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清明節,還沒有過完,兩件事情讓人感觸很大:
一是:今年的清明節,許多地方的陵園關閉,不允許進園祭掃。疫情當前,大局為重,文明祭掃,網上緬懷。不過,也有一些人不得消息,匆匆地趕到陵園,發現大門緊閉,只能在園外簡單的焚紙寄哀。筆者所見,也有人氣憤不過,在陵園門口和管理人員發生爭吵。
二是:由於清明節假期,黃山風景區對安徽籍遊客免門票,連續兩天,人滿為患。 景區的官方公告顯示,4月4日,到上午10點28分,景區內遊客就達到了兩萬人的上限;4月5日則更為誇張,早上7點39分,進山人數就達到了兩萬人的上限。
對於黃山景區的2萬人流,有評論者指出,管理者不能被部分企業的利潤需求所綁架,要為整個社會的根本利益負責,必須評估個別企業在逐利過程中是否會為整個社會帶來風險。平穩度過疫情,才是目前整個社會的根本利益。非常時期,企業既要考慮經濟效益,也要考慮社會效益。 作為遊客:黃山再好看,能值得你冒著生命危險去遊覽?景區不要錢了,但是咱可不能不要命啊。
這兩件事,亦引發筆者一些思考:
疫情當前,死人怕傳染難道活人不怕?陵園做的對還是景區做的對?陵園認為,大家都來祭掃,人員密集,對疫情的管制不利,不能開門。而景區認為,我們採取了措施,控制了人流,不會影響疫情的管控。看來二者說的都有道理。難道是想去祭掃的人做錯了,還是去黃山遊玩的人不對?
連續多日的國內疫情好轉讓很多人放鬆了警惕,有專業人士警告說,無論從傳染源,傳播途徑,還是易感者來說,沒有任何道理支持COVID19會消失。第二波爆發,或無可避免。
具有超強傳播力的COVID19不會自己消失。全球大流行至少可以持續接近2年。專業人士分析:前期,我國採取的前無古人的全民大隔離的確可以從根本上徹底阻斷COVID19的傳播途徑,從而快速控制了疫情。然而,世界上不只有中國。相反,COVID19疫情正在全球大流行。近來,越來越多的輸入性病例給各地防控造成壓力。大量事件顯示,一些輸入病例在我國境內似乎造成了傳播。這些潛在的種子病人或者已經足夠造成第二波爆發。
在家多呆一段時間,少出門,對人類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