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卿事件後,天津大學還能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力壓南開大學嗎?
所謂學科評估是教育部學位中心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的學科目錄對全國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開展整體水平評估。是以第三方方式開展的非行政性、服務性評估項目,2002年首次開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輪。因其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因此每輪次學科評估都是各個學校非常在意的大事,也是學生大學報考、考研、考博時候選擇學校的一個重要參考。
在上一輪的學科評估(第四輪,2016年啟動,2017年公布結果)中,天津大學表現亮眼,力壓同城的南開大學一籌。
天津大學25個參評學科中有14個學科進入A類(排名前10%),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進入A+檔(排名前2%,力壓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天津大學這個學科在四輪國家一級學科評估中蟬聯第一,妥妥的四連冠,可謂天大最強專業,沒有之一。
而南開大學在35個參評學科中,同樣有14個學科進入A類,但很可惜,沒有A+檔次學科。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揭曉後,南開大學的學子可說心裡有些不服氣,畢竟在很多人心中,南開大學與復旦大學一樣,是僅次於清華、北大的存在。所以,南開人都卯足了勁努力,等著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一雪前恥。
按計劃,將於2020年啟動的第五輪學科評估,可能受到疫情影響,直到今年11月份才正式啟動,目前教育部已正式下發通知,公布了《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
但就在第五輪學科評估剛剛部署啟動的節骨眼上,天津大學出了張裕卿這檔子事情,要知道張裕卿所在的化工學院正是天津大學的王牌專業,也是唯一一個在上輪次學科評估中獲得A+學科。
事情一出,估計天大就在心裡涼了半截,所以天大在處理此事上採取了快刀斬亂麻的方式,第一時間就與張裕卿解除了聘用合同,天大想將張裕卿事件的影響降到最小。
那到底張裕卿事件,對天大學科評估影響幾何?
還是讓我們以事實為準繩來預先評估下吧。
所謂準繩,就是教育部公布的「第五輪學科評估指標體系框架」,一共有四個一級指標,分別是人才培養質量、師資隊伍與資源、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與學科聲譽,而每個一級指標又細分為二級指標,二級指標又繼續細化為三級指標。
對照這個指標體現,就會清楚地發現張裕卿事件,將從全方位影響天津大學化學學科的評估。
首先,在人才培養質量方面,三級指標「科研育人成效」會受到嚴重衝擊,張教授的學生因為自己導師的原因而退學,這個育人成效可想而知。此外,張教授帶的其他學生,據舉報者爆料,可能也不同程度存在實驗數據造假問題,不管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的產生,但張教授在人才培養上實在算不上好。其次,在師資隊伍與資源方面,三級指標「師德師風建設成效」,就不用說了,一個造假的教授,還有什麼師德師風之說。第三,在科學研究方面,三級指標「學術論文質量」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張教授長期以來都存在論文數據造假問題,這個事他自己也已經承認,至於最終查實到底多少篇文章造假,現在天大還沒有最終結論,但毋庸置疑,這給天大化工學院論文質量整體都蒙上了一層陰影。第四,在社會服務與學科聲譽方面,三級指標「國內聲譽調查情況」估計會一塌糊塗。現在天津大學和張教授的名聲,經常上網的人,不知道的估計也沒幾個了。張教授給天大聲譽上帶來的損失可說巨大,這個不僅是張教授一人之功,還有張教授的女兒,也就是保研到天大化工學院讀碩士,後又直博的女兒,也有她的一份功勞在。綜上分析,因張裕卿事件,天大化學學科在此輪學科評估中估計會受到嚴重衝擊,保持住A+檔次可說面臨重重困難,九死一生。
希望天大其他學科在這四年當中都有長足長進,具備了衝擊A+檔次的潛力,否則在此輪學科評估中,天大很可能會收穫一個令人遺憾的結果,被同城南開大學全面超越。
您是否小編分析,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往期精彩:張裕卿翻車,天津大學受傷,國內頂尖化工學院是否已不值得?天津大學自己培養的好教授張裕卿,用兩樁罪扎得母校遍體鱗傷看了天津大學張裕卿教授給退學學生的郵件,網友直呼:手腕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