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恆大來說,有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逐漸沒人提起,「誰是鄭智的接班人?」
當年裡皮在國家隊層面力挺何超,後來恆大集齊了徐新、何超、張修維、廖力生等90後的多位大將,但是這些球員的表現都無法讓人滿意,尤其今年,除了張修維,其他人連出場機會都很難獲得,這個問題慢慢變成「誰也無法替代鄭智」。
但是,一切或許還有變化。
恆大前兩輪狀態神勇,韋世豪的爆發在情理之中,去年那個只會傳中、總是懶洋洋地被踢屁股的楊立瑜,正在卡納瓦羅的調教下展現出不一樣的才華。他現在雖然更接近一個邊鋒,但22歲的鄭智也更多擔任攻擊手的角色,楊立瑜正在的努力方向+自身的短板,未來可能會幫助他位置後撤,幾年之後,他或許將朝著鄭智的方向發展。
如果評價2019賽季的恆大,打入11個球的韋世豪和送出12次助攻的楊立瑜會得到截然不同的評價。韋世豪讓人看到繼續成長的希望,甚至很多人盼著他趕緊去歐洲;但楊立瑜只是個配角,展現的絕技只有不停球的邊路傳中這一項。
本賽季的前兩場中超,楊立瑜正在表現出更多的才能。他助攻保利尼奧的的瞬間,與上輪助攻韋世豪一樣,重要的是對傳球時機和路線的把握,先用停頓吸引防守球員的注意力,又順勢把皮球傳到防線空當最大的位置,同時沒耽誤韋世豪和保利尼奧的衝刺。
這種傳球的視野和節奏,是明顯進步了。
上賽季,楊立瑜更多被固定在右邊路的位置上,賽季結束前,偶爾客串過邊後衛。本賽季兩場比賽,為了給塔利斯卡騰出空間,他開始越來越頻繁地到左路活動。對陣申花,下半場都在左側;對陣富力,在韋世豪居中的時候,一直擔任左邊鋒,完美彌補了于漢超離開的空缺。
此前很多人擔心,習慣在右路活動的小摩託加盟之後,加上塔利斯卡,會讓楊立瑜變得可有可無,他真正能踢上比賽的,只剩下一個U23身份。但新賽季看,他顯然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
這裡特別要說明的是,楊立瑜新賽季的最大進步,並不是他的2次助攻,而是他的跑動和意識。
作為一個右腳球員,在左路傳中會受到明顯限制,但對陣富力時,楊立瑜最大的能量不是助攻,而是完全激活了左後衛高準翼。比如,在這次進攻中,楊立瑜、高準翼貢獻了教科書般的無球空跑配合。可以分為以下4步:
這一系列的配合,單純從數據角度看,楊立瑜幾乎沒有任何有價值的貢獻,但他的跑動、拉扯和做球,都非常關鍵。如果他以後站到中路還能完成這樣的組織和策動,那就是中場大師的風範。
不管是首場對陣申花,還是本場對陣富力,楊立瑜真正有威脅的傳球除了2次助攻,其實沒有幾腳,關鍵都在策動和過渡。比如首場,他是給保利尼奧成功傳球最多的球員,除了一次傳中幫助暴力鳥射門,其他傳球看似都不重要,卻給球隊提供了很好的潤滑作用。
這正是判斷他未來或許可以接班鄭智的重要依據。
說楊立瑜可以接班鄭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場防守。卡納瓦羅這兩輪排出的陣容,保利尼奧防守看心情,經常不回撤,單靠黃博文和張修維,不足以幫助球隊防守。有人肯定好奇,楊立瑜一個邊鋒,怎麼會防守?
單純看防守數據,或許確實沒有。首輪對陣申花,他好歹貢獻了2次解圍和5次封堵;本場由於富力提前放棄,他只有1次搶斷、1次封堵,防守貢獻可以忽略不計。但真的是這樣嗎?很明顯,不是!
比如在這次富力的快攻中,保利尼奧、塔利斯卡、張修維全部在中場散步,除了4個後衛,楊立瑜是唯一一個拼命回撤的球員;他提前回到弧頂、之後又站住點球點附近的位置,基本發揮了後腰的作用。
類似的畫面非常多,比如這次富力的進攻,楊立瑜又是唯一一個站在中路回撤保護的中場球員,這個球如果他不回撤,中後衛只能前壓,將破壞防守陣型;楊立瑜站在中路後,富力即使突擊邊路,邊後衛高準翼也可以迅速回撤,防守陣型依然完整。
而當富力球員橫向轉移時,楊立瑜先是觀察了身邊情況,然後始終站在弧頂跟防扎哈維。這一套動作,同樣是後腰級別的表現。
因為本身位置在邊路,楊立瑜在中路的表現都是因為跑位交換跑到那兒臨時發揮,他更多的表現還是在邊路。比如富力這次後場的大範圍轉移,楊立瑜從中圈開始一路衝刺,一直協防到邊路,逼迫對手二次回傳,大大減緩了富力快攻的機會。
這一次也一樣,恆大3名球員高位逼搶,富力依然直塞成功,楊立瑜馬上衝刺追搶(圖1-3);一路狂奔20多米,在中線附近,楊立瑜與黃博文一起夾搶,幫助黃博文完成1次搶斷。
綜上這幾次防守瞬間,楊立瑜總是站在了正確的位置上,或者付出了大量跑動,而他得到的防守數據幾乎是0。說他對防守沒有貢獻合理嗎?很顯然,他的很多努力在數據之外,卻不能被低估。
前文猛誇楊立瑜,不代表他沒有缺點,實際上,比起韋世豪,他的缺點還是很明顯。
比如在這次進攻中,楊立瑜無球前插、接到高準翼的直塞,在對方防守情況下,他的傳中缺少變化,被直接擋出底線。
下半場大比分領先之後,楊立瑜也想證明自己,在左路突擊時,他遇到了跟高準翼進球很像的局面,而且非常適合右腳內切,幾個隊友都在高速前插吸引防守,但是楊立瑜的突破很容易被對手化解,沒有形成射門。
自從17年作為U23球員出場開始,在與韋世豪、陳彬彬、林良銘等人的對比中,楊立瑜始終有些尷尬,存在幾個缺陷,包括:
這些特質可能從小就存在,逼迫他用腦子找尋辦法,結果,他的傳球視野、腳法和節奏成為如今最寶貴的財富。隨著年齡繼續增長,未來楊立瑜的速度還會下滑,他的位置逐漸後移、並且向中路移動是大概率事件;因為擔任邊後衛同樣需要速度,而他擁有傳球能力,擔任後腰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從去年被卡納瓦羅連續踢屁股,到今年開局的爆發,尤其在無球跑動、積極性和防守意識方面,楊立瑜讓人看到了無限的潛能,但是,球隊踢得過於順利也有加成,他還需要在困境時不斷證明自己。
作為一個U23球員,楊立瑜提前展現出轉型的苗頭,一方面是因為隊內競爭壓力太大,一方面也是他的特長,由於身體條件並非絕對出色,他始終需要找尋出頭的機會,始終需要用腦子代替身體思考。
只是,他這幾年一直相對懶散,進取心是一個大困擾,如果每次成功都安於現狀,只有危機感出現才會進步,那他未來是無法成功的。想要接班鄭智,他必須首先把鄭智的勤奮和刻苦繼承下來。