造適航船隻、在水上有效作戰的技術能力,還是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人們可以接受並適應佔主導地位的文化生存模式」 ,Zori說道。「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成為一名維京人是生存以及在經濟和政治上獲得成功的主要方式之一。」
古代DNA研究表明,至少有442個維京人滿足基因多樣化條件,以此為基礎,科研人員就可以擴大研究範圍。「這是一項非常宏大的研究,但實際上只有450具骸骨」 ,Byock說道:「這是第一步。」他希望此後人們能夠以更加廣闊的視角考慮這個時代的遺傳歷史。
「基因可能真的比維京傳奇更可信」 ,Zori補充道。但他說,現在只有時間和額外的研究,才能把真相畫圓。
現在可以繼續攻堅大規模研究,並將論文、考古證據與新的DNA結果結合起來。作為文化催化劑的維京人是如何生活和遷移的,以及在他們尋求冒險和影響力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我們還需要了解很多東西。「移民一直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因素」,Zori說道。「還有更多的素材等待我們發掘。」
(譯者:陌上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